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德不立,国无法不治。道德是人们心中的法律,法律是成文的道德。法律与道德对于社会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法律与道德作为人类社会两种重要的调整机制,共同维护人类社会关系稳定、和谐发展。结合现实谈谈你对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的理解。
请各班班长根据主题拟订题目组织同学讨论,注意请同学们在回帖上写上自己的姓名学号班级,方便老师统计考核。
格式:班级+姓名+学号+内容
人无德不立,国无法不治。道德是人们心中的法律,法律是成文的道德。法律与道德对于社会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法律与道德作为人类社会两种重要的调整机制,共同维护人类社会关系稳定、和谐发展。结合现实谈谈你对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的理解。
请各班班长根据主题拟订题目组织同学讨论,注意请同学们在回帖上写上自己的姓名学号班级,方便老师统计考核。
格式:班级+姓名+学号+内容
17食品5班 濮智航 1731523
法律与道德虽然有密切的联系,甚至某些方面具有共同之处,但二者毕竟属于不同的上层建筑,不能将法律完全等同于道德,当然道德也不能取代法律,如果把所有的道德原则转化为法律原则, 那么法典便成了道德法典,这恰恰不利于人类的进步,因此法律与道德有着本质的区别。
道德和法律不存在高下之分,有时候道德高于法律,有时候法律高于道德。某些特殊时刻依靠道德监督无法完成的事需要法律的强制执行,法律的冰冷也需要道德的关怀。
食品5班 兰德韫 1731511
食品5班 王凡 1731509
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而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和传统的力量以及人们
的自律来维持。
食品5班 练欣怡 1731505
作为人类规范,二者各有不足,因而二者缺一不可,互相弥补不足,共同向着道德的方向努力,从而为人类构建一个良好的秩序。
食品5班李嘉伟1731520
法律和道德没有必然关系
这个问题来自常见的思维误区
首先——法律绝不代表正义,代表的是平等。
这是个中性词,它不能有任何的偏向于“善”或“恶”,否则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另一种形式的恶——维护某一群人的利益。
所以,法律至高无上,人人平等——它是框架,不能也不允许有主观倾向和感情。
——私权:法无禁止皆自由;公权:法无授权皆禁止。
法律角度上,万事没有“善恶”,只有裁定标准,所以何来“惩恶扬善”
——“善恶”是道德角度的标签
而道德伦理是一种没有标准的标准,存在于每个人的认知中,且受文化和地域,教育程度等影响,标准不统一。
善应该被法律保护,恶也应该不失法律的保护。
17食品5班 孙静 1731504
道德是法律的价值追求。人的理性是有限的。
由人制定的法律必然不能完全反映自然法,即我所定义的道德。越来越趋近于道德的实然道德永远是法律的价值追求,引导着法律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使法律不仅仅是“一种必要的恶”,越来越趋近于正义。
食品五班李苏心 1731518
伏家卫法律与道德同属于上层建筑,分属制度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都是调整社会关系与人们行为的重要手段。二者彼此渗透,相互补充。道德靠社会舆论约束人,法律以国家强制力制约人。法律的实施需要道德的奠基和支持,道德的实施需要法律的强制保障
食品五班 卢一鸣 1731256
从思维特性上看,西方传统深受形式逻辑和分析哲学的熏陶,进而更多将法律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看待,钻研法律的内部构造和法律适用的方法。同时,西方特有的自然法与制定法的二元对立,为反思法的强制力提供了有益的视角,深化了人们对法现象的认识。但也必须看到,道德与法律之关系并非唯此一种。中华文明特有的圆通和包容的性格,为两者的相互结合、获得更高层次的统一,提供了诸多的可能性。归根到底,法治乃良法之善治,是良善之人看待、处理天人关系和人人关系的一种人类高级形态,是寓德于法的治国方略。法治中国是具有高度主体性意识的法治形式,而非跟随西方的亦步亦趋。法治中国必将展现中国智慧、中国风格、中国气象。正如林毓生所言,我们应当试图寻找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把一些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符号与价值系统加以改造,使经过改造的符号与价值系统变成有利于变迁的种子,同时在变迁的过程中继续保持文化的认同。”自然,法律与道德的辩证统一,必须在社会主义法治中国的伟大实践中获得,也同样必须经历实践的验证。
食品5班 郭佳玥 1731502
法律与道德还是存在许多差别:
违法、凡是违反社会主义法律的行为,它一般地也违反社会主义道德,因而这种行为既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也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但是,并非所有违反社会主义道德的行为都是违法的行为,都要追究法律责任。
社会主义下的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在调整的范围和实施的手段等方面有很大的区别,因此二者又不能互相代替。
17食品5班 苗思葳 1731512
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补充。第一,法律应包含最低限度的道德。没有道德基础的法律,是一种“恶法”,是无法获得人们的尊重和自觉遵守的。第二,道德对法的实施有保障作用。
食品5班李嘉伟1731520
法律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是作为道德的最低标准和底线而存在。这似乎是为大多数人所接纳的一种观点。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法律又似乎是只有神才可以做到万无一失的,因为它牢固、冰冷且全无例外。
而人人都会或多或少的出现偏离轨道的时候,有的偏离不多——无碍,有的略多一点——便踩到了法律的线。
由于道德是出于人性本能而逐步形成的,因而其中必然保存了人的本性与冲动。例如海因茨为了救妻子一命偷了药,这一举动至于道德层面似乎很难界定其是否合适。
而将其置于法律,答案则显而易见。将并非四四方方的人性放进铁一样的框架之中,的确不易,会流血也是常事吧。
也许我们中的大多数,终其一生也不会面临类似的抉择,但有时生活往往比故事来的精彩。我们不妨扪心自问,倘若我们的至亲需要我们通过违法方式来救性命我们会如何抉择呢?还能够自诩是守法好公民吗?我不敢武断回答,因为我不确定我会怎么做。
从这个层面来看,最低要求也可能就是最高目标吧。
最后是我一直以来的疑惑,当人性中的善与法律条文相冲突时,人们应当如何抉择呢?如果依据人性或所谓道德,那是否意味着法律也存在不完善之处呢?那我们为什么不去完善之?若坚守法律条文,那究竟是法律的胜利还是人性的失落呢?
食品5班 王凡 1731509
法律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一般要求权利义务对等,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而道德一般只规定了义务,并不要求对等的权利。
17食品5班 濮智航 1731523
法律与道德所调整和适用的范围,有相互重合的部分,也有相互矛盾的部分,单就与道德相关的法律而言,这一部分一般只是“最低限度的道德”,遵守这些法律规定,是道德的起码义务,但是法律不千预或是无法干预道德可以干预的。
17食品5班 濮智航 1731523 如个人操守、品质或是人际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德适用的范围比法律广。那些与道德无关的法律,非道德所能调整,只能由法律调整。
食品五班 1731526 卢一鸣
道德的学理含义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看,道德根源于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道德的内容最终由经济条件决定,并伴随经济的发展而有相应的变化;基于不同的物质生活条件的不同社会集团,有着不同的道德观,在阶级社会中的道德具有阶级性。因此,道德可以简单概括为:道德是生活在一定物质生活条件下的自然人关于善与恶、光荣与耻辱、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见等观念、原则以及规范的总合,或者说是一个综合的矛盾统一体系。
17食品5 1731501 迪丽菲拉
当一个社会过分强调法律的时候,一定是道德出问题了。因为用道德治理社会的成本比法律低得多。
举个栗子,我国古代的基层组织基本上是有充分的自治权的,乡镇以下,政府是不大管的,宗族长老拥有绝对的权威。而维系乡村组织正常运转的就是道德和宗族秩序,一旦这种基层自治瓦解以后,国家需要一个更加庞大的公务员队伍,治理的成本增加了很多,效果却不见得更好。
另外,道德也只是统治阶级用来治理国家的工具而已,统治阶级往往要求底层民众要遵守道德,他们却是不怎么把它当一回事的。值得警惕的是,权力机构有时候为了某些看上去冠冕堂皇的理由,高举道德的杀威棒,做的却是*越货的勾当。
17食品5 张琳雅 1731517
习主席说,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
道德,是由思想行为所表现的,有一定标准的,社会、风俗,习惯。美德,美就是美的事物;德,古称之为得;合起来解释就是,美的事物可以吸引和得到社会中的一切。丑德不成其为德,所以,道德仅仅是一种表现形式,属于中性。
法律,是国家的产物,是指统治阶级(泛指政治、经济、思想形态上占支配地位的阶级),为了实现统治并管理国家的目的,经过一定立法程序,所颁布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国家的统治工具。法律是由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并颁发,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总称。
17食品5班 孙静 1731504
道德本身是没有强制力的,而在道德基础上产生的法律有强制力。法律将一些道德规范纳入自己的范畴,这时,这些规范依然是道德,但已经具有了强制性的特征。
17食品5 1731501 迪丽菲拉
法律是社会的骨架,道德是血肉并渗透到法律当中。
最好的社会就是法律和道德各司其职,互不倾轧的社会。
17食品5班 邓恬悦 1731510
法律有更多的量化标准,而道德追求的是普适观念。道德涵盖的范围大于法律,而法律对于其针对的行为有更详细的定义。
17食品5班 邓恬悦 1731510 至于道德底线,个人认为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概念。道德是一种观念,因人而异;道德也没有成文的规定,可以让人照章办事。道德是一种自我约束的规范,而非用来约束他人的工具。文革时期的红卫兵,是否逾越了社会的道德底线呢?或许会被认为是在维护社会的道德底线吧。
17食品5班 邓恬悦 1731510 我眼中的道德底线,是主导社会舆论者操纵民众行为的工具。其随时可以逾越法律所规定的的底线去侵害他人的权益。当然从这个角度来说,法律亦是如此,只不过操纵舆论远比操纵法律简单。
17食品5 1731501迪丽菲拉
法律作为国家的产物,以实现统治并管理国家为目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于国家的统治工具来讲,当然要遵从一些基本的社会道德,社会底线啦。不然你想人民群众打着维护人道主义的旗号打倒当权者吗?法律当然要与道德保持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和谐关系。相互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