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组 李莹 新时代创新型国家建设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莹发布于:2018-04-26 17:51:50

主题:新时代创新型国家建设

要求:每位同学讨论发在对应小组长发的话题之中,每人内容不得小于10条,每条10个字以上。

形式:自由讨论

点赞 (0) 回复
3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肖怡君发布于:2018-04-26 18:10:53

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走入新时代,科技领域有责任、有目标、有信心、有条件,要担当起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的历史重任。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婧发布于:2018-04-26 18:11:05

扩大科研机构和高校科研自主权,改进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深化科技成果权益管理改革。万钢部长指出:我们科技体制的改革向系统纵深发展,也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主要是在科技投入结构优化了,企业创新主体的地位和主导作用明显了,我们国家科技项目和资金管理改革逐步完善、适应了新时代的要求。特别是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得到了加强,创新政策环境也得到了改善。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梁晓茜发布于:2018-04-26 18:11:08
深刻把握新时代要求,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十九大报告充分肯定了我国科技创新取得的巨大成就。当前我国科技创新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在若干重要领域成为全球创新引领者。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瞿蕾发布于:2018-04-26 18:11:43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不仅再次强调创新发展理念的首要地位,突出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核心位置;还对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进行了系统部署。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崔璐发布于:2018-04-26 18:11:48

三是有信心。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我国科技整体实力持续提升。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梁晓茜发布于:2018-04-26 18:11:52
打造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科技创新是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筋骨”,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袁嘉叶发布于:2018-04-26 18:11:59

对于创新,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改革发展新时期,我们党和政府都是非常的重视,因为创新在某种程度上是人心向背的见证,是能否得到人民群众支持,能够凝聚最大的力量的表现。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周锌渝发布于:2018-04-26 18:12:0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为美好生活保驾护航,是未来科技创新的时代方向。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仇佳颖发布于:2018-04-26 18:12:09

科技创新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防范安全隐患、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卫生与健康等,与新时代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直接相关,必须在这些领域发挥科技创新的力量。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婧发布于:2018-04-26 18:12:11

北京、上海、合肥三大国家科学中心强力推进,逐步成为创新型国建设的科技源头供给。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提速”、“扩围”,迎来一批批“新来者”,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深圳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各显神通,日益成为创新活跃、特色突出的转型升级“新尖兵”,带动形成一批区域创新高地。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肖怡君发布于:2018-04-26 18:12:17

一是有责任。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在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等一系列重大举措的过程中,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更加凸显。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周锌渝发布于:2018-04-26 18:12:44
以科技创新防范安全风险。发挥人工智能、数字化等技术优势,推动社会更加安全、百姓更加便利。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肖怡君发布于:2018-04-26 18:13:01

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中国科技工作者有责任在新时代主动担当、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事业中。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崔璐发布于:2018-04-26 18:13:08

四是有条件。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来的努力,我国经济总量已经位列世界第二,科技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持续提升,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位居世界第一。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莹发布于:2018-04-26 18:13:21

对于创新型国家系统性的理解:一是不断研究开发领先世界的新兴科技并通过创新创业创造新经济;二是就已有的产业不断创新开发其科技水平,同时将现代新兴科技应用于企业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三是将最先进的军事科技通过军民融合机制,将军事科技造富社会。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周锌渝发布于:2018-04-26 18:13:28
用科技推动精准扶贫脱贫。把最先进适用的技术教给贫困地区的农民,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领着农民富,用智力扶贫的办法,使长效脱贫机制发挥作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梁晓茜发布于:2018-04-26 18:13:37
要坚持把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坚持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科技创新的最大需求,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引领我国产业体系的优化升级,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融通发展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袁嘉叶发布于:2018-04-26 18:13:53

在深化创新发展上,体现的最为突出的两个时期,一个是改革开放阶段,一个是当前的改革发展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时候,面对各地错综复杂的发展形式,党和政府为了更好的推动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地生根,努力把创新的理念融入到了各个层面的发展上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邵静宜发布于:2018-04-26 18:13:55

新时代的创新型国家建设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顺利实现迈入前沿的战略转型,彻底破解“李约瑟之谜”,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命题。创新型国家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和基础性工程,正如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婧发布于:2018-04-26 18:13:55

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各有侧重,建设工作有序推进,经济社会改革与科技创新改革的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力度越来越大,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越来越快。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莹发布于:2018-04-26 18:14:07

坚持战略引领,着力原始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重点推进国际技术转移和本土化。未来,要更加强调原始创新,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仇佳颖发布于:2018-04-26 18:14:09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强劲号角,但其实与十九大提出的新要求相比,我国的原始创新能力还有待加强。在技术路线的选择、科研经费使用管理等方面,要为科研工作者创造更宽松的环境,让奇思妙想竞相迸发,才能逐渐提高国家创新能力。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周锌渝发布于:2018-04-26 18:14:16
科技推动环境污染治理。一方面要做好污染的检测、防控、处置等工作,另一方面要用新技术新产业改造替代传统“三高”产业。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肖怡君发布于:2018-04-26 18:14:17

二是有目标。十九大报告指出,“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崔璐发布于:2018-04-26 18:14:44

紧盯建设科技强国的目标,组织中国力量、使用中国办法,一定能解决好中国问题,也必将为解决世界难题制定中国标准、发出中国声音、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周锌渝发布于:2018-04-26 18:14:46
科技创新离不开广大科技人员,万钢向他们发出号召: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新征程要有新气象,全体科技人员要牢记使命,敢于作为,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实现科技强国目标而共同努力!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婧发布于:2018-04-26 18:15:02

习*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还指出: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是不可能真正强大起来的,只能是大而不强。当今世界,变化是永恒主题,一切都在变,只有变化本身是永恒的。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肖怡君发布于:2018-04-26 18:15:15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也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更是等不来、买不来的,只能闯出来、干出来。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莹发布于:2018-04-26 18:15:30

坚持以人为本,强化人才支撑。当前,高端人才日益成为全球竞争焦点,发达国家利用优势地位持续增强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新兴市场国家也纷纷推出各类人才政策和计划。我国必须把人才战略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既强化目标导向,围绕国家创新战略和重点科技布局,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又强化问题导向,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构建良好创新生态系统,从而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袁嘉叶发布于:2018-04-26 18:16:03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之以恒的抓好创新发展不放松,对以往高污染、高耗能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大胆的进行了创新发展,努力推动集约型经济发展,经过几年的实践努力,以往的粗放型经济发展逐步过渡到了集约型发展上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 2 3 4 5 6
GO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