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情和现行教育体制下,由于升学的压力及家长的预期,教师的压力也过大;教学任务繁重、加上大量备课、备考、批改作业、辅导学生以及素质教育难以实施等等也造成很多教师身心疲惫。
即使是再好的教师也只能做到课堂教学深入浅出,引人入胜,旁征博引。能否掌握所有所学的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还需要学生在课外进行大量的复习。
在现有学习和教学环境下,教师、学生、学校以及家长对学习和教学活动都无法做到同步监控。学生在课堂和课外的学习活动只有通过课堂测验、期中和期末考试才能够得到评估。
教育已经成了一门产业,教育的收费问题真是一大顽疾,西部的许多地区的孩子上不起学,农村的许多学生上不起大学,在一些大城市里面有高额的择校费
在现在的社会,一方面,国家在改革中强调效率,另一方面,却又在忽视公平,许多的利益群体的幕后操纵,是现今中国存在的许多的问题的原因之一。
所有的时间都花在知识教育上,而实践教育比如做人的道理、道德品德教育和做事能力技能的培养等这方面缺失严重或可说几乎没有,时间几乎完全被知识教育侵占。有读万卷书,却没行万里路
据海申网了解到的,在美国的业内人士曾说过中美大学生在美国研究生课堂上表现的差异,其实跟中美中学语文课的差异有密切关系。中国学生在美国大学的课堂上所缺乏的东西,并不是一句“中国是应试教育”,或者“中国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能推卸责任的。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的语文教育存在问题,承认中国在培养学生口头表达、书面表达、阅读理解能力方面,跟美国的母语教育上的差距。
在美国很多大学教师都留意到:不少中国留学生在大学课堂上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很多国内的看法就认为那是因为中国人的英语能力不行,对于口头表达没有自信,或者因为词汇太少而无法表达。
中国留学生除了口音问题,英式英语的句子结构和词汇问题,词汇量问题影响了表达以外,有些英语能力相当不错的学生,说一口流利英语,可是却让人不知所云,不知道究竟想说什么。这跟中国的中学语文教学有关的:中国的中学语文教学没有系统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