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民生与社会保障——范静小组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范静发布于:2018-05-10 18:19:20
组员:范静,陈玥婷,张茗嫣,赵弋典,眭晓,夏鑫,朱丹青,王艺敏,洪代娣,刘洛雪 讨论主题:新时代民生与社会保障
点赞 (3) 回复
3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夏鑫发布于:2018-05-10 20:04:52

四是坚持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牢牢守住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和基本权益这一民生底线,突出解决好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问题,着力在社会保障和工资收入分配等方面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积极营造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预期.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洪代娣发布于:2018-05-10 20:05:26

全面覆盖,就是指民众面临的各类社会风险都应得到有效的化解,都应有相应的制度安排。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用户头像
上海海洋大学-洪代娣 2018-05-10 20:06:13

建成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就是要做到哪里有风险,哪里就有社会保障,确保民众的各类社会风险得到有效的预防和化解,实现人民安居乐业,逐步使社会走向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朱丹青发布于:2018-05-10 20:06:35
改善民生贵在行,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一是突出工作重点。民生工作花钱的地方多,要坚持以保基本、兜底线为工作重点,把好钢用在刀刃上,集中力量解决好就业这个民生之本、收入这个民生之源、教育这个民生之基、社保这个民生之依、稳定这个民生之盾。要重点做好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众的民生工作。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眭晓发布于:2018-05-10 20:06:39

  全面建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就是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方针,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基本要求,实现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奋斗目标,更好体现社会公平正义,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差异化需求。这是社会保障体系自身发展完善的必然要求,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契合。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赵弋典发布于:2018-05-10 20:08:12
社会保障作为改善民生的重点领域,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之一。习*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论述,阐明自己的民生思想,在十九大报告中,再次表明我党狠抓民生的奋斗目标和决心,对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做出了全面规划和设计。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范静发布于:2018-05-10 20:10:47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当务之急是要提升保障民生发展的制度水平。通过实施政府“应保尽保”的民生兜底战略,积极履行政府职责,建立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民生支出制度;通过建立民生需要调查与筛选制度、财政保障制度、公共服务设施容纳力与承载力制度以及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等配套制度建设,在教育、就业、医疗、社保等主要领域探索构建民生发展新模式。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陈玥婷发布于:2018-05-10 20:11:06

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解决了许多社会保障的“老、硬、难”问题。从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到中央脱贫攻坚部署,再到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最后到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等等,社会保障制度一步步走向成熟,不仅体现在国家的政策内容中,也具体落实到了民生福祉中。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夏鑫发布于:2018-05-10 20:11:30

五是坚持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完善就业创业、社会保障等制度,推动政策落实,切实保障群众权利公平,促进群众权利实现。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夏鑫发布于:2018-05-10 20:12:15

“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是奋斗目标。覆盖全民,就是要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城乡统筹,就是要统筹推进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合理缩小社会保障领域的城乡差异。权责清晰,就是要明确各级政府和用人单位、个人、社会的社会保障权利、义务和责任。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洪代娣发布于:2018-05-10 20:12:20

建成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应当是公平的、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所谓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就是指权利公平和规则公平。权利公平就是指人人都有权得到相应的社会保障。规则公平是指得到社会保障待遇的标准应该是统一的、科学的。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眭晓发布于:2018-05-10 20:12:31

  全面建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就是要在保障项目上,坚持以社会保险为主体,社会救助保底层,积极完善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在组织方式上,坚持以政府为主体,积极发挥市场作用,促进社会保险与补充保险、商业保险相衔接。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刘洛雪发布于:2018-05-10 20:12:33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着眼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不断克服各种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不能等着经济发展起来了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应当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习*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因此,如果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为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不仅要把改革发展的“蛋糕”不断做大,而且更要把“蛋糕”分好,让全体人民公平享有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在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方面,作为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应当充分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原则,这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内在要求。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茗嫣发布于:2018-05-10 20:13:10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这一试金石,使我们对“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具有足够的信心,也必定会使各项民生事业持续不断地获得更好、更大的发展。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夏鑫发布于:2018-05-10 20:13:14

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第一位的工作,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推动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局势稳中向好。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夏鑫发布于:2018-05-10 20:13:55

劳动合同制度全面实行,集体协商积极稳妥推进,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逐步完善,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和劳动保障监察效能建设持续加强,违法案件、突发事件总量均呈下降态势。建立健全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长效机制,持续推进专项整治,拖欠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中国特色劳动关系的创新发展,有效维护了劳动者权益,保持了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夏鑫发布于:2018-05-10 20:14:32

我们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强烈的责任担当,蹄疾步稳抓好改革落实落地,破除一个个体制机制弊端,一批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作用的关键改革迈出重要步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改革的主体框架基本确立,为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奠定坚实基础,保持了事业发展的蓬勃活力。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范静发布于:2018-05-10 20:18:55

还要通过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来补齐民生短板。从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出发,从人民群众普遍集中的需要出发,根据民生发展的目标、任务、资源、项目、政策、路径等要求,将绩效战略管理引入到民生发展之中,切实提高公共服务体系的管理效能,提高人民群众对民生发展的获得感、满意度。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王艺敏发布于:2018-05-10 20:19:14

社会保障作为改善民生的重点领域,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之一。习*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论述,阐明自己的民生思想,在十九大报告中,再次表明我党狠抓民生的奋斗目标和决心,对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做出了全面规划和设计,为新时代杭州作好社会保障工作提出了重要的指针。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眭晓发布于:2018-05-10 20:19:16

建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要积极构建基本养老保险、职业年金与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商业保险相衔接的养老保险体系,协同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在保基本基础上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保障需求。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赵弋典发布于:2018-05-10 20:20:25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刘洛雪发布于:2018-05-10 20:20:30
在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之下,应当通过全面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不断增强社会保障的公平性。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洪代娣发布于:2018-05-10 20:21:01

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有两个重要的维度:一是要做到基金来源可持续,二是要做到待遇水平可持续。社会保障归根到底是钱的问题或者说是基金的问题。要确保社会保障可持续,就必须有稳定的基金来源。如果来源中断了,社会保障将难以持续。这里所说的基金,包括社会保险基金、社会救助基金、社会福利基金等多方面。当然,我们不仅要确保社会保障基金有来源,确保社会保障基金不中断,还必须要达到一定的保障水平和标准,只有达到一定待遇水平的保障才算可持续的保障。如果提供的待遇水平不能保障基本生活,不能化解相应的风险,社会保障本身就已经属于不可持续了。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陈玥婷发布于:2018-05-10 20:21:01

从杭州来看,杭州市紧跟党中央步伐,高度重视民生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据资料显示,杭州坚持每年把新增财力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办好民生实事项目,切实加大民生保障力度,社会保障体系奠定了扎实基础。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眭晓发布于:2018-05-10 20:22:59

  全面建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是基本要求。兜底线,就是要发挥社会政策的托底功能,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兜住民生保障底线,坚守社会稳定底线;织密网,就是要实现制度最广泛的覆盖,让人人都能享受基本社会保障;建机制,就是要持续深化改革,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法治化、制度化水平。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茗嫣发布于:2018-05-10 20:24:04
新时代发展民生事业的重要理念是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赵弋典发布于:2018-05-10 20:25:22
要从思想、资金、物资等方面做好准备和预案,坚持守住社会稳定底线。”他还特别强调“要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对于一些结构性改革会带来部分职工下岗失业、收入降低等阵痛,要更好发挥社会保障的社会稳定器作用,把重点放在兜底上,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公共服务。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范静发布于:2018-05-10 20:26:39

中国人口变动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快速老龄化,这要求加快构建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以适应和应对人口老龄化过程。对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刘洛雪发布于:2018-05-10 20:28:38
在民生保障方面坚守底线就是要发挥社会保障的社会兜底责任   “兜底线”就是习*总书记自十八大以来多次强调的在民生保障方面要“守住底线”。习*总书记曾经指出:“社会政策要托底,就是要守住民生底线。要从思想、资金、物资等方面做好准备和预案,坚持守住社会稳定底线。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眭晓发布于:2018-05-10 20:29:12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坚守底线”,尤其要守住政府的责任底线,明确政府在社会保障项目及其待遇与水平等方面承担的责任,合理区分哪些是具有底线性质的民生项目,何种水平的待遇民众必须能够享有,民生待遇差距究竟控制在多大范围内比较合理。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王艺敏发布于:2018-05-10 20:30:01

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有两个重要的维度:一是要做到基金来源可持续,二是要做到待遇水平可持续。社会保障归根到底是钱的问题或者说是基金的问题。要确保社会保障可持续,就必须有稳定的基金来源。如果来源中断了,社会保障将难以持续。这里所说的基金,包括社会保险基金、社会救助基金、社会福利基金等多方面。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 2 3 4 5
GO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