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小组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如何实现?这一问题的讨论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史海艳发布于:2017-03-23 19:40:34

建设生态文明是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建设生态文明,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特别是其中的可持续发展观。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就业压力大,生态环境突出,因此,对可持续发展问题非常重视。据联合国统计,中国已完成或基本完成大部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在减少贫困和婴儿死亡率,提高医疗卫生、教育、妇幼保健、就业水平等方面表现突出。发展才是硬道理。这句话放到全球大舞台上也非常贴切。可持续发展是世界的选择。 可持续发展是以保护自然资源环境为基础,以激励经济发展为条件,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发展理论和战略。加强发展的可持续性,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当代人在发展与消费时应努力做到使后代人有同样的发展机会,同一代人中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当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

人与自然的协调共生,人类必须建立新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学会尊重自然、师法自然、保护自然,与之和谐相处。中共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把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以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指出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从忽略环境保护受到自然界惩罚,到最终选择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文明进化的一次历史性重大转折。因此建设生态文明,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观。

点赞 (5) 回复
12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袁玥发布于:2017-03-23 20:35:42

我们应该以培育具有建设生态文明能力、具有生态文化教养的人的教育理念,来建立和不断完善独具特色的生态文化教育体系,以此来开展长期的、全面的生态文化教育,以保障全民的生态文化素质达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史海艳发布于:2017-03-23 20:36:56

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模式。自然系统是一个生命支持系统。如果它失去稳定,一切生物(包括人类)都不能生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袁玥发布于:2017-03-23 20:37:12

在生态世界观的基础上,人们应该以生态价值观为核心,培育人与自然的生态伦理教养。无论是人类生命还是非人类生命,所有生命都是具有内在价值的生命主体。

用户头像
上海海洋大学-史海艳 2017-03-23 20:51:50

说得对!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史海艳发布于:2017-03-23 20:37:42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因此,对资源的节约,就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本要求。它要求在生产和经济活动中对非再生资源的开发和使用要有节制,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速度也应保持在它的再生速率的限度以内。应通过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来解决经济增长的问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史海艳发布于:2017-03-23 20:38:11

自然生态环境系统是人类生命的支持系统,能否保持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稳定平衡,是关系到人类能否可持续生存的问题。因此,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平衡,是我们人类一切行为的最高的、绝对限度。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琴发布于:2017-03-23 20:38:19

加强生态文明的建设是人类对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是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党的十七大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把握世界发展大势,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党的十八大深刻把握和自觉认知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明确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党代会报告首次单独论述“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新发展,标志着我们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阶段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史海艳发布于:2017-03-23 20:38:46

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活动,应当限制在能够保持生态环境的稳定平衡的限度以内。对可再生的生物资源的开发,应当限制在生物资源的自我繁殖和生长的速率的限度以内;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也应保持在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的限度内。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琴发布于:2017-03-23 20:39:34

以英国为例,1840年前后,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文明时代是人类社会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阶段,历时几百年的工业文明使得自然处处打上了人类的印迹。人类依靠先进的机器生产和对大自然的无尽索取,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满足了人无尽的占有欲。法国政治家亚里克西思德·托克维尔早在1835年写到英国的工业化城市曼彻斯特时做了如下描写:“从这污秽的排水沟里流出了人类工业的最大巨流,浇肥了整个世界;从这肮脏的下水道里流出来黄灿灿的黄金。在这里,人性得到了最完全的,也是最残暴的发展;在这里,文明表现了它的奇迹,文明的人几乎变成了野人。”

用户头像
上海海洋大学-史海艳 2017-03-23 20:52:13

这个例子好!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琴发布于:2017-03-23 20:40:46

坚持科学发展观是生态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生活需要。为了能够将一个可持续的生态环境留给子孙后代,我们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良性循环能力相结合,实现经济发展可以保护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同时在经济发展中也要更加注重保护生态,可以利用经济建设的成果更好地建设美好的环境,最终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和谐中国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3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史海艳发布于:2017-03-23 20:41:23

不仅要调整需求结构,要把国民经济增长更多地建立在扩大内需的基础上;不仅要调整产业结构,我们要更好、更快的发展现代的制造业以及第三产业,更重要的是要调整要素投入结构,使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不能永远老是依赖物质要素的投入,而是要把它转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和管理的创新上来。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3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史海艳发布于:2017-03-23 20:41:43

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我们还是要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这个基本国策,在全社会的各个系统都要推进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3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琴发布于:2017-03-23 20:41:44

英国的伦敦以前还有一个称呼,叫做“雾都”,讲的就是伦敦的生态环境恶化,被潮湿的雾气包围。20世纪初,伦敦人大部分都使用煤作为家用燃料,产生大量烟雾。这些烟雾再加上伦敦气候,造成了伦敦“远近驰名”的烟霞,伦敦由此得名“雾都”。1952年12月5日至9日期间,伦敦烟雾事件令4000人死亡,1953年,伦敦的烟煤污染又导致800多人死亡,数字触目惊心,这就是忽视了保护生态环境的后果。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3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史海艳发布于:2017-03-23 20:42:00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求,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涵叫代内平等,它实际上讲的是人的平等、人的基本权利,可持续发展的所有问题,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所以我们要在围绕以民生为重点来加强社会建设,来推进公平、正义和平等。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3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史海艳发布于:2017-03-23 20:42:14

把科技创新作为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实际上很多不可持续问题的根本解决要靠科技的突破、科技的创新。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3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史海艳发布于:2017-03-23 20:42:29

把深化体制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和合作作为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要建立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这样的体制和机制,特别是要深化资源要素价格改革,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强化节能减排的责任制,保障人人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3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琴发布于:2017-03-23 20:43:42

雾霾天气污染有时也会发生在我国,会遍及北京、天津、河南等地。雾霾天气使得这些地方的空气质量急剧下降,整个城市灰蒙蒙的,全是可吸入的颗粒物,以至于这些城市的口罩一度卖到脱销。雾霾天气的出现是我国长期不重视环境保护,经济增长粗放造成的。雾霾天气事件发生的城市,都是我国工业发达的城市。而且,这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一味地索取,以至于招来了大自然的警告。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3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琴发布于:2017-03-23 20:45:03

所以,生态文明和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依靠的,缺一不可。

用户头像
上海海洋大学-史海艳 2017-03-23 20:52:27

嗯!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 2 3 4 5
GO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