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组,沙怡莹,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讨论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沙怡莹发布于:2018-05-22 17:40:48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重要内容,又被写入*修正案草案。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我们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继续为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中国愿与各国一道,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懈努力。”

 民胞物与,天下大同。“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人类命运寄予高度关切,凝聚了新时代中国领袖的天下情怀,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新时代心声,引发全球强烈共鸣。

  面对开放还是封闭,前行还是后退的抉择,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升华于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由习*主席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世界提供了新视野、新方向,为人类塑造了新理想、新精神。

点赞 (3) 回复
15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陆曦嘉发布于:2018-05-22 18:39:47

近年来,英、美等主要西方国家出现逆全球化潮流,表明资本主义对世界的驾驭能力显著下降,开始变得力不从心。中国则高扬起继续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大旗,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正如习*同志所指出的:“20年前甚至15年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手是美国等西方国家,今天反而是我们被认为是世界上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最大旗手,积极主动同西方国家形形色色的保护主义作斗争。”这深刻说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推进经济全球化中引领和塑造着21世纪社会主义,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重大时代意义。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5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陆懿发布于:2018-05-22 18:40:21
在这种新形势下,各国各地区更加成为了利益交汇、责任分担和命运共同的综合体。我们面临许多共同的挑战和风险,各国人民谋发展、求和平的基本诉求是一样的,世界各国发展与繁荣的机遇也是交汇的。正如习*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已经“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也正因为如此,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中国的一厢情愿,而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各国人民共同的美好愿景。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恰恰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之所在、责任之所担、命运之所系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5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吴怡庆发布于:2018-05-22 18:40:24

有史可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源自中华文明历经沧桑始终不变的情怀。从“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之道,再到“计利当计天下利”“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价值判断,这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基因。当今中囯人民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追求的不只是中国人民的福祉,也是各国人民的共同福祉。从与百余国家和地区共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以及亚投银行的顺刊开业与运行和G20杭州峰会中国方案的出炉,说明中国人民诚实守信,正在脚踏实地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献计出力。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5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黄诗琼发布于:2018-05-22 18:40:24

在最近几百年的历史中,中国与世界是如何相处的?1840年,*战争把中国打入谷底,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了第一轮经济全球化的牺牲品;之后,直至第二轮经济全球化,中国人站起来,建立了新中国,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但是在世界舞台上基本没有话语权,是全球化的追随者,被世界化,被西方化,被全球化;在第三轮经济全球化大潮中,中国人改革开放,迎头而上,开创了一条在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相脱离的过程中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国人富起来,正在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成为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建设者、塑造者。如今,一个具有新内涵、新技术基础、新地缘关系、新主体间性的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正向我们走来,中国将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指引下,在中国强起来的历史性进程中,为人类福祉和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5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夏宁梓发布于:2018-05-22 18:40:35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的精神价值世界,是真善美的艺术理想世界,它蕴含在世界各文明思想之中。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自古以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引领着中华民族对价值理想世界(天下)的憧憬和永恒价值的追求。其表述的话语虽多样而异,但同归而一,形式分殊,其理不二。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5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意昀发布于:2018-05-22 18:40:45
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价值观包含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5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陆诗怡发布于:2018-05-22 18:41:00

致力于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中国一直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事业的积极参与者。2015年,中国向联合国提交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文件,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巨大努力,同时还积极推动自身可持续发展,大大提高了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引导力。中国在国际社会树立起一个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国形象,与某些国家对国际法合则用、不合则弃的利己主义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国际社会给予中国高度评价。中国还认真落实气候变化领域南南合作政策承诺,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为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作出重大贡献。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5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沙怡莹发布于:2018-05-22 18:41:33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不会放弃理想追求,将以更大的作为,同各方携手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同样的使命,共同的梦想,恰似纵贯中老的澜沧江-湄公河水,把我们的前途牢牢相系,将我们的命运紧紧相连”从党的十九大报告到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再到在老挝媒体发表署名文章,习*总书记近期在不同的场合多次提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了我们党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思考、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的担当。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5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杨鸿华发布于:2018-05-22 18:41:56

我国还需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绿色发展水平持续提高,重中之重是打赢蓝天保卫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6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吴怡庆发布于:2018-05-22 18:42:13

人类社会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共同体已经成为共识。面对危机,国际社会只能“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把握其宏观经济政策以帮助东盟国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二十国集团机制的出现,就是国家之间在相互依存中通过国际机制建设应对国际危机的最佳例证。假如国家之间互不合作、以邻为壑、危机外嫁,这些危机完全可能像上个世纪20-30年代的危机一样,引发冲突甚至战争,其危害就更大了。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6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杨哲云发布于:2018-05-22 18:42:16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构建命运共同体是全人类共同的目标,只要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携手努力、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就一定能够让世界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6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夏宁梓发布于:2018-05-22 18:42:30
“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天地是人类的父母,吾人的身体和人性是天地赋予的。普天下的人民都是我的同胞兄弟,天地万物都是人类亲密的伙伴。尊敬长者,慈爱孤弱、幼小,凡天下疲癃鳏寡,都是吾人的兄弟。天地万物,各类人之间没有尊卑、贵贱之分,没有亲疏、上下之别。四海之内皆兄弟,应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平等、公正、正义的平台。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6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意昀发布于:2018-05-22 18:42:40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习*就任总书记后首次会见外国人士就表示,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政府反复强调的关于人类社会的新理念。2011年《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提出,要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6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陆诗怡发布于:2018-05-22 18:42:52

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这里规定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走向,是指导中国对外关系的新外交观。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与以往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社会不同,国家彼此之间不再有壁垒分明的界限,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国与国之间的领土界限、主权界限和职权界限都被经济全球化浪潮带来的各方面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往来所打破,越来越成为一种“地球村”。在这种“地球村”中,结盟争霸、势力范围、闭关自守等都已经成为一种落后的思维,取而代之的是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新路,各国内部的事情自己商量,国与国之间的事情各方共同商量,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也需要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中国对世界秩序的美好希冀,也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6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陆诗怡发布于:2018-05-22 18:43:39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理念,是中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国际版,是国内发展理念在国际战略中的反映,这表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无论对中国的和平发展,还是世界的繁荣进步,都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并且人类社会越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价值越是凸显,越是光芒四射,是指引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灯塔。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6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苏舒发布于:2018-05-22 18:43:45

中国从斯德哥尔摩会议开始就参加了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历次重要国际会议,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形成、制度建设、发展援助等方面都发挥了建设性的作用。习*已提出包括“绿色”在内的五大理念列为治国理政方针,所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中国人民的口头禅。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6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吴怡庆发布于:2018-05-22 18:43:51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人们对共同利益也有了新的认识。面对越来越多的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正像对待水一样,“人不给水的出路, 水就会给人死路”。任何国家要想自己发展,必须让别人发展;要想自己安全,必须让别人安全;要想自己活得好,必须让别人活得好。既然人类都处在“地球村”中,那么各国公民也就是地球公民,全球的利益同时也就是自己的利益,一个国家采取有利于全球利益的举措,也就同时服务了自身利益。“人同此心, 心同此理”。中国政府自改革开放以来调整了自己与国际体系的关系,越来越重视人类的共同利益,使自己成为国际社会的“利益攸关者”,坚持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创人类的共同利益。这都是利益发展规律所决定的。只想自己发财,别人都替你*命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6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陆懿发布于:2018-05-22 18:44:00
毫无疑问,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设起来的。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要求:一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坚持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二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三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四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6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朱玉婷发布于:2018-05-22 18:44:20

“软实力”理论主要是由哈佛大学学者约瑟夫·奈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其基本观点是,在冷战结束后的当代国际政治中,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性正在不断增加,美国应该学会运用自己的“巧实力”,即明智地组合使用“硬实力”和“软实力”。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7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杨哲云发布于:2018-05-22 18:44:20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体现了中国的榜样力量。”摩洛哥真实性与现代党总书记奥马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中国共产党不仅要造福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要造福世界各国人民,中国已在全球最佳政治、经济制度排行榜上名列前茅。习*的倡议作为一个梦想出现在世人面前,它超越了唯我独尊、迷信武力的现行单极国际格局。这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和价值所在。全世界都在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着这一倡议的实施进程。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7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意昀发布于:2018-05-22 18:44:24
当前国际形势基本特点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粮食安全、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网络攻击、人口爆炸、环境污染、疾病流行、跨国犯罪等全球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对国际秩序和人类生存都构成了严峻挑战。不论人们身处何国、信仰何如、是否愿意,实际上已经处在一个命运共同体中。与此同时,一种以应对人类共同挑战为目的的全球价值观已开始形成,并逐步获得国际共识。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7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建桥学院-秦元海发布于:2018-05-22 18:44:2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以卓越的政治家和战略家的宏大视野和战略思维,高瞻远瞩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这是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时代的诉求和人类发展的必然。

用户头像
上海海洋大学-夏宁梓 2018-05-22 18:48:57

信仰是人的特殊价值需要,是对某种价值理想境界的崇拜和敬畏,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美好的目标”,也是一个赢得全球人们信仰的价值理想境界。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7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苏舒发布于:2018-05-22 18:44:57

四说全球治理观。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支持成立了由28位国际知名人士组成的“全球治理委员会”,该委员会于联合国成立50周年之际发表《我们天涯成比邻》报告,其对全球治理概念的定义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

全球治理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由于全球化导致国际行为主体多元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成为一个由政府、政府间组织、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等共同参与和互动的过程,这一过程的重要途径是强化国际规范和国际机制,以形成一个具有机制约束力和道德规范力的、能够解决全球问题的“全球机制”。

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基本的价值观基础。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7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杨哲云发布于:2018-05-22 18:45:01
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上,习*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7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吴怡庆发布于:2018-05-22 18:45:56

中国从斯德哥尔摩会议开始就参加了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历次重要国际会议,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形成、制度建设、发展援助等方面都发挥了建设性的作用。习*已提出包括“绿色”在内的五大理念列为治国理政方针,所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中国人民的口头禅。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7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意昀发布于:2018-05-22 18:46:17
不同国家和国家集团之间为争夺国际权力发生了数不清的战争与冲突。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7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吴怡庆发布于:2018-05-22 18:46:26

全球治理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由于全球化导致国际行为主体多元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成为一个由政府、政府间组织、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等共同参与和互动的过程,这一过程的重要途径是强化国际规范和国际机制,以形成一个具有机制约束力和道德规范力的、能够解决全球问题的“全球机制”。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7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夏宁梓发布于:2018-05-22 18:46:27
人类命运共同体怀抱无私的美德,参天配地,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公德、公心、公行,进行“一带一路”建设;以己达而达人的公德、公义、公正,“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以“天下为公”的公平、公理、公法、公明,构建“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促进全球治理的民主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理论,是“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所以可与天地长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7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意昀发布于:2018-05-22 18:46:58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资本、技术、信息、人员跨国流动,国家之间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的状态,一国经济目标能否实现与别国的经济波动有重大关联。各国在相互依存中形成了一种利益纽带,要实现自身利益就必须维护这种纽带,即现存的国际秩序。国家之间的权力分配未必要像过去那样通过战争等极端手段来实现,国家之间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有助于国际形势的缓和,各国可以通过国际体系和机制来维持、规范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维护共同利益。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8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陆懿发布于:2018-05-22 18:47:10
毫无疑问,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也没有变。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我们将继续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充分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在此过程中,我们将更加积极地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 ··· 5 6 7 8 9
GO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