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小组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如何实现?这一问题的讨论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史海艳发布于:2017-03-23 19:40:34

建设生态文明是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建设生态文明,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特别是其中的可持续发展观。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就业压力大,生态环境突出,因此,对可持续发展问题非常重视。据联合国统计,中国已完成或基本完成大部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在减少贫困和婴儿死亡率,提高医疗卫生、教育、妇幼保健、就业水平等方面表现突出。发展才是硬道理。这句话放到全球大舞台上也非常贴切。可持续发展是世界的选择。 可持续发展是以保护自然资源环境为基础,以激励经济发展为条件,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发展理论和战略。加强发展的可持续性,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当代人在发展与消费时应努力做到使后代人有同样的发展机会,同一代人中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当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

人与自然的协调共生,人类必须建立新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学会尊重自然、师法自然、保护自然,与之和谐相处。中共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把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以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指出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从忽略环境保护受到自然界惩罚,到最终选择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文明进化的一次历史性重大转折。因此建设生态文明,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观。

点赞 (5) 回复
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袁玥发布于:2017-03-23 19:47:50

生态文化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生态智慧,融合现代文明成果与时代精神,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文化载体。

用户头像
上海海洋大学-郑玲艳 2017-03-23 20:41:34

对,文化与文明息息相关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冯雨婷发布于:2017-03-23 19:49:34

加强教育和学习,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 人与自然的关系, 是一种平等和谐的统一关系。我们必须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吸取教训,把促进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与保证未来持续发展统一起来。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冯雨婷发布于:2017-03-23 19:49:51

实践表明,过去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是不负责的行为, 将会为子孙后代带来惨痛的代价。 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向前发展,生态文明将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文明形态。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郑玲艳发布于:2017-03-23 19:50:21
要实现生态文明,也要经济发展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琴发布于:2017-03-23 19:50:34

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对于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冯雨婷发布于:2017-03-23 19:51:04

应深入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和环境法规,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大幅度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力度。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郑玲艳发布于:2017-03-23 19:51:30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逐步加快,各种资源、环境的压力变得越来越突出。只有加大对环境保护,树立牢固的生态文明观念,才能使人类文明向着高层次发展。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冯雨婷发布于:2017-03-23 19:51:41

与此同时,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 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行动,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应履行的道德义务与责任。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冯雨婷发布于:2017-03-23 19:52:07

支持文化创新,加强生态文化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要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森林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绿色消费文化等生态文化, 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道德观、价值观、政绩观、消费观, 并使之广泛渗透到社会、经济、科技、法律、政治以及伦理等领域, 为经济社会的生态化发展提供智力与精神支持。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郑玲艳发布于:2017-03-23 19:52:12
与此同时也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不断发展。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袁玥发布于:2017-03-23 19:52:17

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协同发展的文化。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冯雨婷发布于:2017-03-23 19:52:30

发展现代循环经济 发展现代循环经济就是实现国民绿色经济,解决经济增长和生态破坏之间矛盾的有效出路。现代的循环经济,包括从源头预防污染物产生,从消费降低废物排放,从处理增加利用效率等多个方面。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冯雨婷发布于:2017-03-23 19:52:47

这就要求改变传统工业生产中的“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高污染”,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努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积极淘汰落后生产技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特别是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实现结构节能。大力提倡生态科技,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冯雨婷发布于:2017-03-23 19:53:06

增加对生态、环境的投入 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环保投资就达到GDP的2%,英国2.4%,日本1.8%- 2.9%,到1992年美国达到了2.5%,而中国到2005年才达到1.3%。“十一五”期间规划的投入比例是1.5%,中国生态、环境投入总量不足,加之有效投资率低和投资保障制度不完善,以致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目标难以实现。应当根据引进庇古税等有效的方法约束生态破坏行为,并增加环境治理的财政收入。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金李叶发布于:2017-03-23 19:53:09

       建设生态文明,要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森林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等生态文化,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道德观,并渗透到社会、经济、法律、政治、伦理等领域,为经济社会的生态化发展给予支持。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郑玲艳发布于:2017-03-23 19:53:12
基于目前世界人口众多,生活物资稀缺的现状,生态文明建设是长期艰巨的任务。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双重任务和巨大压力,一方面要保证人民生活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要坚持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琴发布于:2017-03-23 19:53:22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自然资料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物质财富的有限性,人类必须从追求物质财富的单一性中解脱出来,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无疑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冯雨婷发布于:2017-03-23 19:54:35

用法律以及各种规章制度清晰的明确政府、企业、社会、公民对环境保护的责任、义务,并全方位增加对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的投资。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冯雨婷发布于:2017-03-23 19:54:58

树立正确消费观,节能减排 人们需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杜绝浪费。这要求人类摒弃过度挥霍性消费的享乐主义,而主动以实用节约为原则进行适度消费,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郑玲艳发布于:2017-03-23 19:55:08
所以,我认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应该要做到以下几点: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郑玲艳发布于:2017-03-23 19:55:16
 (一)加强教育和学习,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冯雨婷发布于:2017-03-23 19:55:19

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间的物质交换,使得生产消费的消耗最小。资源的使用和环境的破坏都基于人类的欲望,因此以节俭满足基本生存需要为目标的适度消费必定能够大幅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冯雨婷发布于:2017-03-23 19:55:41

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的持续性、公平性及和谐性,追求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应该转变观念,由征服自然变为尊重自然,由索取自然变为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选择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袁玥发布于:2017-03-23 19:55:47

生态文化产业可以提供有实物的生态文化产品,还可以提供可参与、可选择的生态文化服务。还可以将生态旅游文化等融入产业发展之中,提升竞争力,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促进区域经济绿色增长。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郑玲艳发布于:2017-03-23 19:55:52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平等和谐的统一关系,我们必须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吸取教训,把促进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与保证未来持续发展统一起来。过去“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实践已经证明了其不合理性,将会为子孙后代带来惨痛代价。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冯雨婷发布于:2017-03-23 19:56:01

生态文明社会是一个人与自然共同繁荣,和谐相处,持续发展的文明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重大战略任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琴发布于:2017-03-23 19:56:12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内涵十分丰富,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弘扬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指明了人类摆脱发展困境的方向,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丰厚积淀和交流融合的结晶。这一理念,揭示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客观规律,描绘了人类文明的高级形态——生态文明社会。要真正把生态文明理念变为现实,必须通过全社会的行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深刻认识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境界。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袁玥发布于:2017-03-23 19:56:33

生态文化是新的文化,要适应新的世界潮流,广泛宣传,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识和关注,通过传统文化和生态文化的对比,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兴趣,有利于资源的开发,保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促进经济发展,造福于子孙。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史海艳发布于:2017-03-23 19:56:40

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 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史海艳发布于:2017-03-23 19:57:29

可持续发展注重社会、经济、文化、资源、环境、生活等各方面协调“发展”,要求这些方面的各项指标组成的向量的变化呈现单调增态势(强可持续性发展),至少其总的变化趋势不是单调减态势(弱可持续性发展)。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 2 3 4 5
GO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