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成员:左华颖,王璐琰,汪敏,袁逸婷,张誉凡,夏晴阳,李沈妍,殷海童,李颖
坚定不移推进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提出更多中国方案、中国倡议。积极推进自贸协定谈判,提升自贸协定水平。全力筹备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努力将其打造成为推动全球包容互惠发展的公共产品。
第五、改革发展稳定良性互动,以改革促进发展和促进稳定,在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中国改革成功非常重要的经验。
第六、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要强化党对改革的领导统筹和协调。中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利益矛盾凸显,怎么加强改革的统一领导,加强改革统筹协调,非常重要
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是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
“引进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大胆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人才及先进管理经验,以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
“走出去”: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
“引进来”的内容: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走出去”的内容: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我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应该注意3个方面: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坚持改革开放;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
改革开放后,我国全方位发展对外贸易,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贸易伙伴已经由1978年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发展到目前的231个国家和地区。欧盟、美国、东盟、日本、金砖国家等成为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十六大以来,我国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持续较快增长。
我国对外开放30年历程:艰难成长到迅速崛起的对外贸易(改革开放初期,对外贸易被看成是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补充手段,局限于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并依然实行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管理,由国营外贸公司集中统一经营,对外贸易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摸索前进到颇具规模效益的引进外资(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处于起步阶段。);起步较晚到快速发展的“走出去”;真诚合作到全面发展的对外援助;局部示范到全方位扩展的对外开放
关注优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