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实现“双碳”目标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用户头像
来自莆田学院-吴静发布于:2022-03-07 09:09:40

我国实现“双碳”目标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点赞 (2) 回复
61F 用户头像
来自莆田学院-黄轶发布于:2022-03-28 16:13:01
从长远看,实现“双碳”目标有利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促进生态环境改善。虽然实现双碳目标在某些层面上会限制经济的高速发展,但节能减排的实现又会解开能源短缺对后续经济发展的制约。因此,如何在确保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这一问题,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2F 用户头像
来自莆田学院-邱国斌发布于:2022-03-28 16:14:34
机遇:一是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二是加速我国能源转型和能源革命进程。三是加快高能耗,重化工业等产业去产能和重组整合步伐。四是新增大量绿色投资需求,改善投资结构。五是有利于打破“碳壁垒”推动产品出口。挑战:一是产业生产成本增加可能带来商品价格上涨。二是高碳企业面临相应发展压力。三是区域协调发展面临新挑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3F 用户头像
来自莆田学院-杨艺清发布于:2022-03-28 16:29:21
一是倒逼产业转型升级;二是加速我国能源转型和能源革命进程;三是加快高耗能、重化工业等产业去产能和重组整合步伐;新增大量绿色投资需求,改善投资结构。同时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工业化和城市化持续推进,二氧化碳排放量在一定时间里还会有所增加。在以产业结构调整、行业节能和非化石能源发展为主要减排手段的前提下,短期内碳减排或对经济运行带来某些压力和挑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4F 用户头像
来自莆田学院-宋登富发布于:2022-03-28 16:57:44
从机遇来看,一方面,在“双碳”目标进程中,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碳减排措施,加速低碳和技术材料的应用,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继续领跑全球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在欧美部分国家征收碳关税的背景下,减排减碳将给汽车行业带来新的变量,将为汽车企业重建竞争优势提供重要机遇。从挑战来看,中国澳门早在2021年就提出了碳披露的要求,并不断升级低碳战略,为数据统计提供了重要依据。但中国大陆规模发展迅速,但从碳减排角度规划目标的路径才刚刚起步,面临三大挑战:一是数据和统计基础薄弱,碳排放数值范围和标准要明确,限额和双积分政策的结合提供了有效的统计依据;第二,碳减排是国家系统工程。随着电动智能汽车的到来,行业正在发生变化,汽车生态也在发生变化,实现碳管理和排放监控的难度加大。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5F 用户头像
来自莆田学院-范颖芸发布于:2022-03-28 17:25:48
机遇:第一方面就是我们的全球竞争力方面的机遇。第二方面,要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我们在很多改革方面可以更快地推进。第三方面,要实现“碳中和”一定要有更多的创新。挑战:就是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正处于发展比较快的阶段,各方面的建设也会比较快速地发展,用能的需求也会比较多,而碳排放很多是来自于用能,并且在建设中我们除了用能以外还有一些生产的过程也会产生排放。我们希望2030年达到“碳达峰”,2060年达到“碳中和”,这中间我们留了30年的时间,这个时间其实是很短的。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6F 用户头像
来自莆田学院-王淑颖发布于:2022-03-28 17:29:31
气候危机已经超越环境问题的范畴,对经济、社会、安全等相关领域都产生影响。目前我国低碳科技创新仍存在一系列亟待攻克和解决的难关,如长远技术部署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技术推广机制不畅。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7F 用户头像
来自莆田学院-欧志琴发布于:2022-03-28 18:38:46
加速我国能源转型和能源革命进程。通过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逐步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以更低的能源消耗和更清洁的能源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8F 用户头像
来自莆田学院-杜凌乾发布于:2022-03-28 19:41:17
从长远看,实现“双碳”目标有利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9F 用户头像
来自莆田学院-洪泽鑫发布于:2022-03-28 19:45:55
机遇:1.全球竞争力得到提高2.更快的推动改革进程3.增强市场企业的创新力
用户头像
莆田学院-洪泽鑫 2022-03-28 19:48:54

挑战:1.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用能需求大。2.时间短,要找到比他人更好更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方法3.对我国的传统能源结构来说也是很重大的改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0F 用户头像
来自莆田学院-黄樟权发布于:2022-03-29 21:55:36

一是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二是加速我国能源转型和能源革命进程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1F 用户头像
来自莆田学院-郑思芳发布于:2022-03-30 10:23:06
挑战:1.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正处于发展比较快的阶段 2.“碳达峰”到“碳中和”的转变 3.我们的能源结构对于实现“碳中和”目标也提出了挑战 机遇:1.我们的全球竞争力方面的机遇 2.要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我们在很多改革方面可以更快地推进 3.第三方面,要实现“碳中和”一定要有更多的创新。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2F 用户头像
来自莆田学院-陈美红发布于:2022-03-30 10:37:04
高碳企业面临相应发展压力;区域协调发展面临新挑战新增大量绿色投资需求,改善投资结构。为实现“双碳”目标将新增三大投资需求:新增大量风电、光伏等非化石能源投资;高耗能、高排放产业为降低排放,需要新增大量清洁能源设备、低碳排放设备等技术改造投资;为实现快速降低碳排放,需要新增大量绿色、低碳、零碳等技术投资。这三大新增投资需求分布在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众多行业领域。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3F 用户头像
来自莆田学院-黄炼杰发布于:2022-03-30 15:38:45
加强协同创新突破技术瓶颈。出台具体政策举措支持科研人员对新能源电力系统技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关键技术的研发,不断推进新型清洁能源利用技术的突破和成熟。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在绿色化生产等方面的应用,不断提高各个行业用能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技术支持。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4F 用户头像
来自莆田学院-王苑豆发布于:2022-03-30 15:39:59
机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断健全,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在清洁能源技术、装备、制造等环节处于全球领先水平,这是我们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优势。我国在多年前就已布局低碳科技产业,动力电池、煤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等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更是走在了世界前列。挑战: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然面临诸多矛盾和挑战,生态环境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部分制造业企业仍面临着人力、土地、技术等资源环境约束。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调结构转方式任务艰巨繁重,传统产业占比依然较高,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尚未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产业链供应链还处于向中高端迈进的重要关口。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5F 用户头像
来自莆田学院-翁雪恭发布于:2022-03-30 20:28:23
机遇:我们的全球竞争力方面的机遇,要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我们在很多改革方面可以更快地推进,要实现“碳中和”一定要有更多的创新。挑战: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可能带来商品价格上涨,高碳企业面临相应发展压力,区域协调发展面临新挑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6F 用户头像
来自莆田学院-石正霞发布于:2022-03-30 21:39:13
从长远看,实现“双碳”目标有利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一是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双碳”目标将推动我国工业制造业尤其是初级制造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并将大大增加绿色发展相关新技术的研发投资,巩固我国在此领域的优势地位。 二是加速我国能源转型和能源革命进程。通过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逐步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以更低的能源消耗和更清洁的能源,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在倒逼能源清洁转型的同时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供应。 三是加快高耗能、重化工业等产业去产能和重组整合步伐。钢铁、石化、建材、水泥、有色金属等高能耗、高排放产业,产能扩张力度将受到较为严格的碳排放限制,产能退出和压减速度加快。而且,产业内技术、设施更为先进的龙头企业有望进一步占据竞争优势,兼并重组整合趋势加强。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7F 用户头像
来自莆田学院-江凯发布于:2022-03-31 13:39:20
现阶段中国实现"双碳"目标面临着碳减排压力大、时间紧、代价高、技术储备不足、发展不平衡、摆脱"碳锁定"成本高、碳定价机制不成熟、利益调整复杂等挑战.同时,"双碳"目标的提出为新冠疫情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传统产业的低碳转型创造了绿色复苏的机遇,拓展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并为其难点问题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未来中国应在推动科技进步、发挥好碳市场作用、扩大绿色投资等方面持续发力以强化创新驱动与绿色金融发展,并通过坚持合作共赢理念、掌握竞争话语权、全方位和多角度参与全球治理与合作等方式深化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确保"双碳"目标有效实现。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8F 用户头像
来自莆田学院-潘亚萍发布于:2022-03-31 14:53:13
为低碳产业发展带来机遇,为绿色服务行业发展带来机遇,为新的商业模式带来机遇,对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带来挑战,对技术创新高要求带来挑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9F 用户头像
来自莆田学院-曹银华发布于:2022-03-31 15:29:30
对技术创新高要求带来挑战。 对产业结构调整带来挑战。 对区域协调发展带来挑战。 机遇 为提升国际竞争力带来机遇。 为低碳产业发展带来机遇。 为绿色服务行业发展带来机遇。 为新的商业模式带来机遇。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0F 用户头像
来自莆田学院-郑晓翔发布于:2022-03-31 18:39:52
一个原因就是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正处于发展比较快的阶段,各方面的建设也会比较快速地发展,用能的需求也会比较多,而碳排放很多是来自于用能,并且在建设中我们除了用能以外还有一些生产的过程也会产生排放。另外,我们人民生活改善的速度也比较快,也会产生更多排放。所以在需求增长比较快的情况下,我们在2060年达到“碳中和”目标挑战是很大的。   第二,我们希望2030年达到“碳达峰”,2060年达到“碳中和”,这中间我们留了30年的时间,这个时间其实是很短的。很多发达国家从“碳达峰”到他们所期待的“碳中和”的时间都留了50、60年的时间,所以对我们来说要比别人更快速地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转变是挑战的第二个来源。   第三,我们的能源结构对于实现“碳中和”目标也提出了挑战。我们高度依赖于化石能源,比如说电力中我们高度依赖火电,我们的发电量里面大多是煤电,还有其他的一些像油、天然气这样的发电。要实现“碳中和”,火电的比例就必须要减到很低的程度才可以。要实现这样的转变其实也是比较难的,尤其是火电,比如像煤电这样的行业,从一个电厂建成到正常的退役通常是30-40年甚至是50年。为了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我们就需要让一些火电厂提前退役,对我们来说成本是比较高的。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1F 用户头像
来自莆田学院-张提发布于:2022-03-31 19:03:25
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尽管还有一段时间,但是必须较早部署才能够有条不紊地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   首先,“碳中和”战略会对我们的企业带来机遇和挑战。和发达国家相比,实现“双碳”目标对中国经济的挑战更大,这里面有几个特殊的原因。   一个原因就是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正处于发展比较快的阶段,各方面的建设也会比较快速地发展,用能的需求也会比较多,而碳排放很多是来自于用能,并且在建设中我们除了用能以外还有一些生产的过程也会产生排放。另外,我们人民生活改善的速度也比较快,也会产生更多排放。所以在需求增长比较快的情况下,我们在2060年达到“碳中和”目标挑战是很大的。   第二,我们希望2030年达到“碳达峰”,2060年达到“碳中和”,这中间我们留了30年的时间,这个时间其实是很短的。很多发达国家从“碳达峰”到他们所期待的“碳中和”的时间都留了50、60年的时间,所以对我们来说要比别人更快速地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转变是挑战的第二个来源。   第三,我们的能源结构对于实现“碳中和”目标也提出了挑战。我们高度依赖于化石能源,比如说电力中我们高度依赖火电,我们的发电量里面大多是煤电,还有其他的一些像油、天然气这样的发电。要实现“碳中和”,火电的比例就必须要减到很低的程度才可以。要实现这样的转变其实也是比较难的,尤其是火电,比如像煤电这样的行业,从一个电厂建成到正常的退役通常是30-40年甚至是50年。为了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我们就需要让一些火电厂提前退役,对我们来说成本是比较高的。所以上面这些原因都让我们感受到,要实现“双碳”目标,我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但是实现“碳中和”目标不仅给我们带来挑战,也给我们带来机遇。我认为机遇主要来自几个方面:   第一方面就是我们的全球竞争力方面的机遇。中国的企业在新能源方面和全球相比有一定的优势,虽然我们传统车企和世界最领先的传统车企距离可能会更大一点,但中国的一些电动车企业应该说和全世界最好的企业距离不是那么大。在其他的能源,比如说太阳能这方面,中国太阳能电池企业的竞争力是非常强的。因为全球主要的经济体都要追求“碳中和”目标,所以他们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就会比较强,而中国在这方面比较有优势,所以我们的全球竞争力能够得到非常好的发挥。我们要为我们的企业努力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以及国内的政策环境,支持他们为全球“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方面,要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我们在很多改革方面可以更快地推进。过去我们有一些方面的改革还是比较困难的,比如说电力市场的改革,很多行业的准入方面的改革都是比较艰难的。但是因为有“碳中和”的目标,如果我们不改革就不可能实现这样的目标,所以“碳中和”目标为改革创造了巨大的推动力。通过改革使得我们的能源市场更加高效率地运行,我们企业的准入门槛更低,竞争更加充分,资源配置也更多地由市场来决定,这样就对更多企业公平竞争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也为那些创新做得好的企业能尽快在市场上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创造比较好的条件。所以我觉得对企业来说,尤其是对在绿色能源、绿色技术方面有优势的企业来说,“碳中和”所创造的更加完善的市场条件,会为他们提供更好更多的机遇。   第三方面,要实现“碳中和”一定要有更多的创新。创新的最大动力就是市场,如果创新可以带来更强的竞争优势,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那么企业创新的动力就会更强。   我们怎么来为企业带来这样的机会?   首先,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让市场机制在实现“碳中和”的道路上起更重要的作用。一个很重要的机制叫做“碳定价”。所谓碳定价,就是如果一个企业产生了二氧化碳或者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就要为此付出代价。有不同的形式来实现碳定价,比如碳税,如果排放了一吨二氧化碳就要交一定的税,就要为排放付出成本。另一种是碳排放权的交易,企业如果要排放,必须事先有排放权,而排放权因为在市场上是可以交易的,所以它有一个价格。在欧洲现在大概每吨排放权的价格是80欧元,多排放一吨二氧化碳就要付出80欧元的成本。不管是碳税还是排放权的交易,起到的作用就是让排放的成本由排放者来负担,排放者就有很强的动机来减排,为了减排,他们或者要自己创新或者要更多地利用别人创新的产品,这是创新最大的动力。   第二,跟“碳中和”技术有关的创新,我们要有知识产权的保护,要对创新提供各种各样的支持,包括税收补贴等等,让他们的创新能够得到比较稳定的保护。还要营造一个稳定的政策预期,让创新者能够放心地去创新,我觉得这是企业创新应该有的一些重要的前提条件。   最后一个方面就是我们的经济安全。我们传统的能源里面像石油、天然气都对外依存度比较高,也给我们带来一定的供给风险,如果我们更多使用清洁能源,像风能、光能等等,这些供给对外依存度不是那么高,会改善我们的经济安全。   所以从各个方面来说,“碳中和”的目标都给企业带来比较多的机会。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2F 用户头像
来自莆田学院-陈佳玲发布于:2022-03-31 22:13:43
一是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二是加速我国能源转型和能源革命进程。三是加快高耗能、重化工业等产业去产能和重组整合步伐。四是新增大量绿色投资需求,改善投资结构。五是有利于打破“碳壁垒”,推动产品出口。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3F 用户头像
来自莆田学院-章诗铭发布于:2022-04-01 15:57:53
对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带来挑战。 对技术创新高要求带来挑战。 对产业结构调整带来挑战。 对区域协调发展带来挑战。 机遇 为提升国际竞争力带来机遇。 为低碳产业发展带来机遇。 为绿色服务行业发展带来机遇。 为新的商业模式带来机遇。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4F 用户头像
来自莆田学院-王希文发布于:2022-04-01 20:09:07
首先是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始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其次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锤炼鲜明政治品格,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然后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形成中国共产党的严密组织体系。随后是持之以恒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最后是坚持自我革命精神,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5F 用户头像
来自莆田学院-王希文发布于:2022-04-01 20:26:28
当前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世界各国将“碳达峰”、“碳中和”作为国家战略,“双碳”目标已经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为实现“双碳”目标,我国在核心技术、产业链构建等方面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但也面临一些挑战,需要超前谋划、科学部署。随着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构成重大威胁,各国政府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经达成了共识,世界各国将“双碳”上升为国家战略,制定具体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减轻气候变化。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目标”、“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愿景”作为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郑重承诺。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6F 用户头像
来自莆田学院-黄海凤发布于:2022-04-01 22:21:40
一是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二是加速我国能源转型和能源革命进程;三是加快高耗能、重化工业等产业去产能和重组整合步伐;四是新增大量绿色投资需求,改善投资结构;五是有利于打破“碳壁垒”,推动产品出口。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7F 用户头像
来自莆田学院-叶智勇发布于:2022-04-02 00:24:12
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工业化和城市化持续推进,二氧化碳排放量在一定时间里还会有所增加。在以产业结构调整、行业节能和非化石能源发展为主要减排手段的前提下,短期内碳减排或对经济运行带来某些压力和挑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8F 用户头像
来自莆田学院-徐美凤发布于:2022-04-02 14:21:20
一是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双碳”目标将推动我国工业制造业尤其是初级制造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并将大大增加绿色发展相关新技术的研发投资,巩固我国在此领域的优势地位。 二是加速我国能源转型和能源革命进程。通过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逐步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以更低的能源消耗和更清洁的能源,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在倒逼能源清洁转型的同时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供应。 三是加快高耗能、重化工业等产业去产能和重组整合步伐。钢铁、石化、建材、水泥、有色金属等高能耗、高排放产业,产能扩张力度将受到较为严格的碳排放限制,产能退出和压减速度加快。而且,产业内技术、设施更为先进的龙头企业有望进一步占据竞争优势,兼并重组整合趋势加强。 四是新增大量绿色投资需求,改善投资结构。为实现“双碳”目标将新增三大投资需求:新增大量风电、光伏等非化石能源投资;高耗能、高排放产业为降低排放,需要新增大量清洁能源设备、低碳排放设备等技术改造投资;为实现快速降低碳排放,需要新增大量绿色、低碳、零碳等技术投资。这三大新增投资需求分布在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众多行业领域。 五是有利于打破“碳壁垒”,推动产品出口。未来,在碳减排倒逼下,为满足本国环保团体要求并保护本国产业,部分国家或将碳减排与贸易联系在一起,动用“碳壁垒”、严格审查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投资的可能性增大。我国提出“双碳”目标,可打破“贸易壁垒”,消除出口产品被征收碳税的潜在风险。六,高碳企业面临相应发展压力。七,区域协调发展面临新挑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9F 用户头像
来自莆田学院-安周鹏发布于:2022-04-02 14:38:16
一是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双碳”目标将推动我国工业制造业尤其是初级制造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并将大大增加绿色发展相关新技术的研发投资,巩固我国在此领域的优势地位。 二是加速我国能源转型和能源革命进程。通过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逐步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以更低的能源消耗和更清洁的能源,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在倒逼能源清洁转型的同时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供应。 三是加快高耗能、重化工业等产业去产能和重组整合步伐。钢铁、石化、建材、水泥、有色金属等高能耗、高排放产业,产能扩张力度将受到较为严格的碳排放限制,产能退出和压减速度加快。而且,产业内技术、设施更为先进的龙头企业有望进一步占据竞争优势,兼并重组整合趋势加强。 四是新增大量绿色投资需求,改善投资结构。为实现“双碳”目标将新增三大投资需求:新增大量风电、光伏等非化石能源投资;高耗能、高排放产业为降低排放,需要新增大量清洁能源设备、低碳排放设备等技术改造投资;为实现快速降低碳排放,需要新增大量绿色、低碳、零碳等技术投资。这三大新增投资需求分布在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众多行业领域。 五是有利于打破“碳壁垒”,推动产品出口。未来,在碳减排倒逼下,为满足本国环保团体要求并保护本国产业,部分国家或将碳减排与贸易联系在一起,动用“碳壁垒”、严格审查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投资的可能性增大。我国提出“双碳”目标,可打破“贸易壁垒”,消除出口产品被征收碳税的潜在风险。 同时也要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工业化和城市化持续推进,二氧化碳排放量在一定时间里还会有所增加。在以产业结构调整、行业节能和非化石能源发展为主要减排手段的前提下,短期内碳减排或对经济运行带来某些压力和挑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0F 用户头像
来自莆田学院-王艺婷发布于:2022-04-02 15:36:45
从机遇看,一方面在 " 双碳 " 目标落地推进过程中,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碳减排的措施,加快推动低碳和技术材料的应用,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继续全球领先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在欧美一些国家征收碳关税的背景下,减排降碳给汽车产业带来新的变量,将为车企重塑竞争优势提供重要的机遇。 从挑战看,中国澳门早在 2003 年提出碳披露要求,并不断升级低碳战略,提供了重要的数据统计基础。而中国大陆规模化发展较快,但是从碳减排的角度规划目标出台路径刚刚起步,面临三个方面挑战:一是数据统计基础薄弱,要明确碳排放的数字范围和标准,限行双积分政策并轨提供了有效的统计基础;二是减碳是全民系统工程,随着电动智能车的到来,产业在变,汽车生态也在变,实现碳管理和排放监控的难度增加;三是成本向价值转化,不仅企业需要面临更大的成本压力,用户也会在新增成本和价值体验上进行体验平衡。虽然政策是起步阶段的重要推动力,但是市场用户的选择才是实现碳中和愿景的长期决定力量。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 2 3 4 5 ··· 8
GO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