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西方列强把侵略扩张的矛头指向了亚洲地区。经过1840、1856年两次*战争和1853年美国军舰闯入日本浦贺港事件后,中日两国闭关锁国的大门相继被打开,两国都面临日趋严重的民族危机。
中国洋务运动的力量主要是洋务派,他们多为地方掌握实权的总督和巡抚。日本明治维新的领导力量是日益资产阶级化的中下级武士,推翻了幕府统治后,由明治天皇掌权,二者形成合力,进行大刀阔斧、全方位的改革。
在教育方面,中国只办了三十多所培养翻译、军事、科技人才的新式学校,选送了几批出国留学生,原有的教育体制、八股取士制度未有丝毫的触动。
日本则大力发展近代教育,改革教育内容,使自然科学占教学内容的一半左右,并建立全民义务教育制度,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
两者都从西方引进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了一批近代化企业、新式军队,进行了教育改革,这都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潮流的不可阻挡。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中国有2500年的封建主义统治根基!而日本相对只有几百年的封建主义统治根基!相比之下!封建统治根基在中国已经是根深蒂固!相对而言,中国的改革更倾向于“渗透”
中国当时民族资本主义尚未形成;日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获得发展,资产阶级已经形成。
在政治方面,中国洋务运动毫无建树,根本没有触动封建专制制度。日本则改革落后制度、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和武士阶级的特权、并颁布*,建立新的近代近代天皇政治体制。
在经济方面,中国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军事、民用企业,军事工业均为官办,民用企业有官办、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三种。官办企业大权操在封建官僚手里,贪污腐败现象十分严重,企业缺乏活力与动力;民用企业则垄断了某些行业,且对民间私人办厂实行严格限制,导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无从发展。日本则进行大力改革,政府投资兴办一些近代工业,作为示范,同时鼓励私人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民间企业的兴起,日本的殖产兴业为日本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
但是日本的明治维新从一开始就主张学习西方的制度,中国最初只是学习西方的技术,总体来说就是中国人在学习西方时不够谦虚。导致中国的近代化时间很长,也直接导致了甲午战争中中国的失败
日本维新的情况是在有军队,政府全力支持的情况下,并且有全国人民的支持进行的改革运动!相对日本100年里的维新政策可以说得到了党,政,军,民社会各界是顶力支持,维新政策也是得到100%从上而下拥护的施行的!而光绪皇帝对中国“一夜强大”的梦的政策完全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得不到全力彻底的改革!封建势力仍将存在!
中国的近代化包括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新文化运动以及之后的一系列工农革命、学生爱国运动。
在近代史中,这些运动都属于社会运动,是指有组织的一群人,有意识且有计划的改变或重建社会秩序的集体行为,主要包括改革运动和革命运动。这些运动都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在中国,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即从中世纪社会转化为近代社会。
中国与日本虽然都有改革,但是,中国的改革没有脱离根本,仍然是官僚主义,而日本从根本上改变了政治制度,我想,这应该是中国与日本改革最大的不同之处吧。中国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军事、民用企业,军事工业均为官办,民用企业有官办、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三种。官办企业大权操在封建官僚手里,贪污腐败现象十分严重,企业缺乏活力与动力;民用企业则垄断了某些行业,且对民间私人办厂实行严格限制,导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无从发展。日本则进行大力改革,政府投资兴办一些近代工业,作为示范,同时鼓励私人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民间企业的兴起,日本的殖产兴业为日本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
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都是19 世纪下半期在亚洲这块土地上发生的两件大事,两国都处在封建社会的晚期,封建制度开始走向衰落,资本主义萌芽正在成长,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中国儒学是官学,叶大根深,对外来文化不能对等接受;而日本虽然深受中国文化影响,但对荷兰学为代表的西学并不排斥,并能以同等态度对待。
中国洋务运动只是停留在物质层面,根本没有触动封建专制制度。日本则改革落后制度、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和武士阶级的特权、并颁布*,建立新的近代天皇制政治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