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组 林柏豪 关于上海建设科创中心城市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林柏豪发布于:2017-11-09 16:00:40

请大家畅所欲言

点赞 (0) 回复
6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盛旭圆发布于:2017-11-09 18:11:22

政府要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要遵循市场规律,强化市场导向,尊重企业的市场行为。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王佳熙发布于:2017-11-09 18:11:30

上海要切实解决创新企业融资难问题。近年来上海新募集的资金额度全国最高,但在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数量、资金额度等方面均少于北京。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王澳尼发布于:2017-11-09 18:11:33

在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过程中,上海具备一定的优势,例如上海科研和教育机构相对比较密集,大型公共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启动较早,科技人力资源基础较为扎实,对于国内外优秀人才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朱国JUN发布于:2017-11-09 18:11:36

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城市,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经济合作与竞争,既是上海的历史性机遇,更是一种历史性责任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王一然发布于:2017-11-09 18:11:37

“全球科创中心”,必须在三方面具备全球影响力,即在前沿科技的创新研发和关键技术上具备全球影响力,前沿技术在推动产业发展上具备全球影响力,在资源配置上具备全球影响力。这关系到五个功能定位:未来的上海科创中心,应当是全球领先的知识创造与传播中心,全球前沿技术的研发集聚中心,高科技先锋企业的中心,科技创新资源的全球配置中心,以及全球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中心。2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盛旭圆发布于:2017-11-09 18:11:59

上海要培育自己的创新“引擎”企业,要改变只注重招商引资,不注重培育本土企业的发展模式。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殷钰鸿发布于:2017-11-09 18:12:02

综合型的科创中心则以纽约、伦敦为代表,在常静看来,这两座城市对上海而言更具借鉴意义。常静介绍,纽约借助位于曼哈顿的“硅巷”,正崛起成为美国新的科技重镇。伦敦则以东伦敦为中心,打造了一个集科技、数字和创意等企业群聚的科技城。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衣楸雨发布于:2017-11-09 18:12:26
上海拥有相当丰富的创新资源,同时也具备草根创新的良好土壤。数据很有说服力:上海目前是全国各类科研院所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拥有高校近70所;在应用技术研发方面,上海也有深厚的基础,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国资、外资、民资投资的产业类研发中心在沪上集聚,一些跨国公司甚至已经将一些技术领域的全球研发总部落户在此。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王佳熙发布于:2017-11-09 18:12:35

综合运用技术预见,提出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布局一批体现21世纪最新理念的前沿技术。考虑上海原来的科技基础,至少有几个方面上海在国内是靠前的:生命科学和医学、高端制造业、基础材料等。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盛旭圆发布于:2017-11-09 18:12:37

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必须培育基于内生的创新“引擎”企业。上海要培育自己的创新“引擎”企业,必须摆脱依靠“借鸡下蛋”或“收割”别人成果来实现创新的思维惯性,要改变只注重招商引资,不注重培育本土企业的发展模式。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陶佳欣发布于:2017-11-09 18:12:55

据悉,目前,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涉及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中,国有企业承担了主导作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王佳熙发布于:2017-11-09 18:13:14

一个真正的大国,必然也是科技强国。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首先要服务和围绕国家战略,着眼于全球视野,发挥中心城市的综合优势,定位于前沿窗口和国际化平台,代表国家参与全球创新枢纽竞争,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为根本改变我国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作出上海全面而独特的贡献。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陈文旭发布于:2017-11-09 18:13:25

上海拥有相当丰富的创新资源,同时也具备草根创新的良好土壤。数据很有说服力:上海目前是全国各类科研院所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拥有高校近70所;在应用技术研发方面,上海也有深厚的基础,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国资、外资、民资投资的产业类研发中心在沪上集聚,一些跨国公司甚至已经将一些技术领域的全球研发总部落户在此。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朱国JUN发布于:2017-11-09 18:13:35

对上海而言,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到了关键时候,上海的出路是在围绕国家战略、服务国家战略的过程中体现自身的水平和价值。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创新,上海就没有出路

用户头像
上海建桥学院-秦元海 2017-11-09 19:15:11

上海发展面临的瓶颈很多。要突破,必须要动脑筋,下大功夫。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衣楸雨发布于:2017-11-09 18:13:40
但如果进一步对标全球影响力,聚焦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优势和功能,上海还是存在着诸多瓶颈和不足。专家们普遍认为,无论是学界认可的论文、创新的技术,上海都不缺,但在技术成果转化为产业方面,却总是“差了一口气”。这种“差口气”,换一个维度观察,就是产学研用没能有效结合,创新链呈现阻断状态。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王佳熙发布于:2017-11-09 18:13:53

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习*总书记的殷切期望,也是一项重大国家战略,更是上海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和创新发展先行者的突破口。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殷钰鸿发布于:2017-11-09 18:13:59

上海市社科院副院长王振认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最大的优势在于,这是国家战略,由上海代表中国参与全球市场的创新竞争。“上海有比较好的科技创新基地,有资金又有院校,还有人才,同时可以向长三角腹地辐射,这都是其他城市不具备的优势。”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殷钰鸿发布于:2017-11-09 18:14:33

政府部门在这些“环境”建设中应挺身而出,从环保、文化、制度等多方面入手,消除影响“政产学研用金介”等创新主体行动有效性和效率的各种障碍,让创新主体“心安、气顺、劲头足”。如果能够做到这些,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动力自然会源源而来。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王佳熙发布于:2017-11-09 18:14:36

要服务于大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我国正处于大国和平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历史阶段,科技创新能力是核心支撑和主要标志。一个真正的大国,必然也是科技强国。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翟应佳发布于:2017-11-09 18:14:56

从上海市经信委方面来看,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过程中重点创新工程确定、产业结构优化等工作已经铺开。在企业技术创新上,上海推动各类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的主体、研发投入的主体、研发活动的主体、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主体、获取创新效益和承担创新风险的主体。预计到2020年,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翻一番,占全市研发投入的比重达到70%。在智慧城市建设上,上海提出到2020年,上海信息基础设施的综合服务能级要达到欧美主流城市的水平。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陶佳欣发布于:2017-11-09 18:14:58

上海有众多实力很强的企业,有较多全国知名的高校科研院所是不争的事实。课题组调研后发现,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企业与科研院所在“强强联合”上所做努力还不够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王佳熙发布于:2017-11-09 18:15:10

要在构建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支撑、带动和示范作用。过去依靠政府支持下的少数科研机构承担创新主力军的模式,已经难以适应今天更加快速、更加复杂、更加融合的创新态势,必须建立系统化的创新体系,在激烈的国际创新竞争中形成整体优势。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衣楸雨发布于:2017-11-09 18:15:22
本质上,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是由于在体制机制、利益分配、中介服务、金融配套、知识产权保护等诸多方面存在不完善,特别是政府干预过多,阻碍了技术转化为产业的传导机制,制约了全社会创新创造的活力迸发。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姚锦琴发布于:2017-11-09 18:15:26

习*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人大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创新发展理念首要的是创新。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上海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要抓住时机,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王澳尼发布于:2017-11-09 18:15:30

其次,上海已形成了现代工业体系,钢铁、石化等传统行业虽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但同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同时,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的发展势头良好,贡献值和增速指标都不错。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朱国JUN发布于:2017-11-09 18:15:30

上海拥有相当丰富的创新资源,同时也具备草根创新的良好土壤。数据很有说服力:上海目前是全国各类科研院所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拥有高校近70所;在应用技术研发方面,上海也有深厚的基础,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国资、外资、民资投资的产业类研发中心在沪上集聚,一些跨国公司甚至已经将一些技术领域的全球研发总部落户在此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陈文旭发布于:2017-11-09 18:15:35

在一些与创新有关的软环境上,上海也有独到优势。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不久前公开表示,上海的创新人才、商业氛围、契约精神等方面也是优势突出,基于此,在“互联网+”时代,上海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王佳熙发布于:2017-11-09 18:15:51

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迈向世界前列,培育和树立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标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基础科学领域正在或有望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刘兰发布于:2017-11-09 18:16:25

从上海前三十年的发展来看,虽然走在了全国、乃至世界的前列,但是,也没有完全脱离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与模式,那就是总量和规模的扩张远快于经济内生动力的培育,尤其是科技创新能力的孕育。因此,在国际竞争力、尤其是核心竞争力方面,还与发达国家城市有着较大差距。譬如,上海就没有一个类似于美国硅谷那样的科技聚集中心,而金融也不如英国伦敦、美国纽约。尤其在科技创新能力和意识方面,差距更大。也正因为如此,上海必须在科技创新方面来一次大的突破和飞跃。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王佳熙发布于:2017-11-09 18:16:28

要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方针以及到2020年基本建成“四个中心”目标紧密结合。建设科技创新中心为上海未来发展设定了新坐标系,对“四个中心”建设进行新定义、提出新需求。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 2 3 4 5 ··· 8
GO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