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言人:钱嘉宁
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体现“提高效率、促进公平”的原则。我国的分配政策是坚持共同富裕的前提下,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合法经营和诚实劳动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政府要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发言人:马嘉怡
分配制度: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采取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我国目前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与公平的原则。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个人收入均与其在经济活动中的贡献挂钩,体现了效率原则;按劳分配中的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生产要素投入的机会均等、规则平等,则是公平原则的体现。
我国的分配政策坚持了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既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体现效率原则;同时又通过先富带后富,国家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控制收入差距,防止两极分化,体现了公平原则。
收入分配政策是指国家为实现 宏观调控总目标和总任务,针对 居民收入水平高低、 收入差距大小在分配方面制定的原则和方针。
一、我国改革前的收入分配政策
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我国收入分配的基本政策,必然以按劳分配为基础。改革开放前的30年中,我国实行按劳分配政策,对于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保障劳动人民当家作主,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具体实行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逐步发生了偏差,最终使按劳分配的原则实际上不能真正地贯彻和体现,明显地表现出平均主义倾向。
二、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收入分配政策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的分配制度也发生了变化。改革开放初,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了“交足了国家的。留够了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这一新的分配方式。随后开始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计件工资为主要形式,把职工个人的收入跟自己的劳动贡献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直接挂起钩来。这种新的分配方式其显著特点,就是把劳动量、产品量和报酬量有机统一起来,从而真正贯彻和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主人翁的责任感,释放出巨大生产潜力,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增长。
三、我国现行的收入分配政策
党的十五大,是世纪之交我党的一次历史盛会,这次会议,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在坚定不移坚持*理论的前提下,对其理论又有重大发展,特别是对个人收入分配政策有了重大突破。*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遵照此精神,实行这一分配制度,不仅有利于树立和增强劳动者的主人翁责任感,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提高生产效率,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而且还有利于充分调动和发挥一切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充分有效利用一切社会资源,集中社会一切人、财、物,为我国经济建设齐做贡献;实行这一分配制度,市场成为收入分配的主渠道,可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提高各种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从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实行这一分配制度,还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坚持效率优先,实质上就是发展生产力优先,就是要彻底打破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拉开个人收入差距,激励劳动者的积极性,鼓励人们的奋斗精神,实现微观效率。在注重微观效率的同时,我们必须兼顾社会公平,只有兼顾效率和公平双重目标,才能保证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效率与公平既是矛盾的,也是统一的。效率可以促进生产力发展,而只有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社会财富不断增长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
当然,这是需要有长期发展过程的。在近期内,要实现社会公平,还必须在市场分配的主渠道之外,辅之以国家必要的适度的调节手段。最近以来,国家连续*了两项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的重大举措。一是征收个人储蓄存款利息税;二是大幅度增加低收入阶层的工资和福利补助收入。可以预期,随着这一取一予的调节政策的实施,个人收入差距悬殊的问题必将有所缓解。事实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同志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先富帮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思路是完全正确的,而要求同步富裕,同等富裕仅仅是一种良好的愿望,是一种空想,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当前我国分配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原有的分配制度暴露出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为以下方面:一是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例偏低.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从1997年的53.4%下降到2007年的39.7%,而政府所得由13.14%提高到14.16%,企业所得由18.99%提高到31.29%.多年来,我国GDP以平均10%的高速增长,财政收入增长的幅度更快,年平均增长超过20%,但是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较慢.二是再分配过程中公共支出比重偏低.近年来,政府用于固定资产方面的投资快速增长,而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方面的公共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却在逐年下降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实行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这种经济制度的原因是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为了与这一基本国情相适应,我们国家必然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目前,我国在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着收入分配不公和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一定时期内有其客观必然性.这是由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所决定的.
要协调个人收入分配问题一,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1)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共富是一个过程,要先富起来的带动后富的一起走向共同富裕.
(2)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允许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时承认收入在一定程度内的扩大.
(3)提出初次分配重效率,发挥市场作用,再次分配重公平,加强政府调节.二,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于经济发展水平线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总体思路是,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水平在世界排名中刚刚脱离低收入进入下中等收入,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之间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大力发展生产力还是第一位的任务.必须充分发挥分配的激励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而之所以实行这种分配制度,直接原因是由于旧的社会分工和劳动差别的存在,所以采用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原则,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基本要求是,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主要任务和措施:一是在个人收入分配上,特别要关注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二是要加大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管.三是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认真解决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医疗和子女就学等困难问题.四是规范分配秩序.
那么我国为何要选择这样的分配制度呢??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3)社会主义社会人们劳动差别的关于分配制度改革的报道存在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的分配结构。
4)同时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这些都同时决定了我国对于分配制度的选择。
我觉得这五条中,生产资料是决定性的要素。生活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条基本原理;而生产条件本身的分配主要就是指生产资料归谁占有和支配。
分配政策对于我们来说,要提出意见去调控他是很难的,不仅仅是无法预见调控的结果会如何,而且从我们这种角度来看这种长远发挥作用的政策,甚至我的看法是很幼稚的。我们现在还未进入社会,仅仅能够看见的只是社会的细微一角,即使是进入了社会也无法体会所有社会人的经济状况。所以从我的角度来说,我只能提出现在存在的问题就是贫富差距大,有穷的很穷的地方,争取能够实现所有人进入小康社会。
美国有一句话大意是我们不解决穷人,我们只解决贫穷(的现象)。但对于社会主义社会而言,我们更需要对贫困的地方进行人道主义互帮互助。
至于采用这种分配制度的原因,我们应当明白,一个社会采取什么样的分配方式,是由该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制度,特别是生产资料的性质决定的。
我个人觉得,我国的分配方式目前还很难达到其预计的目标效果。在公有制基础上,劳动者所给予社会的,所能进行比较的,只有他们的劳动;但这个劳动如何定量就是很大的一个问题。
所以分配制度还是需要改革需要进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