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点。中国式现代化不走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对中国负责,也是对世界负责。那么,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国家的“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进程有什么不同之处?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点。中国式现代化不走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对中国负责,也是对世界负责。那么,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国家的“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进程有什么不同之处?
中西方现代化有很多共通之处,都要经过工业化、城市化过程,带来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提高和生活水平改善,这是二者的共同特征。然而,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也存在诸多差异。西方国家推行多党制,而中国坚持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领导下,立足中国国情,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现代化。具体差异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实现的时间和方式不同。现代化最早始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经过几百年时间的发展,现代化水平已经很高了。中国的现代化起步比西方晚得多,真正开始现代化的建设是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的。二是价值取向不同。西方的现代化是按照资本逻辑来展开的,是资本、利润驱动的现代化,讲求利润最大化。三是实现的路径不同。西方采取的是暴力、掠夺的路径。对内主要表现为牺牲底层民众的利益。四是最终结果的不同。西方现代化最终巩固的是少数资产阶级利益的最大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获益,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创造了财富,开发了技术,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主张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人与自然关系不断调整、不断适应的过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形成、拓展及未来的全过程。如今,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涵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等价值维度的、全方位的战略目标体系。
全面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对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先污染后治理”的超越,是人类文明的重大转型。从价值遵循、目标引领、实现路径、基本保障和责任担当等方面,全面认识和深入剖析生态文明的新内涵和新要求,对于我们理解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导向
美丽中国: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引领
绿色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实保障
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的责任担当
现代化”一词源自文艺复兴时期,最初指超越中世纪的新时代精神与特征。西方现代化在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就表现出侵略、剥削和压迫的特征,英国的“羊吃人”现象、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和贩卖黑奴等是该时期早期西方国家积累原始资本的表现形式。回顾世界现代化进程可以发现,以传统工业化为主要推动力的现代化在给世界带来前所未有大发展的同时,也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重大危机。一些国家未能处理好生产与生态关系带来的严重后果警示我们,人类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新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驶入快车道。我们构建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实行积极主动的开放政策,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化发展方式,加快了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叠加发展。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基于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与解决环境问题的经验教训,中国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中国智慧的生态文明理论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就是超越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的重要理论创新。中国发展经济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过去我们只注重尊重经济规律,忘却了敬畏自然规律,使得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不仅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增长,而且遭到了自然的惩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理论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认识,超越了西方对环境与人类关系的认识高度。“生命共同体”意味着重新认识人类是生态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人无法超越自然而独立存在,因而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树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统一的理念;树立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理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均衡理念;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走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国已经进入从追求高速度到重视高质量的新时代,决不能牺牲环境、以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路,不断解放和发展绿色生产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些重要论断在重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特质认识的基础上,既深刻界定并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同时又全面揭示并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式现代化的本质区别,体现了中国*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全新的理论高度,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基础上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是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时代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不走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对中国负责,也是对世界负责。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优势,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方式。西方国家的“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进程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现代化,是以战争与侵略为手段的现代化,是以西方中心主义为指导的现代化。西方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制造了巨大的贫富差距并带来了巨大的环境污染,而且还通过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等方式对其他国家和人民进行剥削与压迫,试图将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强加于他国。
“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与中国相比,不论是人口体量千万的西欧国家,抑或是人口规模过亿的美国,都谈不上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同时,坚持“资本至上”、以资本为中心的西方式现代化同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所坚持的“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更是背道而驰的,这在一定意义上也反映了西方式现代化的狭隘性与局限性。相比之下,中国式现代化则始终致力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考察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基本上走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之路,在创造了极为丰裕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难以想象的环境创伤。19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发生的“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以极其惨烈的代价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中国的现代化绝不走西方工业化的老路,而是把发展和保护、利用和修复有机统一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爱护生命一样爱护生态环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倡导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定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尊严,作出中国永远不称霸的庄严承诺,赢得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尊重和赞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引领人类进步潮流。中国坚定在维护世界和平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走出一条既发展自身、又造福世界的现代化之路,创造了人类现代化历史上的发展奇迹。
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二者都强调现代化的必要性、二者都强调教育和科技的作用。
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拥有十四亿多人口,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注定中国式现代化任务更加艰巨和复杂,但人口规模巨大,又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具有超大规模市场和消费潜力,有助于推动现代化建设。这一特征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是一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艰苦卓绝的道路,在国际上找不到先例,只能靠自己奋斗来实现。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始终以人为本,强调维护全体人民共同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地区间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做到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持续推进共同富裕。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要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党的二十大提出我们要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创造了财富,开发了技术,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主张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我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那种损人利己、充满血腥罪恶的老路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深重苦难。中国式现代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其他国家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国家的“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进程有以下不同之处: 发展方式不同:中国式现代化鼓励“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即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原则,避免过度消耗资源和能源,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干扰;而西方国家之前在工业化进程中采用了“先污染后治理”的方式,推进建设重化工业,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 环保意识不同: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环保、节约和低碳等理念,提高人民的环保意识,响应全球气候变化的呼吁。相比之下,在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模式下的环保意识起步较晚。 治理重点不同:在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政府积极主导了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促进了清洁能源、环境保护等领域投入的相应增长,实行了一系列严格的环保政策和法规,引导企业转型升级;西方发达国家更注重技术创新与治理手段、市场力量的发挥,强调污染排放权交易和环境税等措施,更依赖于市场手段去调节和约束企业的行为。 总之,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国家的“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进程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当继续努力推进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模式,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大目标的协同发展,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不同的起点:西方国家在进行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往往采取了大量的污染和破坏环境的方式,而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强调尊重自然和保护环境,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不同的目标:西方国家在污染问题凸显之后才开始进行环境保护和治理,而中国式现代化从一开始就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建设现代化国家,走美欧老路是走不通的,再有几个地球也不够中国人消耗。”“走老路,去消耗资源,去污染环境,难以为继!”所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不同于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老路,中国式现代化是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时代的现代化新路。打破“人类中心主义”迷思,致力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代表的必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我认为,最大的不同在于以下几点:
1、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均碳排放不高的状况下排放的总污染也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字,这对治理来说是一个挑战。
2、西方工业化早期以牺牲别的国家为手段解决自己国家的污染,这对中国来说是不可能采取的手段,我们不会危害其他发展中国家来解决自己的失态问题。
3、中国在工业化初始就重视生态问题。
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国家的“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进程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在西方国家,现代化进程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其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增强,污染治理也随之加强。而在中国,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曾经采取了“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即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被忽略。这种策略导致了环境污染问题严重,污染治理成为了当务之急。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的是经济发展,而忽略了环境保护。这种发展模式在短期内可以带来经济增长,但长期来看,环境问题将会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则强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平衡,对环境问题的治理也更加及时和有效。 在中国,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政府也开始加强污染治理,推出了一系列环保政策和法规。然而,由于之前的“先污染后治理”策略的影响,环境治理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一些企业仍然存在环保意识淡薄、违法排污等问题,环保执法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综上所述,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国家的“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进程存在明显的差异。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忽略了环境保护,导致环境污染问题严重,但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政府也开始加强污染治理。西方国家则强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平衡,对环境问题的治理也更加及时和有效
总书记曾指出:“我们建设现代化国家,走美欧老路是走不通的,再有几个地球也不够中国人消耗。”“走老路,去消耗资源,去污染环境,难以为继!”所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不同于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老路,中国式现代化是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时代的现代化新路。打破“人类中心主义”迷思,致力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代表的必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靠的不是对外军事扩张和殖民掠夺,而是人民勤劳、维护和平。”与历史上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对内依靠剥削压迫,对外依靠殖民和侵略扩张不同,中国通过自我发展实现现代化,同时帮助他国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创造了财富,开发了技术,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主张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第一,发展方式不同:中国式现代化鼓励“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即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原则,避免过度消耗资源和能源,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干扰;而西方国家之前在工业化进程中采用了“先污染后治理”的方式,推进建设重化工业,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
第二,环保意识不同: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环保、节约和低碳等理念,提高人民的环保意识,响应全球气候变化的呼吁。相比之下,在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模式下的环保意识起步较晚。
第三, 治理重点不同:在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政府积极主导了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促进了清洁能源、环境保护等领域投入的相应增长,实行了一系列严格的环保政策和法规,引导企业转型升级;西方发达国家更注重技术创新与治理手段、市场力量的发挥,强调污染排放权交易和环境税等措施,更依赖于市场手段去调节和约束企业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