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级朝语二班 1-10号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任宇昕发布于:2018-04-16 10:11:20

时间:第七周周一 10:05-11:40 讨论形式:自由讨论 讨论主题: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近代化的比较 小组名单: 黎静静 李丹丹 靳玉琨 任宇昕 高杰 卢昕荃 马锦榕 罗子悦 陈笑 崔贝贝

点赞 (0) 回复
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高杰发布于:2018-04-16 10:13:11
1760205 朝语二班 高杰 这次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这次改革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逐渐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开端,是日本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 但戊戌变法因损害到以*为首的守旧派(顽固派)的利益所以遭到强烈抵制与反对 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虽然都是具有反封建性质的运动,但是,它们各自所拥有的力量,和作为其对立面的力 量,却有很大的不同。戊戌变法的思想旗手是康有为,他是这场变法的精神教主。而政治上的权威或旗帜,则是光绪皇帝。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应该说,在思想理论的准备和宣传上,都作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为这个运动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高杰发布于:2018-04-16 10:13:42
1760205 朝语二班 高杰 中国与日本不同的是,封建制度根基太深太久,这种制度已经发展到它自身极精制和极完备的地步,不改变它已经无法与时代共同发展,要改变它又必然触及那些深层的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这就好比旧时单身娶亲、妻丧续弦或者只是纳妾,都比较好办,但若喜新厌旧、休妻另娶,问题就复杂了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高杰发布于:2018-04-16 10:14:14
1760205 朝语二班 高杰 其次,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的另一个重要区别点是,它们历史文化背景有很大的不同。日本民族具有开放性地吸收外来文化的历史传统。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罗子悦发布于:2018-04-16 10:14:18
两者发生的背景相同:工业革命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日益强大,开始了对外侵略扩张,日本中国都是在国内
用户头像
上海海洋大学-罗子悦 2018-04-16 10:25:14

1760208 朝语二班罗子悦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罗子悦发布于:2018-04-16 10:14:55
都是在国内民族危机加重的情况下开始变革。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罗子悦发布于:2018-04-16 10:16:48
但是两者的性质却孑然不同。日本是资本主义性质变革,全盘西化,而中国在封建制度根深蒂固的背景之下,近代化仍旧是封建性质占据主流,部分向西方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马锦榕发布于:2018-04-16 10:16:49
1760207 朝语二班 马锦榕 没有列强和国际金融资本的支持,日本根本没有经济发展的“第一桶金”。欧美列强资本的态度也确实决定了甲午的胜负。进而决定了中日两国20世纪前半段的命运。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崔贝贝发布于:2018-04-16 10:17:00
1760210崔贝贝朝语二班,当时的中日两国是同处东方的封建国家,虽然两国所进行的改革运动有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但是还是有些不同点,正是由于这些不同之处才使得改革的结果不同,从而也使我们看到了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原因和历史的必然性。 一、中国的封建势力比日本的封建势力要强大得多。中国封建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占绝对统治地位,形成一个完整的封建主义体系,中国资本主义虽然获得了初步发展,但仍微弱,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依然是分散的小农业和城乡手工业。正是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成为封建势力赖以生存的基础。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高杰发布于:2018-04-16 10:17:23
1760205 朝语二班 高杰 日本明治维新对当代中国的启示和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启示:1落后就要挨打. 2要进行社会改革才能使中国富强 影响:开始维新变法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卢昕荃发布于:2018-04-16 10:17:25
1760206 朝语二班 卢昕荃当时的日本和中国在自己社会纵向发展的过程中已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日本的资本主义萌芽已发展成了资本主义势力,经济上有一定势力而政治上无权的资产阶级和已经资产阶级化了的下级武士已作为德川幕府的反对势力而在日本社会中客观地存在着。而当时的中国却仍然停留在封建社会的漫长跋涉中,弱小的资本主义萌芽虽然早已出现,但在封建主义的种种压制之下还无法迅速成长起来,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资产阶级的政治势力。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罗子悦发布于:2018-04-16 10:17:59
目的相同:两者都是要富国强兵,挽救民族危亡,巩固统治。内容相同:两者都从西方引进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了一批近代化企业、新式军队,进行了教育改革,这都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潮流的不可阻挡。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崔贝贝发布于:2018-04-16 10:18:08
1760210崔贝贝,举例来说,戊戌变法的先驱者们,本就没有足够强大的本阶级的阶级力量为后盾,又把自己的活动范围局限于帝党官僚和士大夫阶层的小圈子里面,不愿接触广大群众。他们害怕人民,害怕革命,深怕从此引起人民革命,把防止革命作为变法的推动力。正是由于戊戌变法缺乏社会基础,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一旦顽固派卷土重来,发动政变,他们就势单力孤,而不得不束手就擒。日本明治维新时的政局则不同于中国,封建制度危机日深,封建营垒急剧分化。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靳玉琨发布于:2018-04-16 10:18:37
1760203朝语二班靳玉琨 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末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盘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卢昕荃发布于:2018-04-16 10:19:19
1760206朝语二班卢昕荃中国在向外国学习上与日本也是不同的。本来中国也有着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优良传统的,这在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表现得尤为突出,佛教的东来和在中国与儒教、道教和平共处互相补充就是再好不过的证明。可悲的是,中国灿烂光辉的古代文化却越来越成为中华民族身上的历史包袱,历史越接近近代,中国在世界上就越落后,而越其落后,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就愈其抱定天朝上国天下第一的虚骄心理不放。这在心理上与先把中国看成学习榜样后来又把西方看成学习榜样的日本是大不一样的。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马锦榕发布于:2018-04-16 10:19:22
1760207 朝语二班 马锦榕 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近代化都是想要强国,都是想要维护(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但洋务运动是以强国为手段维护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而明治维新是以强化中央集权为手段来达到强国的目的。二者手段与目的截然相反,因此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截然相反。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罗子悦发布于:2018-04-16 10:19:24
二者皆是自上而下的改革,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国的近代化进程,促进了本国的发展。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崔贝贝发布于:2018-04-16 10:19:28
1760210崔贝贝,起初,中国的戊戌变法并不是通过武力夺取政权,来为自己创造前提条件。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基础薄弱,中国资产阶级先天不足,加之这些改良主义的先驱们大多是刚从地主阶级中转化过来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没有经过一个对封建主义的批判过程,跳不出封建主义框架。到后来的辛亥革命才有所突破。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靳玉琨发布于:2018-04-16 10:19:34
1760203朝语二班靳玉琨 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逐渐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开端,是日本近代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但日本的明治维新并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日本强大后,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高杰发布于:2018-04-16 10:19:50
1760205朝语二班高杰 一、 两国背景之比较: 中国向以天朝大国自据,蔑视一切外来事物。自古以来的边患均来自生活于北方地区的游牧民族。这些游牧民族由于在文化上落后于汉民族,它们入侵中原的结果,总是在不同程度上接受汉文化,甚至成为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成员。而日本则有向伟大的中国文化世界借用先进东西的悠久传统,因而当19世纪在同样的面临来自西方的高于我们传统农业文明的工业文明的冲击时,两国的反映表现出很大的不同。 中国在第一次*战争后,统治者仍然极其厌恶和蔑视西方的一切,在1842----1856年两次战争之间的十几年中,面对西方扩张主义的挑战几乎没有做什么。只到第二次*战争中国再次战败的刺激下,才出现洋务派,主张向西方学习以达到自强之目的。然而即使是洋务派也仍然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因而向西方学习也就只能局限于先进的军事技术方面。喊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日本面对西方侵略做出的反映则要比中国快的多,他们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很快便提出了全方位向西方学习的方针。这也可从两国自强运动的主要领导人发出的变革纲领性文件中看出。中国弈忻在其《统筹全局折》中强调:"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日本1868年天皇颁布"五条誓文"阐明新政权的目标。强调"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破除旧习。......求知识于世界。"这种认识的不同将直接影响到其后的行动。 中国进行洋务运动的直接原因是利用西方先进武器对付当时的太平天国运动,以维护日益腐朽的清政府的统治。而日本则在明治维新前夕推翻了封建没落的幕府统治,从而为改革扫清了道路。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卢昕荃发布于:2018-04-16 10:20:01
1760206朝语二班卢昕荃以上两条足以说明,在1860年前后,日本的社会已具备或初步具备了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观条件,已经到了只要客观条件具备就可能发生一场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革命的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代。而中国社会当时还没有产生可以使这样一场资本主义革命可能产生的主观条件,中国社会还没有发展到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代。因此发生在日本的明治维新运动,才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发生在中国的洋务运动才只能是一场封建阶级的自救运动。这样两种不同性质的运动的成败得失和功过是非,是无法机械地做横向比较的。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高杰发布于:2018-04-16 10:20:20
1760205朝语二班高杰 二、两国领导力量之比较: 中国为清政府中的洋务派,其势力主要不在中央,而在掌握地方实权的总督和巡抚方面。他们对当时掌握清政府实权的*既没有大胆"驳议"的勇气,更没有夺取政权、取而代之的要求。*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为保护清政府统治暂时采取了支持洋务派的策略。然而其实她仍然是脚踏顽固派、洋务派两条船,身在曹营心在汉,犹豫徘徊,多方掣肘,致使洋务运动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仅凭几个地方上热心洋务的总督、巡抚去搞,力量分散。洋务运动犹如大海中无人掌舵的大船,摇摆着不知驶往何方。而且洋务派也根本不懂得"资产阶级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即变成资产者。"他们只是想借用西方的机械制造来保护中国传统文明。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日本明治维新的领导则是下级武士,他们原本属于统治阶级的组成部分,然而幕藩体制下的日本在任命官吏时,都遵循世袭门阀原则,对武士都严格按照上、中、下的高低进行选择。下级武士总是与较高职务无关,许多确有才华的下级武士极为不满。同时在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发展起来之后,物价上涨,幕府中的将军、高官和各藩国的大名,常常感到"国用不足"。于是,他们不时压低甚至停发下级武士的俸禄,这更使下级武士恼怒。不少下级武士生活于贫困之中,只得寻求别的生财之路。搞起了手工业生产,从统治阶级变为小商品生产者。这既是社会地位的变化,也是阶级属性的变化。他们日益与资产阶级沟通并日益资产阶级化了。与资产阶级的一致性,决定了下级武士必定要背叛幕府,成为反封建营垒的重要成员并且充当了领导者的角色。还有一些下级武士接触了"兰学"。即西方启蒙学说。令人振聋发聩,大开眼界。正是在这一势力的领导下,日本推翻了幕府统治,明治天皇掌权,大刀阔斧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崔贝贝发布于:2018-04-16 10:20:31
1760210崔贝贝,在明治维新前,日本已经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即形成了支撑统一国家的经济基础;在统一的国内市场推动下,日本先是经过战争,推翻幕府统治,建立了统一的国家(绝对主义),其后由在国内统一市场的要求下,进行了政体改革,形成了近代国家。而中国此时仍未能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马锦榕发布于:2018-04-16 10:20:32
1760207 朝语二班 马锦榕 日本明治维新的工业化走的是一条循序渐进发展路线 即由下而上,由小到大、由农村到城市,由轻工业到重工业,由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由幼稚产业保护到资本输出。 这是一条与英国、美国以及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相同的工业化之路。 而洋务运动走的是一条“跳跃式”发展路线 即由上而下,只投资大型工厂而不鼓励基层的资本原始积累、在城市而非农村,抓重工业而忽视轻工业,一步到位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缺乏对国内轻工业的扶植和保护。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高杰发布于:2018-04-16 10:21:06
1760205朝语二班高杰 三、两国变革措施之比较: 政治方面:日本改革落后制度,建立新的体制。首先,逐步削弱封建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其次,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逐渐剥夺了旧统治阶级的特权,取消了对下层人民的一些限制,允许不同阶层的人民之间通婚,实现形式上的平等。19世纪70至80年代,政府还颁布了其他一些律令和法典,引进欧洲刑法、民法和商法。1889年日本颁布了以普鲁士军国主义*为蓝本的《大日本帝国*》,以法律形式确认了日本国家制度和统治机构的合法化。*标志着日本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中国在政治上则毫无建树,根本没有触动封建专制制度。尤为重要的是政府的腐败日趋严重。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卢昕荃发布于:2018-04-16 10:21:13
1760206朝语二班卢昕荃 日本在幕府时代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天皇并无实权,幕府末期掌握实权的幕府统治者又不得人心,在对内对外政策上引起了国内人民的不满,出现了统治危机,这使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得以发动并且胜利。无实权的天皇和下层的资产者可以联合以夺取实权,下层的资产者又可以利用天皇的名义去反对幕府统治者,这些条件在中国是没有的。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罗子悦发布于:2018-04-16 10:21:17
明治维新就好比是将西方技术和制度当饭吃,他将有用的东西很好地消化了,真正改革腐朽,脱胎换骨。而我国早期的如百日维新,洋务运动等,就只是将西方先进思想当衣服穿,暂时暖和了就脱掉,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政治上来说,就是生产关系的落后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靳玉琨发布于:2018-04-16 10:21:18
1760203 朝语二班靳玉琨 中国近代化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不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和取得民族独立,要想实现近代化是根本不可能的。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动近代化的首要条件。几千年根深蒂固的封建意识形态顽固地阻碍着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消除它的影响任重而道远。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崔贝贝发布于:2018-04-16 10:21:22
1760210崔贝贝,中国的文化是非什么不可型,而日本则是什么可以型。表现在实际中,中国儒学是官学,叶大根深,对外来文化不能对等接受;而日本虽然深受中国文化影响,但对荷兰学为代表的西学并不排斥,并能以同等态度对待。在1860s,西学在日本的根基要远比中国更深厚。 而中国的科举制,将学习文化变成一种目的性很强的行动,学为优为仕,而日本的教育,有一种为了提高常识而努力的态度。在两国同时开始变革之时,人均识字率上,日本要远远高于中国。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高杰发布于:2018-04-16 10:21:36
1760205朝语二班高杰 经济方面:日本大力进行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先是由政府投资兴办了一些近代工业,作为示范,同时鼓励私人资本发展。后来,政府又把大量国营企业优惠甚至无偿转让给私人资本家经营。期间,日本制定法规,禁止行会垄断、废关卡,整顿币制,统一汇兑,奖掖贸易,发展运输和通讯事业。日本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中国洋务运动期间主要办了一些军事和民用企业,军事工业均为官办,民用企业有官办和官督商办两种。官办企业生产不计成本,不考虑经济效益,管理机构为封建衙门式管理,大权操在封建官僚手里。贪污腐败现象严重,企业缺乏活力与动力。民用企业则垄断了某些行业,且清政府对民间私人办厂实行严格限制。导致中国民族资本无从发展。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罗子悦发布于:2018-04-16 10:21:51
首先我们应该看到,当时的日本和中国在自己社会纵向发展的过程中已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日本的资本主义萌芽已发展成了资本主义势力,经济上有一定势力而政治上无权的资产阶级和已经资产阶级化了的下级武士已作为德川幕府的反对势力而在日本社会中客观地存在着。而当时的中国却仍然停留在封建社会的漫长跋涉中,弱小的资本主义萌芽虽然早已出现,但在封建主义的种种压制之下还无法迅速成长起来,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资产阶级的政治势力。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 2 3 4
GO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