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1陈佳雯小组在此进行第一次话题讨论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陈佳雯发布于:2018-04-20 12:57:41

话题: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近代化比较

组长:1762111 陈佳雯;

组员:1762110 金婧;1611119 窦赟;1762109顾嘉颖;1611102赵锦渊;1611408 俞安淇;1762114 赵玥淼; 1762101 杨逸;1762103 李苏倩;1762104 李昀芷;1762107 宝倩颖。

注意:  讨论要求
① 在4月20日13:00~14:35期间,请本组成员在小组长所发话题下跟帖,发表自己的讨论和观点;
② 为方便讨论结束后的成绩评定,请大家发帖时写上编号(如:第一条帖标记为 一,第二条帖标记为 二……之类哒);
③ 评定规则: 优(发帖≥10条,内容原创,参与积极);良(发帖≥5条,内容原创);中(3——4条);差(1——2条);0分(未参与)。

点赞 (0) 回复
3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赵锦渊发布于:2018-04-20 13:04:55
⑥1611102赵锦渊 异:首先日本明治维新是在德川幕府已经大政归还的情况下实行的,虽然天皇年幼可能没有实权但是当时的伊藤博文大久保力通等实权派都是极力支持明治维新的所以存在的上层阻碍较少,政策得以实行。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金婧发布于:2018-04-20 13:05:19
1762110 金婧 四:第一,日本实现近代化的条件优于中国.第二,日本幕府统治与清朝统治虽然同样面临严重的危机,但情况有所不同.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3F 用户头像
来自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窦赟发布于:2018-04-20 13:05:20

(7)战争

太平天国将清政府的赋税重地江南打了个稀巴烂。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赵锦渊发布于:2018-04-20 13:05:25
⑦1611102赵锦渊 中国康梁变法紧紧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而得不到手握大权的*的同意注定要失败。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赵玥淼发布于:2018-04-20 13:05:29

1762114 赵玥淼  三、改革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

中国戊戌变法时的国际环境,要比日本明治维新时所处的国际环境险恶得多。中日甲午战争进一步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帝国主义蜂拥而至,各自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在这种形势下,中国政局发生任何变动都会触发帝国主义的神经。

而日本则有极为有利的国际条件。当时美国正忙于南北战争,英、法正忙于侵略中国,都顾不上日本。西方国家对日政策上步调不一致,尤其是英国害怕引起日本人民的革命,危及它的整个殖民利益。加之,英国在同沙俄的角逐中,日益重视日本的战略地位,其对日政策逐渐转为支持倒幕派推翻幕府通过自上而下的渐进改革,将日本纳入它在远东的战略体系。中国等亚洲国家人民反封建反殖民压迫的斗争方兴未艾,牵制住了西方殖民势力对日本的进一步侵略。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顾嘉颖发布于:2018-04-20 13:05:31

⑤ 1762109 顾嘉颖:其次是经济方面:中国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军事、民用企业,军事工业均为官办,民用企业有官办、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三种。官办企业大权操在封建官僚手里,贪污腐败现象十分严重,民用企业则垄断了某些行业,并且对一些私厂进行限制,导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无从发展。日本则进行大力改革,政府投资兴办一些近代工业,同时鼓励私人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民间企业的兴起,日本的殖产兴业为日本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再次是文教方面:中国只办了三十多所培养翻译、军事、科技人才的新式学校,选送了几批出国留学生,原有的教育体制并未进行改革。日本则大力发展近代教育,改革教育内容,使自然科学占教学内容的一半左右,并建立全民义务教育制度,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昀芷发布于:2018-04-20 13:05:50
六.性质不同。明治维新是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赵锦渊发布于:2018-04-20 13:05:57
⑧1611102赵锦渊 日本明治维新从政治体制、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都积极引进西方先进事物,使得日本国内各方面都发生了惊人的变化,逐步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强大的君主立宪制国家走去,并且日本军国主义盛行也积极支持改革。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顾嘉颖发布于:2018-04-20 13:06:01

⑥ 1762109 顾嘉颖:第二,性质不同。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改革;明治维新是资产阶级性质改革。第三,结果不同。中国洋务运动耐实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最后失败,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中国仍然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日本明治维新不仅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而且更重视西方国家先进的政治制度,最终成功,不仅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还是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近代亚洲唯一的强国。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0F 用户头像
来自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窦赟发布于:2018-04-20 13:06:04

(8)中国的反清近代化之路很大程度借鉴了日本的倒幕运动。可与日本幕府「落后的世袭、门阀制对下层武士所引起强烈的不满」不同,中华优秀的科举制却将全国各地、各民族的地主和土地权力、商业资本、高利贷资本三位一体的代表人物(也包括被统治阶级中的优秀人才)吸收到中央政府中来,加强了专制统治,统治者利用这一制度成功的钳制住了读书人的思想。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昀芷发布于:2018-04-20 13:06:22
七.结果不同。中国近代化运动中典型运动洋务运动耐实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最后失败,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中国仍然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2F 用户头像
来自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窦赟发布于:2018-04-20 13:06:36

(9)该学的该做的我们都做了,可为什么这条道路在当时的中国走不通甚至在革命成功后走向倒退走向腐败?我认为这些所谓利于集权并不断改良的封建专制传统文化,和几千年不断追寻集权的造反与反造反者的专制系统漏洞升级(如唐、宋、明朝)才是其根源。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苏倩发布于:2018-04-20 13:06:40
②1762103李苏倩 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近代化的发生背景相同。两者都是在19世纪中期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加剧的情况下开始向西方学习。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西方列强把侵略扩张的矛头指向了亚洲地区。经过1840、1856年两次*战争和1853年美国军舰闯入日本浦贺港事件后,中日两国闭关锁国的大门相继被打开,面临日趋严重的民族危机。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赵锦渊发布于:2018-04-20 13:06:45
⑨1611102赵锦渊 中国则根本为改变中国落后的政治体制紧紧想通过军事经济以及少量的教育来变强只会中体西用根本不可能强大。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昀芷发布于:2018-04-20 13:06:55
八.日本明治维新不仅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而且更重视西方国家先进的政治制度,最终成功,不仅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还是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近代亚洲唯一的强国。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陈佳雯发布于:2018-04-20 13:06:55

①1762111陈佳雯:中国的近代化发端于洋务运动,日本的近代化开始于明治维新。这两个运动 , 在两国的经济发展上 , 基础和历程有若干近似之处 , 但结局完全不同 , 一个是基本上成功了 , 一个是完全失败了 , 随之决定了两国人民近百年的不同命运。分析比较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异同,不仅能加深对这两次改革的理解,而且对当前提供重要启示。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7F 用户头像
来自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窦赟发布于:2018-04-20 13:07:07

(10)泱泱大国通过历史沉淀、适者生存这一自然法则所产生的“维稳”文化算得上是一种进步吗?认为礼崩乐坏、应当效仿周礼的孔夫子如果生在当时只怕也更乐意呆在日本沉醉于那些礼节繁多的弓道吧。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金婧发布于:2018-04-20 13:07:11
1762110 金婧 五:中国的文化是非什么不可行,而日本则是什么可以行。表现在实际中,中国儒学是官学,叶大根深,对外来文化不能对等接受;而日本虽然深受中国文化影响,但对荷兰学为代表的西学并不排斥,并能以同等态度对待。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赵锦渊发布于:2018-04-20 13:07:15
⑩1611102赵锦渊 日本人对改革的宣传力度相当大,百姓了解也极力支持改革想从现状中脱离出去。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杨逸发布于:2018-04-20 13:07:21

1762101 杨逸 二、中国近代化的改革运动和明治维新的另一个重要区别点是,它们历史文化背景有很大的不同。日本民族具有开放性地吸收外来文化的历史传统。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苏倩发布于:2018-04-20 13:07:21
③1762103李苏倩 两者的目的相同。两者都是要富国强兵,挽救民族危亡,巩固统治。中国洋务运动以“自强”和“求富”为旗号;日本明治维新以巩固天皇政权,殖产兴业,实现民族振兴为己任。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陈佳雯发布于:2018-04-20 13:07:39

②1762111陈佳雯:中、日两国面对19世纪中、后期西方列强殖民侵略的进逼,都展开了各种形式的改革,然而最终达成改革目标而独立富强的,却是日本。近代化伊始,中日两国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正是这些不同之处,使中日在近代化道路上产生了巨大差距。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昀芷发布于:2018-04-20 13:07:46
九.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亚洲乃至世界历史上最为成功的一次革命,可以说明治维新直接是日本摆脱了危机,向发达国家发展。而中国近代化的路程曲折坎坷,经历了反复的错误失败与反思进取,相比之下是一个更加艰难的过程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苏倩发布于:2018-04-20 13:07:54
④1762103李苏倩 两者内容相同。都从西方引进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了一批近代化企业、新式军队,进行了教育改革。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顾嘉颖发布于:2018-04-20 13:08:12

⑦ 1762109 顾嘉颖:中日两国的维新运动之所以产生了诸多不同,根源在于两国文化传统不同,对待西方先进科技的态度不同。日本跨入文明较晚,在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中,总是“接受了很多,但付出的很少”,形成了一种对外国文化乐意吸收的文化心理传统。他们先是学习中国文化,近代以来又大量地、全面地吸收西方文化,所以作为当时比较先进的西学受到了日本人民的广泛欢迎,并得到了广泛传播。再者,日本历来提倡武士精神,崇实而不倡空谈,对维新改革也是很有利的。中国,文明古国,几千年中形成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但是由于她太过辉煌,一旦需要变革之时,反而成为一个无形的负担。中国民众以中华文化为豪,而外来文化则不入法眼,在国际交流中,一直是出多入少,因而形成了一种自尊、自足、泥古拒变的文化心理传统。直到维新时期,守旧派还顽固地坚守“祖宗之法不可变”,顽固派官僚徐桐甚至说出了“宁可国亡,不可变法”。而且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忠君”思想根深蒂固,这些对维新改革是十分不利的。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赵锦渊发布于:2018-04-20 13:08:12
①①1611102赵锦渊 然而国内康梁两人严重缺乏群众基础百姓根本不了解注定失败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赵玥淼发布于:2018-04-20 13:08:19

1762114  赵玥淼  四、社会背景和支持率方面

日本实现近代化的条件优于中国.由于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两国封建社会内部都已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政治上,在其上层存在着尖锐复杂的矛盾,日益贫困化的广大下级武士对上层的不满情绪也发展到“恨主如仇”的严重程度,一部分武士甚至向资产阶级转化,这就使幕府陷入极端孤立的地位.此外,强藩的离心倾向也越来越大

中国的情况则不然.由地主、商人、高利贷者和官僚结成的“四位一体”,同现存的经济和政治制度有着密切的利害关系,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学又是它们的共同思想准则.而且,这股反动势力还有强大的外国侵略势力的支持。.因此,在这个具有特殊凝聚力的统治营垒中是很难分化出与之相对抗的革新势力的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金婧发布于:2018-04-20 13:08:25
1762110 金婧 六:中日两国都是“后发型”现代化,但日本“后发”的同时又是“外生”的,有学者认为 日本实现较彻底改革的关键是立志推进现代化的领导人掌握了国家实际的政治权力,能将传 统政治领导转化为具有现代化倾向的政治领导, 并维持领导集团内部的高度团结。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赵锦渊发布于:2018-04-20 13:08:43
①②1611102赵锦渊 都是在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的自救行动,都是希望学习西方来使自己强大,都为世界各殖民国家做出榜样。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顾嘉颖发布于:2018-04-20 13:08:52

⑧ 1762109 顾嘉颖:在日本明治维新时,幕府的势力已经十分脆弱,陷于极端孤立的境地。维新势力以中下级武士为核心,抬出天皇为旗帜,与反幕府的强藩相结合,既有基地,又有军队,广大农民和市民也积极参加和支持反幕武装,因此组成了强大的维新阵营,一举推翻了幕府旧政权。中国的情况则不然,由地主、商人、高利贷者和官僚结成的“四位一体”,同现存的经济和政治制度有着密切的利害关系,传统文化以儒学为核心,而且这股反动势力还有强大的外国侵略势力的支持,因此,在这个具有特殊凝聚力的统治营垒中是很难分化出与之相对抗的革新势力的。如中国的维新势力仅以有资产阶级倾向的士大夫知识分子为核心,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联合少数官僚,既没有基地,也无兵权、财权,与守旧党比,对比悬殊。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 2 3 4 5
GO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