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畅所欲言
建设科技创新中心为上海未来发展设定了新坐标系,对“四个中心”建设进行新定义、提出新需求。科技创新中心不只是“四个中心”的组成部分,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既要依托“四个中心”集聚和辐射创新资源,为实施国家战略服务,也要叠加、渗透和融合到“四个中心”的功能之中,为上海的经济转型注入强大动能
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在阐述十三五发展理念时,也把创新作为了首要理念,无疑也为上海成为全球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并可能获得更多这方面的政策和资源支持。
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推进科技创新,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着力推动科技应用和创新成果产业化,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和突出难题。 坚持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着力以开放促改革,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全面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创新动力和创造活力,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5
上海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要明确政府与市场的角色定位,厘清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家的不同作用,形成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的互动融合,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际大平台和“热带雨林”系统
综合型的科创中心则以纽约、伦敦为代表,在常静看来,这两座城市对上海而言更具借鉴意义。常静介绍,纽约借助位于曼哈顿的“硅巷”,正崛起成为美国新的科技重镇。伦敦则以东伦敦为中心,打造了一个集科技、数字和创意等企业群聚的科技城。
上海银行业也涌现出比较多的科技金融创新成果,相关业务规模持续扩大,服务科技创新的能力不断提高,创新生态体系正在形成。
建设科创中心不能仅仅是科技创新,而应该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上海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快推进“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配置全球资源能力
上海已经清醒地看到,当前和面向未来的发展必须更加重视品质、结构和效益,必须更加重视对国家战略的贡献,创新的根本是更好地发展、持续地发展。
“国之重器”聚拢,创新引擎澎湃,各类人才近悦远来———向着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迈进,当下的上海,正步入加速前进、全面攻坚的新阶段。对这座立志改变世界创新版图的城市来说,“科创”正在重塑城市品格,并将成为它最鲜明的特征。
坚持以集聚和用好各类人才为首要。把人才作为创新的第一资源,集聚一批站在行业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和产业化能力的领军人才,大力引进培育企业急需的应用型高科技创新人才,充分发挥企业家在推进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中的重要作用,打通科技人才便捷流动、优化配置的通道,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强化分配激励,鼓励人才创新创造。 6
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上海正希望让越来越多的人能在潜意识中将这些理念与这座城市相关联。这是中央领导高瞻远瞩的殷切希望,这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这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
通过前期的专题调研和研究,“一号课题”总体上已聚焦于科创中心的发展目标、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人才发展、创新创业软环境建设、国家科学中心和重大科技创新前沿布局等几个方面,在许多核心与关键问题上已取得广泛共识,明确将创新主战场放在经济社会发展领域,以企业为主体,抓住人才这个核心,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主攻方向,对关键核心技术和一批重大创新工程项目进行前瞻布局。
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要抓能力提升,将建设作为核心任务,抓动力激发,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主体内在动力,抓基础培育,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好众创空间。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今年上海市委的“一号课题”,从时间标尺上衡量,其效应可能辐射未来30年甚至更久。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产业变革大趋势、集聚人才大举措,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努力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这是新形势下中央对上海的定位,也是上海突破自身瓶颈、重构动力的根本举措。
如何尽快在各方面条件上能够与美国硅谷等相比,就要看上海如何打造张江科学中心了,给张江科学中心提供什么样的条件和资源了。要知道,科技中心的起步,往往是很难立即见效的。那么,对上海的执政者来说,就需要消除眼前利益,把目光更多的放在未来,为他人做嫁衣、为他人栽树。而从上海市出台的一系列支持张江建设的政策措施和做法来看,还是具有长远和战略眼光的。
上海市社科院副院长王振认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最大的优势在于,这是国家战略,由上海代表中国参与全球市场的创新竞争。“上海有比较好的科技创新基地,有资金又有院校,还有人才,同时可以向长三角腹地辐射,这都是其他城市不具备的优势。”王振说,上海应当加大对小微企业、创新项目的支持,激励大学院所,有效发挥大学、国有企业的作用。
建设全球科创中心,上海拥有独到的优势,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挑战。
上海拥有相当丰富的创新资源,同时也具备草根创新的良好土壤。数据很有说服力:上海目前是全国各类科研院所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拥有高校近70所;在应用技术研发方面,上海也有深厚的基础,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国资、外资、民资投资的产业类研发中心在沪上集聚,一些跨国公司甚至已经将一些技术领域的全球研发总部落户在此。
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所需的人才缺口很大。课题组方面以金融人才为例向记者做了解释,从人才数量上看,上海目前有35万左右金融从业人员,约占申城从业人员的5%,而这一比例在国际知名金融中心城市一般为10%,上海金融从业人员总量还不能满足金融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优化科技金融生态系统;加大对科研基础设施和科技创新布局的金融支持力度;推进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建设,创新专业化经营模式;主动前移金融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继续推进投贷联动业务创新;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开展科技金融产品和业务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