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点。中国式现代化不走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对中国负责,也是对世界负责。那么,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国家的“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进程有什么不同之处?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点。中国式现代化不走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对中国负责,也是对世界负责。那么,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国家的“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进程有什么不同之处?
西方式现代化受“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价值观的支配,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归结为操纵和被操纵的工具性关系,自然沦为人类生产过程中的被动客体,人与自然关系不断紧张。与此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是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时代的现代化,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路,完全不同于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老路。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建设现代化国家,走美欧老路是走不通的,再有几个地球也不够中国人消耗。”“走老路,去消耗资源,去污染环境,难以为继!”因此,中国要实现永续发展就必须要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毫无疑问,打破“人类中心主义”的迷思,从而致力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代表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习近平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一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二是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污染物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开展新污染物治理。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
三是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加强生物安全管理,防治外来物种侵害。
四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确保能源安全。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二者既有相同亦有不同,中方与西方都经历了工业化,城市化进程,通过这些进程获得了生产水平的提高,提升了人民的生活质量。但相对西方,我国的“先污染后治理”现代化开始时间落后于西方,西方的方法与政策相对来说更加成熟,拥有更多经验。但我国为了经济发展采取的“先污染后治理”,部分地区环境遭到较严重破坏,我们从中吸取教训,一直坚持中国式现代化鼓励“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即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原则,不再忽略环境问题,这是我们与西方国家的价值观不同的体现。西方实行私有制,资本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现代化是少数人获得最大利益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按照“人民逻辑”来展开的,是人民利益、社会利益、公众利益驱动的现代化,讲求以人民利益为中心,更是我们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体现,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并且在部分治理途径上,西方采取的是暴力、掠夺的路径。对内主要表现为牺牲底层民众的利益,而我国则会相应提供经济补贴,让人民能更积极参加环境治理中。综上所述,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国家的“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进程有所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更注重平衡发展,以环保为核心,采取长远发展的目标,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和政府监管,并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和投入来保护环境和生态。
一是实现的时间和方式不同。现代化最早始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经过几百年时间的发展,现代化水平已经很高了。中国的现代化起步比西方晚得多,真正开始现代化的建设是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的。总体上来看,中国的现代化水平与西方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由于国情不同,如果我们完全按照西方标准来衡量中国的现代化,在很多方面是不适用的。因此,我们必须建立起自己的现代化话语体系,“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这一话语体系的标志符号。
二是价值取向不同。西方的现代化是按照资本逻辑来展开的,是资本、利润驱动的现代化,讲求利润最大化。西方实行私有制,资本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现代化是少数人获得最大利益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按照“人民逻辑”来展开的,是人民利益、社会利益、公众利益驱动的现代化,讲求以人民利益为中心。中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人民大众获得最大利益,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三是最终结果的不同。西方现代化最终巩固的是少数资产阶级利益的最大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获益,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国家的“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进程在理念和做法上存在很大的不同。首先,中国式现代化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价值观,提倡“绿色发展”,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而西方国家则强调市场经济和利益最大化,着眼于经济增长和国家竞争力,往往通过先污染后治理的方式追求快速的经济发展。
其次,中国式现代化重视问题导向,推崇“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注重预防环境问题的发生和加强环境管理,而西方国家则往往将环境问题看作是治理的附加品,缺乏有效的预防措施和环境管理的体系。
最后,中国式现代化在处理环境问题时注重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全球环保合作,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而西方国家则缺乏对全球环保合作的积极推动,往往采取“本国优先”的态度来处理环保问题。
总之,中国式现代化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倡导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注重问题预防和全球环保合作,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将会更具有生态价值,影响着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进程。
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国家的“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进程在理念和做法上存在很大的不同。首先,中国式现代化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价值观,提倡“绿色发展”,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而西方国家则强调市场经济和利益最大化,着眼于经济增长和国家竞争力,往往通过先污染后治理的方式追求快速的经济发展。
其次,中国式现代化重视问题导向,推崇“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注重预防环境问题的发生和加强环境管理,而西方国家则往往将环境问题看作是治理的附加品,缺乏有效的预防措施和环境管理的体系。
最后,中国式现代化在处理环境问题时注重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全球环保合作,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而西方国家则缺乏对全球环保合作的积极推动,往往采取“本国优先”的态度来处理环保问题。
总之,中国式现代化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倡导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注重问题预防和全球环保合作,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将会更具有生态价值,影响着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进程。
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国家的“先污染后治理”现代化进程有很大的不同。
在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通常采用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方式。这意味着,在西方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中,由于对环境保护的不重视和对生产力的追求,造成了大量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然后,在经济和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政府才开始采取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
相比之下,中国式现代化更注重保护环境和生态,是一种推崇“绿色发展”的现代化模式。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由于*的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中国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注重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性,主动采取环保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同时,中国也在推动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以更好地满足国内需求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此外,政府也通过法律和行政手段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城市和乡村的绿色发展。
总体来说,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尽可能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情况,是一种更加可持续的现代化模式。
现代化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每个国家都希望实现现代化。西方现代化伴随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产生,形成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但现代化并非只有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一种形式,各国都可以探索基于本国国情的现代化路径。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相比,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二者都强调现代化的必要性。二者都强调教育和科技的作用。西方现代化是以西方为中心的现代化。西方现代化是少数人独享的现代化。西方现代化是战争驱动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综上所述,现代化体现了一个国家从传统社会发展为现代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既有共同特征,也有个性差异。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人民自己当家做主、用双手创造出来的现代化。通过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对比研究,能够让世界其他国家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中国式现代化,有助于增强中国式现代化传播力影响力。
,中西方现代化有很多共通之处,都要经过工业化、城市化过程,带来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提高和生活水平改善,这是二者的共同特征。然而,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也存在诸多差异。由于国情不同,如果我们完全按照西方标准来衡量中国的现代化,在很多方面是不适用的。因此,我们必须建立起自己的现代化话语体系,“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这一话语体系的标志符号。 中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人民大众获得最大利益,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获益,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这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将彻底改写人类现代化的世界版图,我国14亿多人口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其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重新塑造现代化的整体格局,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有深远影响的大事。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决不能走西方那种“富者累巨万、贫者食糟糠”的两极分化道路,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国家那种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要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要抓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显著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得到改善。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坚定推进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绝不走西方国家走过的暴力掠夺殖民地、以其他国家落后为代价的现代化道路;人类社会要持续进步,各国就应该坚持要开放不要封闭,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独占,弱肉强食、赢者通吃是一条越走越窄的死胡同,包容普惠、互利共赢才是越走越宽的人间正道。
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国家的“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进程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在西方国家,现代化进程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其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增强,污染治理也随之加强。而在中国,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曾经采取了“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即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被忽略。这种策略导致了环境污染问题严重,污染治理成为了当务之急。 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的是经济发展,而忽略了环境保护。这种发展模式在短期内可以带来经济增长,但长期来看,环境问题将会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则强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平衡,对环境问题的治理也更加及时和有效。 在中国,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政府也开始加强污染治理,推出了一系列环保政策和法规。然而,由于之前的“先污染后治理”策略的影响,环境治理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一些企业仍然存在环保意识淡薄、违法排污等问题,环保执法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综上所述,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国家的“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进程存在明显的差异。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忽略了环境保护,导致环境污染问题严重,但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政府也开始加强污染治理。西方国家则强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平衡,对环境问题的治理也更加及时和有效
发达国家的环境治理历程,无一不是经济发展造成了环境的工业污染,而后才开始艰难的环境治理。著名的环境库兹涅兹曲线表达的正是这种思想: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环境先是遭受工业污染,而后在付出了沉重的生态代价之后才得到治理。在较低的发展阶段,经济波动处于生存维系状态,对自然资源的影响也较为有限,随着经济的加速发展,农业的现代化经营和工业化进入起飞状态,资源消耗速率开始超出资源更新速率,废物排放的数量和毒性均有所增加;在较高的发展阶段,环境意识得到强化,环境管制也更具有法律效力,环保技术得以开发,环境治理开支得到增加,环境问题得以遏制和逆转。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注意的一点是,一旦环境退化超过一定的生态阈值,环境退化就不可逆转;即便可逆,也需要很长的时间与很高的成本才能使之恢复,因而需要采取相应措施,严防超出生态阈值,降低环境恢复成本。
中国自然资源有限,环境的限制更为显著,但是由于后发优势,我们可以汲取发达国家经历过的污染教训与成功治理经验,更早认识到未来可能造成的危害并尽早付诸行动,早日达到库兹涅茨曲线中从污染到治理的拐点。另一方面,由于政治体制不同,中国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国家的强大优势,举全国之力重拳治理环境问题。
中西方现代化有很多共通之处,都要经过工业化、城市化过程,带来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提高和生活水平改善,这是二者的共同特征。然而,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也存在诸多差异。西方国家推行多党制,而中国坚持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领导下,立足中国国情,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现代化。具体差异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实现的时间和方式不同。现代化最早始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经过几百年时间的发展,现代化水平已经很高了。中国的现代化起步比西方晚得多,真正开始现代化的建设是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的。二是价值取向不同。西方的现代化是按照资本逻辑来展开的,是资本、利润驱动的现代化,讲求利润最大化。三是实现的路径不同。西方采取的是暴力、掠夺的路径。对内主要表现为牺牲底层民众的利益。四是最终结果的不同。西方现代化最终巩固的是少数资产阶级利益的最大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获益,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创造了财富,开发了技术,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主张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