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分配制度——刘建云小组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刘建云发布于:2017-10-26 17:59:53

本组成员:刘建云,周灵,汪洁,徐书凝,茅寅,李鹏艳,岑昱昕,凌肖欢,王藜菲,孙怡玮。

请大家围绕我国的分配制度进行讨论。

1.       我国的分配制度的性质和原则

2.       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有哪些

3.       分配制度的改革

4.       存在哪些问题?你有哪些看法?(可以举例说明)

请大家开拓思维,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本次讨论时间102518:00~19:30

点赞 (0) 回复
6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徐书凝发布于:2017-10-26 18:24:52

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分配制度的重大变革.尽管我国的分配制度是好的,但具体执行起来,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分配不公和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我们在评价分配制度的时候,不能把分配中存在的问题都算在分配制度的账上,这也是值得注意的一种看问题的方法.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鹏艳发布于:2017-10-26 18:25:15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应该成为普通劳动者提高收入水平的主要途径。为此,一是要加强劳动者职业培训,以提高劳动力要素的质量,从而提高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并获得较高的劳动力价格。二是要让劳动者既能通过劳动方式实现按劳取酬,同时又可以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即按劳动者自身价值或贡献大小,合理地折合成一定股份(如员工持股计划),与资金股、技术股共同参与利润分配。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刘建云发布于:2017-10-26 18:25:2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由我国的社会经济条件决定的。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鹏艳发布于:2017-10-26 18:25:57

初次分配必须适当拉开差距,这样才有利于社会经济效率的提高;但为了有效避免因差距过大而产生的负面影响,必须通过再分配来达到社会收入的相对均衡。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鹏艳发布于:2017-10-26 18:26:32

前,我们的工作重心,就是要在稳定现有中等收入层队伍的基础上,采取有力的措施,使低收入群体中相当一部分人能提高收入,向中等收入阶层靠拢,实现国民收入分配的优化调整。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刘建云发布于:2017-10-26 18:27:02

分配制度的原则合理的收入分配是社会公公平的重要体现,在分配时,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差距悬殊,体现公平正义,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防止差距悬殊,体现公平正义。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鹏艳发布于:2017-10-26 18:28:15

第一,当前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的大原则,同时有按生产资料的分配以及多种其他分配并存,这种分配制度有优越性,可以刺激人的积极性,但缺乏公平,这一点是我们国家需要解决的。
第二,当前社会主义走到了十字路口,其实国家已经意识到了社会分化的加剧,因此国家有宏观调控,但是中国的政治结构阻碍变革,因此分配制度不公平也没办法,需要长时间来解决。
第三,从时代潮流来看,中国的先致富一部分人再实现共同富裕也还是有其科学性,但是政策的连续性这一点国家似乎做的不是很好,现在西部发展也快,但是国家支援力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分配的体制地域差别过大,东西部差别过大,国家应该注意。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徐书凝发布于:2017-10-26 18:28:21

实行这种经济制度的原因: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与这一相适应,我们国家必然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实行这种分配制度的原因:在我国现阶段,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 基本内容: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物质条件:生产力水平 ;直接原因:旧的社会分工和劳动差别的存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茅寅发布于:2017-10-26 18:28:23

 改革开放后,收入分配制度的变迁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打破“铁饭碗”、“大锅饭”,纠正平均主义。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明确指出,各级经济组织必须认真执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建立必要的奖惩制度,坚决纠正平均主义。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决定》首次提出了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勤奋劳动先富起来,最终走向共同富裕。第二阶段: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形式为补充。十三大首次提出和承认了除劳动报酬以外,债券利息、股票红利、企业经营者的风险贴水等的合法性。自此,我国的分配形式出现多样化,收入差距开始拉大。第三阶段: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防止收入差距过大。1997年党的十五大首次明确指出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任务是“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形式”。“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把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并首次对不合理收入提出了“取缔”、“整顿”、“调节”的六字方针。第四个阶段:缩小收入差距,由效率优先向注重公平转变。十六大以后,分配制度的变迁进一步明确了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基本原则—“按贡献参与分配”,并明确提出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的任务是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首次提出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工作重点由强调效率优先转变为更加注重公平。强调“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王藜菲发布于:2017-10-26 18:28:37

分配原则:确立劳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刘建云发布于:2017-10-26 18:28:39

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主体形式的按劳分配,它的实现是同所有制关系以及市场经济规律密切联系的,它作用的范围、实现形式和实现程度不但受公有制成熟程度的制约,也受市场机制和市场规律的制约。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徐书凝发布于:2017-10-26 18:29:35

中国的发展战略主要是改革,主要是经济,教育,医疗,养老还有社会体制改革。 1.东部经济区域---以上海、广州为龙头城市,形成外向型经济特点,引领东部区域面向国际。 2.西部经济区域---矿产资源型区域,只开路不开发暂不发展。 3提高国家资源成本创建技术型经济结构,长期稳定的保持总体物价水平处于微通胀状态 ,逐步达到西方国家物价水平 4.调节就业结构,提高劳动力成本。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王藜菲发布于:2017-10-26 18:29:36

这样做的意义是改变了以往的“大锅饭”做法,有利于发挥收入分配的激励作用,极大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徐书凝发布于:2017-10-26 18:30:18

新华社北京1月30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29日下午就“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发展战略重点,是“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衣领子”、“牛鼻子”。抓准、抓住、抓好战略重点,是保证“十三五”发展开好头、起好步的关键,是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获得全胜的关键。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徐书凝发布于:2017-10-26 18:31: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我国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成效,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精会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刘建云发布于:2017-10-26 18:31:53

无论按劳分配,还是按要素分配,都以承认“要素”贡献客观上存在差异为前提,并且必然承认由这种差异带来的分配差距的合理性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刘建云发布于:2017-10-26 18:32:45

在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条件下,由于个人、群体创造财富的能力不同,必然产生一定的收入差距,这是社会正常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如果收入差距过于悬殊,社会大多数成员不能分享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不仅会导致社会矛盾和冲突尖锐化,而且也会抑制经济增长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茅寅发布于:2017-10-26 18:34:32

改革开放以来,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取得了明显的成就,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第二,居民收入来源日益多元化;第三,居民生活质量持续改善;第四,分配制度改革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对非劳动收入进行保护,突破了过去认为“非劳动收入就是剥削收入”的传统认识,稳定了非劳动收入获取者的预期,调动了他们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提高了全社会非劳动生产要素的配置和使用效率。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刘建云发布于:2017-10-26 18:34:49

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存在三大问题

1.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比偏低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刘建云发布于:2017-10-26 18:35:59

收入分配不公平导致收入差距明显偏大

城乡间、行业间、人群间收入差距扩大,以及收入分配不公平等问题比较突出,也是我国当前收入分配中老百姓反映最强烈的问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茅寅发布于:2017-10-26 18:36:35

 然而,在分配效率大大提高的同时,收入分配的不公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对劳动要素在分配体系中的“歧视”,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都在持续下降。二是收入分配关系不合理,收入差距过大,行业收入差距在国际上也是罕见的,收入最低行业与收入最高行业的差距高达15倍;群体收入差距更是进一步拉大,少数企业高管薪酬水平与社会平均工资相差上百倍,个别的相差上千倍。三是分配行为不规范,分配秩序混乱。表现在拖欠克扣劳动者工资,同工不同酬现象十分严重;事业单位和某些国有企业制度外发放的收入多,津贴补贴名目繁杂、渠道混乱;垄断行业企业还发放名目繁多的福利待遇,据财政部门调查单位之间最高福利与最低福利竟然相差300倍;一些要素市场收入分配失范, 灰色收入、非法收入数量大。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刘建云发布于:2017-10-26 18:37:00

公共服务支出在政府总支出中占比偏低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王藜菲发布于:2017-10-26 18:37:41

我国目前的收入分配结构既不是金字塔型也不是橄榄型,而是介于两者之间,可描绘为鸭梨型或洋葱头型。不管是鸭梨型的分配结构也好,还是金字塔型的分配结构也好,都不是一个最好的分配结构,都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刘建云发布于:2017-10-26 18:38:52

由于政府公共服务支出总体不足,迫使居民用自身的收入来支付快速增长的教育、医疗、社保等支出,不仅挤压了居民的其他消费增长,而且强化了居民的谨慎预期,降低了居民消费倾向。归结起来,我国现有收入分配格局的形成,有发展阶段、国际分工格局等方面的原因,但是体制性弊端是根本性原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王藜菲发布于:2017-10-26 18:39:09

因此,未来我们的分配结构调整的目标,就是高收入者是少数,低收入者也是少数,大多数人的收入处于中等水平,也就是要扩大中等收入的比重。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茅寅发布于:2017-10-26 18:39:16

要实现效率和公平的兼顾,就需要寻找一个适当的均衡点。而这个均衡点的选择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阶段和任务来确定的。当前分配领域的突出矛盾就在于收入差距过大,导致了严重的不公平。如果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形成两极分化,将使有效需求不足,制约经济增长。所以,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是中国解决分配领域问题的现实选择。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徐书凝发布于:2017-10-26 18:40:22

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特别是主要短板,是影响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主要因素,必须尽快把这些短板补齐。脱贫开发工作是我们的一个突出短板,要举全国之力抓好,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各方面都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明确自己工作方面的短板是什么,以扎实的思路、举措尽快把短板补齐,避免各种各样的短板牵扯我们的工作、影响既定目标的实现。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刘建云发布于:2017-10-26 18:40:54

当前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的大原则,同时有按生产资料的分配以及多种其他分配并存,这种分配制度有优越性,可以刺激人的积极性,但缺乏公平,这一点是我们国家需要解决的。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徐书凝发布于:2017-10-26 18:41:3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对所有制结构进行改革的同时,对分配制度也进行了改革与调整.主要是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刘建云发布于:2017-10-26 18:41:45

当前社会主义走到了十字路口,其实国家已经意识到了社会分化的加剧,因此国家有宏观调控,但是中国的政治结构阻碍变革,因此分配制度不公平也没办法,需要长时间来解决。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 2 3 4 5
GO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