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组 林柏豪 关于上海建设科创中心城市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林柏豪发布于:2017-11-09 16:00:40

请大家畅所欲言

点赞 (0) 回复
12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林柏豪发布于:2017-11-09 18:25:37
据悉,上海市经信委已提出了集成电路、网络信息安全、大飞机、新一代核电、卫星导航、重型燃气轮机、智能制造、海洋工程、新能源汽车、高端医疗装备、新材料、互联网产业、云计算和大数据、智能传感器、智能显示、创意设计等一批创新工程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林柏豪发布于:2017-11-09 18:26:10
对“四个中心”和整个城市发展具有引领作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刘志豪发布于:2017-11-09 18:26:24

建设科创中心不能仅仅是科技创新,而应该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上海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快推进“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配置全球资源能力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殷钰鸿发布于:2017-11-09 18:26:25

本质上,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是由于在体制机制、利益分配、中介服务、金融配套、知识产权保护等诸多方面存在不完善,特别是政府干预过多,阻碍了技术转化为产业的传导机制,制约了全社会创新创造的活力迸发。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朱国JUN发布于:2017-11-09 18:26:32

建设科创中心不能仅仅是科技创新,而应该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上海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快推进“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配置全球资源能力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林柏豪发布于:2017-11-09 18:26:54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今年上海市委的“一号课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晨希发布于:2017-11-09 18:27:12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都是中央对上海的战略要求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丁家欣发布于:2017-11-09 18:27:24
因此,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必须紧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以实体经济为依托推动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推动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持续繁荣和强大。一方面,要聚焦产业前沿技术,加快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研发服务业等新的服务型制造业态。另一方面,要加快先进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尽快启动“上海制造”工程,复兴传统优势产业,重整上海制造业的辉煌,让上海的工业产品行销世界,影响全球。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林柏豪发布于:2017-11-09 18:27:35
必须具有全球影响力,能够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科技经济的合作与竞争,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3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晨希发布于:2017-11-09 18:27:43
正确处理好科技创新中心与原有“四个中心”的关系,就是要把科技创新摆在上海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3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陈文旭发布于:2017-11-09 18:27:48

上海已经清醒地看到,当前和面向未来的发展必须更加重视品质、结构和效益,必须更加重视对国家战略的贡献,创新的根本是更好地发展、持续地发展。而在新技术革命日新月异的今天,在新一轮全球增长面前,“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3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王澳尼发布于:2017-11-09 18:27:59

同时,上海要建科创中心,而且是国际领先、有全球影响的,任务将是非常艰巨的。与世界科创中心相比上海差距主要有:一是缺乏世界一流的科创企业;二是缺乏以人才为核心的科研经费投入机制,难以吸引国际一流人才;三是缺乏世界一流的国立科研机构和研究型大学;四是缺乏引领世界科技发展方向的能力;五是缺乏持续不断产生重大科学发现和变革性技术成果的能力;六是缺乏学术传承和有效的产学研结合机制。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3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姚锦琴发布于:2017-11-09 18:28:00

按照“来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动”的总体要求,站在国家战略和全球竞争的高度,上海发布的人才“30条”政策,紧紧围绕最难突破、也最关键的人才体制机制问题,从“放”和“破”上下功夫,不断完善有利于创新创业人才发展的政策体系。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3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刘兰发布于:2017-11-09 18:28:00

还要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上海已经具有的创新环境,是其能够成为全球具有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非常重要的方面。但是,要想跻身世界前列,无疑还需要在环境建设方面下更大的功夫、出更大的力气。别的不说,仅人才落户,就是一个需要上海做出积极改变的问题。而诸如人才进入上海以后的各种保障条件能否具备,也对人才作用的发挥影响很大。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3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林柏豪发布于:2017-11-09 18:28:07
科创中心是指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对其它区域具有明显的集聚与辐射作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3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韩鹏薇发布于:2017-11-09 18:28:25

从各国的经验看,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有赖于如下因素:一种良好的文化环境。一个较强的基础条件。一种有效的制度支持。所以在上海建设科创中心的过程中,应该对这些因素给予保障。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3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林柏豪发布于:2017-11-09 18:28:38
尽快启动“上海制造”工程,复兴传统优势产业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3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翟应佳发布于:2017-11-09 18:28:41

用全球视野思考问题、参与国际竞争,既要在尊重科技创新和科学研究规律的基础上,吸收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也要走出一条符合国情和上海实际的路子,从而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聚焦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我们面向未来发展的动力,正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要把科技创新放在全市工作的突出位置,向创新要活力、要动力、要效益。三是要体现出中心城市的优势和功能。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3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晨希发布于:2017-11-09 18:28:44
用科技创新的持续繁荣提升国际经济中心的内涵和质量、拓展国际金融中心的影响、增强国际贸易中心的能级、巩固国际航运中心的优势,从而实现科技创新中心与“四个中心”的良性互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4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丁家欣发布于:2017-11-09 18:28:46
科技创新包含了科学研究和创新两个子过程,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科研活动的目标是探寻和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规律以及创造和发现之前不存在的新技术。创新则是将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价值市场化、商业化以获取经济回报的过程。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科研和创新这两个环节缺一不可,都需要予以高度重视,但需要区别对待、差别管理。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4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林柏豪发布于:2017-11-09 18:29:08
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上海正希望让越来越多的人能在潜意识中将这些理念与这座城市相关联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4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殷钰鸿发布于:2017-11-09 18:29:13

在上海围绕科创中心建设开展的一系列调查和研究中,除了目标定位,“活力”和“动力”的问题一直是重要切入点。上海市委书记*指出,活力不等于创新,但有了活力,创新就有了保障。社会有没有创新活力,关键在于让社会的每一个细胞都成为创新创造的主体。为此,必须向改革要活力、向市场要动力,以开放倒逼改革,运用市场机制,全面提高创新资源的整合和配置能力。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4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丁家欣发布于:2017-11-09 18:29:22
因此,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上海需要进一步加大政府研发投入,着力培育一批世界一流的创新型、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科研活动的管理需要遵循科研活动本身的基本规律。科研活动的最大投入是人的智力投入,科研活动的管理必须以科研人员的根本需求为基本出发点。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4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晨希发布于:2017-11-09 18:29:29
上海过于强调“退二进三”的产业政策导向,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面临“空心化”困境。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4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林柏豪发布于:2017-11-09 18:29:38
面临着法制环境和创新氛围欠佳、促进创新的立法保障制度不到位、政府配套政策支持不够等挑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4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韩鹏薇发布于:2017-11-09 18:29:51

在建设当中,上海需要将全球视野和本土智慧结合起来,用开放心态输出“中国标准”。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4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晨希发布于:2017-11-09 18:30:01
众所周知,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繁荣的基石,形成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特别是实体经济体系是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根本目的。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4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丁家欣发布于:2017-11-09 18:30:04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其决定力量来自企业和市场。因此,政府要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要遵循市场规律,强化市场导向,尊重企业的市场行为。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鼓励和支持,要从“管理”转向“服务”,从“给资金”转向“造环境”,着力完善各类创新服务体系,着力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4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林柏豪发布于:2017-11-09 18:30:08
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面临“空心化”困境。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5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晨希发布于:2017-11-09 18:30:34
因此,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必须紧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以实体经济为依托推动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推动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持续繁荣和强大。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 ··· 4 5 6 7 8
GO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