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问题——刘建云小组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刘建云发布于:2017-11-23 18:00:11

本组成员:刘建云,周灵,汪洁,徐书凝,茅寅,李鹏艳,岑昱昕,凌肖欢,王藜菲,孙怡玮。

请大家关于教育问题展开讨论

1.我国教育现状。

2.我国教育特点?

3.我国教育存在的不足。

4.你的建议?

请大家开拓思维,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本次讨论时间111618:00~19:30

 

点赞 (0) 回复
12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孙怡玮发布于:2017-11-23 18:58:07
当强行嫁接西方的“戊戌变法”失败后,“五四新文化运动”不仅是摧毁了传统封建文化的统治,同时也成为中西方文化的交战的实验战场,中国本土文化最终但不是彻底地击败了西方文化势力,同时也在迷茫中摸索,终于“实事求是”地找到了中国自己应该要走的道路。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茅寅发布于:2017-11-23 18:59:29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目前在九年义务制教育上,我国已经大体实现了第一个层次上的平等。目前这一层次的公平,正在向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延伸。而第二层次的教育公平,即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公平还远远没有达到。在中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甚至班级之间的教育质量不公平比比皆是。择校风、学区房都直接说明了教育不公平的严重程度。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周灵发布于:2017-11-23 19:01:03
教育目的的定义 所谓教育目的,就是人们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在头脑中预先观念地存在着的教育活动结束时所要取得的结果。它指明教育要达到的标准和要求,说明办教育为的是什么,培养人要达到什么样的质量和规格。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周灵发布于:2017-11-23 19:01:32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二者的联系看,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政策性表达,它们在对教育社会性质的规定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都含有“为谁服务”的规定性,都是一定社会(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在其性质和发展方向上不得违背的根本指导原则。从二者的区别上来看,首先,教育方针所包含的内容比教育目的要多些。教育目的一般只包括“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而教育方针除此以外,还包含“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其次,教育目的在对人培养的质量规格方面提出较为明确的要求,而教育方针对“怎样办教育”、“办什么样的教育”方面的规定性更为突出。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周灵发布于:2017-11-23 19:02:12
教育目的是社会对培养人才的总要求,按照教育目的来培养人的活动是一种对受教育者的控制活动。这种控制活动需要较长的周期,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各方面的配合。教育目的规定了受教育者预定的发展方向,可使各个方面共同地自始至终地对受教育者进行控制。只有这样才有利于青少年一代按照社会的要求,健康成长。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孙怡玮发布于:2017-11-23 19:02:16
当强行嫁接西方的“戊戌变法”失败后,“五四新文化运动”不仅是摧毁了传统封建文化的统治,同时也成为中西方文化的交战的实验战场,中国本土文化最终但不是彻底地击败了西方文化势力,同时也在迷茫中摸索,终于“实事求是”地找到了中国自己应该要走的道路。然而,直到今天,我们仍旧是“摸着石头过河”,以至于前方的道路和我们的方向依旧迷茫,我们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对于生命的信仰迷失在“神圣”与“物化”的尖锐矛盾之中。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茅寅发布于:2017-11-23 19:02:16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应该面向未来,在今天看来这一要求依然十分急迫。今天的中国正处于现代化与信息化叠加、经济新常态、全面改革的关键期,举国上下都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步伐。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周灵发布于:2017-11-23 19:02:43
教育目的始关系着教育全局性的问题,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始终和一切方面,并对教育工作起指导作用,教育工作的一切方面都受教育目的的制约,都要符合教育目的的要求。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周灵发布于:2017-11-23 19:03:18
教育思想是对教育的根本看法和观点,教育目的是教育思想的核心问题。学习和研究教育目的有利于我们端正教育思想,自觉投入教育改革,从而促进社会改革和发展。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3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周灵发布于:2017-11-23 19:03:48
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质量和规格要求的根本标准。检查和评价教育、教学过程质量的优劣,检查教师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教师工作质量和效果,检查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发展程度,评价学生优劣,都必须以教育目的为根据。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教育质量的终结性检查和评价,必须依据教育目的,全面地细致地进行,背离整个教育目的要求,仅以某一方面为标准,是错误的,也是有害的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3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茅寅发布于:2017-11-23 19:04:18

庄子曾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20世纪60年代便提出了“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随着知识更新换代节奏越来越快,人人都要不断学习、终生学习。终身教育存在泛在性、非正式性、社会性、情境性、适应性等特点,而传统教育受制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很难匹配这种学习需求。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3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周灵发布于:2017-11-23 19:04:27
社会本位论也称国家本位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柏拉图、凯兴斯坦纳、涂尔干等。社会本位论者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他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并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延续;还进一步指出,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的存在与发展依赖并从属于社会,评价教育的价值只能以其对社会的效益来衡量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3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周灵发布于:2017-11-23 19:05:10
积极方面:社会本位论将对教育目的的考察角度从宗教神学转移到国家和社会事业上来,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这种视角的转换在近代有助于教育与教会的分离,在当代有助于动员国家和社会资源来发展教育事业。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3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周灵发布于:2017-11-23 19:05:45
忽视了个体的特殊性,否认了个体在社会和国家生活中的积极能动作用,完全将受教育者当成是等待被加工的“原料”,违背了教育的人道主义原则。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3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茅寅发布于:2017-11-23 19:06:03

几时教育变成了一种产业,尽管国家一直都不承认这个问题,可是教育已经成了一门产业,教育的收费问题真是一大顽疾,西部的许多地区的孩子上不起学,农村的许多学生上不起大学,在一些大城市里面有高额的择校费,据说,教育曾被评为“十大暴利行业”之一。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3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周灵发布于:2017-11-23 19:06:16
第一,人的本性在于“自然性”;第二,人性具有内在的、自我实现的趋向;第三,这种趋向在道德或价值上时善的或向善的;第四,只有每个人的本性都得到充分实现的社会,才是理想的社会,只有确保每个人的本性都得到实现的国家,才是善的和正义的国家;第五,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帮助人们充分地实现他们的自然潜能,以便在此基础上建立理想的社会和国家;第六,对个性的压抑和摧残是一切专制国家和时代教育的通病,必须得到彻底的医治。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3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周灵发布于:2017-11-23 19:06:46
所要反对的是从教育过程之外强加而来的目的,所要提倡的是教育目的就在教育过程之中,所要培养的人是能够不断适应和改造民主社会的公民和建设者。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3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周灵发布于:2017-11-23 19:07:20
教育目的是由人提出的,属于意识范畴,它的形式是主观的。但是,人们提出的教育目的是有其现实基础和社会根源的,它的内容是客观的。人们在规定教育目的时必须以一定的客观存在及其发展规律为前提和根据,如生产力发展水平、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等。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3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茅寅发布于:2017-11-23 19:07:36

几时教育变成了一种产业,尽管国家一直都不承认这个问题,可是教育已经成了一门产业,教育的收费问题真是一大顽疾,西部的许多地区的孩子上不起学,农村的许多学生上不起大学,在一些大城市里面有高额的择校费,据说,教育曾被评为“十大暴利行业”之一。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4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周灵发布于:2017-11-23 19:07:55
物质生产水平是教育存在和发展的绝对条件和永恒基础。人们一旦停止了物质生产,人类社会存在的物质基础就会崩溃,人类社会关系的纽带就会瓦解,当然也就谈不上教育活动的存在与发展。可以说,物质生产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社会能够提供给教育的物质条件以及个人受教育时间的多寡,从而,也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成员发展的可能性。可见,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制约教育目的的最终决定因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4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周灵发布于:2017-11-23 19:08:27
生产力是人类从事物质生产的能力,而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人要从事物质生产不仅需要一定的体力,而且需要一定的智力、科学文化知识、劳动技能技巧等。但是,人的智力要靠教育来开发,劳动技能技巧及各种生产知识要靠教育来获得。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生产力要一点一滴地积累下来,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也要靠教育才能做到。可见,一定时期的生产力总是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对劳动者的培养提出自己的要求。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4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周灵发布于:2017-11-23 19:08:58
生产力是人类从事物质生产的能力,而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人要从事物质生产不仅需要一定的体力,而且需要一定的智力、科学文化知识、劳动技能技巧等。但是,人的智力要靠教育来开发,劳动技能技巧及各种生产知识要靠教育来获得。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生产力要一点一滴地积累下来,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也要靠教育才能做到。可见,一定时期的生产力总是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对劳动者的培养提出自己的要求。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4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周灵发布于:2017-11-23 19:09:37
教育总是直接指向处于一定发展阶段的受教育者个体的,为了使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达到预期的结果,教育目的的制定者不能不考虑个体身心发展的可能性。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4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周灵发布于:2017-11-23 19:10:31
为保证我国教育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协调一致,我国的教育目的是由党和国家制定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经过了多次变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4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周灵发布于:2017-11-23 19:11:18
我国建国以来,对于教育目的的表述虽然在字面上有所不同,具体内容也不完全一样,但它们却有着共同的精神实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4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茅寅发布于:2017-11-23 19:13:54

方式乃至文化如何的变革,从我们的高中教育来看!知识。在几个学习方面中“做人”是最为重要的,以及一些县立高中。学以致用。“知”就是知道(做人的道理)。知识永远学不完,这样,我们天天要求素质教育,到什么时候我们才具备呢,就是因为缺少通过实践而来的经验,而家庭教育是启发做人道理,中国的教育制度可谓是十人评价九人摇头啊,却没行万里路,而经验积累是为了“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4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孙怡玮发布于:2017-11-23 19:14:35
中国教育现状 要分析中国教育现状是十分敏感而且触及政治神经的问题,这里避开教育体制问题而仅从表面现象进行介绍。 现状之一:人虽多,而才少。 知识的教育是人才的根本,是科技发展的基础。然而光有知识是不够的,要成为有能力的才人,还必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4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孙怡玮发布于:2017-11-23 19:15:16
现状之一:人虽多,而才少。 知识的教育是人才的根本,是科技发展的基础。然而光有知识是不够的,要成为有能力的才人,还必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我们的人才结构出现严重失衡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现代教育体制思想问题。因为我们的社会价值取向决定的教育价值取向,而我们的教育取向,就决定了我们的人才结构。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4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孙怡玮发布于:2017-11-23 19:29:13
如今我们关注的是把教育和将来的工作、生活、居住、收入以及名声等紧密联系在一起,都认为读了大学,而且是要上名牌大学才是好事,只在乎形式和结果,并不在乎现在的大学教育的实际效果是否理想——这就是嫡传于2000多年前的“升官发财”的思想。这种思想的结果不仅导致了中国人才结构的不平横,同时也误导学子们的道德价值取向,更是吏政腐败的根源!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5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孙怡玮发布于:2017-11-23 19:29:43
天下熙熙,皆为名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然也! 于是乎各类高校应市场需要雨后春笋般地纷纷成立,一时间中国大地遍地皆是大学生,然而这些大学生却依旧难以寻找工作,甚至不如高中生。 这就是商业化中国的必然结果,对于道德的学习或认可基本是否定的,必然是唯利是图,寡情薄义。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 2 3 4 5
GO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