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虽然都是具有反封建性质的运动,但是,它们各自所拥有的力量,和作为其对立面的力
量,却有很大的不同。戊戌变法的思想旗手是康有为,他是这场变法的精神教主。而政治上的权威或旗帜,则是光绪皇帝。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应该说,在思想理论的准备和宣传上,都作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为这个运动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中国与日本不同的是,封建制度根基太深太久,这种制度已经发展到它自身极精制和极完备的地步,不改变它已经无法与时代共同发展,要改变它又必然触及那些深层的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这就好比旧时单身娶亲、妻丧续弦或者只是纳妾,都比较好办,但若喜新厌旧、休妻另娶,问题就复杂了
其次,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的另一个重要区别点是,它们历史文化背景有很大的不同。日本民族具有开放性地吸收外来文化的历史传统。
明治维新和中国近代化的背景相同。 两者都发生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都是在19世纪中期民族危机加剧的情况下开始向西方学习的。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西方列强把侵略扩张的矛头指向了亚洲地区。经过1840、1856年两次*战争和1853年美国军舰闯入日本浦贺港事件后,中日两国闭关锁国的大门相继被打开,两国都面临日趋严重的民族危机。
但是也有很多不同。首先,中国的改变有一个过程。先是洋务运动,它是中国地主阶级的一场自救运动。其主旨依旧是维护传统的封建制度,只是从器物层面浅显地去学校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不触及根本的政治制度。所以存在很大局限性。而几乎同时期的明治维新,他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明治天皇带头穿西服,食牛肉等等。而且其目的是真正的想让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所以日本不仅仅从物质层面上学校西方,还从制度上建立完善的资本主义道路。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这是一系列完善的措施。可以说贯通了中国几次的运动宗旨。非常全面。虽然还是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但也是日本自强,完成脱亚入欧壮举的伟大基石。
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意识到也要从制度方面学习西方。于是便有了公车上书。康有为,梁启超等有识之士上书光绪帝要求变法,希望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光绪帝也答应了。得到了统治阶级的支持,这一点与明治维新很像。然而日本明治维新时,并没有更大的封建力量,可以说倾举国之力。而中国渊源流长的文化此时有了一定的负面性。中国的封建势力远比想象中的顽固。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阳奉阴违,千方百计地阻挠。其中为首的是中国真正的统治者,*。她在百日后毅然发动政变,软禁光绪帝,逮捕变法主义者。戊戌变法失败。也说明了在封建势力及其强大的中国,靠统治阶级完成变法是走不通的。所以更多的人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戊戌变法算的上是一场流血的运动。比起明治维新,它显得更悲壮。虽然从后世来看,明定国事诏可能也不及明治维新的深度广度,但也是先人努力的结果。致敬
戊戌变法后出现过出现过清末新政。他比起洋务运动,是真正的统治者的自救方式。也略微触及了政治上的改变。但预定*失败及皇族内阁的诞生。也露出了维护自身统治的丑恶嘴脸。彻底失去了民心。无法挽救病入膏肓的清王朝。所以封建统治者实施的一系列改革,其目的追根溯源,就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不是为了挽救人们,即不肯让权于民。所以注定失败。而明治维新成功,不仅仅因为他更全面,涉及制度,军事,教育等等。更因为他是真正为了民族的危亡,是为了人民。
看完了清末的一系列运动。接下来就是革命党人的辛亥革命。这是由资产阶级发起的一场革命。致力于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一个民主的新中国。它首先改革的就是制度,学习西方(美国),设想建立一个三权分立的政府。也有了自己的核心思想:三民主义。之后也诞生了自己的纲领。《临时约法》。这是质的飞跃。同明治维新很相似。但不同的是。辛亥革命未能守住自己胜利的果实。袁世凯称帝,也可以从一种角度说辛亥革命失败了。这是因为最后革命向军阀势力妥协了。
最后总结。中国近代革命与明治维新的相同之处在于都处于民族危亡之秋,发动的背景起因相似。都是为了救过。都从器物方面学习了西方的先进技术。都取得了统治者的支持。(清朝的名义上统治者光绪帝) 不同点则在于中国的统治阶级救国只是为了自身利益,继而不愿触及根本的制度问题。日本则是一场全面的改革,涉及社会各个领域。走上了工业化道路。然后中国运动收到了封建势力的强烈阻挠,皇帝都被软禁,而日本通过倒幕运动及尊王攘夷,极好地抑制了封建势力,为革命铺平了道路。还有中国运动经历了一步步摸索的过程,日本则有较全面地认识,少走了弯路。
目的相同。 两者都是要富国强兵,挽救民族危亡,巩固统治。
内容相同。 两者都从西方引进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了一批近代化企业、新式军队,进行了教育改革,这都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潮流的不可阻挡。
中国进行洋务运动的直接原因是学习并利用西方先进武器对付当时的太平天国运动,维护清政府的统治。而日本则在明治维新前夕推翻了封建没落的幕府统治,从而为改革扫清了道路。其实两国的历史背景也是不同的。中国以天朝大国自居,抵抗甚至藐视一切外来事物,直到第二次*战争中国再次战败的刺激下,才出现洋务派,主张向西方学习以达到自强之目的。然而即使是洋务派也仍然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因而向西方学习也就只能局限于先进的军事技术方面。而日本人有着擅长借鉴先进事物的悠久传统,在我看来这是造成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近到史纲要不同的主要原因
日本明知维新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这次改革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逐渐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开端,是日本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中国近代化过程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以经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机器工厂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为标志,并引起经济、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等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其实质是在中国近代,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即从封建社会转化为近代社会。而他的前提是在中国近代,在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必须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