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组,兰海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兰海平发布于:2018-05-22 18:00:59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重要内容,又被写入*修正案草案。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我们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继续为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中国愿与各国一道,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懈努力。”

点赞 (1) 回复
21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兰海平发布于:2018-05-22 18:59:27

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有许多内容充分展现了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一带一路”建设就是其中的重要方面。深入学习《习*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论述,我们深切感受到“一带一路”建设从倡议走向实践、从愿景变为行动,进展和成果超出预期,合作伙伴越来越多,影响力和号召力日益增强。“一带一路”的“朋友圈”不断扩大,不仅为中国的发展营造了有利外部环境,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了坚实基础。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1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蒙齐发布于:2018-05-22 18:59:42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需要理念引领,更需要行动力量。中国不仅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者,也是先行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下,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1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吴宇涵发布于:2018-05-22 18:59:54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讲求“以和为贵”,追求“天下大同”。古人云,“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可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精髓,可能长久以来就一直默默地植根并传承于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了。 只不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近代的中国饱受屈辱,自身难保,如今终得浴火重生。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中国正昂首阔步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上,此时,中国没有忘记四海兄弟,誓言共创世界大同。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率先提出并逐步完善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先进外交理念。2013年4月,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习*主席首次提出“命运共同体”的概念。2015年3月,习*主席再次出席博鳌论坛,明确了“亚洲命运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法。 2015年9月,习*主席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讲话。2017年1月,习*主席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至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主张响彻全球,举世瞩目。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1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兰海平发布于:2018-05-22 18:59:59

当前,我国发展正从“引进来”向“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转变。习*同志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努力拓展改革发展新空间》中指出:“‘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推行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东连亚太经济圈,西接欧洲经济圈。“一带一路”建设顺应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提供了一个包容性巨大的合作发展平台,能够把中国同各参与国的利益结合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实践证明,“一带一路”建设不仅为我国改革开放和持续发展提供了新动力,也为世界经济复苏、各国合作发展和全球治理变革提供了中国方案。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1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蒙齐发布于:2018-05-22 19:00:14

共商共建“一带一路”,打造国际发展合作新平台。“一带一路”倡议是习*主席为促进全球共同繁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宏伟构想,旨在发掘古代丝绸之路的内涵,构建以亚欧大陆为核心、辐射全球的互联互通网络,为应对世界经济挑战提供新思路。5年来,丝路精神、共商共建共享等合作原则深入人心,中国同许多国家发展战略顺利对接,一大批务实合作项目开花结果,给各国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去年5月,140多个国家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形成了共襄盛举、共建“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势头。正如习*主席指出的,“一带一路”不像国际上有些人所称是中国的一个阴谋,要有也是“阳谋”,我们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把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落到实处,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使“一带一路”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1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吴宇涵发布于:2018-05-22 19:00:25
第一,共商。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也是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刑警组织、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等几乎所有重要国际机构的积极参与者。中国对于重大国际问题从不缺席,均积极建言献策,主张“大家的事由大家商量着办”。 去年,中国举办了“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与来自120多个国家的政党和政治组织分享治党治国经验。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将主办四场主场外交活动,即博鳌亚洲论坛、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四场活动中,中国将广邀亚非拉兄弟和世界各国友人来华欢聚一堂,共商合作发展大计。 第二,共建。由习*主席于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共建项目的典范。“一带一路”规模宏大,涵盖亚非欧三大洲的65个核心国家,总人口44亿,占全世界人口的63%,唯有共建,方能成功。中国为此所倡导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新型国际金融机构,也并非中国一家独大,而是各方平等参与,共同建设。 此外,中国坚定支持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并率先垂范。中国也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积极推动《巴黎协定》的生效和落实。今年1月,中国政府发表首份北极政策文件——《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表示愿依托北极航道的开发利用,与各方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在区域内,中国积极参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和亚太自贸区(FTAAP)的建设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1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兰海平发布于:2018-05-22 19:00:30

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实践。习*同志在《让“一带一路”建设造福沿线各国人民》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着眼于我国‘十三五’时期和更长时期的发展,逐步明确了‘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3个大的发展战略。”其中,“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改变过去点状、块状发展格局,形成以点连线、由点带面、线廊互动的发展格局,可以使西部地区一跃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合作的前沿,同时把京津冀、珠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经济圈和长江经济带、东中西地区自由贸易区以及各省市重点经济发展区域有机衔接起来,能够极大优化我国经济发展空间布局,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1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徐俐琳发布于:2018-05-22 19:00:41
为了和平,我们要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偏见和歧视、仇恨和战争,只会带来灾难和痛苦。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1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蒙齐发布于:2018-05-22 19:01:01

深入参与全球治理,引导国际秩序变革方向。在“逆全球化”思潮明显上扬、国际社会对经济全球化走向陷入普遍迷茫之际,习*主席在达沃斯发出支持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时代强音,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影响,其国际效应至今仍在延伸。中国先后主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等主场外交,深入参与各种多边合作机制,一系列中国主张上升为全球共识,为世界更好发展注入了强大正能量。中国设立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支持多边合作事业,引领全球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国提出新的发展观、安全观、治理观,发起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新型多边金融机构,推动改革全球治理中不公正不合理安排,积极参与气候变化、海洋、网络等新兴领域规则制定,成为全球治理进程中最有活力、最有担当的积极力量。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2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兰海平发布于:2018-05-22 19:01:31

实现合作共赢的新平台。习*同志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努力拓展改革发展新空间》中指出:“我国是‘一带一路’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但建设‘一带一路’不是我们一家的事。”“我们要在发展自身利益的同时,更多考虑和照顾其他国家利益。”“一带一路”建设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各参与国的合唱。“一带一路”建设强调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超越旧的全球治理理念,以合作共赢代替零和博弈,各国平等参与、协同推进,兼顾各方利益和诉求,体现各方智慧和创意,发挥各方优势和潜能,形成新的合作优势;坚持互利共赢,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实践证明,“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整合各参与国的产能优势、技术优势、资金优势、资源优势、市场优势,推进各参与国的互利合作,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开展区域合作,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2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吴宇涵发布于:2018-05-22 19:01:45
最近,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三十七届会议通过了中国提出的“在人权领域促进合作共赢”决议。决议呼吁各国共同努力,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又一次出现在国际组织的文件中,体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民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一股逆流,全球治理面临新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各国只有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才能共创人类社会美好未来。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中国外交树立起来的一面旗帜。党的十九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2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蒙齐发布于:2018-05-22 19:01:56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对世界的重要思想和理论贡献。党的十九大明确将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全面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内涵,提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被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将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不懈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增进中国和世界人民福祉。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2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兰海平发布于:2018-05-22 19:02:07

沟通世界文明的新纽带。习*同志在《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指出:“‘一带一路’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一带一路”不仅是一条经济发展之路,也是一条文明交流之路。它有利于将各个文明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推动人类文明创新,从而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之路。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2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兰海平发布于:2018-05-22 19:02:41

一带一路”建设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核心内容,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符合各国人民利益。“一带一路”建设与我国其他一系列外交布局的实施,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新的重大贡献。习*同志在《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深入总结了“一带一路”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一带一路”建设具有广阔前景。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2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徐俐琳发布于:2018-05-22 19:02:52
在联合国迎来又一个10年之际,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让铸剑为犁、永不再战的理念深植人心,让发展繁荣、公平正义的理念践行人间!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2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杜闻玥发布于:2018-05-22 19:02:52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形成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它尊重的是人民大众的利益。首先是“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是建立在关怀中国人民的利益上;其次是“亚洲命运共同体”,是建立在尊重亚洲人民的利益上;最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建立在关心全球人类的利益上。可以说每一个步骤,每一个阶段都是以人本主义为基础的。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2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梁诗琪发布于:2018-05-22 19:03:16

 它折射出中国共产党强烈的使命担当。我们党从建党伊始,就把中国人民的幸福与世界人民的幸福紧紧连接在一起,就充分意识到中国共产党应当具备国际主义精神。随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习*同志以社会主义大国领导人的宽广视野、恢宏气度、开阔胸怀,积极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大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前途与命运的历史自觉。这种情怀,既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世界大同、主张协和万邦的现实反应,也体现出中国正完成从独善其身到兼济天下的角色转换。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2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兰海平发布于:2018-05-22 19:03:21

各参与国发展规划深入对接。“一带一路”建设是实现战略对接、优势互补。“一带一路”建设把中国发展同各参与国发展结合起来,把中国梦同各参与国人民的梦想结合起来。比如,“一带一路”建设同俄罗斯提出的欧亚经济联盟、土耳其提出的“中间走廊”、英国提出的“英格兰北方经济中心”等发展战略实现对接。正因为如此,“一带一路”建设得到众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响应和支持,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的重要决议也纳入“一带一路”建设相关内容。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2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蒙齐发布于:2018-05-22 19:03:25

 习*同志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中国对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贡献。它反映了中国在世界大变局中的国际治理观和国际秩序观,将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新动力,促进形成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3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曾艺发布于:2018-05-22 19:03:44

将理念变为行动,从蓝图走进现实,“一带一路”倡议在短短数年间,就成为国际社会最受欢迎的公共产品,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逐渐落实,构建起各自优势互补、彼此互联互通、包容开放发展的国际合作平台,各国共同发展的多赢局面正在形成。截至2017年年底,中国已经同80个国家和组织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同30多个国家开展了机制化产能合作,在沿线24个国家推进建设75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创造了近20万个就业岗位。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3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吴宇涵发布于:2018-05-22 19:03:51
推进全球治理创新。现有全球治理体系很大程度上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产物,一些理念和规则与当代人类进步事业发展的需要已经不相适应。但在一些既得利益国家和国家集团的阻碍下,深入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仍存在不小难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推进全球治理的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组织创新,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在新的国际多边合作和治理框架中推动国际体系发展与完善,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比如,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通过新的国际合作机制转化为实际行动,扩大了各国利益交汇点,有力推动着世界共同发展。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3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兰海平发布于:2018-05-22 19:03:51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稳步推进。设施联通是合作发展的基础。我国已与各参与国签署了130多个双边和区域运输协定,涉及铁路、公路、海运、航空和邮政等多个方面,各项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正如习*同志强调的,“道路通,百业兴。”目前,以中巴、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等经济走廊为引领,以陆海空通道和信息高速路为骨架,以铁路、港口、管网等重大工程为依托,一个复合型的基础设施网络正在形成。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3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兰海平发布于:2018-05-22 19:04:28

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开展跨国互联互通,提高贸易和投资合作水平。据统计,2014年至2016年,我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截至2017年底,我国已经在20多个国家建设75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为有关国家创造大量税收和就业岗位。在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的情况下,2016年我国与沿线国家实现进出口额6.3万亿元,同比增长0.6%,约占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25.9%。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3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王雨荷发布于:2018-05-22 19:04:45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尽管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十分突出,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这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3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曾艺发布于:2018-05-22 19:04:48

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建设实践是新时代中国发展观和正确义利观的集中体现。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要抓手,以人类共同命运为根本依归,中国为改善全球治理提出的新思想新理念新主张,正改变长期以来充斥着强权与意识形态色彩的国际格局。拓展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新实践。100多个国家同中国建立起伙伴关系,昭示“非友即敌、结盟对抗”的冷战思维已经过时,“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才是人间正道。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3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徐俐琳发布于:2018-05-22 19:05:04
要推动全球治理理念创新发展,积极发掘中华文化中积极的处世之道和治理理念同当今时代的共鸣点,继续丰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主张,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3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兰海平发布于:2018-05-22 19:05:14

金融合作不断深入。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血脉通,增长才有力。“一带一路”建设致力于建立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金融保障体系,促进资金融通。近年来,中国同“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和国际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金融合作。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的一些项目提供贷款;中国同中东欧“16+1”金融控股公司正式成立;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设立“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专项贷款、“一带一路”产能合作专项贷款、“一带一路”金融合作专项贷款;等等。这些举措进一步推进了金融合作,促进了资金融通。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3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曾艺发布于:2018-05-22 19:05:46

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平台”,由中国倡导建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开业两年来,成员总数从57个扩大至84个,成员从亚洲扩大到全球;参与投资了12个亚非成员的24个基建项目,贷款总额超过42亿美元。直到2017年12月,首个对华贷款项目才落户北京,用于天然气输送管网建设等工程,助力“北京蓝”。秉持“简洁、廉洁、清洁”的价值观,为亚投行赢得全球声誉。而其背后体现的合作共赢精神,更为新时代的中国赢得国际社会广泛信任。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3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兰海平发布于:2018-05-22 19:05:51

民心相通的桥梁不断延伸。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人文基础。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民心相通不断取得丰硕成果,中国与各参与国在科学、教育、文化、卫生、民间交往等各领域广泛开展交流合作。中国政府每年向相关国家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地方政府也设立了丝绸之路专项奖学金,鼓励国际文教交流。各类丝绸之路文化年、旅游年、艺术节、影视桥、研讨会、智库对话等人文合作项目百花纷呈,人们往来频繁,在交流中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4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曾艺发布于:2018-05-22 19:06:18

行合趋同,千里相从。把越来越多带着中国印记的公共产品贡献给国际社会,并欢迎其他国家“搭便车、搭快车”,中国胸怀人类命运,展现大国担当,进而带动提升了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治理体系中的议程设置权、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

  40年前,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在融入世界潮流、创造发展奇迹的同时,为全球和平与人类发展作出重要贡献。40年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代的中国胸怀人类命运,践行大国责任,引领世界潮流,为改善全球治理、推动国际协调合作注入强大的正能量。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