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动力三班请进】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近代史的比较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韩子豪发布于:2018-04-09 09:12:26
每位同学主题贴下回复讨论。 视野要宽阔: 中国的近代化不可仅限于洋务运动,应涵盖整个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进程。
点赞 (0) 回复
6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刘政发布于:2018-04-09 10:38:13

日本明治维新时的政局则不同于中国,封建制度危机日深,封建营垒急剧分化。生活状况不断下降的中下级武士,特别是下级武士当中有些人从事商业、手工业和各种自由职业;有的下级武士冲破了禁止“囤积经商”的封建法制和“门第”束缚,或收商人为养子,或入嗣商人为养子,从而同商业高利贷阶层的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潘婷发布于:2018-04-09 10:38:26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 中国近代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840年*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杨笑奕发布于:2018-04-09 10:38:28
4)国际环境    ①日本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当时世界还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日本则已经联合世界强国,并且夺取殖民地的高潮也尚未开始。而在后期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虽说日本已经完成明治维新,但客观上仍为日本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②而中国戊戌变法已是19世纪的90年代末,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中国成了列强瓜分的对象。这时帝国主义列强也决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维新运动很不利。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杨笑奕发布于:2018-04-09 10:38:59
5)影响    积极影响: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成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消极影响: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上了对外侵略主义的军国主义道路。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刘政发布于:2018-04-09 10:39:44

中国的戊戌变法并不是通过武力夺取政权,来为自己创造前提条件。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基础薄弱,中国资产阶级先天不足,加之这些改良主义的先驱们大多是刚从地主阶级中转化过来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没有经过一个对封建主义的批判过程,跳不出封建主义框框。这种经济上的软弱性和思想上的不彻底性必然导致政治上的动摇,使得他们缺乏彻底反封建的勇气,不敢也不想推翻清王朝的反动政权,幻想在旧政权的基础上,依靠一个无实权的皇帝,用和平合法的手段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盼浩发布于:2018-04-09 10:40:12

两者都存在内部两大势力争锋相对,明治维新为幕府派与浪士派,中国为激进派与保守派,最终都是向西方学习的党派打败了固步自封的党派,虽然赢得不彻底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潘婷发布于:2018-04-09 10:40:19
明治维新: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 中国近代史:反帝反封建,实现人民富强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于翔宇发布于:2018-04-09 10:40:33
相同点:1) 背景相同。两者都发生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都是在19世纪中期民族危机加剧的情况下开始向西方学习的。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西方列强把侵略扩张的矛头指向了亚洲地区。经过1840、1856年两次*战争和1853年美国军舰闯入日本浦贺港事件后,中日两国闭关锁国的大门相继被打开,两国都面临日趋严重的民族危机。2) 目的相同。两者都是要富国强兵,挽救民族危亡,巩固统治。3)内容相同。两者都从西方引进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了一批近代化企业、新式军队,进行了教育改革,这都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潮流的不可阻挡。4)方式相同。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5) 结果方面的部分相同,都是对本国历史发展的进程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都有利于本国的近代化发展历程。 不同点:1) 领导力量不同。中国洋务运动的力量主要是洋务派,他们多为地方掌握实权的总督和巡抚。日本明治维新的领导力量是日益资产阶级化的中下级武士,推翻了幕府统治后,由明治天皇掌权,二者形成合力,进行大刀阔斧、全方位的改革。2)具体措施不同。(1)政治方面:中国洋务运动毫无建树,根本没有触动封建专制制度。日本则改革落后制度、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和武士阶级的特权、并颁布*,建立新的近代天皇制政治体制。(2)经济方面:中国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军事、民用企业,军事工业均为官办,民用企业有官办、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三种。官办企业大权操在封建官僚手里,贪污腐败现象十分严重,企业缺乏活力与动力;民用企业则垄断了某些行业,且对民间私人办厂实行严格限制,导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无从发展。日本则进行大力改革,政府投资兴办一些近代工业,作为示范,同时鼓励私人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民间企业的兴起,日本的殖产兴业为日本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3)文教方面:中国只办了三十多所培养翻译、军事、科技人才的新式学校,选送了几批出国留学生,原有的教育体制、八股取士制度未有丝毫的触动。日本则大力发展近代教育,改革教育内容,使自然科学占教学内容的一半左右,并建立全民义务教育制度,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3)阻力不同。洋务运动外受西方列强,内受封建顽固势力的严重阻挠;日本幕府体制专制色彩较轻,倒幕运动的胜利扫除了改革的障碍。4)实施条件不同。中国当时民族资本主义尚未形成;日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获得发展,资产阶级已经形成。5) 性质不同。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改革;明治维新是资产阶级性
用户头像
上海海洋大学-于翔宇 2018-04-09 10:50:37

1.中国由下而上 而日本由上而下。 2.都是受欧美列强逼迫。 3.中国是改革,而日本是革命。 4.发动之前洋学普及程度有差距。 5.中国是中央极权,而日本有大量地方势力(这些势力有的还成为了运动主力)。封建力量弱的地方,资本注意运动更容易成功。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彭云发布于:2018-04-09 10:41:01

日本明治维新结果:"明治维新"后,日本经过20多年的发展,国力日渐强盛,先后废除了幕府时代与西方各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重新夺回了国家主权,最终进入了近代化。可以说,"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日本从此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并迅速成长为亚洲强国,乃至世界强国。日本走上强国之路,同时也走向扩张之路。

中国近代化结果:洋务运动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生产方式,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是中国大规模近代化运动的起步.

                         戊戌维新运动  以建立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制度为目标,从此中国近代化历程由经济技术阶段进入政治制度阶段,是政治近代化的一次重要尝试.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民主共和国的建立,是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中取得的伟大成果.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文化的近代化运动,运动中提出的民主和科学的口号,成为中国迈向思想文化近代化的重要标志.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潘婷发布于:2018-04-09 10:41:07
近代史上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有两个: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而前者为最主要矛盾。但两大主要矛盾在历史的进程中,呈现出错综复杂关系和起伏状态,两大主要矛盾规定了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就是要推翻外国资本—帝国主义,摆脱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争取民族解放,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或者说,近代中国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彻底反帝反封建和实现国家近代化,改变中国近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潘婷发布于:2018-04-09 10:42:16
经过明治维新而富强的日本,利用强盛的国力,逐步废除了与西方各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收回国家主权,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在1895、1904年分别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中击败昔日帝国清与俄罗斯,成为称雄一时的亚洲强国。但其改革遗留了许多问题,如天皇权力过大、土地兼并依然严重等封建残余现象,与日后发生的一些列日本难以解决社会问题相互影响,使得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彭云发布于:2018-04-09 10:43:32

明治维新的积极影响:

明治维新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使之摆脱了民族危机,从此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亚洲第一强国。

历史局限性:

⒈虽然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但随着工业化的深入,地主所有制消极的一面逐渐显现出来,农民生活贫困,严重影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制约了工业发展。

⒉出现了极端民族主义和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给亚洲各国带来了深重灾难。

⒊明治*颁布后,藩阀长期以天皇名义垄断政权,议会形同虚设,人民没有获得民主权利。

⒋推行愚民政策,灌输天皇崇拜思想,强制民众绝对服从天皇,为天皇尽忠卖命。

5.封建残余制约了日本的经济建设。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盼浩发布于:2018-04-09 10:43:33

中国签订南京条约,给与日本统治者以警示,要想不被破国,就得强国,就要从先进国家学习先进技术。因此,*战争促进了明治维新的发展。而经过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十分强大,逼迫中国签订马关条约,从而引发了戊戌变法,两个变法强国运动相辅相成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黄涛发布于:2018-04-09 10:43:49

明治维新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目的发展本国经济,富国强兵。洋务运动的目的也是如此,但与明治维新不同的是,洋务运动实施的是“中体西用”,清政府认为中国在战争中失利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先进的武器,所以最终洋务运动并没有是中国强大起来。之后的戊戌变法,维新派人认识到这一点,他们想模仿日本的明治维新,获得了光绪的支持,但当时的大权却由慈禧掌握,由于维新派的主张损害了守旧派的利益,变法维新只持续了103天。辛亥革命吸取了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他们主张推翻帝制,建立共和体制。它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政体。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朱远婕发布于:2018-04-09 10:44:10

1868年明治维新政权建立以后,通过废藩置县,各藩全部解体,实行“四民平等”;通过地税改革,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对资本主义发展有重要意义;文化开明、殖产兴业、富国强兵使西方文化大量进入日本,特别是大力普及初等教育,到明治末年全国就学率已超过95%。1890年以天皇命令形式发布《教育敕语》,把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的道德规范纳入军国主义的轨道。正是这条理有序的政治、经济、教育等改革的成功,日本迅速走出了封建时代,开始接受资产阶级人权、民主思想,为建立资产阶级近代国家奠定了基础。而中国戊戌变法在策略上似操之过急,在新政改革中分不清轻重缓急,措施失当。103天的新政,颁发上谕达100多道,改革的内容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以至修理街道等琐事的措施也涉及了,不分主次。由于君主专制的官僚机构臃肿庞杂,更缺乏强有力的行政组织措施。从改革机构这一新政内容来看,康有为曾主张不必裁减旧衙门,只需添置新衙门,并主张官爵分离,给年事已高的冗员爵位及优厚物质待遇,这是较稳妥之措施,而光绪帝一次就下令裁撤了十多个衙门,这样就触犯了大批官员的特权和地位,必然会使矛盾激化,使他们群起而反对变法。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潘婷发布于:2018-04-09 10:44:17
明治维新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使之摆脱了民族危机,从此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亚洲第一强国。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彭云发布于:2018-04-09 10:44:27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启示:

1)中国近代化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发展过程,不完成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任务,要想实现近代化是根本不可能的。

2)从闭关自守到对外开放,这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正是长期的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味无知;也正是对外开放,使中国得以吸收和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一切先进的生产技术、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使中国走向世界。中国要真正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3)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动近代化的首要条件。中国近代化的过程,充满着前进与倒退、革新与守旧的斗争,每一次斗争都是对封建思想的批判,都使价值观念得到逐渐更新,但几千年根深蒂固的封建意识形态顽固地阻碍着中国近代化的前进,清除它的影响将是一项十分艰巨繁重的任务。

4)知识结构的变革是现代化的核心和终极源泉;其中,科技和教育水平面是知识结构变革程度的基本内容。随着欧美等国的近代化过程贯穿着三次科技革命,科学技术的趁早淡工业化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而中国的近代科学技术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没有发展起来。在中国,直到1905处才废除科举制,开始建立新式的教育体制。

5)中国人民的不懈努力和斗争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根本原因和动力。

6)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中是充当了不自觉的工具,这与他们的主观愿望是不符合的。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盼浩发布于:2018-04-09 10:46:11

政治方面:中国洋务运动毫无建树,根本没有触动封建专制制度。日本则改革落后制度、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和武士阶级的特权、并颁布*,建立新的近代天皇制政治体制。这也是中国的改革没有取得日本这般成功的根本原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潘婷发布于:2018-04-09 10:46:32
戊戌变法是由民主资产阶级发起的借助封建君主权利实施的资本主义性质的变法,以失败告终。明治维新责是由统治者发起的自上而下的不彻底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获得成功。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韩晓玉发布于:2018-04-09 10:46:52
1.改革特点 ㈠,日本政府用明治维新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①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
用户头像
上海海洋大学-韩晓玉 2018-04-09 10:48:13

②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逐渐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开端。

用户头像
上海海洋大学-韩晓玉 2018-04-09 10:51:12

㈡,然而中国近代史中例如——戊戌变法,便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

用户头像
上海海洋大学-韩晓玉 2018-04-09 10:52:35

2.对比区别 ㈠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虽然都是具有反封建性质的运动,但是,它们各自所拥有的力量,和作为其对立面的力量,却有很大的不同。 戊戌变法的思想旗手是康有为,他是这场变法的精神教主。而政治上的权威或旗帜,则是光绪皇帝。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应该说,在思想理论的准备和宣传上,都作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为这个运动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㈡其次,中国与日本不同的还有,封建制度根基太深太久,这种制度已经发展到它自身极精制和极完备的地步,不改变它已经无法与时代共同发展,要改变它又必然触及那些深层的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这就好比旧时单身娶亲、妻丧续弦或者只是纳妾,都比较好办,但若喜新厌旧、休妻另娶,问题就复杂了 ㈢最后,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的另一个重要区别点是,它们历史文化背景有很大的不同。日本民族具有开放性地吸收外来文化的历史传统。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盼浩发布于:2018-04-09 10:47:30

经济方面:中国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军事、民用企业,军事工业均为官办,民用企业有官办、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三种。官办企业大权操在封建官僚手里,贪污腐败现象十分严重,企业缺乏活力与动力;民用企业则垄断了某些行业,且对民间私人办厂实行严格限制,导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无从发展。日本则进行大力改革,政府投资兴办一些近代工业,作为示范,同时鼓励私人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民间企业的兴起,日本的殖产兴业为日本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潘婷发布于:2018-04-09 10:47:35
中日两国在19世纪下半叶,几乎在同一时间内,在几乎相同的历史背景下,分别发动了一场意义重大的变革――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结果甲午中日战争一役,标志着中国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而日本却从此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最终成为亚洲第一大强国。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朱远婕发布于:2018-04-09 10:47:55

在说到日本民之为信念和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不同。从1185年直到1868年明治维新前的德川幕府时代,日本的实际统治权都被各种不同的征夷大将军所掌握,日本的天皇只是一个名义上的统治者。明治维新前,全日本大小诸侯有三百个左右,其中最大的诸侯是德川幕府。德川幕府以天皇所封的征夷大将军为官职,挟天皇以令诸侯。所以明治维新的第一步,就是要结束这种军阀割据的状态,建立全日本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全国统一的中央集权统治,直到1898年戊戌变法前的清朝,除了其中有短暂的*状态,绝大多数时间一直都处于统一状态。可是戊戌变法的第一步,却是从*中央集权内部开始,将原本统一的国家统治集团,*为“后党”和“帝党”这两大政治集团,最后甚至发展到要用武装政变来彼此消灭对方。

从*走向统一符合正义期待和历史潮流,从统一走向*,则注定要失败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俊杰发布于:2018-04-09 10:48:28
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两国创办近代企业(或者说近代化)的起点。当时两国的经济发展具有与欧美诸国不同的要点。比如说,中日两国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都不是本国资本主义萌芽自然发展的结果,而是来源于外国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技术的引进;不是从轻工业的商品生产开始的,而是从非商品的重工业军需品开始的;不是从私人民营工业开始的,而是从封建官僚的“官办”开始的。虽然,中日两国近代机器工业的起步和创办过程,具有许多共同点,然而,时过三十年,其结果是,日本一跃成为亚州唯一的资本主义强国,而中国却仍然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深渊中苦苦挣扎,甚至濒临被瓜分的危机。何以在迈向近代化的过程中,中日两国竟会产生如此重大的差异,因此,对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进行比较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盼浩发布于:2018-04-09 10:49:19

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改革;明治维新是资产阶级改革。这也注定了两者的未来不同,受益者不同。因此前者是保国,保封建,后者是强国,学先进技术与文化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俊杰发布于:2018-04-09 10:49:36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都是具有复杂内容的问题,它涉及军事、政治、经济、外交和教育等方面,本文仅仅就经济方面,即就其与近代企业的产生和发展方面作些比较分析。我们大致用横向和微观的比较方法,首先对中日两国在创办近代企业中各自的经济政策进行探讨;其次,综合起来比较异同,“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意在寻找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挖掘造成差异的根本原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何树凯发布于:2018-04-09 10:50:14

日本明治维新以前和中国一样的弱小落后,自从“黑船事件”以后,日本国民认识到了自己的弱小与落后,明治天皇主导了一场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革命,日本大力发展军事工业,资金不够,日本皇室和大臣们纷纷捐出自己的私房钱,日本的普通民众也捐钱献力。而中国的洋务运动并不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阶级的同治。封建阶级的腐朽严重阻碍了中国的洋务运动,*用军舰运荔枝,用水军军费办生辰宴会等等使中国的洋务运动走向了失败。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志豪发布于:2018-04-09 10:51:08

先说相同之处,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所进行的。而两者的不同之处也十分明显。首先,从政治上讲起,日本明治维新是由明治天皇主导的一场自上而下的西化和现代化的改革运动,而中国的近代化,无论是主张学习西方器物的洋务运动,还是主张学习西方思想的戊戌变法都是由政府官员或者学士向当权者提出的改革,这种改革是自下而上的。这种区别直接导致了两种不同的道路,日本这种自上而下的改革虽不彻底,但它是由当权者提出的,给改革的执行提供了方便,对于敌对实力的清扫,也是明治维新能够顺利进行的原因之一。而中国的近代化,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都受到了封建势力的反对,但并没有当权者的支持,所以改革的开展困难。从社会经济层面讲,19世纪时的日本已有现代商业社会的基础,例如称为“两替屋”的银行业,以及其他各种现代商业元素。明治维新只不过是把各种商业元素予以结合,成为强大的力量影响全国。而中国虽然有开展民族资本企业,但中国在现代商业元素方面则几乎付之阙如,社会上的商业行为仍以农业为其根本,欠缺银行业、保险业、会计业、法律业等现代商业体系的必要机制。要在中国推行类似明治维新的改革,容易被传统社会排斥。

用户头像
上海海洋大学-张志豪 2018-04-09 11:05:20

再分析社会背景,日本明治维新之前,社会矛盾激化,幕府早已失去民心,摇摇欲坠。而中国的封建政治虽已面临危机,但由于与帝国主义勾结妥协,维持了其统治,封建力量还很强大。最后来讲影响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成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使得日本改变落后的面貌,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为日本成为亚洲经济强国奠定了基础。但由于明治维新是自上而下的改革,不够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为日后经济危机时,日本走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埋下了种子。

用户头像
上海海洋大学-张志豪 2018-04-09 11:08:48

而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使学习科技文化和制度改革有机结合在了一起。首先,在“实业救国”的浪潮下,以工业化为主体的经济近代化有了长足的发展。它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是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阶段,棉纺织业的发展最为突出;第二是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其中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其次,政治近代化有了重大突破。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其上层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立宪运动和保路运动;其下层革命派则成立了资产阶级政党,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成为时代潮流,有力地推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特别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制定民主革命纲领,领导工农运动,进行国共合作,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纪元。再次,思想文化的近代化有了长足发展,开始由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型。主要表现为:西方文化大量涌入,“西学东渐”达到高潮,向西方学习,已从生产技术领域深入到思想文化领域。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变法,实行君主立宪;革命派则把西方的国家学说发展为三民主义,并以其为指导发动了辛亥革命;激进派大力提倡民主和科学,兴起了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为中国社会的变革提供了科学理论。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俊杰发布于:2018-04-09 10:51:53
在两国,最初着手发展的均是由政府直接控制的军事工业,官办的军事工业,都没有能够发展为资本主义,但事情的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说那样,“工业领域一受到刺激,其后果是无穷无尽的。一个工业部门的进步会把所有其余的部门也带动起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671页。)。军事工业的创办和发展使得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出现了某些带有本质性的变化。其次,航运业构成了由军事工业转向民用企业的桥梁,并与流通部门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航运业在两国都是紧接着军事工业而着手发展的部门。棉纺织业是生产典型的大众消费品的部门,初期,两国在这一部门都遭受了来自外国商品的最严重的威胁。而1890年,日本棉纱开始向中国出口,这一部门也是反映两国工业发展差距的最典型部门。因此,这里就以航运业,棉纺织业为例,来探讨中日两国创办近代企业既相同又不同的发展道路。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俊杰发布于:2018-04-09 10:52:58
在中国,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军用工业的发展遇到了缺乏交通能源、资金等方面困难,洋务派从实际活动中感到需要办理军事以外的企业,以支持军用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于是提出“求富”的口号,企望发展有经济效益的生产事业。但是,洋务派要有所作为,必须解决面临的两个难题:一个怎样筹得创办近代企业所必需的巨额资金;另一个是如何罗致懂得洋务的人才。当时清政府通过长期的内战消耗,财政竭蹶,无力为创办新式企业提供财政力量;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 2 3 4 5
GO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