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同学们将结果上传至下方评论区

用户头像
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汤斌飞发布于:2020-12-08 21:25:20

调研结果在下方评论,不少于600字

点赞 (1) 回复
121F 用户头像
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郭韫饶发布于:2020-12-18 08:02:47
大学生法律普及程度调研报告 ——胡炳坤、郭韫饶 一、活动背景 秉承学校团委实践真知,提升自我,服务社会,共建和谐的宗旨,我们进行了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众所周知,法律是我们维护正当权益的武器,只有充分运用法律,才能很好地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而拥有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是运用法律的前提。大学生作为具有专业知识的21世纪高级人才,其法律意识是否健全呢?于是我们对大学生对法律的了解情况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方式 在咨询掴老师和同学后,经过我们不断筛选,最终将调查的形式选定为线上匿名问卷调查,然后人工进行调查结果分析,最终得出调查结论。 三、调查结果 主要调查结果如下: 1.此次调查活动共有51名同学参加,其中69%为男生,31%为女生。 2.18%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很了解法律,基本熟悉和一般了解占55%,剩余的大学生表示不太了解。 3.在注意用法律进行维权方面,27%的大学生表示经常,剩余的基本不会。 4.如果遇到法律问题,会请求法律援助或进行法律咨询的占76%,剩余的不会或不知道。 5.在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方面,参加法律知识讲座、观看法律知识宣传片、亲朋之间的交流的人最多,很少有人咨询专业法律人士。 四、原因分析 1. 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主动性。根据调查了解到,仍有15%大学生认为法律知识与他们的生活无关。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普遍认为专业知识才是他们应该努力与花放精力的方向,不是法律专业的学生把时间浪费在学法律知识上并不能获得什么实质性利益,是极愚蠢的行为。学校开设的相关课程,也只求考试过关,大多数学生重学分轻实效,也是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之一。 2.妥协性与劣根性。调查表明,占很大比例的大学生在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坚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妥协观点,得过且过,不采取任何法律措施;(这将助长了违法分子的气焰)。 3.学校宣传力度不够,学生不能重视到法律的重要性以及与生活的密切性。 五、解决方案 1.组织一些有关法学方面的知识智力竞赛。 2.组织学生去法院旁听,达到开拓视野,深入社会,更深切地体会到用法律保护自己的重要性的效果; 3.请有关办案人员或著名法学专家来校开讲座,既能让学生了解时事,也能使学生更深切体会法律的权威。 六、结论 目前,公民法制观念还是比较淡薄,成为推进法治进程的障碍,所以,树立法制观念 ,增强全社会成员的法律意识,是实现我国法治化的前提,更是我们大学生的义务。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2F 用户头像
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卜仁坤发布于:2020-12-18 08:23:31
大学生法律知识普及情况调研报告 作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02卜仁坤 一.调研背景: 中国推进依法治国,需要每个人都为之付出努力,因此法律普及非常有必要,而宪法的普及则更为重要。大学生是即将踏入社会的人群,大学生的宪法普及度对于依法治国的实现有着非凡作用,因此我将进行大学生宪法普及度调查,了解大学生宪法普及度并对此进行调研。 二.调研目的: 1.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宪法普及度。 2.调研相关数据进行合理的归纳,总结结论。 三.调研方法: 利用问卷星进行线上调查。 四.数据的合理性: 现已收集到34份调查问卷结果,调查人群来自各个大学(如中国石油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各个专业(如计算机专业,数学专业,化工专业等),各个年级,数据收集范围广,更具科学性。五.调研结果: 1.调查问卷的第一题是我国现行宪法的结构,此题的正确率极低,显然同学们对此题的内容十分不了解。 2.其中题目平均正确率为42.38%,最高正确率为100%,最低正确率为11%。 3.有的同学对宪法知识十分了解,达到满分(51分),有的同学仅为十几分,平均分为27.34分. 总结:总的来说同学们对宪法的了解还是比较少,宪法普及工作任重道远。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3F 用户头像
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于怡发布于:2020-12-18 09:58:09
法律意识是公民理解、尊重、执行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重要保证,公民的遵纪守法行为不会自然产生,而是在一定法制观念,法律意识的指导下实现的,具备了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就会做到不仅不犯法,而且能积极维护法律的尊严。大学生树立法律意识,是现代化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的需要。大学生存在对普法认识不足,思想上有偏差。当前人们“重人治、轻法治”的思想以及执法不公、有法不依、知法犯法等不良社会现象依然存在,导致学法用法脱节,挫伤了群众学法的信心,给普法工作带来了消极影响;有人认为抓普法教育是一项“软”指标,既花钱又费力,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有的则认为普法就是要守法,强调群众义务多,宣传群众权利少;还有许多人对法律存在实用主义思想,遇到问题才想起来去找法律,不能做到事前学习和预防。公民的行为要以宪法为准绳,严格遵守各项法律。通过本次活动,增强了师生的法制观念,培养了师生的法制意识,弘扬了宪法精神,加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学习与传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了积极响应我校关于法律普及社会实践的号召,培养当代大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民生、注重实践、服务基层的优良品质,提高我们的实践动手、调研分析和奉献服务的能力,建立学生志愿者法律援助体系,与各大院校建立技术扶助合作,充分利用大学生自愿,开展一些各个方面的培训。一方面可以利用大学生在校学到的法律知识去援助法律知识匮乏的人群,提高我国公民的法律知识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大学生得到一些实践性的锻炼,改变大学生只会说不会做的局面,可以说这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办法。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4F 用户头像
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权太令发布于:2020-12-18 10:27:02
普法活动调研报告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不能明辨是非,因而选错了道路,让自我后悔一生,尤其是我们青少年。 此次活动对于我们来说是一场及时雨,它让我们清醒地看到自身的不足。很多案例的发生让我们为那些误入歧途的青少年大为惋惜,在惋惜之余,我们也认识到他们是法律无知者,在法律面前没有“敬畏”之心,只因一时冲动而铸成大错。 在此我想讲述了一个案例:某高级技工学校的学生王某,利用网络传播*方法,从而受到了法律的制裁。王某仅仅是一个在校学生,一个未成年人,却犯了罪。是什么原因让青少年*的呢?我总结了一下,主要是因为不听家长、教师的教诲,法律意识淡薄,辨别是非、好坏的本事较弱,以至于携带管制_、打架斗殴、偷盗、吸毒、贩毒等,走上了违法*的道路。 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让我们明白了那些与我们年龄相仿的青少年是如何走上*道路的。我想,根本原因是他们的法律意识淡薄,总认为自我做的是小事,等酿成大错时后悔已经晚了。在这些案例中,有很多人是因为一时冲动才犯了罪。 犯了罪,一关就是几年甚至十几年,更有甚者把自我的一生都毁了。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仅有一次。在人生的旅途中,青春是最美丽的篇章。如果这最完美的时间在那失去自由的地方度过,会对自我的人生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青少年*,不仅仅毁了自我,并且会“连累”到自我的家人。家人把期望寄托在我们身上,我们这样做,岂不是辜负了他们就算是为了家人,我们也不能做出这种“荒唐事”来。所以,我们要预防违法*。 预防违法*,首先要不断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维_律的尊严,依法守法。我们青少年要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其次,要提高自我的辨别本事,增强控制力,做事要沉着冷静,要分清自我该做的事和不该做的事。第三,在交友方面,更要增强确定力,谨慎交友,从而更好地发展自我。 通过此次调研活动,让我了解到同学们的法律意识挺强的,绝大多数在遭遇违法行为时都能及时利用法律保护好自己。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5F 用户头像
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赵原秉发布于:2020-12-18 11:19:04
大学生普法调研报告:总体看来,大家对普法活动还是比较重视的,很多同学也都主动去了解了相关内容。对比年级而言2019级的同学比2020级和高年级的同学更关注普法活动,但是其他几个年级都不超过50%关注了普法活动,我们的调研手段是线上问卷调查方式,这样一来受众人就可以更加广泛更加全面。在专业方面来看,偏文科专业的同学对法律更感兴趣,在法律知识相关学习上也更加上心,偏理科的同学大部分也是喜欢普法活动的,但是投入的时间比例并不是很多。2 百度文库 图 学生普法调研报告 E2 文恭喜,获文库会员卡领取资格! 立即查看 、校园普法教育重要意义一加强青少年普法教育是构建法治社会的需要。党的+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明确提出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建设法治中国,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刻不容缓,必须尽快把法制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内容。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青少年学生法律意识、法律观念和法治素质的有效途径。加强中小学的法制教育,对于有效预防和减少中小学生违法*及落实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加强青少年普法教育是维护其合法权益的需要。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然而尽,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6F 用户头像
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赵原秉发布于:2020-12-18 11:25:43
大学生普法调研报告:总体看来,大家对普法活动还是比较重视的,很多同学也都主动去了解了相关内容。对比年级而言2019级的同学比2020级和高年级的同学更关注普法活动,但是其他几个年级都不超过50%关注了普法活动,我们的调研手段是线上问卷调查方式,这样一来受众人就可以更加广泛更加全面。在专业方面来看,偏文科专业的同学对法律更感兴趣,在法律知识相关学习上也更加上心,偏理科的同学大部分也是喜欢普法活动的,但是投入的时间比例并不是很多。因为本次调研活动大部分参与者为大学生,所以我们只能看出大学生们的基本情况。从本次调研中可以发现,我国的普法力度还是不够,所以会存在一些问题。 1整体法律认知水平不高。当前,在校学生对法律知识比较感兴趣,而且越来越认识到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然而由于现行的课时有限,不可能对法律知识系统地展开,加之讲授该门课程的教师受专业的局限,对专业课的法律知识难以深入把握,从而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教学效果,造成了学校学生对整体法律认识水平不高的状况。2法制观念淡薄。权利和义务是整个法律体系的核心内容,权利意识对学校学生法制观念的培养尤为重要。现实生活中,相当一部分学校学生守法的自觉性存在明显的缺陷,一方面,由于缺乏权利观念,不能积极主动地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另一方面,一些学生损人利己,不懂得对他人权利的尊重,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3缺乏应有的法律信仰。法律信仰是社会主体在对法的现象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油然而生的一种神圣体验,是主体关于法的主观心理状态的上升境界。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7F 用户头像
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张晓君发布于:2020-12-18 11:57:31
本次法律普及情况调研总共收回37份有效问卷,将从获取数据进行数据综述和分析。 数据综述,本次调查男生有17人,女生有20人,性别比例比较均衡,对于参与人员的专业方向,只有一人是法律相关专业,这样使得法律调查问卷更能够反应普遍人群的法律意识。在调查对象中,超过50%的人对法律一般了解,其次有25%的人对法律不太熟悉,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没有关注过自己对于法律的了解程度。在关于人们观看法制节目的调查问题中,大部分人都只是偶尔观看。而对于生活中是否运用法律思维解决问题中,有二分之一的人很少利用,有二分之一的人偶尔利用。但是,如果面临法律问题,无论是自己遇到的还是参百年的人遇到的,大部分的人基本都会请求法律援助或者接受法律援助。 在对于法人的了解的调查中,我们调查到有13(36%)人大体了解,有3(8%)人完全不懂,有4(11%)人完全了解,有16(44%)人知之甚少。 在对于*的了解的调查中,我们调查到有7(19%)人大体了解,有4(11%)人完全不懂,有3(8%)人完全了解,有22(61%)人知之甚少。 在对于所有权的了解的调查中,我们调查到有24(66%)人大体了解,有1(3%)人完全不懂,有2(5%)人完全了解,有9(25%)人知之甚少。 在对于合同的了解的调查中,我们调查到有22(61%)人大体了解,有3(8%)人完全不懂,有1(3%)人完全了解,有10(27%)人知之甚少。 在对于消费者权益的了解的调查中,我们调查到有29(80%)人大体了解,有1(3%)人完全不懂,有1(3%)人完全了解,有5(14%)人知之甚少。 在对于法律维权的了解的调查中,我们调查到有14(38%)人不了解,有22(61%)人了解。 在对于法律普及的观点的了解的调查中,我们调查到有30(83%)人认为法律普及迫在眉睫,有1(3%)人没想过,有1(3%)人认为法律解决不了他的问题,有4(11%)人认为等用到了再学就好。 通过本次调查,分析发现,人们的法律知识方面还有待增强,法律意识仍需提高。这需要每个人积极接受法律普及宣传,运用法律的思维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会运用法律工具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8F 用户头像
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宋悦发布于:2020-12-18 12:03:56
本次法律普及情况调研总共收回37份有效问卷,将从获取数据进行数据综述和分析。 数据综述,本次调查男生有17人,女生有20人,性别比例比较均衡,对于参与人员的专业方向,只有一人是法律相关专业,这样使得法律调查问卷更能够反应普遍人群的法律意识。在调查对象中,超过50%的人对法律一般了解,其次有25%的人对法律不太熟悉,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没有关注过自己对于法律的了解程度。在关于人们观看法制节目的调查问题中,大部分人都只是偶尔观看。而对于生活中是否运用法律思维解决问题中,有二分之一的人很少利用,有二分之一的人偶尔利用。但是,如果面临法律问题,无论是自己遇到的还是参百年的人遇到的,大部分的人基本都会请求法律援助或者接受法律援助。 在对于法人的了解的调查中,我们调查到有13(36%)人大体了解,有3(8%)人完全不懂,有4(11%)人完全了解,有16(44%)人知之甚少。 在对于*的了解的调查中,我们调查到有7(19%)人大体了解,有4(11%)人完全不懂,有3(8%)人完全了解,有22(61%)人知之甚少。 在对于所有权的了解的调查中,我们调查到有24(66%)人大体了解,有1(3%)人完全不懂,有2(5%)人完全了解,有9(25%)人知之甚少。 在对于合同的了解的调查中,我们调查到有22(61%)人大体了解,有3(8%)人完全不懂,有1(3%)人完全了解,有10(27%)人知之甚少。 在对于消费者权益的了解的调查中,我们调查到有29(80%)人大体了解,有1(3%)人完全不懂,有1(3%)人完全了解,有5(14%)人知之甚少。 在对于法律维权的了解的调查中,我们调查到有14(38%)人不了解,有22(61%)人了解。 在对于法律普及的观点的了解的调查中,我们调查到有30(83%)人认为法律普及迫在眉睫,有1(3%)人没想过,有1(3%)人认为法律解决不了他的问题,有4(11%)人认为等用到了再学就好。 通过本次调查,分析发现,人们的法律知识方面还有待增强,法律意识仍需提高。这需要每个人积极接受法律普及宣传,运用法律的思维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会运用法律工具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9F 用户头像
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杨乐发布于:2020-12-18 16:45:45
当代大学生法律普及程度调查报告 一、前言 经过线上问卷形式的调查,我们团队对当代大学生法律普及程度有一个大体的认识,可以说是结果在我们的意料之中,接下来我将从问卷入手,分析一下当代大学生对法律的认知程度。(因为时间比较紧张,所以问卷的基数很小,使得报告的准确程度还有待参考,但我相信从大方向上来说是不会有太多的问题) 问卷链接https://www.wjx.cn/m/101421638.aspx 二、问卷分析 从前4道题中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对法律事件有兴趣,想了解,具有很强的积极性,大多数人都是会和周围人进行讨论,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一些活动。 从第五题便可以看出,同学们只是对我们一些基本的法律有所 耳闻,而一些别的法律就很不乐观,而且我相信,这些《宪法》、《民法》、《刑法》等等只是有所耳闻,而其内部细致的东西便了解的很少了。但是这种情况也是在所难免的,因为如今想要匆匆的生活中了解一点法律,作为一名不是学法律的人来说确实是非常的难,当然,办法也是有的:b站千万粉丝大up主罗翔说法律,之前很难想象一个讲法的up主竟然能达到千万粉丝,在我看来在于形式。只要是形式创新,有趣受众广大都可以成为一种大家喜闻乐见的途径。这也印证了第六题,大家的渠道大多都是网络媒体。 第七题我可以明显的感觉到一个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就是感觉法律离我们太远了,和我们没太大关系。但其实不然,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已经是半只脚踏入了社会,已经是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公民,有必要对我们国家的法律进行了解,未来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但是要是等到事情发生之后,还不懂得用法律的武器去保护自己,那才是悲哀的。 八九十题则是调查一下同学们基本的法律观念,这个肯定是没有什么意外,都是很正的。 总结 经过这次调查,我们收获了很多。从我们个人方面说,给我们团队敲响了警钟,在这之前,法律在我们的字典里可能真的是没有,但是经过这次的调查,我们懂得了要不断的完善自己丰富自己的知识,上了社会,才能快速适应这个社会。从大的方面来看,我们当代大学生对法律方面的常识欠缺太厉害,需要加强在这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形式必须要创新,不能一味的去组织一些可造乏味很干的讲座等等,要调动大家的兴趣,拓展形式,提高趣味性。我们在私下的生活中也要不断的带动身边的人,让大家对我们的国家的法律更加的了解。同时学习法律不仅仅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在一个个法律案件的背后,我们会学到更多更多,不断完善我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让自己在人生中多一分豁达,多一分恬淡。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30F 用户头像
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左研发布于:2020-12-18 16:58:29

12.4校园普法调研报告 作者:测绘1802左研、测绘1801茹浩然

我们小组进行一周的普法调查问卷,参加的人非常众多又积极,这为我们撰写调研报告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及真实的可靠性。

这次参与调查问卷参与人数共242人,男生占比约51%,女生占比约49%;其中我们调查年级大三居多,占比约65%,然后大一占约10%、大二占约18%、大四占约7%。在调查参与者在大学中接受普法情况可知,有约71%的参与者接受过,约29%的参与者没有接受过;另外接受普法教育的参与者主要看普法教育视频、普法讲座居多,没有接受普法教育的参与者知道学校开展过普法教育活动和不知道学校开展过普法教育活动各占一半。在参与者接受普法教育活动效果来看,约50%的参与者只是偶尔知道一两次,约25%参与者每次都能听说,“经常听说”和“都不知道”极少。大部分参与者通过班委通知、老师通知、宣传海报这三个途径居多,各占比58%41%41%。在调查普法教育活动参与意愿中,有2/3的参与者表示会参加,1/3的同学表示不会参加。普法教育活动想要参与的类型中,大部分参与者更想参与像讲座、影片这两种类型,两者占比67%62%。参与普法教育活动收获来看,58%的参与者认为“一般般,有点意思”,29%的参与者认为“收获很大,学到了知识”,13%的参与者认为“没什么意思”。

通过这些调查结果,我们小组的初步分析是男女生都参与过普法教育活动,而且大三居多。大部分参与者在大学接受过普法教育,而且更倾向于普法教育视频、普法讲座;没有接受普法教育有的知道学校开展过普法教育活动,有的不知道。大部分参与者偶尔知道一两次,而且基本上是通过班委通知、老师通知、宣传海报这三个主要途径了解。大部分参与者表示愿意参与普法教育活动,其中更想参与像讲座、影片两种类型活动。最后大部分参与者认为普法教育活动有点意思,小部分认为收获很大,极小部分认为没什么收获。

我们的最终结论是学校的普法活动推广还要更加努力,让全校的学生都知晓普法教育并且争取让每个学生都接受普法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大三年级接受普法教育,也要让其他年级的学生接触普法教育。积极开放普法教育视频和普法讲座这两种类型活动,让更多的学生融入其中,收获法律知识。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31F 用户头像
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喻晨阳发布于:2020-12-18 17:01:10

大学生法律普及程度调研报告

调研背景: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律素质和法律意识是国家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 对国家的法治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 大学生作为一个横跨青年和成年的群体, 其尚未形成成熟、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法律意识并不健全。加之由于大学生自身素质, 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个别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因此, 准确地了解当代大学生法律普及的实际情况, 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 培养大学生遵守法律的自觉性,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项目小组针对在校大学生开展一次法律知识问卷调查,通过QQ和微信公众平台发布问卷搜集相关信息, 了解大学生在知法守法用法等法律知识的普及程度。

 

调查结果:

本次以线下采访,线上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 调查对象主要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哈尔滨工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高校里的部分大学生, 本次调查共发放50份问卷, 收回50份。调查结果有一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比较缺乏。许多大学生连最基本的宪法知识都不知道,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现行宪法进行了多少次修改,我国一共设有多少级人民代表大会等。2.大学生运用法律知识的意识不强。在面对自身被侵权的情景时,许多大学生最先想到的不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而是通过私了等手段解决。3.大学生对法律的重视程度较低。50名被调查的同学当中,有15名同学不愿意参加普法的有关活动。许多同学表面上是关注法律相关的节目,实则只是对罗翔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事例很感兴趣,遇到较为硬核的法律知识就选择跳过。4.学校对法律普及方面的重视程度较低。50名被调查者中仅有36人在学校中接受过普法教育,比例不高。

结果分析:

造成大学生法律普及程度较低的主要原因除了学生的自身原因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学校并不重视此类活动,开展频率低甚至根本没有开展过法律普及活动。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淡薄也跟其初高中学校的教育有关系。

总结: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离开法律, 我们的生活将无法正常的运行。基于对调查中出现的问题, 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改善:1.学校方面加强对普法活动的重视,依照学生喜欢的形式,多多开展相关的讲座、观影以及竞赛等活动。2.高校可以通过开设相关的课程来给学生普及法律知识。将宪法理论知识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在宪法意识的培育内容、手段、载体中不断注入新的元素,构建系统化、常态化的宪法意识培育体系,是需要我们继续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32F 用户头像
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王子涵发布于:2020-12-18 17:08:48
大学生法律普及程度调研报告 调研背景: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律素质和法律意识是国家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 对国家的法治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 大学生作为一个横跨青年和成年的群体, 其尚未形成成熟、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法律意识并不健全。加之由于大学生自身素质, 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个别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因此, 准确地了解当代大学生法律普及的实际情况, 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 培养大学生遵守法律的自觉性,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项目小组针对在校大学生开展一次法律知识问卷调查,通过QQ和微信公众平台发布问卷搜集相关信息, 了解大学生在知法守法用法等法律知识的普及程度。 调查结果: 本次以线下采访,线上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 调查对象主要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哈尔滨工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高校里的部分大学生, 本次调查共发放50份问卷, 收回50份。调查结果有一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比较缺乏。许多大学生连最基本的宪法知识都不知道,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现行宪法进行了多少次修改,我国一共设有多少级人民代表大会等。2.大学生运用法律知识的意识不强。在面对自身被侵权的情景时,许多大学生最先想到的不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而是通过私了等手段解决。3.大学生对法律的重视程度较低。50名被调查的同学当中,有15名同学不愿意参加普法的有关活动。许多同学表面上是关注法律相关的节目,实则只是对罗翔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事例很感兴趣,遇到较为硬核的法律知识就选择跳过。4.学校对法律普及方面的重视程度较低。50名被调查者中仅有36人在学校中接受过普法教育,比例不高。 结果分析: 造成大学生法律普及程度较低的主要原因除了学生的自身原因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学校并不重视此类活动,开展频率低甚至根本没有开展过法律普及活动。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淡薄也跟其初高中学校的教育有关系。 总结: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离开法律, 我们的生活将无法正常的运行。基于对调查中出现的问题, 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改善:1.学校方面加强对普法活动的重视,依照学生喜欢的形式,多多开展相关的讲座、观影以及竞赛等活动。2.高校可以通过开设相关的课程来给学生普及法律知识。将宪法理论知识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在宪法意识的培育内容、手段、载体中不断注入新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33F 用户头像
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饶云辉发布于:2020-12-18 17:10:56

从调查的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参与调查的大学生平时并非不关心法律,但是重视程度明显不足,多数同学都只是一般关心,并且总体法律意识也只是一般。重视程度不够,总体意识不强,这就是当代大学生对于法律意识最重要的问题。

根据调查数据来看,大学生都或多或少地知道法律的基本常识,并不是完全的法盲,每个学子从小到大受到传统的道德教育,对法基本知识可能有所了解,虽然不要求每一个大学生要像法学生一样对法律非常了解,但至少得懂一些基本法律知识,明白要运用基础的法律知识维护个人的权利。

  知法并不代表能运用法律,它们是两码事,运用主要是以知道为基础,由于当今大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少,再加上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如行动容易冲动,易受别人的煽动,好面子,在处理具体一件事情上到底很少正确使用法律,甚至做出违法的事情。而维权更不用说了,当今大学生遇到侵犯个人权益时,大部分的学生会选择回避,忍让,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虽然他们具备了一定的法律知识,但他们没有真正的把法律知识内化为法律意识,没有真正的挖掘法的精神,法的价值,缺少公平,正义的理念,对法的信任程度低。

 分析和认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是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法律是我们保护合理权益的武器,尤其对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说,更应该懂得法律,使用法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保护我们的合法的权益。总之,大学生的法律普及需要社会,学校,国家,个人共同努力,这样才能使大学生法律意识得以提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34F 用户头像
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邢洺源发布于:2020-12-18 17:24:21
大学生法律知识普及情况调研报告 作者:土木1901邢洺源一、调研背景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是新时代的希望,他们有丰富的知识,有新鲜的活力,有光明的未来。然而,在他们即将踏入的社会里存在着不少侵害大学生权益的现象,而许多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淡薄,不会很好的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同时,大学生掌握法律知识的多少也影响到国家法律的推广与传播。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来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二、調研目的 1、了解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普及情况 2、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促进自身法律水平的提升 三、调研方式 通过“问卷星“进行了线上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为七道有关法律知识的选择题,一道问答题。 四、调研结果 1、调研对象截止目前共收回问卷38份,这些问卷来自全国20多所高校,其中包括中国石油大学大学(华东)、山东大学、天津大学等等。同时也来自不同的年级,以大一学生为主。 2、调研题目: (1)选择题共七道,是对大学生的法律知识的了解程度进行调查。在题目中,我们了解到:大学生对于法律体系了解不多,65.79%的同学能勉强说出国家的几部大法,并且宪法成为了解最多的法律,而仅有18.42%的同学清楚国家大法;对于自身权利,81.58%的同学部分了解,仅有15.79%的同学全部了解,同时对于法律援助的相关知识也了解不多。 (2)在调查中获悉,大学生的法律知识大部分来源于法制课程的讲解,听取法制讲座和观看法制宣传。在问答题中,大部分学生提出要多学习,参加宣传活动来增加法律知识。 四、调研分析 通过本次调研,使得我们知晓有关大学生对于法律的了解程度与学习方式。首先关于法律援助的了解程度,有73.68%的同学只知道较少的内容,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融入程度不强,经验较少,使得学生对于法律援助的相关知识的主动性缺乏。这就要求我们在大学生活中积极宣传有关法律援助的重要性,或举办相关活动,使得大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切实体会到法律的重要作用,达到知法目地。其次关于大学生在被侵权之后的解决措施的调查,绝大部分参与者能够在第一时间知道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说明我们的用法意识很强,懂得利用科学有效的方式进行学习。最后关于搜集大学生如何学习到法律知识的方式的资料,表明大部分学生都是在讲座中,老师的法律知识渗透下进行学习,还有小部分人是关注社会事件,从而学习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总之,通过本次调研,表明学校要鼓励学生关注社会,走进社会,还要多组织一些相关讲座,宣传力度也得到位。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35F 用户头像
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劳国威发布于:2020-12-18 18:58:28

通过对市民法律意识状况调查结果的研究, 发现人们的法律意识正在逐步的提升, 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就所调研的结果具体总结分析一下。

随着政府坚持不懈地开展普法工作以及媒体对以案说法的报道越来越多, 市民的法律意识特别是维权意识迅速觉醒。调查表明: 在被调查的人群中,有一类市民是比较精通法律,善于使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的,这类市民占被调查对象的 13.2%; 一类市民则具备了最基本的法律意识, 有一定的法律常识, 这类市民占被调查对象的 74.2%; 只有 12.6%的市民则还处于法盲状态。这说明绝大多数市民的法律素质已达到中等水平, 法盲的比例正在日趋减少。

一是市民对保护公民权利的法律认知度有 所提高。37.2%的市民已经意识到法律的首要作用是保护公民权利, 只有13.9%的公民认为法律的作用是规定公民的义务。二是近六成的市民以维权 作为学习法律知识最主要的目的。三是市民对公民权利的认知和与自己利益 相关的具体法律法规的认知情况相对较好。如懂得在购物时索要*; 加班 时索要加班报酬等等。令人欣慰的是有 69.1%的市民对的《劳动合同法》已经有所掌握和了解, 也反映了市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和提高。对一些基本 法制观念市民能做出正确判断。

本次调查显示, 虽然市民的法律素质总体较好, 但是呈现意识先行, 基础薄弱的态势。由此可见, 法律基础知识是 市民法律素质中的薄弱环节,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市民法律素质的提高。

创新普法宣传教育形式, 加大宣传力度。注意挖掘和发挥各种媒体的作用, 促进法制宣传教育*。要充分利用普法网、局域网络等先进科技手段, 不断提高法制宣传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比如在法制机构网页上开辟复议与应诉专栏, 将复议申请书格式、典型案例、相关法律法规等内容进行及 时更新,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复议提供便利。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 作用,采取法制专题节目、法制类公益广告、直播法律知识竞赛等形式普及法律知识,将其作为向公众传播法律知识、理念的大众化和常规化的普法方法, 这是最有效、经济的宣传方式, 也是现代社会高度信息化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 是普法模式转变的重要方面。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36F 用户头像
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王康昊发布于:2020-12-18 19:04:59
大学生法律普及程度调查 作者:土木2004马崇赫 土木2004王康昊 土木2004薛康 一、 调查背景:世纪更替,回顾人类社会向文明进步的过程,人类用特有的灵性去思考以后,在不断改造客观世界,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人类的主观世界,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维系社会秩序的精神规范,更创造了博大精深的法制制度。这些法律制度来于生活,又真实地反映现实,普遍存在于我们周围。法律的进步,法制的完善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工程。全民法律意识、法律素质的提高,才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关键和决定因素。 二、 调查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对法律常识的了解程度,以及对法律的看法,自身的法律修养。以便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大学生法律修养,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提高大学生守法懂法 用法的水平。 三、 调查手段:线上问卷网调查。 四、 调查内容:通过线上问卷网的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4份。其中对问卷的第一个问题“人民法院的性质是什么”有25%的参与者知道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有近78%的人认为大学生非常有必要系统地学习基本法律常识。的对问卷的中提到的“您认为当代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水平如何?”有89%的参与者认为大学生有较高的法律素养,但是也有近11%的人人认为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对待“高校应该通过什么途径来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问题,提出了很多的宝贵意见。 五、 调查结论:通过对问卷网结果的分析说明大学生对国家法制宣传日的了解较少,存在一定的短板,但是可以看到大学生对学习基本法律具有较高自觉意识和带头作用。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对自由的渴望和追求,是我们的共性。大学校园里方兴未艾、屡禁不止的课桌文化表达了当代大学生"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的共同心声。但是,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自由不是恣意妄行,也不是为所欲为,而是相对的、受制约的。个性自由从一开始就受到来自两个方面的制约:一是自然规律;二是社会规则。逾越这两者的行为,都不可能尝到自由的甘果。法,作为人类选择、接受、沿袭下来的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规则,自产生之日起便与人们获取或丧失自由息息相关。对于法和自由的关系,先哲们有过许多至理名言。人们要获得真正的自由,就应该学习法律,掌握法律,以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37F 用户头像
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傅家星发布于:2020-12-18 19:23:45

法律普及程度调研报告

.调查时间

2020.12.04-2020.12.14

.调查地点

吾悦广场

.调查对象

吾悦广场路人(成年人,青少年)

.调查形式

口头采访与问卷调查

.调查背景

从1986年开始,我国连续实施了7个五年全民普法规划。从“一五”到“七五”,全体公民的法律素质和全社会的法治意识得到逐步提高。

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在全体公民中普及宪法、法律知识,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重要部署,对法治宣传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是今后法治宣传教育的方向,也是基本遵循。

回首过去,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得到深入宣传,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法治宣传教育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依法治国具有基础性、保障性作用。

.调查目的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只有良法深入人心才能发挥其最大的社会效用,只有普法工作到位,法律才不会被束之高阁。回顾人类杜会向又明进步的步履艰辛,自从摆脱了简单的动物生活,开始用双手去创造性的劳动,用人类特有的灵性去思考以后,我们人类在不断改造客观世界,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人类的主观世界,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维系一-定社会秩序的精神规范,更创造了博大精深,义理精微的法制制度。这些法律制度并非腾空出世,它们来于生活,而且又真实地反映现实,普遍存在于我们周围。

法治建设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牢牢把握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法治价值追求,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编纂民法典,制定慈善法、反家庭暴力法,修改完善环境保护法、食品安全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用法治来规范政府和市场的边界,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实现“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大幅减少行政审批事项,非行政许可审批彻底终结,规范行政权力,确保“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一批保障人民根本利益、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法律法规陆续出台,立法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法治政府公信力、执行力持续提升,全民法治观念切实增强。

法律的进步,法制的完善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工程,它离我们并不是遥不可及。当代社会,法律法规已经较为健全,近年来,国家完善或颁布了一项项法律法规,如: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的《新森林法》、自2021年1月1日施行的《民法典》。目前我国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制观念也应该深入人民群众的心中,但是有些公民如农民,老人,小孩,以及一些青年人的法律知识还是比较匮乏的,法律意识淡薄,甚至有人知法犯法,中国式过马路随处可见,逃税漏税也时有发生,反腐行动中查获的贪官污吏更是不计其数。对此,我们想进行一次关于公民法律知识普及程度的调查,看看公民对于法律知识及法律意识的情况。法律的普及势在必行.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和决定因素。

.调查步骤

1、确立调查主题为:公民法律普及程度调查

2、大致规划安排好调查实施

3、整理出调查问卷

4、利用休息时间,将问卷打印出来,并随机对吾悦广场行人发放问卷,并及时收回

5.利用QQ、微信等聊天软件,在网络上随机抽选20名网民发放调查问卷,并及时收回

6.整理收回的问卷,汇总、分析数据,提出建议,做出总结

7.整理调查结果,撰写此次的调查报告

.调查分析

1、回收整理实地发放的书面问卷

2、用QQ、微信接受网上发放的问卷

分析数据如下:

(1)

 

(2)

 

(3)问卷题目答题数据的分析:

因1-5题没有正确答案,因个人情况有所不同,故只统计6-15十道题的正确率,如下图所示:

 

 

 

.调查总结

在本次实践调研中,对于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都保持着相对较高的正确率,说明我国民众的法律基本常识的掌握情况大概还是可以的,人们能够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并且能够以较好的态度对待法律,认识法律并且积极学习法律。但是对于一些实质上或者具体性问题,群众的了解度并不是很乐观,一些法律概念过于空而大,并不能真正的深入人心。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法律制度不断完善,新的法律不断出台,群众需要一定的时间去了解去接受,这就需要社会普法工作的推进,为此我们提出以下两点建议:建立学生志愿者法律援助体系,与各大院校建立技术扶助合作,充分利用大学生自愿,开展一些各个方面的培训。一方面可以利用大学生在校学到的法律知识去援助法律知识匮乏的人群,提高我国公民的法律知识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大学生得到一些实践性的锻炼,改变大学生只会说不会做的局面,可以说这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办法;加大法律宣传度,让法律知识深入到城乡的各个方面,深入人民群众的心中,从而改变部分人群法律知识匮乏,法律意识淡薄的现状,让公民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进而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法律不是国家机构的事,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情,而是我们大家自己的事情。法律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在国家不断的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法治社会的过程中,我们民众也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法律修养,深入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努力地配合法律的实施,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才能不断促进我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引领和规范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明确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发展道路、工作布局、重点任务,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完善立法体制,加强重点领域立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趋完善;坚持依宪治国,与时俱进修改宪法,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宪法实施和监督全面加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建立政府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坚定不移推进法治领域改革,依法纠正一批重大冤假错案件,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全面依法治国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历史任务,也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和到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目标任务,对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出重要部署。前进道路上,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继续将全民普法贯彻到底。

法律就像旅行一样,必须为明天做准备。它必须具备成长的原则。建设好法治中国,就必须让法律的发展根植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一起成长,与时代共同进步。当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照进现实,成为最好的普法教材,法律的力量就会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跟随着每一个公民。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38F 用户头像
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闫云鹏发布于:2020-12-18 20:22:24

学生法律知识普及情况调研报告

作者:应化1701闫云鹏

一、调研背景

法律意识是公民理解、尊重、执行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重要保证,大学生树立法律意识,是现代化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的需要。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 大学生亟需在学校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

当代大学生是是未来社会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推动依法治国方略顺利实施的重要力量。

二、调研目的 1、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普及情况。 2、促使当代大学生提高自身法律知识水平。

三、调研方式 通过问卷星进行线上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为15道法律基础知识的选择、判断题,主要为对法律基础知识的了解与获得方式等。

四、调查结果:被调查去的大学生平时对于法律方面,报以无所谓态度的是少数,但是重视程度明显不足,多数同学都只报以一般关心,并且同时认为总体法律意识也只是一般。重视程度不够,总体意识不强,这就是当代大学生对于法律意识最重要的问题。“你生活中的法律知识是从何而来?”大多数同学的法律知识来源于课本与电视,课本上知识过于局限,过于书面化,没有与实际生活很好的联系。而电视上的,虽然有很强的灵活性,但是专业性不够,甚至有可能还有错误,对接收知识的时间和空间有着很大的限制。当被问到“参加勤工俭学或兼职时,你会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吗”时,只有10%的同学选择了一定会,大部分的选则了偶尔会,这就表示了大学生并没有完善的法律意识,也不知道怎样做才是保护自己应该有的权益。总结:分析和认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是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生自身意识的提高 学习法律知识对于大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无论是对于他们将来的工作亦或是生活都息息相关,学生自身应更加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加强大学生自身道德修养,让道德修养与法律同时进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人生追求。现实中有一些偏激的大学生道德方面的问题已经做出很多骇人听闻的事情,所以大学生要努力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多了解些法律的相关报道,阅读参考法律书籍,增强自身的知识储备。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39F 用户头像
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宇飞洋发布于:2020-12-18 20:40:01
对于此次活动我采用了线上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大学生法律知识的了解情况。调查分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调查者对法律的看法,第二部分为几道有关法律知识的题。第一部分的题分别为1.您认为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2.如果让您对自己了解法律的程度打分(5分为满分),您会打几分。3.你在生活中碰到过侵权事件吗?4.如果您遇到了侵权事件,您会怎么做。5.您平日里了解法律知识的途径。第一题97%以上的人认为法律在现实生活中很重要,2%的人认为一般重要,只有0.67%的人认为不重要。这说明绝大部分大学生认为法律作用很大。第二题三分以上的占73%。第三题93%的人都碰到过侵权事件,有20%的人甚至经常碰到,但在接下来的第四题中,只有40%的人选择了用法律保护自己,选择忍耐的高达33%。第五题大部分人了解法律的途径是通过网络或是课堂,少部分人通过他人,极少部分人不想了解。第二部分开头有两道送分题,分别是1.我国法律分为成文法和非成文法。2.我国国家根本母法是()。第二道题所有人都答对,但第一道有将近1/3的人答错。接下来是一些奇葩的法律题:1.某女洗澡时衣服被偷走了,这算不算侵犯了人身自由权。2.某男洗澡时衣服被偷走了,这算不算侵犯了人身自由权。3.*嫌疑人是否有保持沉默的权力。4.汉族男子黄某给儿子取名为皇太子,民政局是否该受理。这四道题的答题情况一般。第一和第二题答对答错各占一半(都是答对比答错的多一人)。第三题70%答对,相对较好,第四题73%的人答错,结果不太理想。综合以上的调查,我们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仍需提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40F 用户头像
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宇飞洋发布于:2020-12-18 20:40:55
对于此次活动我采用了线上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大学生法律知识的了解情况。调查分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调查者对法律的看法,第二部分为几道有关法律知识的题。第一部分的题分别为1.您认为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2.如果让您对自己了解法律的程度打分(5分为满分),您会打几分。3.你在生活中碰到过侵权事件吗?4.如果您遇到了侵权事件,您会怎么做。5.您平日里了解法律知识的途径。第一题97%以上的人认为法律在现实生活中很重要,2%的人认为一般重要,只有0.67%的人认为不重要。这说明绝大部分大学生认为法律作用很大。第二题三分以上的占73%。第三题93%的人都碰到过侵权事件,有20%的人甚至经常碰到,但在接下来的第四题中,只有40%的人选择了用法律保护自己,选择忍耐的高达33%。第五题大部分人了解法律的途径是通过网络或是课堂,少部分人通过他人,极少部分人不想了解。第二部分开头有两道送分题,分别是1.我国法律分为成文法和非成文法。2.我国国家根本母法是()。第二道题所有人都答对,但第一道有将近1/3的人答错。接下来是一些奇葩的法律题:1.某女洗澡时衣服被偷走了,这算不算侵犯了人身自由权。2.某男洗澡时衣服被偷走了,这算不算侵犯了人身自由权。3.*嫌疑人是否有保持沉默的权力。4.汉族男子黄某给儿子取名为皇太子,民政局是否该受理。这四道题的答题情况一般。第一和第二题答对答错各占一半(都是答对比答错的多一人)。第三题70%答对,相对较好,第四题73%的人答错,结果不太理想。综合以上的调查,我们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仍需提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41F 用户头像
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何岩发布于:2020-12-18 20:42:35
大学生法律普及报告1.调研方法:线上调查问卷,主要面向中国石油大学学生。(共收集到36份数据)2.调研内容及数据分析:调研内容分为两部分,即主观问答和客观知识。①主观问答:有85%的大学生认为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只有不到50%的同学会在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的时候选择通过法律来解决,原因大多是因为他们觉得走法律程序过程十分繁杂,且自己的权益并不一定会得到维护,或者认为自己遇到的问题都是小事或者普遍存在的现象而觉得没有必要通过法律来解决。有78%的同学认为法律仍需继续完善。而大家获得法律知识的途径中,通过网络、电视获取法律知识的人比较多,仅有11%的人是通过法律相关书籍和选修课程获得。②客观知识:在这一部分我设计了15个法律的基本常识题,有62%的同学都达到了50分的基本分,其中掌握的最好的是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问题。有12%的同学成绩不到30分。③收集的信息显示,大学生很少主动去获取法律知识,对法律的作用理解不到位甚至错误。他们认为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是一件繁琐的事情,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他们往往选择沉默。这些体现出了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的不恰当认识也对当代大学生的违法现象起到了一定的推波助澜的作用。3.原因分析:在调查问卷中有一问是“你为何不愿意去了解法律“,其中法律知识枯燥和大学学业繁重没有时间去了解关于法律的专业知识,我认为高校应注重学生的法律素养,通过举办法律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法律知识。4.总结:法律与我们生活紧密联系着,法律基本知识的普及对我国有重大意义,而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提高自身的法律修养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我们应该通过法律来维护自身拥有的权力,也应该按照法律规定完成我们应该履行的义务。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42F 用户头像
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张曼玉发布于:2020-12-18 20:45:10
1.关于法律的定义问题上18.1%的人 认为是正义与理性的体现, 9%人认 为是一个合同的契约, 45.4%的人认 为是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 范, 13.6%的人认为是统治阶级的意 志的体现,是阶级专政的工具之一 。 2.关于法律与日常生活63.6%的人认 为法律的影响无处不在, 36.3%的人 认为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会接触 法律。 3.关于法制型节目的关注程度上来 看: 72.7%的人关注程度一般,27.2%的人关注程度为偶尔。 4. 关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来看17.15 的人认为法律比道德调整的范围更 广, 36.3%的人认为法律具有强制 力,道德没有强制力, 45.4%的人认 为法律与道德均有阶级性。 5.关于作为公民对自己义务与权利的 了解程度来看81.8%的人认为一般, 18.1%的人认为不太清楚。 6.当合法权益受损害时解决途径问题 63.6%的人会寻求法律专业人士的帮 助, 9%的人会选择诉讼, 9%的人会 选择忍气吞声, 18.1%的人会选择其 他方式。 7.当法与情冲突时36.3%的人会严格 执行法律的规定, 63.6%的人会寻找 合理的办法使法与情兼用。 8.关于增强法律知识的途径选择方面 27.2%的人会去听法律讲座, 27.2% 的人会上网搜寻, 36.3%的人会看有 关法律的书, 54.5%的人会认为与自 已没有关联。 1我们的调查对象广泛从大一到大 四,男女兼有,能更好的反应大学 生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对法律常识 的认知程度,从而能为法律普及提 供一定的针对性和普遍性。 2关于法律定义的问题上,我们知 道:法律即人类在社会层次的规 则,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 范。它以正义为其存在的基础,以 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为手段。法 治和法律要逐渐变得适当宽容以利 于社会和谐。法一般限于宪法、法 律。法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决定于 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43F 用户头像
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冯恩惠发布于:2020-12-18 20:50:26

一、调查背景及路径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十三亿人中就有九亿是农民,可是很久以来,农民在农村中的生存状态研究如何,绝大多数城市人并不清楚。“中国的问题仍然主要是农村问题。中国社会的现代化的最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农村社会的现代化。因此,一个真正关心中国人喜怒哀乐的人就不能不关心中国最基层社会的人的生活。”基于此,我们对家乡周边的六个村进行了一次关于“农村法律普及程度的调查”。我们本着面向农民,服务农民的精神,相继开展普法宣传等活动,以法律调查问卷、座谈交流等形式开展本次调查,从中掌握里许多第一手资料。
当今社会各级政府与社会团体都纷纷开展各式各样的农村法制建设活动,那么究竟有多大的成效呢?本报告主要是了解农村的法律知识普及程度,设计的问题相对比较简单,通过一些简单的法律常识,分析近几年农村法制发展的状况,从而提出合理的建议。
二、调查方法及对象
本次调查以调查问卷为主,座谈调查为辅。
问卷调查,是我们了解基层法律服务现状的另一重要手段。有专家认为,在中国的调查,必须正视被调查者文化素质不高,缺乏社会调查常识的现实,尽是少用书面调查方式。[3]。然而我们认为,这是对基层群众的固有偏见。事实上,我们所接触到的农民大多具有中等以上文化程度,也接触过许多外部信息,对我们并没有表现出敬而远之的态度。
我们对访谈对象的选取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农民群众,包括接受过法律服务和未接受过法律服务两类。这种分类十分必要,一方面前者对基层法律服务有着最直接的感受,他们的看法和意见直接反映了基层法律服务的(来源:文秘114 http://www.91wenmi.com)现状。另一方面后者在农村占绝大多数,更具代表性。这对我们了解农村法律服务的真实面貌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指出的是,未接受法律服务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遇到法律纠纷,是何种原因使他们与法律服务擦肩而过?追寻其中的原因,显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第二部分访谈对象是村干部。主要是了解法律服务所之现状,以及在满足农村法律需求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与对农民的访谈不同的是,这部分访谈大多不是以正式方式进行的,往往是在闲聊甚至是吃饭时获得我们想要的信息。这些信息同样具有相当的可信度。第三部分则是外出务工者,他们现在已经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群体,农民工同样需要接受法律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够在他乡保证自己的*权益不受侵犯。近年拖欠农民工工资,欺骗农民工等不法行为屡屡发生。为什么这样的时间屡禁不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民工不懂法,不知道用法律来维护自己。
三、调查结果
此次调查前三题为自由式问答,无对错之分。后十七道题为基础的法律常识,包括继承法、婚姻法、土地法等于农民息息相关的基本法律。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44F 用户头像
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侯衍烁发布于:2020-12-19 00:13:51

12.4大学生法律普及程度调研报告 本人采用线上对陌生同学进行问卷调查以及和本班同学进行访谈提问的方式对我校部分学生进行法律普及程度调查。一。概述--经过调查报告的显示,1.近50%的同学对最为基本的法律问题的看法及法律基本常识都是较为完备的,在我进行面对面对我班同学交流时,发现有一位同学的法律知识储备较好,能够恨容易的答出我所提问的问题。2.在进行线上调查问卷时,存在一些同学法律意识、法律知识较为薄弱。在具备法律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的同学中,却有将近80%的同学在遇到冲突问题时,不使用或者想不起来使用法律来解决问题,这说明很多同学的法律知识只存在于理论层面上,并没有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冲突问题来用法律解决,不是不解决问题就是用不当的方式解决问题。3.通过在线上调查中的法律知识缺少的同学,我们知道我们的法制教育是存在缺陷的,没有从思想这个根本层面去解决同学们对于法律的看法,导致部分同学的法律储备较差,这些同学,如若不尽快了解、学习基本法律知识,肯定是不利于个人的长远发展的。二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同学法律淡薄的原因。1.大多数同学可能只专注于学习自己的专业课和课外活动,对于法律,总觉得自己与他离得很遥远,就产生了一种漠不关心的心里,甚至有些同学,一看到法律条文,就会厌烦,从而产生抵触了解学习法律的行为2.部分大学生及时了解法律,但很少用于实践,这也许是教育的一些弊端,只注重理论的学习,却很少引导学生如何使用法律的武器,怎样使用法律的武器,在哪里拿起法律的武器去维护自己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有些同学,甚至不知道某种事件竟然也是法律能限制的,这就说明,同学们学习法律只注重理论,很少将理论结合实际,只存在于口头的学习与理解。三--解决问题的几点方法。1。学校注重法律知识的理论学习,同时要引导学生怎样使用法律,将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与学习的理论相结合;同时,多举办相关的法律学习活动,使同学们通过不同形式来学习法律,增加学习的趣味性。2.同学们通过报刊或者互联网上多去学习法律,看看真实的法律案件,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形态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45F 用户头像
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侯衍烁发布于:2020-12-19 00:14:58

12.4大学生法律普及程度调研报告 本人采用线上对陌生同学进行问卷调查以及和本班同学进行访谈提问的方式对我校部分学生进行法律普及程度调查。一。概述--经过调查报告的显示,1.近50%的同学对最为基本的法律问题的看法及法律基本常识都是较为完备的,在我进行面对面对我班同学交流时,发现有一位同学的法律知识储备较好,能够恨容易的答出我所提问的问题。2.在进行线上调查问卷时,存在一些同学法律意识、法律知识较为薄弱。在具备法律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的同学中,却有将近80%的同学在遇到冲突问题时,不使用或者想不起来使用法律来解决问题,这说明很多同学的法律知识只存在于理论层面上,并没有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冲突问题来用法律解决,不是不解决问题就是用不当的方式解决问题。3.通过在线上调查中的法律知识缺少的同学,我们知道我们的法制教育是存在缺陷的,没有从思想这个根本层面去解决同学们对于法律的看法,导致部分同学的法律储备较差,这些同学,如若不尽快了解、学习基本法律知识,肯定是不利于个人的长远发展的。二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同学法律淡薄的原因。1.大多数同学可能只专注于学习自己的专业课和课外活动,对于法律,总觉得自己与他离得很遥远,就产生了一种漠不关心的心里,甚至有些同学,一看到法律条文,就会厌烦,从而产生抵触了解学习法律的行为2.部分大学生及时了解法律,但很少用于实践,这也许是教育的一些弊端,只注重理论的学习,却很少引导学生如何使用法律的武器,怎样使用法律的武器,在哪里拿起法律的武器去维护自己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有些同学,甚至不知道某种事件竟然也是法律能限制的,这就说明,同学们学习法律只注重理论,很少将理论结合实际,只存在于口头的学习与理解。三--解决问题的几点方法。1。学校注重法律知识的理论学习,同时要引导学生怎样使用法律,将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与学习的理论相结合;同时,多举办相关的法律学习活动,使同学们通过不同形式来学习法律,增加学习的趣味性。2.同学们通过报刊或者互联网上多去学习法律,看看真实的法律案件,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形态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46F 用户头像
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廖家园发布于:2020-12-19 00:22:07
本次调研活动主要目的是调查大学生的法律普及情况,调查对象大一和大二的占多数,大三的占少数,调查方式为线上填写调查问卷,调查时间为12月12日至12月19日一周的时间,调研内容分为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调查大学生法律意识的一个自我认知情况以及认识法律的渠道,其中80%的同学认为自己的法律意识一般,20%的同学认为自己的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向同学们普及法律的渠道占比较大的分别是电视媒体,网络媒体,书刊以及社区普法,少数同学选择了口耳相传以及其他方式。第二部分是调查同学们对生活中的一些小的法律问题的掌握情况,当问到是否能区分违法与*时,66.67%的同学选择了能大致区分,20%的同学选择了能区分,选择能和不一定能的各占6.67%;当被问到是否知道商家常附条款“最终解释权归xx所有”是无效的时,67%的同学选择了不知道,33%的同学选择了知道;当被问到是否知道防卫过当要负法律责任时,80%的同学选择了知道,20%的同学选择了不知道;当问及劳动法规定试用期最长的时间是多少时,只有20%的同学选择对了;第三部分主要是对法律的应用情况调查。当问到在现实生活中,当自己权益受到伤害时,大部分同学首先想到的是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对于有些法律知识同学们不清楚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实践过,在问及是否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时,80%的同学选择了否。在问及目前的法律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时,大多数同学选择了法律知识缺乏和懂得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这次调研体会颇深,首先对于一些常见的法律知识,同学们掌握的很好,对于一些偏冷门的同学们掌握的并不多,有的法律知识同学们的掌握仅限于纸上,并不能灵活地运用,这个与同学们的实践经验密不可分,因为大多数同学在现实生活中很少遇到与自己切身相关的法律问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47F 用户头像
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张肇晨发布于:2020-12-19 07:33:25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普遍缺失。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缺失主要是因为以下两点的缺失: 1、法律条文普及。 不是立法机构的宣传工作不足,而是大学生主动获知的行动不足。 2、不守法得不到惩罚或违法才能获得利益的实例太多。 这个现象直接导致了第一条,当大学生看到太多的这类实际例子之后,他们就不会主动了解法律了,因为了解了没用。 换言之,法律意识淡漠,其实是守法意识淡漠。 因此,提高法律普及程度,我认为应做的以下几点: (一)重视基础阶段的法律教育,在我国,中小学生的法律观念相对薄弱,与其他国家水平相较存在明显的差距,这无疑更需要我们加强基础阶段对于基础法律知识的教育,我们必须教导其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将维权意识固定下来。同时也能监督和指导青少年*问题,帮助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在不久前出现的诸多的校园暴力事件充分说明了基础教育阶段法律教育的缺失,学生很难正当的保护自己的权利和利益,而往往是这一时期造成的创伤是伴随人的一生的,在此时期不重视法律教育,会导致公众对法律的不信任。 (二)建立健全社会法律援助体制,在人们法律观点初步形成的今天,人们已经初步学会运用法律的观点看待问题,也明白法律途径的可行和有效性,但是由于诉讼观念的错误,使人们还是愿意选择避开法律的途径。如何将人们把诉讼和受罚联系在一起的观念转变,逐渐消除人们对于诉讼的偏见,寻求法律的保护,是我们要解决的难题之一。而可以帮助其境况改变而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是法律援助的加强,通过法律援助,使老百姓得到实惠,使其更愿意通过法律的途径解决纠纷时争端,从而既维护了法律的秩序,同时也维护了社会的秩序,又使人民的合法权益得到有力的保证,从此形成良性循环,帮助法制化,秩序化,从而促进公民法律意识的不断加强。 (三)积极推行政府、企业、学校的法律顾问制度,面对未来推进依法治国的系统工程,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势在必行。学校要通过建立法律顾问制度,有效发挥法律顾问在维护学校法律地位,处理学校与政府、社会和校内师生的关系,落实国家教育法律法规要求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是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关键。只有在上层建筑做好法律普及工作,才能正确引导法治社会的取向。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48F 用户头像
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杨卓发布于:2020-12-19 08:08:24

 关于法律常识问卷调查的分析报告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常年保持高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十年的文革,教训深刻,正是由于对权力缺乏有效的制衡,才导致权力的滥用,酿成了文革这场巨大的灾难。而对权力有效制约的方式很多,法律无疑是最有效,也最科学的一种方式。当今社会,民主是一种主流的思想,而民主的真正的实现是离不开法律的保证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开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在物质方面,在精神文化、政治文化方面也不断在走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而政治文化方面的探索中,如何进行民主政治建设是很关键的一个问题。民主政治就是法治政治。多年来,我国不断加强法治建设,试图建立法治社会,以法治作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手段和方法。直至今日,我国在法治建设方面取得了出色的成绩。在我国,法制系统已经基本建立,各方面的立法日臻完善,法制已经涉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上至国家种种大事,下至人民的日常生活,法律都进行了尽可能详细的规定。法治是一种社会治理的手段,同时也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以法律作为社会调整的有效工具,以法律为核心引导社会各方面的生活。但是显然的,我国还未真正的达成法治。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和漏洞。法治的实现,需要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就是法制,主要是从立法者的角度来讲,需要立法者通过立法对社会生活的种种进行立法,使在实现法治的过程中有法可依。另一方面就是法制的   实施。有了相关的立法就要去实施,否则就会将法律架空而称为一纸空文。我国现在已经建立起基本的法制体系,而法律的实施方面则存在不少的问题,或是执法不严,徇私舞弊,或是对法律的本意的理解不到位而使法律在转化为实践的过程中出现偏差。因而我国并没有真正的实现法治。   法律的实施一方面要靠执法者严格执法,大公无私,同时也要靠民众的配合。从民众的角度讲法治的话,那么民众的法律意识的提高是实现法治的极为关键的因素。因为民主社会的法律是大众的法律,是社会调整的工具和手段。法律调整的更多的是与民众密切相关的问题,只有民众的配合,民众对法律的理解的增加才能帮助法治的实现。   下面是对法律常识的一个调查,用来了解如今社会民众的法律常识的情况。   本次调查共有207人参加,其中男性为106人,占67%,而女性则为101人,占48%。同时调查不同的年级,大三的人数最多,59为人,而其他的年龄段也都有分布。本次调查考虑到处于这个年龄段的人在思想、知识文化、社会了解度等等方面都已趋成熟,思想属于最活跃最进步的阶段,思路开阔,但是与社会的接触较少,对于本次调查来说局限最小,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10   你的法律知识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到的?      [多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电视媒体116 56.04%

手机社交软件(如微信)147 71.01%

相关书籍138 66.67%

身边人从事相关工作82 39.61%

学校课程或讲座35 16.91%

其他0 0%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207

 

  本题主要是调查大家的法律知识的一些来源。从调查可以看到,手机社交软件是占比例最多的,一来是由于本次调查对象是学生,因而学校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二来本次调查对象所从事的行业中以脑力行业为主,调查对象的知识文化水平较高,接受学校教育的时间较长,学校对其知识构成的影响较大。学校教育的特点是强制性,通过一些手段来约束学生进行学习,故可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应该来说,通过学校教育而获得的法律知识与其他的途径的相比,要有系统性,权威性,可信度高,而且理论性强,研究较其他途径深入,是一种很不错的法律普及的方法,对法律的普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再者就是媒体的宣传的作用,应该说也是占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当今社会的生活节奏极快,对于工作的人群来说,获取信息的途径已经不再是长时间的读书学习,而是更多的依赖于媒体的宣传。媒体对于引导人们的思想和观点的作用愈加突出,可以说,媒体即是现今社会人们思想的领路人。人们日常获取信息的途径即是通过媒体而来的。因此,媒体的宣传对于人们获得一些法律知识也是极为重要的,同学校一样,在法制宣传的层面上,媒体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   与这两者相比,家庭的影响就要小的多,因为除却专业从事法律行业的,其他的对法律的了解也仅仅是处于一种常识的状态,影响小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7   人身权分为人格权和身份权,人身权不包括哪些      [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停止侵害20 9.66%

恢复名誉20 9.66%

赔偿损失106 51.21%

恢复原状61 29.47%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207

 

 

作为大学生应该对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力有所了解有106人选则了赔偿损失,61人选择恢复原状还有一小部分人选则停止侵害恢复名誉。人身权是指与人身权人身相联系或不可分离的没有直接财产内容的权利,亦称人身非财产权。人身权与财产权共同构成了民法中的两大类基本民事权利。人身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两大类,其中人格权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名誉权肖像权、荣誉权等。身份权包括亲权、配偶权、亲属权等。人身权是我国公民和法人的人身关系在法律上的体现和反映。人身权是不直接具有财产内容的,不能以金钱来衡量其价值,一般不具有可让与性,受到侵害时主要需以非财产的方式予以救济。人身权包括人格权身份权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49F 用户头像
来自广西大学-胡博涛发布于:2020-12-19 10:23:09
针对大学生的法律普及程度的调研报告 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对于现代中国,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才是真正的法治。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才是真正的依法;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才是真正的法治。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知识代表着中国法制教育的具体成果,本次调研就以大学生为主题进行专题调研。 一、大学生对法律热点事件的关注程度 有83.33%的人对于社会上发生的法律热点事件都会予以关注,并且其中有41.67%的人会和身边的人进行讨论分享,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法律事件的关注程度还是比较高的,这也说明在大学生的意识形态中认为法律是和自己息息相关的一件事,对于法律的作用有比较清楚的认知。 二、对于法律知识的了解程度 有75%人知道国家宪法日是哪一天,今年是国家宪法日的第三次,这说明大学生的法治基本素养还是有的,对于国家根本大法有所了解。在对各种法律的了解情况中,有50%了解过宪法,有41.67%得人学习过刑法,对其他的法律因人而异,了解不多,这说明大学生对于法律的根本和重大刑事案件学习充分,需要加强其他日后工作生活中所有可能用到的法律,例如婚姻法、合同法、劳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加强--综合法制素养。 三、对法律知识了解的途径对于大学生来讲,多数信息都是来源于互联网媒体。只有33.3%的人有观看过法治方面的节目或报刊,66.67%的人在校期间有参加过法制讲座且频率较低,91.67%的人和58.33%的人会通过社会宣传来了解法治信息,家庭教育和自我学习较少,加强家庭教育势在必行。 四、对法律事件的判断对于勤工俭学,有75%的学生会有签订合同的概念,83.33%的人不会随意泄露个人隐私,网购中75%的人在遇到商品质量存在问题时会七天无理由退货,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91.67%的人认为家暴是违法行为,不只是家务事,对待家暴事件,一定要高度重视。在遇到法律问题时,75%的人会向同学家人寻求帮助,或者咨询法律专业人士,极少数人会自认倒霉,依法维权,合理维权,不能盲目维权。 总之,在教育方面,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教育工程,作为高校应该将其作为首要工程来抓,不仅要从思想上,更要从行动上把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作为首要问题去抓,使这下时代的青年有一个完善的人格,让他们成为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也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质,使自己成为一个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力,展现当代中国大学生的风采!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50F 用户头像
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王子涵发布于:2020-12-19 10:33:32
法律普及程度调研报告 最近几天制作并发放了“法律知识普及程度调查问卷”,并回收了线上问卷共59份,收集到一定的数据。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示我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调查结果: 从问卷中看,第12题“以下不属于借款合同内容包括条款的是A.数额B.期限C.利息D.用途”的回答正确率最低,只有42.37%,有40.68%的人选择了D.用途。第6题“根据我国《民法典总则》规定,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的回答正确率只有45.76%。第11题“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收件人的(A.家庭地址B.主营业地C.公司地址D.IP地址)为合同成立的地点”回答正确率为49.15%。第13题判断题“当事人不协商一致,不可以变更合同”的回答正确率为55.93%。 反映问题: 可见,很多人的法律知识储备并不足,包括我自己,很多相关法律都不甚了解。对于大学生而言,社会阅历尚浅,若未学习有关法律的课程,平时也不经常关注法律动态、各种案例等,很难有很高的法律知识储备。在社会中,很多人法律知识欠缺,甚至有很多“法盲”,遇事不是考虑法律法规规定,而是“动口动手”甚至导致违法*,引发社会的不稳定。 解决措施: 法治社会的建设与维护任重道远,且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在学生群体中,需要增设普法课程,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普及各个年龄段需要拥有的法律知识,在每个人心内种下尊法守法的良好种子。同时,要多举行法律知识讲座,或相关案例审判体验、竞赛等,以多样化形式普法,使人们更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整个社会中,要健全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健全普法制度、体系,减少“法盲”的数量及危害,培养尊法守法的良好氛围,提升整个社会的法治素养。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 2 3 4 5 6
GO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