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畅所欲言
我们的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始终盯住科创中心建设的主目标和核心任务,以全球视野提升科创中心的集中度和显示度,努力在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走在全国前头、走到世界前列。
“全球科创中心”,必须在三方面具备全球影响力,即在前沿科技的创新研发和关键技术上具备全球影响力,前沿技术在推动产业发展上具备全球影响力,在资源配置上具备全球影响力。这关系到五个功能定位:未来的上海科创中心,应当是全球领先的知识创造与传播中心,全球前沿技术的研发集聚中心,高科技先锋企业的中心,科技创新资源的全球配置中心,以及全球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中心。
坚持以合力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为基础。尊重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规律,培育开放、统一、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建立健全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的服务体系和支持创新的功能型平台,建设各具特色的创新园区,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和社会氛围。
科技创新不可能搞大规模、运动式的集体战斗,而必须由不同的科技人员、科技团队组成一个个的科技创新小组,在各个方面取得技术突破。因此,如何按照不同人才的不同特点,建立各种不同层次的分中心或试验基地,也是加快上海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张江科技中心建设非常重要的方面。只有无数个分中心或试验基地的诞生,上海全球具有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地位才会迅速提升。
建设综合型国家科学中心要聚焦促进创新要素的全球配置和跨境流动,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投资贸易环境;聚焦集聚高端人才,进一步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聚焦知识产权保护和落地,进一步营造良好法治环境;聚焦更好服务外资研发活动,进一步营造良好研发环境。
上海要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必须树立全球视野,主动对标国际一流,贯彻落实好习*总书记对上海提出的“不断增强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的要求,继续做优长板、加快补齐短板。
正在全力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上海,瞄准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等高技术行业持续发力。当前,上海的科创企业已开始占据“未来产业集群”的高能级平台,面向未来二十年进行深度布局。
——将全球视野和本土智慧结合起来,用开放心态输出“中国标准”。
要学习借鉴其他国际大都市经验,在分析排名中找准工作方位,在寻找差距中明确前进方向,并借助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等平台,充分听取意见建议,进一步加快自身发展,朝着卓越的全球城市不断迈进。上海还要把百川入海作为城市的追求,围绕自贸区建设、科创中心建设等国家战略,着力推进央企全面参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在沪跨国企业研发中心等作用,加快集聚企业、人才等要素,进一步提高城市科技创新能力。
坚持聚焦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顶尖水平,选准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必争之地,立足自身有基础、有优势、能突破的领域,前瞻布局一批科技创新基础工程和重大战略项目,支持企业通过各种途径获得若干重要产业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科技创新的跨越式发展。 8
从人才结构看,传统金融类从业人员占比60%以上,创业投资、科技金融、互联网金融人才比较紧缺,金融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领军人才数量不足
未来的上海科创中心,应当是全球领先的知识创造与传播中心,全球前沿技术的研发集聚中心,高科技先锋企业的中心,科技创新资源的全球配置中心,以及全球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中心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必须举全市之力抓推进抓落实。要充分发挥包括在沪央企、跨国企业研发中心等各方面的作用,充分调动全市各区积极性,结合共性技术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建设,加快推进产业对接。
当然,金融创新、资本市场创新等,也是上海成为全球具有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条件之一。因为,人才一旦到了一定境界,科技成果一旦到了需要转化的阶段,就必须有金融、资本的支撑,有更多的非技术本身因素的协调运作,譬如融资、上市等。所以,上海在大力加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快金融、资本市场的发展,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加丰富、更加有效、更加实惠的金融、资本支持。其中,建立更多旨在服务于科技创新的风险投资公司、金融投资公司、资本投资公司是最为重要的方面之一。
但如果进一步对标全球影响力,聚焦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优势和功能,上海还是存在着诸多瓶颈和不足。专家们普遍认为,无论是学界认可的论文、创新的技术,上海都不缺,但在技术成果转化为产业方面,却总是“差了一口气”。这种“差口气”,换一个维度观察,就是产学研用没能有效结合,创新链呈现阻断状态。
要进一步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为引进和集聚各类创新人才创造更好环境,以扎扎实实的行动推动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取得更好成效。
把科创中心建设与产业升级转型和创新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二者融合发展,才能真正对接和服务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才能真正体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应有之义。
建设全球科创中心对上海未来的发展您具有重大意义,不仅推动上海经济的发展,招商引资,也是上海广泛受到国际的关注,吸引更多人才来沪,使上海成为环境更加优越的国际化大都市。
着力推进政府管理创新。针对企业创新投资难、群众创业难、科技成果转化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创新管理。加大涉及投资、创新创业、生产经营、高技术服务等领域的行政审批清理力度。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一律依法向社会公开,公布目录清单,目录之外不得实施行政审批。市级部门和各区县政府没有行政审批设定权,凡自设的各种行政审批必须全面清理、取消。对企业创新投资项目,取消备案审批。改革创新创业型初创企业股权转让变更登记过于繁杂的管理办法,按照市场原则和企业合约,允许初创企业依法合规自愿变更股东,工商管理部门不实施实质性认定审查,依法合规办理变更登记。全面推进全过程信用管理。9
建设科创中心没有简单套用的现成模式,全市上下必须只争朝夕,埋头苦干,抓紧再抓紧,落实再落实。要按照既定的目标节点,加强综合协调,调动各方资源,加紧推进2016年11个重点专项和70项重点工作。要结合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建设,聚集一批重点前沿项目和重大科学设施,创新组织机制,发挥综合集群效应。要客观全面评估相关政策落实情况,深入调研分析,抓住瓶颈难点,及时调整完善,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立足于实实在在解题破题。各区县要根据区域特点和产业发展状况,不等不靠,积极摸索着力点和抓手,继续大力推进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