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组 郭思聪 关于上海创建科创中心城市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郭思聪发布于:2017-11-09 16:47:19

请大家畅所欲言

点赞 (0) 回复
9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唐紫薇发布于:2017-11-09 18:28:11

作为国际上最重要的都市之一,如果一直坚持经济规模和总量的扩张,甚至只是人口数量的扩张,那这个城市是不可能有太多美好前景的,更不可能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而从上海前三十年的发展来看,虽然走在了全国、乃至世界的前列,但是,也没有完全脱离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与模式,那就是总量和规模的扩张远快于经济内生动力的培育,尤其是科技创新能力的孕育。因此,在国际竞争力、尤其是核心竞争力方面,还与发达国家城市有着较大差距。譬如,上海就没有一个类似于美国硅谷那样的科技聚集中心,而金融也不如英国伦敦、美国纽约。尤其在科技创新能力和意识方面,差距更大。也正因为如此,上海必须在科技创新方面来一次大的突破和飞跃。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范林进发布于:2017-11-09 18:28:17

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必须树立全球视野,对标国际领先水平,不断提升上海在世界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聚焦科技创新,围绕科技改变生活、推进发展、引领未来,率先走出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路;体现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服务功能,根据国家战略部署,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为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作出应有的贡献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郭思聪发布于:2017-11-09 18:28:24
我国正处于大国和平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历史阶段,科技创新能力是核心支撑和主要标志。一个真正的大国,必然也是科技强国。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谭婉伊发布于:2017-11-09 18:28:45
深圳有华为、中兴,北京有联想、小米。相比之下,上海尚未形成行业性的龙头创新企业,本土创新引擎缺乏,这是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最明显的短板之一。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唐紫薇发布于:2017-11-09 18:28:59

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在阐述十三五发展理念时,也把创新作为了首要理念,无疑也为上海成为全球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并可能获得更多这方面的政策和资源支持。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郭思聪发布于:2017-11-09 18:29:07
上海建设科创中心要牢牢把握这场千载难逢的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瞄准全球影响力标杆,努力在某些领域实现由“跟跑者”向“并跑者、领跑者”的转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梁潇帆发布于:2017-11-09 18:29:31
科创是科技创新的简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形成的习惯用语。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杜蓉发布于:2017-11-09 18:29:36

应该清除各种障碍,让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创新人才充分活跃起来,形成推进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核心是解决体制机制问题,突破创新链阻断瓶颈。

用户头像
上海海洋大学-杜蓉 2017-11-09 18:30:26

深入推进地理位置类、市场监管类、民生服务类等政务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应用,鼓励社会主体对政务数据资源进行增值业务开发。建立市与区县政府部门横向互通、纵向一体的信息共享共用机制。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吴润芝发布于:2017-11-09 18:29:39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不仅是上海加快创新驱动战略的现实要求,也是利用上海优势带动全国创新发展的要求。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范林进发布于:2017-11-09 18:30:01

府管理和服务创新取得重要进展,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明显增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形成,科技基础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唐紫薇发布于:2017-11-09 18:30:26

金融创新、资本市场创新等方面,也是上海成为全球具有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条件之一。因为,人才一旦到了一定境界,科技成果一旦到了需要转化的阶段,就必须有金融、资本的支撑,有更多的非技术本身因素的协调运作,譬如融资、上市等。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梁潇帆发布于:2017-11-09 18:30:27
科创总的来说代表科学技术方面的创新、创造活动,或指与科技创新有关的概念。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范林进发布于:2017-11-09 18:30:52

总体要求。建设科技创新中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体现中央要求,把握好“五个坚持”。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谭婉伊发布于:2017-11-09 18:31:13
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只有让各类人才近悦远来,上海才能建成创新创业的人才高地。然而,包括上海在内,国内大多数城市集聚一流创新人才的制度尚不健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王荣耀发布于:2017-11-09 18:31:56
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一项长远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不能一蹴而就。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既要遵循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也要遵循科技创新活动发展的基本规律;既需要长远谋划,更需要统筹部署。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范林进发布于:2017-11-09 18:32:08

 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推进科技创新,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着力推动科技应用和创新成果产业化,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和突出难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吴润芝发布于:2017-11-09 18:32:11

建设科技创新中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体现中央要求,把握好“五个坚持”。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唐紫薇发布于:2017-11-09 18:32:25

上海建立全球具有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脚步已经迈开,关键就看今后的步伐是大还是小、快还是慢了。从中国发展对上海的要求以及中国对的追求来看,上海科创中心的建设,可能只能步子更大、步伐更快。

用户头像
上海海洋大学-潘欣云 2017-11-09 18:48:16

相信上海有能力将这个科创中心建设做的又快又好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杜蓉发布于:2017-11-09 18:32:59

加快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若干重大创新功能型平台。

用户头像
上海海洋大学-杜蓉 2017-11-09 19:00:13

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集聚、引进与发展创新人才,是建设科创中心的基础与核心.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王荣耀发布于:2017-11-09 18:33:24
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是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驱动力和难得的发展机遇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梁潇帆发布于:2017-11-09 18:33:38
2014年5月在上海考察工作时明确要求,上海要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范林进发布于:2017-11-09 18:33:47

坚持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着力以开放促改革,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全面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创新动力和创造活力,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孟捷发布于:2017-11-09 18:34:00

众所周知,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繁荣的基石,形成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特别是实体经济体系是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根本目的。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王荣耀发布于:2017-11-09 18:34:10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都是中央对上海的战略要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范林进发布于:2017-11-09 18:34:33

坚持以集聚和用好各类人才为首要。把人才作为创新的第一资源,集聚一批站在行业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和产业化能力的领军人才,大力引进培育企业急需的应用型高科技创新人才,充分发挥企业家在推进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中的重要作用,打通科技人才便捷流动、优化配置的通道,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强化分配激励,鼓励人才创新创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郭盼发布于:2017-11-09 18:35:29

上海企业依赖外国技术曾创造了很高的gdp,但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不能仅停留在引进和吸收,当前上海全市高新产业的自主知识产权拥有率不足30%,大多数制造业仍停留在加工、组装等价值链低端区域,关键技术、重要材料甚至核心零部件都严重依赖进口,已成为上海产业升级和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的瓶颈和软肋。

用户头像
上海海洋大学-潘欣云 2017-11-09 18:50:18

上海在科技的自主创新方面仍有较大的欠缺,相信在日后的科创中心建设中,这一点一定能够得到改善。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范林进发布于:2017-11-09 18:35:34

坚持以合力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为基础。尊重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规律,培育开放、统一、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建立健全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的服务体系和支持创新的功能型平台,建设各具特色的创新园区,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和社会氛围。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王荣耀发布于:2017-11-09 18:35:39
科技创新的持续繁荣能够提升国际经济中心的内涵和质量、拓展国际金融中心的影响、增强国际贸易中心的能级、巩固国际航运中心的优势,从而实现科技创新中心与“四个中心”的良性互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谭婉伊发布于:2017-11-09 18:35:57
一个普遍共识是,没有好的创新生态环境,不可能孕育成长科技创新中心。创新环境的组成,包括财税、金融和法治等多个方面,上海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范林进发布于:2017-11-09 18:36:18

 坚持聚焦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顶尖水平,选准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必争之地,立足自身有基础、有优势、能突破的领域,前瞻布局一批科技创新基础工程和重大战略项目,支持企业通过各种途径获得若干重要产业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科技创新的跨越式发展。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 2 3 4 5 6
GO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