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观不同,表现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时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
正确的人生观指引人走人生正道,用自己的劳动创造人生业绩,成为一名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高尚的人;错误的人生观导致人们背离人生正道,走到邪路上去,甚至成为危害社会危害人民的罪人。
因各历史时代人们的需要和利益不同,人的价值观也不同。
修养是个人魅力的基础,其它一切吸引人的长处均来源于此。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列在首位说明良好的个人修养是成就事业的前提。做一个文明的大学生是学校和社会对我们的基本要求。
但是在高度发达的现在社会里,修养不高的人却比比皆是。缺乏修养的人还有很多,有些人乱扔垃圾,甚至随地吐痰。还有些竟然脏话连篇,不注意语言文明。
一个人如果要获得别人的赞赏、别人的尊重、甚至吸引别人的注意,提高自身的修养是非常重要的。
为什么有些人说话、举手投足、甚至微笑或者问候;更甚至接听电话都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而有些人则恰恰相反呢?这里面就是一个人的修养了。有时,优雅和礼貌并不完全是做给别人看的,其实从内心深处,我们每一个人都很欣赏这样的美。并不一定长得很美、很帅;并不一定拥有一把很好的嗓子、或者一只名牌的手表,稍加注意,就可以在普通人中脱颖而出,这就是个人的修养了。俊朗的外表、皎好的面容仅仅是母亲给的。但优雅礼貌的行为则是后天的获得。许多时候,后天的获得都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的。
因此,迫切的希望我们在提高经济水平的过程中能够提高自己的修养,只有每个人的修养得到了提高,整个社会才可以算是真正发展起来了。
1327228
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不同成长阶段受社会、家庭、亲朋的影响,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偏颇,都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这本来符合人类发展规律1627213
修养是一个人的内在品性,是他在待人接物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优秀品质。它没有服饰华丽,也不如外貌善交,它如谦谦君子唯有与之相处方可品读。
修养是什么?修养是面对心性不投之人时表现出的沉默与笑容。世界之大,众生之多。每个人在遗传基因的影响和后天环境的塑造下,会形成各自不同的性格。古人云,话不投机半句多。只是这不多的言语背后,一份微笑,让你显出与众不同的豁达和从容。笑,是对不同声音的理解,是对自我的执着,是包容,是大度。
修养是什么?修养是得意时不忘形,失意时不颓废。人生充满挑战和机遇,或许今天的我们因为一次偶然而得到梦寐以求的东西,也或许明天我们又会因为无法避免的原因面临困境。其实无论得意失意,我们都应坦然面对。人生没有预言,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崭新的,没有谁可以预知未来。所以,风雨也好,鲜花也罢,只是人生的某一部分,只是一段路程而已。生命不会因为一束鲜花而绚烂一生,也不会因为一场风雨而失去所有。所以,真的不必因它过于喜形于色,怒形于色。认识到这一点,你与修养会越来越近。
修养是什么?修养是面临突发事件时所表现出的从容与冷静,修养是平淡日子里的用心,是对身边每一份情感的珍惜。修养是什么?对男人而言,是绿荫如树,是深沉似海。对女人而言,是知性优雅,是气质内涵。
修养如书,精彩其内;修养如乐,怡情无声。与有修养的人交往,你会感受到人性的美,成为有修养的人,你会体悟到生活的美!
1627228
“敬畏心”之有无,之强弱,之是否自觉,之能否贯串始终,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程度、文化文明水准和人格的高下。因此属于人生的基本功课,是“自觉人生”的题中应有之义,任何一个人都不能不非常重视。1627213
任何一个人都必须存有敬畏心,这是基本的生存之道。存有敬畏心,就能够严格自律,谨言慎行,就能够明白道理,遵守规矩,就能够坚持真理,善始善终。如若不然,无所谓约束,无所谓规范,我行我素,天马行空,触犯天理人情,那么到头来就不免一事无成甚至身败名裂。1627213
坚持梦想者同行,与坚持信念者同行,与相信者同行,感谢这一分钟的陪伴。
把这份能量和爱传出去,和更多人一起,每天为自己种下一个善根,让我们共同努力,把世界变的更美好。
心存善念、相信自己的信念,我们都可以改变自己的人生!1627213
修养就是人在个体心灵深处经历自我认识、自我解剖、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的过程后所达成的境界,主要包括20个字的内容,即: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悌慎廉,勤正刚直勇。
修养的目标涵盖而较广,大而言之,包括怎样做一个忠诚的爱国主义者,做一个乐于奉献的集体主义者,做一个有理想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做一个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继承者;小而言之,包括怎么做一个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的合格公民,等等。
“仁”是“爱人”“人道”的意思;“义”是承担合理的责任的意思;“礼”是道德约束,起到为达到“义”而预防的作用。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
纪律和理想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了远大的理想,才会有自觉的纪律,而理想的实现又要靠纪律来保证。离开了自觉的纪律,美好的理想也就等于空想。特别是改革开放过程中,纪律尤其重要。
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礼记·大学》 原文是“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意是说:古代那些要使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要先治理好他的国家;要治理好国家的人,要先整顿好自己的家;要整顿好家的人,要先进行自我修养;要进行自我修养的人,要先端正他的思想……思想端正了,然后自我修养完善;自我修养完善了,然后家庭整顿有序;家庭整顿好了,然后国家安定繁荣;国家安定繁荣了,然后天下平定。 这是儒家思想传统中知识分子尊崇的信条。以自我完善为基础,通过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是几千年来无数知识者的最高理想。然而实际上,成功的机会少,失望的时候多,于是又出现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积极而达观的态度相互结合补充,几千年中影响始终不衰。
大学生如何修身立德
1、提高素质、不断学习;2 、博览群书、储备知识;3 、帮助他人、快乐自己;4 、举止文明、礼貌待人;5 、尊重他人、不说脏话;6 、胸怀宽阔、海纳百川;7 、知足感恩、理解他人;8 、谦虚谨慎、不骄不躁;9 、诚实守信、立人之本;10、不惧挫折、百折不挠;11、不计前嫌、宽容待人;12、乐观向上、笑对人生;13、闻过则喜、自知之明;14、接受批评、虚心纳谏;15、赞美他人、不存嫉妒;16、科学理财、节约有度;17、平和心态、自我调控;18、自爱自尊,自信自强;19、刚柔相济、惠外秀中;20、知书达理、是非分明;21、乐于奉献、不求回报。22、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完善在我。在心理学上,人格泛指一个人独特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
对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来说,就是指在生活上、学习上应该没有怨恨。在生活上,吃得饱,穿得暖就行用不着去和别人攀比,自己毕竟也是每个月从父母那里要取生活费,还没有自食其力,当然即使我们以后参加工作后,也应该保持一种简朴的生活作风,而不用去怨恨。保持一颗平常的心、豁达之心,这样以后才能将自己的全部精力用于治学上。物质上的追求是庸俗的,精神上的追求与自身品德的修行才是永恒的。简约不简单,保持一颗积极向上之心才最为可贵,将自己的精力用于求知上,并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去改善整个社会才是一个仁德之人所必备的品行。1627205
在学习上如果碰到一些问题自己不懂,而别人却懂时,不要去怨恨自己没有别人聪明,那只是自己在那些问题上所花费的功力不够而已,多花一点时间在上面,认真钻研一下,自然而然就会懂了。当你对某些问题百思不得其解,请教同学、老师也得不到满意的答案时,也用不着去怨恨。人的一生本来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从自我肯定到否定再到肯定的一个过程。生无所息,活着就要学习。只有不断地去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学问,提升自己的品德,做一个有益于社会之人 。1627205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自《大学》。《大学》讲“大学之道”,论述如何成就崇高德性和人格,怎样成为经国济世的人才。
“修身”为“修齐治平”之始。《大学》特别强调修身:“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概括了修身与社会和谐之间的关系,它包含有两层含义:
其一,儒家主张“天下为公”,人们应该共担社会责任。既然社会成员都不是孤立的存在,就必须考虑自己的社会性内涵,讲求公共意识和公共道德,不论身处社会基层的民众,还是属于贵族阶层的大夫,乃至国君、天子,都要自觉修身。
其二,由个人而家、国、天下,由身修到家齐、国治、天下平,这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过程。社会要取得大同与和顺,人们就必须自觉修身,由“明德”而“新民”,进而实现社会的“至善”。这与孔子所说“修己以安人”一致,突出了“修己”或“修身”的价值与意义。
怎样修身?《大学》给出的方式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格物”要求“即物穷理”,在具体行为中增长见识;“致知”是在实际行动中探明本心,求得真知;“诚意”是在推致事物之理的基础上诚实意念;“正心”是去除各种“未安”的情绪,保持心灵的宁静。修“身”落脚于修“心”,由此提高品德修养,整齐家族家庭,实行仁政德治,最终求得天下太平。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视为对“大学之道”的概括,它也是儒家学说的精髓所在。儒家“修齐治平”之道也是自尧舜以来古圣先贤智慧的凝练与总结。因此它才能够在历代士人的心中深深扎根。无数的志士仁人都胸怀天下,心系苍生,他们有崇高的价值信念和高尚的理想追求,如北宋儒学家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历史上,不少人把《大学》看成中国的“圣经”,显示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儒家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儒学教人“成人”,具备人的社会性内涵;更教人成为“君子”,成为社会管理人才。“君子”一词本义是为政者和贵族男子的统称,引申义则是道德上的高尚。孔子说“君子之德风”,既然责任大,就该要求高;既然是尊贵的人,就应是高尚的人。“大学之道”强调人的全面成长,培养“大人”“君子”。
近代以来,中国落后挨打,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严重受挫,在反思传统时出现了很大偏差。孙中山先生说,“修齐治平”之道“本属于道德之范围”,有时却不得不“把它放在智识范围内来讲”。事实上,“我们祖宗对于这些道德上的工夫,从前虽然是做过了的,但是自民族精神失去了之后,这些智识的精神,当然也失去了。所以普通人读书,虽然常用那一段话做口头禅,但是,那是习而不察,莫名其妙的”。直到今日,虽然人们常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应该更加清楚它作为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丰富意涵,了解它对于中华民族数千年和睦和平的巨大意义。
1627229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谈及中国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近期,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学习小组”刊发的《习近平的文学情缘》一文披露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脱稿讲述的15个故事,其中他深情地说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这代人自小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
1627229
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重要讲话中提出的“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八字箴言,既是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也是重要的途径和有效的方法。德是首要、是方向,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修德立身。因为修不好德,就没有强劲的动力,很难求得真学问;修不好德,就没有坚定的立场,很难做出正确的决断选择;修不好德,就没有明确的方向,很难沉下心来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
时光荏苒,岁月峥嵘,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日子里,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以“深入学习党章党规,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做合格的共产党员”的“两学一做”的学习教育实践活动,这是继党的群众教育路线活动和党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之后,深化全党教育的又一次重要实践,如何开展好党的这项活动,我们首要的还是要把握好“两学一做”的基础脉络,理解好“两学一做” 的思想传承。
1627229
正心以为本,修德以为基”。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司马光曾说,其为人修德忠孝节义、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家思想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修业必先修德。“德”是每个人成长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一个人的“才”只有与“德”相匹配,以“德”为引领,才能真正成为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栋梁之才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自《大学》。《大学》讲“大学之道”,论述如何成就崇高德性和人格,怎样成为经国济世的人才。
“修身”为“修齐治平”之始。《大学》特别强调修身:“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概括了修身与社会和谐之间的关系,它包含有两层含义:
其一,儒家主张“天下为公”,人们应该共担社会责任。既然社会成员都不是孤立的存在,就必须考虑自己的社会性内涵,讲求公共意识和公共道德,不论身处社会基层的民众,还是属于贵族阶层的大夫,乃至国君、天子,都要自觉修身。
其二,由个人而家、国、天下,由身修到家齐、国治、天下平,这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过程。社会要取得大同与和顺,人们就必须自觉修身,由“明德”而“新民”,进而实现社会的“至善”。这与孔子所说“修己以安人”一致,突出了“修己”或“修身”的价值与意义。
怎样修身?《大学》给出的方式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格物”要求“即物穷理”,在具体行为中增长见识;“致知”是在实际行动中探明本心,求得真知;“诚意”是在推致事物之理的基础上诚实意念;“正心”是去除各种“未安”的情绪,保持心灵的宁静。修“身”落脚于修“心”,由此提高品德修养,整齐家族家庭,实行仁政德治,最终求得天下太平。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视为对“大学之道”的概括,它也是儒家学说的精髓所在。儒家“修齐治平”之道也是自尧舜以来古圣先贤智慧的凝练与总结。因此它才能够在历代士人的心中深深扎根。无数的志士仁人都胸怀天下,心系苍生,他们有崇高的价值信念和高尚的理想追求,如北宋儒学家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历史上,不少人把《大学》看成中国的“圣经”,显示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儒家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儒学教人“成人”,具备人的社会性内涵;更教人成为“君子”,成为社会管理人才。“君子”一词本义是为政者和贵族男子的统称,引申义则是道德上的高尚。孔子说“君子之德风”,既然责任大,就该要求高;既然是尊贵的人,就应是高尚的人。“大学之道”强调人的全面成长,培养“大人”“君子”。
近代以来,中国落后挨打,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严重受挫,在反思传统时出现了很大偏差。孙中山先生说,“修齐治平”之道“本属于道德之范围”,有时却不得不“把它放在智识范围内来讲”。事实上,“我们祖宗对于这些道德上的工夫,从前虽然是做过了的,但是自民族精神失去了之后,这些智识的精神,当然也失去了。所以普通人读书,虽然常用那一段话做口头禅,但是,那是习而不察,莫名其妙的”。直到今日,虽然人们常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应该更加清楚它作为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丰富意涵,了解它对于中华民族数千年和睦和平的巨大意义。
“在国无怨,在家无怨”,保持一颗平常之心,做自己的事,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自己的人生观。正所谓:“敏于行,而讷于言。”1627205
修德就是修养德行,注重道德实践,行善积德。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青年时期是人生发展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面临的选择很多,能否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关键在于能否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指导。青年只有以高尚的品德做积淀,才能舞出充实而无悔的青春,才能走得正、走得宽、走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