两者有三个不同点:第一,具体措施不同。首先是政治方面:中国近代化的洋务运动根本没有触动封建专制制度。日本则改革落后制度、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并颁布*,建立新的近代天皇制政治体制。
中国的戊戌变法并不是通过武力夺取政权,来为自己创造前提条件,而日本倒幕派则不同,他们利用人民力量,通过国内战争,以武力推翻德川幕府的反动统治,建立地主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政权,为实行资本主义改革创造了前提条件。
其次是经济方面:中国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军事、民用企业,军事工业均为官办,民用企业有官办、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三种。官办企业大权操在封建官僚手里,贪污腐败现象十分严重,民用企业则垄断了某些行业,并且对一些私厂进行限制,导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无从发展。日本则进行大力改革,政府投资兴办一些近代工业,同时鼓励私人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民间企业的兴起,日本的殖产兴业为日本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
两者社会背景不同
日本:人民反抗持续而猛烈,新兴的阶级力量相对较强,统治阶级内部发生较大分化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很不充分,封建统治者与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比较强大。
11条
再次是文教方面:中国只办了三十多所培养翻译、军事、科技人才的新式学校,选送了几批出国留学生,原有的教育体制并未进行改革。日本则大力发展近代教育,改革教育内容,使自然科学占教学内容的一半左右,并建立全民义务教育制度,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
、中国戊戌变法时的国际环境,要比日本明治维新时所处的国际环境险恶得多。中日甲午战争进一步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帝国主义蜂拥而至,各自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在这种形势下,中国政局发生任何变动都会触发帝国主义的神经。
第三,结果不同。中国洋务运动耐实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最后失败,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中国仍然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日本明治维新不仅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而且更重视西方国家先进的政治制度,最终成功,不仅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还是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近代亚洲唯一的强国。
1
中国的近代化初期想通过改革来获取成功,这在一开始就是注定了失败的。中国内部的精英铁板一块,想要改革就要替换规则,而规则的改变则注定会侵犯到一大部分人的利益,人民不满反抗,社会就会动荡,所以注定要失败,走向革命才是出路
日两国的维新运动之所以产生了诸多不同,根源在于两国文化传统不同,对待西方先进科技的态度不同。日本跨入文明较晚,在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中,总是“接受了很多,但付出的很少”,形成了一种对外国文化乐意吸收的文化心理传统。中国,文明古国,几千年中形成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但是由于她太过辉煌,一旦需要变革之时,反而成为一个无形的负担。
综上所述,相比日本的明治维新,中国近代化失败原因主要有封建体制的根深蒂固;还有中国只是学习器物,并没有改变制度;官僚资本根本上难以为继工业的发展;中国在那个时候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占支配地位,而日本是以资本主义为经济体制。
从力量对比上。在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尚不成熟的条件下,能否实现近代的社会变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旧的统治阶级营垒中是否能分化出一支革新的力量以及这支力量的实力情况。在日本明治维新时,幕府的势力已经十分脆弱,陷于极端孤立的境地。维新势力以中下级武士为核心,抬出天皇为旗帜,与反幕府的强藩相结合,既有基地,又有军队,广大农民和市民也积极参加和支持反幕武装,因此组成了强大的维新阵营,一举推翻了幕府旧政权。中国的情况则不然。由地主、商人、高利贷者和官僚结成的“四位一体”,同现存的经济和政治制度有着密切的利害关系,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学又是它们的共同思想准则。
日本的明治维新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这次改革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逐渐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开端,是日本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