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组 王冉 关于上海创建科创中心城市

用户头像
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王冉发布于:2017-11-09 17:55:55

请大家畅所欲言

点赞 (0) 回复
12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温健发布于:2017-11-09 18:29:47
4.探索建立国家科学中心运行管理新机制。 成立国家有关部委、上海市政府,以及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组成的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理事会,下设管理中心,探索实施科研组织新体制,研究设立全国性科学基金会,募集社会资金用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建立和完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推进机制和运行保障机制。建立符合科学规律、自由开放的科学研究制度环境。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吴睿婕发布于:2017-11-09 18:29:51

上海将深入开展六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一是着力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减少政府对企业创新活动的行政干预。二是构建市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技术产权交易、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的高效机制。三是完善激励创新的收益分配机制,建立尊重知识、尊重创新、让创新主体获益的股权激励、收益分配等制度。四是健全企业主体的创新投入机制,发挥金融财税政策对科技创新投入的放大作用。五是建立积极灵活的创新人才发展制度,形成集聚人才、培养人才的长效机制。六是构建跨境融合的开放合作新机制,营造更加适应于创新要素跨境流动的便利环境。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3F 用户头像
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王冉发布于:2017-11-09 18:30:14
第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们要大力发展众创空间,这些新型创业服务平台数量众多、形式多样、分布全市,可以为创新创业者和中小企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的综合服务,助推创新创业种子在全市各处开花结果。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洪泽发布于:2017-11-09 18:30:25
上海市委书记*指出,对上海而言,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到了关键时候,上海的出路是在围绕国家战略、服务国家战略的过程中体现自身的水平和价值。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创新,上海就没有出路。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曹慧发布于:2017-11-09 18:30:36
建设科创中心不能仅仅是科技创新,而应该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6F 用户头像
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王冉发布于:2017-11-09 18:30:56
在科创中心建设的道路上,我们还有不少困难要克服,不少障碍要跨越。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洪泽发布于:2017-11-09 18:30:57
上海拥有相当丰富的创新资源,同时也具备草根创新的良好土壤。数据很有说服力:上海目前是全国各类科研院所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拥有高校近70所;在应用技术研发方面,上海也有深厚的基础,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国资、外资、民资投资的产业类研发中心在沪上集聚,一些跨国公司甚至已经将一些技术领域的全球研发总部落户在此。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8F 用户头像
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王冉发布于:2017-11-09 18:31:26
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创新科技体制机制,调整一批政策举措,突破一批制度性瓶颈,建立符合创新规律的政府管理制度。
用户头像
上海建桥学院-秦元海 2017-11-09 19:24:44

这需要上海市全力以赴,想方设法,,决不甘心落后,把竞争优势夺回来。

用户头像
上海建桥学院-秦元海 2017-11-09 19:25:31

当然,上海的发展也是为了全国的发展。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洪泽发布于:2017-11-09 18:31:34
此外,在一些与创新有关的软环境上,上海也有独到优势。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不久前公开表示,上海的创新人才、商业氛围、契约精神等方面也是优势突出,基于此,在“互联网+”时代,上海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3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吴睿婕发布于:2017-11-09 18:31:47

首先,行政力量对创新市场的干预依然较多。政府导向的创新研发项目、研发选题不是真正按照市场导向、需求导向,而是往往依赖政府立项及其相关部门的立项;创新专利和股权登记变革等方面的审批周期过长,延误创新产品的产业化进度。其次,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尚未完全确立。现行国企领导的任期制和考核机制,导致国企短视行为倾向比较严重,对创新投入缺乏动力。第三,国企垄断地位和发展格局不利于创新竞争和环境。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3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洪泽发布于:2017-11-09 18:32:04
但如果进一步对标全球影响力,聚焦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优势和功能,上海还是存在着诸多瓶颈和不足。专家们普遍认为,无论是学界认可的论文、创新的技术,上海都不缺,但在技术成果转化为产业方面,却总是“差了一口气”。这种“差口气”,换一个维度观察,就是产学研用没能有效结合,创新链呈现阻断状态。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3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洪泽发布于:2017-11-09 18:32:35
本质上,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是由于在体制机制、利益分配、中介服务、金融配套、知识产权保护等诸多方面存在不完善,特别是政府干预过多,阻碍了技术转化为产业的传导机制,制约了全社会创新创造的活力迸发。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3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曹慧发布于:2017-11-09 18:32:39
上海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快推进“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配置全球资源能力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3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洪泽发布于:2017-11-09 18:33:05
在上海围绕科创中心建设开展的一系列调查和研究中,除了目标定位,“活力”和“动力”的问题一直是重要切入点。上海市委书记*指出,活力不等于创新,但有了活力,创新就有了保障。社会有没有创新活力,关键在于让社会的每一个细胞都成为创新创造的主体。为此,必须向改革要活力、向市场要动力,以开放倒逼改革,运用市场机制,全面提高创新资源的整合和配置能力。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3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吴睿婕发布于:2017-11-09 18:33:21

创新驱动发展的内在动力不足,创新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突出表现为:其一,研发经费管理无法有效反映人力资本价值。这个问题在社会科学领域尤为突出,与自然科学不同,社会科学创新活动的主要依赖人力资本投入,而当前侧重有形资产投入的科研经费管理模式,不利于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传统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已经成为科研创新最大的绊脚石,现状亟需改变。其二,科研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没有得到有效保障。对高校、科研院所成果转化的处置权缺乏明确规定,制约了机构和科研人员从事科研成果产业化的积极性。其三,以论文和科研项目为导向的高校考核机制,严重阻碍了科学发展和自由探索的热情和激励。四是激励创新的资本市场运行机制存在部分缺失。现有中小板、创业板门槛高,转版机制尚未建立。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3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洪泽发布于:2017-11-09 18:33:35
过去几个月中,有关科创中心建设的细节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伴随着上海市委一次次集中论证、调研,伴随着一系列公开报道,“一号课题”的脉络也逐渐清晰起来。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3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曹慧发布于:2017-11-09 18:33:36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今年上海市委的“一号课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3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曹慧发布于:2017-11-09 18:34:06
努力在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走在全国前头、走到世界前列,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3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洪泽发布于:2017-11-09 18:34:15
通过前期的专题调研和研究,“一号课题”总体上已聚焦于科创中心的发展目标、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人才发展、创新创业软环境建设、国家科学中心和重大科技创新前沿布局等几个方面,在许多核心与关键问题上已取得广泛共识,明确将创新主战场放在经济社会发展领域,以企业为主体,抓住人才这个核心,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主攻方向,对关键核心技术和一批重大创新工程项目进行前瞻布局。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4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曹慧发布于:2017-11-09 18:34:45
除了用全球视野观察,上海必须立足国家转型发展的大势。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4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吴睿婕发布于:2017-11-09 18:35:24

一是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产学研”链条还处于分断状态,科技与产业的“两张皮”现象比较严重:多数成果专利仅停留在纸面,束之高阁。二是资本金融支持不健全。科技金融不活跃。金融市场缺少成熟完善的创投资金进出规则,是大量创投资金裹足不前的重要因素。三是人才培育、引进和评价体制僵化。一方面,现行户籍制度、绿卡制度对人才的甄别力不足,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则过于狭窄;另一方面,高端人才对科研软环境的要求越来越苛刻,科研软环境建设的不足成为留住人才的新难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4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曹慧发布于:2017-11-09 18:35:29
建设全球科创中心,上海拥有独到的优势,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挑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4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曹慧发布于:2017-11-09 18:35:59
上海拥有相当丰富的创新资源,同时也具备草根创新的良好土壤。数据很有说服力:上海目前是全国各类科研院所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拥有高校近70所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4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吴睿婕发布于:2017-11-09 18:36:01

建议积极探索跨部门的管理体制,打破传统的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把科学研究、技术发明、产业发展、模式创新等创新链有效连接起来。建议将上海科创中心创建中的重大任务,如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功能性平台和张江示范区等,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给予资金支持和地方配套。建议国家层面成立科创中心推进协调小组,协调各部委的创新支持政策相互衔接,对科创中心建设进度进行实时的跟踪和评估。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4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洪泽发布于:2017-11-09 18:36:23
在所有问题中,最难、最关键的就是体制机制突破。“创新的活力和动力不是管出来的,而是放出来的”。可以说,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就是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从体制上研究解决政府自身的错位、越位、缺位问题,着力破解制约发展动力转换的瓶颈、难点和关键问题。对比上海目前代表国家承担的另一项重大改革创新任务——自贸试验区建设,两者的核心意义同样在于探索出一整套更好地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创新制度,把政府不该管的还给市场。正如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所言,使自贸试验区成为科技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和加速器,更好服务科创中心建设。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46F 用户头像
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王世明发布于:2017-11-09 18:36:31

创建科创中心城市有三个内涵:一是定位于具有全球影响力。二是聚焦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三是要体现出中心城市的优势和功能。(带动作用)

用户头像
华东师范大学-王世明 2017-11-09 19:18:20

1621124王世明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4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曹慧发布于:2017-11-09 18:36:35
上海也有深厚的基础,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国资、外资、民资投资的产业类研发中心在沪上集聚,一些跨国公司甚至已经将一些技术领域的全球研发总部落户在此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4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洪泽发布于:2017-11-09 18:36:57
实际上,建设科创中心不能仅仅是科技创新,而应该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表示,上海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快推进“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配置全球资源能力。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4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曹慧发布于:2017-11-09 18:37:24
必须向改革要活力、向市场要动力,以开放倒逼改革,运用市场机制,全面提高创新资源的整合和配置能力。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5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洪泽发布于:2017-11-09 18:37:28
上海已经清醒地看到,当前和面向未来的发展必须更加重视品质、结构和效益,必须更加重视对国家战略的贡献,创新的根本是更好地发展、持续地发展。而在新技术革命日新月异的今天,在新一轮全球增长面前,“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 ··· 5 6 7 8 9
GO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