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组 王冉 关于教育问题

用户头像
来自发布于:2017-11-30 14:32:04
关心中国教育问题的人越来越多。二十年前的邓公小平说,中国最大的问题,出在教育上。至今,中国最大的问题,依然是教育。 中国的问题在教育,那教育的问题在哪里呢? 请大家畅所欲言
点赞 (0) 回复
91F
用户头像
来自发布于:2017-11-30 18:20:10
中国的教育有三大特征:一,中国教育是知识教育;二,中国教育是筛选教育;三,中国教育主要由政府经营,尤其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2F
用户头像
来自发布于:2017-11-30 18:20:33
特别是最近几年,在《教育规划纲要》公布以后,政府加大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力度。采取免收职业学校学生的学杂费,给其提供生活补贴,职业高中毕业生可以报考高等学校等一系列措施,吸引青少年接受职业技术教育。但是,职业技术教育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仍然不高,广大家长还是愿意把孩子送到普通大学,特别是名牌大学读书。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3F
用户头像
来自发布于:2017-11-30 18:20:51

首先进行教育观念的改变,树立传承中华文明之教育思想,吸纳西方教学经验,逐步确立新时代中国教育思想理念。读书和做人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文化知识的教育是一方面,而思想道德却是重点。教育的的目的不是“升官发财”,而是服务社会,造福苍生。其次对于教育机构进行深刻的改革,清正廉洁的教学机构方能教化出清正廉洁的学子。制定出科学合理并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教学体系,使传统的科举教育逐步过度到全民素质教育的正确轨道上来,而不是为了升学考试。提倡“有教无类”,因人而异,重智育,更重德育,同时加强体、美、劳的教育;对于教师,师风、师德应当成为首选,而教学灵活多变应成为现代教学的特色,并能走出课堂,进入社会生活,寓教于乐,寓教于生活。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4F
用户头像
来自发布于:2017-11-30 18:21:03
因此,千军万马挤向高考独木桥的局面并未改变。我国长期以来缺乏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统筹设计和优惠政策,再加上传统文化重学术轻技术和“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影响,使得教育的恶性竞争依然是教育的顽症。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5F
用户头像
来自发布于:2017-11-30 18:21:23

绝大多数大学生选择专业时并不了解该专业到底是学什么,以后要干嘛,不清楚自己的兴趣,或者知道自己的兴趣但选不到想学的专业。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6F
用户头像
来自发布于:2017-11-30 18:21:46
当前大家诟病最多的是重点学校的建立。长期以来,各地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建设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造成学校发展的不均衡。教育的激烈竞争,原因是追求重点学校,以便能顺利地考上大学。因此,取消重点学校的呼声由来已久。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7F
用户头像
来自发布于:2017-11-30 18:21:51

教育,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进行教化培育,以现有的经验、学识推敲于人,为其解释各种现象、问题或行为,以增长能力经验 1621113温健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8F
用户头像
来自发布于:2017-11-30 18:22:02

中国社会在呈现蓬勃发展之势的同时,各种社会矛盾和众多的困难与不协调将相互交织,而这些问题的源头无外乎是思想文化和体制机构两个线头。在没有理好线头之前的任何改革行为,都将是艰难的行为。当然,我们只要坚信改革,坚信发展,那么改革虽然难,即便不理线头,我们可以把矛盾逐渐暴露,这样渐进方式,也是可能成功的,尽管很难。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9F
用户头像
来自发布于:2017-11-30 18:22:12
关于素质教育问题的思路   (1)发展多元化教育,细分教育格局,让学生家长有更多选择。(2)积极推行走出去战略,促进到国外择校。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0F
用户头像
来自发布于:2017-11-30 18:22:14
学校领导官僚化,学校管理行政化,教育评价指标化,学习评价数量化;学校领导腐败频发,学术腐败频发,向学生乱收费频发;打辱骂学生是常态,逼迫学生学习是常态,学生自杀是常态,学生焚书是常态,学生辍学是常态;教师评职称腐败,教师调动腐败,孩子择校腐败,孩子择班腐败,孩子坐座位腐败等等 作者:sxcg终结者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112332/answer/1986684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1F
用户头像
来自发布于:2017-11-30 18:22:16
30 多年来,政府对重点学校投入大量资金,使地区教育发展不均衡,造成了择校问题。20 世纪80 年代和90 年代初,小学升初中要经过考试。这造成了考试竞争,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推进素质教育,教育部曾明令取消小学升初中的考试,采用电脑派位方式。但是重点学校仍然以各种竞赛成绩作为选拔学生的标准,于是奥数班、英语班、艺术特长班应运而生,使得考试竞争愈演愈烈,学生学业负担越来越重。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2F
用户头像
来自发布于:2017-11-30 18:22:26

其根本是以人的一种相对成熟或理性的思维来认知对待,让事物得以接近其最根本的存在,人在其中,慢慢的对一种事物由感官触摸而到以认知理解的状态,并形成一种相对完善或理性的自我意识思维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3F
用户头像
来自发布于:2017-11-30 18:22:47
教育科目上多增加人文的内容,并加大监管力度,教育过程中注重开发人的情感、潜力,培养人的性格和理性,侧重于发展学生的观察、分析、评价、选择能力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4F
用户头像
来自发布于:2017-11-30 18:22:53
《教育规划纲要》已明令禁止设重点学校和重点班,但重点学校是长期形成的,在老百姓的心目中难以消失。这就是教育竞争的根源。现在各地政府也都加强对薄弱学校的改造。只有促进学校的均衡发展,才能缓解由于教育竞争带来的种种问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5F
用户头像
来自发布于:2017-11-30 18:22:53

中央在西部重庆批准的“两江新区”的改革试点,而重庆提出的修建大量的廉租房的计划可供数十万人买不起房子的人居住,这无疑是一种“社会主义”新思路,这也正是真正体现“城乡统筹”的好路子。“商品房”与“廉租房”的并存出现,无疑这是抑制银行、开发商和地方政府之间的“暴利”炒作行为的有效方法。而这“廉租房”的管理,无疑又是“社会主义”形式的。重庆提出的这种思路,无疑为中国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如今政府有钱了,完全有能力实现某些方面和某种程度上的“社会主义”,这应当确定起来,并使之成为“私有化”的反面典范。否则,谁还相信我们是社会主义?谁都知道我们现在走的的国家资本主义,央企退出房地产市场,这无疑是正确的,我们该思想社会主义如何走的问题了!中央的“五个统筹”的发展观,尽管还没上什到理论高度,但却是十分具体的五个主要矛盾问题。而这“五个统筹”的提出无疑是具有社会主义特性的政策。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6F
用户头像
来自发布于:2017-11-30 18:22:56

但同时,人有着自我意识上的思维,又有着其自我的感官维度,所以,任何教育性的意识思维都未必能够绝对正确,而应该感性式的理解其思维的方向,只要他不偏差事物的内在;教育又是一种思维的传授,而人因为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又有着另样的思维走势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7F
用户头像
来自发布于:2017-11-30 18:23:05

加强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控制大学研究型学科招生数量,大学可以增设职业技术教育,使优秀学生能够并愿意选择职业教育的道路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8F
用户头像
来自发布于:2017-11-30 18:23:26
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制度太单一,只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虽然教育部一再强调要全面评价,但除考试成绩之外,学生的思想品德、身体素质等都没有刚性指标。于是大家追求的只有考试成绩。新的评价考试方案即将出台,提出小学升初中一律不考试,中学要实施学业水平测试,作为升学的重要依据。但如何实施,恐怕还需认真细致研究,做到公平公正。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9F
用户头像
来自发布于:2017-11-30 18:23:30

所以,教育当以最客观、最公正的意识思维教化于人,如此,人的思维才不至于过于偏差,并因思维的丰富而逐渐成熟、理性,并由此,走向最理性的自我和拥有最正确的思维认知,这就是教育的根本所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0F
用户头像
来自发布于:2017-11-30 18:23:58

教育过程开始于一个人的出生并持续终身,对人产生持久而深刻的变化。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1F
用户头像
来自发布于:2017-11-30 18:24:03
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使家庭、学校、社会教育有机统一,实现互补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2F
用户头像
来自发布于:2017-11-30 18:24:07
近几年来,教育改革一直在推进,教育部门试图向素质教育、学生减负努力,中小学校被禁止补课,学生考评方式越来越多样,但学生和家长的负担不减反增,课外培训机构越来越多,收费越来越高,仿佛形成了一个越努力越坏的怪圈。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3F
用户头像
来自发布于:2017-11-30 18:24:12
我国的考试制度长期存在“一考定终身”的弊端。美国大学的录取过程既体现了大学招生的自主权,又体现了学生的选择权。但这种办法在我国行得通吗?首先,我国高校招生只凭一纸成绩,无需别的要求;其次,我国中学生没有养成自主选择的能力;再次,我国是一个人情社会,诚信制度尚未建立,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情况、申请书的撰写、校友的面试都可能弄虚作假,不能令人相信。高中评价考试改革相关文件已经出台,但愿能够改变现状。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4F
用户头像
来自发布于:2017-11-30 18:24:18

教育一直被认为是国家政策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部分。教育关乎到每个民族的兴衰存亡,如今实行的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更是将教育提高到立国之本的高度。但是,我们的教育却始终不尽如人意,”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人们一直试图解决这道难题。    1621116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5F
用户头像
来自发布于:2017-11-30 18:24:23

教育也是一种教书育人的过程,可将一种最客观的理解教予他人,而后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得以自己所认为的价值观。教育,是一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6F
用户头像
来自发布于:2017-11-30 18:24:33
总之,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很多,但是真正解决这些问题,绝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要通盘考虑,找出最大的根源,逐步改革考试制度,使之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中国实际相适应,适当加大教育投资,注意监管,要实现教育的真正改革需要起用自上而下一大批有智慧、有经验、有能力、有魄力、有思想的学者,彻底杜绝官僚办学、企业家办学的隐患。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7F
用户头像
来自发布于:2017-11-30 18:24:41

教育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8F
用户头像
来自发布于:2017-11-30 18:24:47

我国的教育长期以来曾高度统一,全国一套教育计划、一套教学大纲、一套教材。虽然新的课程改革在统一性的基础上有了灵活性,有了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空间,但评价考试是统一的。统一的培养目标难以培养出有个性的人才。我们家长都期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天才,于是从小强迫孩子学习,“不要输在起跑线上”,造成人为的无序的教育竞争,最后受伤害的是儿童,是我们民族的未来。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9F
用户头像
来自发布于:2017-11-30 18:24:55
我国现代教育是一百多年前从西方搬过来的,首先是学习日本。清朝末年壬寅学制、癸卯学制都是源自日本,而日本又是从德国搬过来的。因此,我国的现代教育一开始就打上了传统教育学派的烙印。虽然1922年改用美国的学制,而且美国著名教育家、现代教育学派的鼻祖杜威1919-1921年在中国讲学两年有余,竭力宣传他以儿童为中心的现代教育主张,但没有动摇我国传统教育的传统。因为传统教育比较适合长期处于封建时代并具有科举文化的中国。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0F
用户头像
来自发布于:2017-11-30 18:25:41
 首页 家庭教育 中小学 中考 中职 高考 考研 公务员 MBA 资格 财会 外语 国际 教师招聘 教育人 每日高校 就业 院校库 新闻中心 学术桥 课堂 顾明远剖析中国教育六大弊端 中国教育在线 2016-02-06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师大资深教授顾明远先生是当今中国教育研究领域的大家。他不仅在学术研究成果卓著,而且对许多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都有独到思考和重要观点。他参与了关于国家教育改革的相关调研和方案论证,近年来不断呼吁提高中小学教师地位,废止“三好学生”评选与反对强迫孩子参加“奥数”培训等,在社会上产生巨大影响。   在最近所写的一篇名为《中国教育路在何方——教育漫谈》的长文中,顾先生针对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再次梳理了他对教育尤其是当前教育难题的思考,以及我国的教育究竟该何去何从。   正如顾先生所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有了很大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这是毫无疑问的,是谁也抹杀不了的。但现在社会上又对现行的教育制度不满意。如何破解这个难题,是大家都在思考的问题。   顾明远先生倡导:“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这是他本人的教育信条,也是他对走出中国教育困境的回答。   “京城教育圈(微信号:bjeduvision)”近期将陆续分享这篇长文的部分观点。邀请圈友们和这位教育大家一起来思考中国教育的困境和出路,来体味“顾老之问”背后的沉重和热烈。今天分享的内容为该文的第二部分:教育本身没有责任吗?   前面我们分析了影响教育的各种社会、思想根源(点击查看:“顾明远:中国教育问题的九大病源”)。那么,教育本身就没有问题吗?教育本身就没有责任吗?当然不是。教育本身的问题在于屈从于社会的各种压力,教育被扭曲了,被异化了,没有自己的“人格”了。教育本身也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改革创新。正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指出的,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动力。教育必须改革,还原自己的本真。下面,我们来列数一下教育的弊端和失误,以便对症下药,改革取得成效。 长期以来缺乏对教育本质的认识   关于“教育本质”的讨论,实际上是对教育功能的反思。新中国成立以来到“文革”结束,教育一直被视为上层建筑、“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也就是说,教育的功能主要是为政治服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央决定摒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提法,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四个现代化。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使得我国教育事业重新走上了正常的轨道。这是思想解放的伟大成果,也是教育价值观的巨大转变。   但是这种对教育的认识仍然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忽视人的发展的功能,忽视了教育是人的基本权利。教育界“以人为本”的思想一直受到批判。直到党的十六大以后,“以人为本”的思想才逐渐被官方引用,为教育界所共识。   但是长期以来教育界没有这种“儿童第一”的思想。我们的教育很少考虑儿童的需要,而是把成人的意愿强加于他们,忘记了促进儿童自我发展这个最根本的目的。学校为了自己的荣誉,片面追求升学率,很少考虑学生体能和智能的发展;家长为了孩子能够考上名牌大学,只顾孩子的知识学习、考试成绩,不考虑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政府官员只考虑自己的政绩而不顾学生的成长;一些社会教育机构为了赚家长口袋里的钱,只顾把没有用的知识去充塞孩子的头脑。可以说大家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谁也不认真思考一下儿童将来的前途。儿童处于被教育、被学习的状态。这不能不说是教育本身的病症。 人才观、质量观、学生观的误区   人的天赋不同,生活环境不同,因此评价人才的标准也不能一样。什么叫人才?人们往往把人才和天才混淆起来,尤其是许多家长,总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天才。我认为,热爱祖国、诚信做人、勤奋工作,为社会做出一定贡献的就是人才。天才是人才中杰出者,有重大发明创造,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者,少数人才能达到。因此,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树立人人都能成才,多样化人才的人才观。   但是我国的教育长期以来曾高度统一,全国一套教育计划、一套教学大纲、一套教材。虽然新的课程改革在统一性的基础上有了灵活性,有了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空间,但评价考试是统一的。统一的培养目标难以培养出有个性的人才。我们家长都期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天才,于是从小强迫孩子学习,“不要输在起跑线上”,造成人为的无序的教育竞争,最后受伤害的是儿童,是我们民族的未来。   什么是教育质量?教育方针说,要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但现在从地方政府领导到学校教师、家长都认为升学率就是质量,考试成绩就是质量,与教育方针的要求背道而驰。人们的质量观不改变,我国的教育难有起色。说穿了,这种质量观其实是功利主义的产物,以本身的利益为标准,不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这是教育本身的病源,当然也有其社会基础。   什么是好学生?不是按教育方针来要求,不是按创新人才来要求,而是按考试成绩、听话不听话、老师个人的好恶来要求。这种学生观埋没了大批有胆识、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什么地位,是学生怎样成长的关键。我国传统教育常常把学生放在被动接受教育的地位,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更没有学习的选择权。这样的学生观必然会影响到人才的培养。   这些陈旧的人才观、质量观、学生观,不能不说是教育本身的病根。 轻视职业教育的制度设计   我国教育制度设计上一个很大的缺陷是轻视职业教育。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学制是比较重视职业教育的。当时我们学习苏联的教育,专门建立了职业教育的体系。但是“文革”把农业中学、技工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说成是教育不平等,是对工农阶级的歧视,将其一律都砍掉,只留下普通中学,而且缩短学制至四年。这是对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毁灭性的破坏。“文革”以后,虽然教育秩序逐渐恢复,但职业技术教育一直没有被重视。   20世纪80年代建立了一批职业中学,是为一批考不上普通中学的学生准备的,且专门技术的含量极低。因而在人们心目中,职业中学低人一等,整个职业教育的名声也被毁坏。特别是1999年高等学校扩招以后,提出要重点发展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再一次萎缩。直到21 世纪初,“技工荒”影响到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我们才感到职业技术教育的缺失。2005年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做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经过这几年努力,才使高中阶段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结构比例得以优化,才扭转了职业技术教育衰退的局面。   特别是最近几年,在《教育规划纲要》公布以后,政府加大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力度。采取免收职业学校学生的学杂费,给其提供生活补贴,职业高中毕业生可以报考高等学校等一系列措施,吸引青少年接受职业技术教育。但是,职业技术教育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仍然不高,广大家长还是愿意把孩子送到普通大学,特别是名牌大学读书。   因此,千军万马挤向高考独木桥的局面并未改变。我国长期以来缺乏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统筹设计和优惠政策,再加上传统文化重学术轻技术和“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影响,使得教育的恶性竞争依然是教育的顽症。 学校发展不均衡   当前大家诟病最多的是重点学校的建立。长期以来,各地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建设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造成学校发展的不均衡。教育的激烈竞争,原因是追求重点学校,以便能顺利地考上大学。因此,取消重点学校的呼声由来已久。   30 多年来,政府对重点学校投入大量资金,使地区教育发展不均衡,造成了择校问题。20 世纪80 年代和90 年代初,小学升初中要经过考试。这造成了考试竞争,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推进素质教育,教育部曾明令取消小学升初中的考试,采用电脑派位方式。但是重点学校仍然以各种竞赛成绩作为选拔学生的标准,于是奥数班、英语班、艺术特长班应运而生,使得考试竞争愈演愈烈,学生学业负担越来越重。   《教育规划纲要》已明令禁止设重点学校和重点班,但重点学校是长期形成的,在老百姓的心目中难以消失。这就是教育竞争的根源。现在各地政府也都加强对薄弱学校的改造。只有促进学校的均衡发展,才能缓解由于教育竞争带来的种种问题。 正确的评价制度的缺失   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制度太单一,只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虽然教育部一再强调要全面评价,但除考试成绩之外,学生的思想品德、身体素质等都没有刚性指标。于是大家追求的只有考试成绩。新的评价考试方案即将出台,提出小学升初中一律不考试,中学要实施学业水平测试,作为升学的重要依据。但如何实施,恐怕还需认真细致研究,做到公平公正。   我国的考试制度长期存在“一考定终身”的弊端。美国大学的录取过程既体现了大学招生的自主权,又体现了学生的选择权。但这种办法在我国行得通吗?首先,我国高校招生只凭一纸成绩,无需别的要求;其次,我国中学生没有养成自主选择的能力;再次,我国是一个人情社会,诚信制度尚未建立,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情况、申请书的撰写、校友的面试都可能弄虚作假,不能令人相信。高中评价考试改革相关文件已经出台,但愿能够改变现状。 传统陈旧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现代教育是一百多年前从西方搬过来的,首先是学习日本。清朝末年壬寅学制、癸卯学制都是源自日本,而日本又是从德国搬过来的。因此,我国的现代教育一开始就打上了传统教育学派的烙印。虽然1922年改用美国的学制,而且美国著名教育家、现代教育学派的鼻祖杜威1919-1921年在中国讲学两年有余,竭力宣传他以儿童为中心的现代教育主张,但没有动摇我国传统教育的传统。因为传统教育比较适合长期处于封建时代并具有科举文化的中国。   新中国成立以后到“文革”以前,对我国教育影响最大的是苏联教育。1949年以后,我国确立了“一边倒”向苏联学习的方针。凯洛夫教育学的体系实际上没有摆脱赫尔巴特传统教育理论的影响。它强调的是学科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一直影响到今天。客观地说,凯洛夫教育学还是企图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分析教育现象的,它强调学生要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但其教学过程过于僵化,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创造性、批判性。1951年我到苏联学习教育专业,当时我们用的教材并非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也没有那么教条。1956年回国以后,我发现国内学界对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研究得十分精细,教材也完全照搬它的体系。这使我感到非常惊讶。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 2 3 4 5 ··· 9
GO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

关注优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