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贸二班讨论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宋宇轩发布于:2018-06-11 09:53:12
人无德不立,国无法不治。道德是人们心中的法律,法律是成文的道德。法律与道德对于社会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法律与道德作为人类社会两种重要的调整机制,共同维护人类社会关系稳定、和谐发展。结合现实谈谈你对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的理解。 格式:班级+姓名+学号+内容
点赞 (1) 回复
27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松哈尔·艾合买提发布于:2018-06-11 10:49:54
17国贸2班 松哈尔·艾合买提 1742251道德是靠公民自我的约束而实现的,而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来实现的。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7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梁子仪发布于:2018-06-11 10:49:58
国贸二班 梁子仪 1742229 道德是后天养成的合乎行为规范和准则的东西。它是社会生活环境中的意识形态之一,它是做人做事和成人成事的底线。它要求我们且帮助我们,并在生活中自觉自我地约束着我们。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7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唐昕贇发布于:2018-06-11 10:50:10

国贸二班 唐昕贇 1742216

法律属于制度的范畴;而道德则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法律规范的内容主要是权利与义务,强调两者的衡态;道德强调对他人、对社会集体履行义务,承担责任.法律规范的结构是假定、处理和制裁或者说是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而道德规范并没有具体的制裁措施或者法律后果.法由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而道德主要凭借社会舆论、人们的内心观念、宣传教育以及公共谴责等诸手段.法是按照特定的程序制定的,主要表现为有关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或者是特殊判例;而道德通常是潜移默化的.法必然要经历一个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它最终将被道德所取代,人们将凭借自我道德观念来实施自我行为.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7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洪林森发布于:2018-06-11 10:50:11

国贸二班 洪林森 1742245
 法律与道德是相互区别的,不能相互替代、混为一谈,也不可偏废,所以单一的法治模式或单一的德治模式不免有缺陷;同时,法律与道德又是相互联系的,在功能上是互补的,都是社会调控的重要手段,这就使得德法并治模式有了可能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7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朱惠姗发布于:2018-06-11 10:50:12
国贸二班 朱惠姗 1742224 它以利益为取向,要求的不是“重义轻利”的道德观,而是以义为镜、合法取利的法治观。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必然要求大学生对公平、公开、竞争等主体精神的认同,及由此决定的对法治精神的呼唤。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7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顾肖潇发布于:2018-06-11 10:50:16
国贸二班 顾肖潇 1742220 调整的对象不同。法调整的是人们的外部行为,即意志的外在表现,因为法定首要任务是要建立一种外在秩序。道德则不同,它同时要求人们的外部行为和内在动机都符合道德准则。它给人们提出并要求解决的不仅是举止行动,还包括动机和世界观问题,而且更注重后者。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7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周沐瑶发布于:2018-06-11 10:50:26
国贸2班 周沐瑶 1742205 道德是判断法律存在的合理性基准,也是法律存在的正当性根据。 那么道德与法律之间在本质上真的就有某种必然联系吗?道德是否就先在的必然的构成法律的基础?法律的正当性是否必须由道德来证成?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7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梁子仪发布于:2018-06-11 10:50:30
国贸二班 梁子仪 1742229 道德是引导人们追求至善的良师。它教导人们认识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教导人们正确地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从而正确地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和规范自己行为。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7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松哈尔·艾合买提发布于:2018-06-11 10:50:31
17国贸2班 松哈尔·艾合买提 1742251违反道德的行为是不会受到司法制裁的,而违反法律的行为是一定会受到制裁的。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8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韩雨飞发布于:2018-06-11 10:50:32
国贸二班 韩雨飞 1742226 具体地说,一是通过教育和教化,将法治观念和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并加强多层次的普法宣传教育;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8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孙诗宇发布于:2018-06-11 10:50:32

国贸二班 1742219 孙诗宇 法律为道德的遵守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人们常说,法律是道德的底线。只有当法律得以遵守,才能为道德的遵守提供一个基本的社会秩序。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8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唐昕贇发布于:2018-06-11 10:50:41

国贸二班 唐昕贇 1742216

法律与道德的差异:原始社会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法律,只有道德规范或宗教禁忌,或者说氏族习惯。法律是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氏族制度的解体以及私有制、阶级的出现,与国家同时产生的。而道德的产生则与人类社会的形成同步,道德是维系一个社会的最基本的规范体系,没有道德规 范,整个社会就会分崩离析。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8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朱惠姗发布于:2018-06-11 10:50:51
国贸二班 朱惠姗 1742224 市场经济的抉择预示着民族精神的价值取向由道德本位向法治本位转型。与之相适应,现代高校德育在内容、形式和对象上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8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梁子仪发布于:2018-06-11 10:51:02
国贸二班 梁子仪 1742229 道德是社会矛盾的调节器。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和自己的同类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因此,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各种矛盾,这就需要通过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内心信念等特有形式,以自己的善恶标准去调节社会上人们的行为,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使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臻于完善与和谐。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8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晨薇发布于:2018-06-11 10:51:05
国贸二班李晨薇1742217它们是两种重要的社会调控手段,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任何社会在建立与维持秩序时,都不能不同时借助于这两种手段,只不过有所偏重罢了。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益、相互推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8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韩雨飞发布于:2018-06-11 10:51:06
国贸二班 韩雨飞 1742226二是提高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增加面向基层的法律服务供给,让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中真实地感受到法的存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8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王倍倍发布于:2018-06-11 10:51:15

国贸二班王倍倍1742202        道德与法律又是相互联系的。它们都属于上层建筑,都是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它们是两种重要的社会调控手段,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任何社会在建立与维持秩序时,都不能不同时借助于这两种手段,只不过有所偏重罢了。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益、相互推动的。其关系具体表现在 
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道德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社会有序化要求的道德,即一社会要维系下去所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的道德”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8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周沐瑶发布于:2018-06-11 10:51:16
国贸2班 周沐瑶 1742205 作为人性欲求外化所带来的冲突的产物,二者之间实际上具有同源性,也即从根本上来看,二者均源自于人的本性,源自于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人的本性要求所带来的各种矛盾与冲突,因此,它们实际上是在同一个基础上产生并为同一个目标服务的两种手段,——只不过各自建立的基点、诉诸的手段不同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8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孙诗宇发布于:2018-06-11 10:51:17

国贸二班 1742219 孙诗宇 法律与道德同时作为上层建筑, 受经济基础的制约,同时又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历史性,它们都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其次,法律与道德在功能上相辅相成,法律与道德同属于社会精神文明范畴,都是调整社会关系的途径,它们在不同的环境下作用也不相同。在和平年代,统治者一般比较重视道德的作用,以感化被统治者;然而在暴乱的年代,统治者会更多地采用法律手段来镇压反抗。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9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朱惠姗发布于:2018-06-11 10:51:30
国贸二班 朱惠姗 1742224 由单纯的思想品德教育发展到思想品德、心理健康、法律意识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德育。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9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唐昕贇发布于:2018-06-11 10:51:34

国贸二班 唐昕贇 1742216

两者调整的对象不同。道德和法律在调整对象方面的区别主要体现为:道德主要是通过对人们内心的信念和思想动机的调整来影响人们的外部行为;法律主要指向人们的外部行为,要求人们外部行为的合法性。具体来讲,道德命令是内在的、自觉的,法律史外在的、强制的。道德包含动机方面的考虑,要求人们根据伦理责任的意识行动,法律则不考虑潜在的动机,主要以行为的外在方面作为依据。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9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梁子仪发布于:2018-06-11 10:51:34
国贸二班 梁子仪 1742229 道德是催人奋进的引路人。它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意识、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树立正确的义务、荣誉、正义和幸福等观念,使受教育者成为道德纯洁、理想高尚的人。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9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晨薇发布于:2018-06-11 10:51:44
国贸二班1742217李晨薇道德是社会舆论形成的 一个人如果没有道德 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但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 所以说道德是社会自发形成的“法律”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9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松哈尔·艾合买提发布于:2018-06-11 10:51:50
17国贸2班 松哈尔·艾合买提 1742251违反道德不一定违反法律,违反法律一定是违反道德的。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9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朱惠姗发布于:2018-06-11 10:52:02
国贸二班 朱惠姗 1742224 为此,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体现时代的这一要求,把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放到一个相当重要、相当突出的战略高度上来认识,突出其应有的地位。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9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唐昕贇发布于:2018-06-11 10:52:11

国贸二班 唐昕贇 1742216

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补充。第一,法律应包含最低限度的道德。没有道德基础的法律,是一种“恶法”,是无法获得人们的尊重和自觉遵守的。第二,道德对法的实施有保障作用。“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执法者的职业道德的提高,守法者的法律意识、道德观念的加强,都对法的实施起着积极的作用。第三,道德对法有补充作用。有些不宜由法律调整的,或本应由法律调整但因立法的滞后而尚“无法可依”的,道德调整就起了补充作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9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周沐瑶发布于:2018-06-11 10:52:12
国贸2班 周沐瑶 1742205 前者以人性善或人性可能为善为基点,诉诸的是人们的内心与自律;而后者则以人性恶或者人性可能为恶为基点,诉诸的是外在的监督与强制。因此,从各自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本质上来看,道德并不先在的必然的构成法律的基础,法律也不必然的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之上。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9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晨薇发布于:2018-06-11 10:52:15
国贸二班李晨薇1742217法律是道德的载体通过立法程序,将社会中的道德理念制度化、规范化,赋予社会的道德观念以法律的强制力,是法律形成的一个重要途径。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9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松哈尔·艾合买提发布于:2018-06-11 10:52:21
17国贸2班 松哈尔·艾合买提 1742251法律其实某种意义上就是根据这个社会的道德水平而制定的。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0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王倍倍发布于:2018-06-11 10:52:30

国贸二班王倍倍1742202       法律的实施,本身就是一个惩恶扬善的过程,不但有助于人们法律意识的形成,还有助于人们道德的培养。因为法律作为一种国家评价,对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法律所包含的评价标准与大多数公民最基本的道德信念是一致或接近的,故法的实施对社会道德的形成和普及起了重大作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