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重要内容,又被写入*修正案草案。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我们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继续为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中国愿与各国一道,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懈努力。”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重要内容,又被写入*修正案草案。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我们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继续为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中国愿与各国一道,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懈努力。”
民胞物与,天下大同。“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人类命运寄予高度关切,凝聚了新时代中国领袖的天下情怀,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新时代心声,引发全球强烈共鸣。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需要世界各国人民普遍参与、共同奋斗的伟大事业。中国将同世界各国携手合作,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不断迈进!
2017年无疑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浓墨重彩的一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开放包容。与此同时,国际局势仍然充满变数,特朗普在执政第一年屡出惊人之举,中印洞朗对峙后,“龙象之争”话题再次为世人关注,朝鲜半岛剑拔弩张,让世界捏一把汗。
回望2017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倡导“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演讲提及拉丁文铭文“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人类、全球、世界、国际四个词汇出现总次数高达106次……
进一步联结遍布全球的“朋友圈”,中国促进共同发展的决心不会改变。中国正以实际行动,承担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使命,为人类社会作出实实在在的中国贡献
深刻诠释世界各国政党的责任使命。政党是各国政治生活的核心,是国家发展的领路人,也是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关键力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广泛汇聚包括世界各国政党在内的各方力量。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政党的角色和责任紧密相连,号召各国政党志存高远、敢于担当,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和人民共同期待,自觉担负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使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中走来。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影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党的思想路线,恢复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生产力标准,突破社会主义的苏联固有模式和现代化的西方模式,在实践中探索和创新社会主义,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
习*总书记强调,各国政党在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要锲而不舍、驰而不息,不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柬埔寨人民党主席、政府首相洪森表示,主旨讲话明确指出了所有与会政党的价值所在,将积极响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践行为人民谋幸福的理念。
中国现在就是一面旗帜。”老挝人革党中央政治局委员、老挝国会主席巴妮认为,如果每个国家都像中国这样致力于解决各国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推动世界各国实现共同发展,世界就将变得更加和谐。
将理念变为行动,从蓝图走进现实,“一带一路”倡议在短短数年间,就成为国际社会最受欢迎的公共产品,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逐渐落实,构建起各自优势互补、彼此互联互通、包容开放发展的国际合作平台,各国共同发展的多赢局面正在形成。截至2017年年底,中国已经同80个国家和组织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同30多个国家开展了机制化产能合作,在沿线24个国家推进建设75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创造了近20万个就业岗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革命97年的实践中走来。97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中国共产党初心不改、信念不移,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曲折,勇于纠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若不懂得中国共产党97年中如何不断从灾难中奋起,从总结教训、改正错误中再出发,就不会懂得一个百年老党走进新时代、面对新形势,何以更加自信、自觉和自醒。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新时代外交工作进一步指明方向、作出部署,彰显了我们党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思考、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的担当。
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平台”,由中国倡导建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开业两年来,成员总数从57个扩大至84个,成员从亚洲扩大到全球;参与投资了12个亚非成员的24个基建项目,贷款总额超过42亿美元。直到2017年12月,首个对华贷款项目才落户北京,用于天然气输送管网建设等工程,助力“北京蓝”。秉持“简洁、廉洁、清洁”的价值观,为亚投行赢得全球声誉。而其背后体现的合作共赢精神,更为新时代的中国赢得国际社会广泛信任。
行合趋同,千里相从。把越来越多带着中国印记的公共产品贡献给国际社会,并欢迎其他国家“搭便车、搭快车”,中国胸怀人类命运,展现大国担当,进而带动提升了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治理体系中的议程设置权、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
去年伊始,习*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回答了“中国为何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构建一个什么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怎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三大基本问题。这一演讲所贡献出的中国方案植根于公认的国际秩序原则之中,产生了广泛的世界影响。当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陆续被写入联合国决议、安理会决议,彰显了中国理念对全球治理的重要贡献。
中国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也为全球发展作出贡献: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为全球经济稳定和增长提供了持续强大的推动;中国减贫事业的巨大成就,使全球经济增长更加包容;中国同一大批国家的联动发展,使全球经济发展更加平衡。
过去5年,中国外交如鲲鹏展翅,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世界格局中乘风翱翔。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激荡全球,到“一带一路”建设风生水起,再到主场外交精彩纷呈,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事实证明,中国不仅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也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面临新的时代要求,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展现新作为、开辟新境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世界社会主义学说500年风云激荡中走来。价值是人类活动的目的取向。社会主义价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秉持、所践行的绝对律令。100年前,人类解放、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价值理念,像一颗种子,一经传入中国就扎根于中国的土地,生根发芽开花。*同志曾说,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
新时代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在今年1月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中国自信宣示,在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同时,中国将加快改革开放。中国将与国际社会一道,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走向“繁荣的彼岸”。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正在举行的两会传递出中国携手世界、共筑美好前景的坚定信念,受到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世界相信,新时代的中国将始终与国际社会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今天是未来的出发点,未来是今天的目标与走向。再过30年的中国,到本世纪中叶的中国,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代中国的根本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国人民奋发图强的总目标。
全球治理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由于全球化导致国际行为主体多元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成为一个由政府、政府间组织、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等共同参与和互动的过程,这一过程的重要途径是强化国际规范和国际机制,以形成一个具有机制约束力和道德规范力的、能够解决全球问题的“全球机制”。
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基本的价值观基础。一般来讲,和谐世界观应包括如下几个维度:
政治多极,在相互依存的世界上,各大力量中心之间应有一个相互制约的力量框架和多边的行为方式来处理世界事务。
经济均衡,只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获得共同发展,世界才会有真正的发展,因此解决发展问题是人类共同利益之所在。
文化多样,保持文化多元,保持人类思维活力,才能为解决全球问题提供更多答案。
安全互信,安全是共同的,只有别人安全,自己才有安全,保障安全的有效手段不是冷战式的同盟加威慑,而是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
环境可持续意味着各国必须携手合作,把可持续发展理念落到实处。
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需要深刻把握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党的十九大将新型国际关系定义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既反映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也为破解人类面临的挑战指明了解决之道。相互尊重,意味着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公平正义,意味着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合作共赢,意味着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正确义利观深化各国合作,共同应对挑战、分享机遇。坚持不懈推进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实践,既为我国发展继续营造良好外部条件,又以实际行动向世界宣示:中国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的历程不可能平坦的,而是一个长期、复杂和曲折的过程。这是因为国际社会存在的各种价值观仍主要服务于不同国家的现实利益。如果世界政党高层和各国政治家能真正从全人类长远利益出发来考虑问题,而不是从短期国内政治需求出发来制定政策,一个更高程度的、走向共同繁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完全是可以建成的。习*提出“一带一路”倡议,4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有关各国实现共同发展的巨大合作平台,充分说明“一带一路”就是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面对开放还是封闭,前行还是后退的抉择,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升华于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由习*主席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世界提供了新视野、新方向,为人类塑造了新理想、新精神。
《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条艰难曲折的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努力。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原湖南核工业局89岁的老共产党张希揆,关心政治,热爱学习,至今还订阅了近10种报刊,他逢人便说,习*是党的好领袖,最大的贡献是“不忘初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他在住院时告诉我,搞人类命运共同体按他理解就是要建“五个天下”,即和天下、富天下、公天下、民天下、绿天下。我们坚信中国将和世界人民一起,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最大的贡献。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一步提高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提升我国世界话语权,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