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海大心得体会
成为上海海洋大学的一员,了解海大的历史是每一个海大学子的必修课。进入校史馆的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发扬优秀传统,不断开拓创新”的匾额,这是*同志在上海海洋大学一百周年校庆时赠与的题词,为我校的新百年发展提出了新的方向和奋斗目标。旁边则是其他国家领导人赠与我校的题词,都是对我校学生的谆谆教诲。
清末状元、教育家张謇先生提出了“渔权即海权”的思想、提出建立水产学校,在各方努力下,江苏省立水产学校落户。在之后的一百多年,在著名校友张闻天、科学家朱元鼎等一代又一代人的帮助下,学校逐渐发展并培养了一批批海洋人才。展厅内陈列着海大的历任校长肖像图、学校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的影像资料和文物,极富历史价值,既反映了上海海洋大学的悠久历史、优良传统、卓越贡献,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近现代水产教育的历史发展进程,使得今天的海大学子也能更好地了解认识学校历史增加对学校的自豪感、更好地理解“从海洋走向世界,从海洋走向未来的”这十四个字的真正含义。在先辈们殷切的注视下,海大前进的步伐日益坚定沉稳。
展馆内陈列着各类实物、图片和档案史料上百件,一一展示着学校从1912年的江苏省立水产学校一路走到如今的上海海洋大学这百余年间的辉煌历史成绩就。今天学校的优良办学条件和环境来之不易,宜当忆苦思甜。在勤朴忠实的校训的指引下,学校沐风栉雨、艰苦奋斗,从创业之初教师数十人、学生数百人,发展到今天历史底蕴深厚、学科门类多元、科研实力雄厚的海洋高等学府,为祖国培养了一批批海洋人才,为祖国的大发展大繁荣做出了卓越贡献。
通过此次品读海大活动,我更加了解了我校校史。短短的参观令我受益匪浅,认识到了先辈们创建海大的艰辛历程,同时也感受到了作为一个海大人肩上沉重的责任和担当。新时期充满了机遇和挑战,我们更要以先辈为榜样,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己任,发扬优良校风,锐意改革开拓创新,以实际行动为上海海洋大学的发展之墙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1963326 杨昕雨
昨日,在我校校史馆进行的“品读海大”活动让更进一步的了解到海大的历史。
上海海洋大学前身,可以追溯到1912年成立的江苏省立水产学校。1904年,为抵御侵渔、维护海权,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主张“渔权即海权”,向清廷倡议创办水产学校。后经黄炎培襄助和首任校长张镠竭力筹措,于1912年正式创办,系我国最早的水产学校之一。
1927年,学校更名为第四中山大学农学院水产学校,1928年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水产学校,1929年恢复江苏省立水产学校校名。1937年因八一三淞沪抗战,校舍毁于战火,辗转四川合川艰难维续水产教育。1938年先于国立第二中学成立水产部,后于1943年成立国立四川水产职业学校。1947年在上海复校,定名为上海市立吴淞水产专科学校,1951年更名为上海水产专科学校,1952年组建升格为上海水产学院,成为中国第一所本科建制的高等水产学府。1972年受“*”影响搬迁到厦门集美办学,更名为厦门水产学院,1979年迁回上海原址恢复上海水产学院,同时保留厦门水产学院。1985年更名为上海水产大学。2008年为适应国家海洋事业发展需要,更名为上海海洋大学。
学校1914年定“勤朴忠实”为校训。在此精神指引下,学校沐风栉雨、艰苦奋斗,从创业之初仅仅租房数间、教师数十人、学生数百人,发展到今天历史底蕴深厚、学科门类多元、科研实力雄厚,拥有一千多名教师、一万多名本科生、两千多名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海洋高等学府。
抚今追昔,硕果累累,学校为中国水产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骨干人才,涌现出张镠、侯朝海、朱元鼎、陈子英、孟庆闻等著名水产教育家和学者,创造了数以百计的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发展成为一所以海洋、水产、食品等学科为特色和优势,农、理、工、经、文、管、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为我国水产业的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现代水产教育的摇篮”。
愿海大学子都能“从海洋走向世界,从海洋走向未来!”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海大爱的深沉!
1969114 戴婉欣
一所高校最值得品味的,最值得社会羡慕的,是她所拥有的不为一般社会时尚所左右的思想文化精神。这种思想文化精神通古贯今,醒悟”式“却无所不在,为一代代时尚所奉献,为一代代师生所继承,生生不息,源远流长,并且发扬光大。
2019年的10月18日下午,我怀着好奇与激动的心情,探索了这座百年高校身后的故事;怀着尊敬与瞻仰的心情,开始了对这座大学更深入的了解旅程。
校史馆以校训“勤朴忠实”为内核,共展出各类实物、图片和档案史料600余件:既有创始人、清末状元张謇、教育家黄炎培及中共早期重要领导人、著名校友张闻天等的光辉形象,也有纪念科学家朱元鼎的“朱元鼎纪念厅”;既有老校长、著名水产教育家侯朝海的遗著《中国水产事业简史》,也有50年代初的校戒等一批实物,极富文物价值。该馆资料翔实,线索流畅,特色鲜明,既反映了的悠久历史、优良传统、卓越贡献,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现代水产教育的艰辛的历史发展进程。几经辗转,重回上海,过程困苦却从未放弃钻研,为我国海洋事业培养了一代代人才,为科研实验提供了一个个平台。
这样一座校史馆承载的不仅仅只是物品,更是精神,是革命的精神,是爱国的精神,是科研的精神,是“勤朴忠实”的精神。前辈的成果收录在展馆中,他们的精神,他们的智慧,将流传于每一个海大学子心中!
作为一名上海海洋大学的学生,我很荣幸通过“品读海大”活动参观了学校的校史馆,了解了上海海洋大学的历史变迁以及时代使命,内心感到无比澎湃,对我们的学校,对辈出的人才先锋更添一分敬佩之情。
校史馆中不仅展示了一些生动的鱼类模型,以及文献,对外外交的历史文物还成列着许多精英前辈的伟大成果,让我意识到如今我们的生活是来之不易的,他们用汗水,用时间,去研究,去探索,秉承着造福人类的无私目标,不断地摸索着这未知的海洋,不断学习着生物的奥秘,今日的我们是无数的他们成就的,在感谢之余,我们更应该学习,传承这种品格,永不言败的科研精神,无私奉献的广阔胸怀。另外,校史馆中还有历届国家领导人,对我们的热切期待,他们的谆谆教诲时刻提醒我们,我们肩上背负着振兴民族的使命。
走到校史馆的尽头,映入眼帘的是我们学校在体育事项上得到的成就奖项,还有一张巨大的世界地图,地图上的很多区域都标识着我校的标志,这代表着我校的教师教授带着我校的学生走过,研究过的各个地方,这就恰恰印证了那句一到学校大门口便能看到的话“从海洋走向世界,从海洋走向未来”,到此,我的内心中,自豪,庄严,不禁油然而生,我们,上海海洋大学的学生就应该像这句话所说的那样,要拥有广阔的格局,看向更远大的前方,用一位前辈在校史馆里提字写的那样“做海洋主人”!
1963306 于思懿
“品读海大”活动感想 1963311 李唯漪
在这金秋十月,回顾军训期间“品读海大”社的学长学姐以及老师,带领我们走过海大的七道门;最近,校史馆的学姐也精心策划,为我们仔细讲解了海大的历史和学术成就。
“品读海大”是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一课。在这些活动中,学长学姐带领我们追忆海大校史、品读海大故事、传承海大精神,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为一名海大人的自豪。
走进海大校史馆,最先领略到的就是“勤朴忠实”我们的校训精神。勤:勤奋敬业;朴:质朴大方;忠:爱国荣校;实:求真务实。虽仅是短短的四个字,然却包含了我们青少年最应该做的。同时,在一道弧形的墙面上镶嵌着海大的七个过度。1904年,为了抵御侵渔、维护我国的海权,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主张“渔权即海权”,向清廷倡议创办水产学校。后经黄炎培襄助和首任校长张镠竭力筹措,1912年我校被正式创办,成为了我国最早的水产学校之一。从1912年成立的江苏省立水产学校到现如今的上海海洋大学。五次搬迁,十一次更名,终于迎来了如今的海大。
学校为中国水产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骨干人才,如朱元鼎,陈子英等著名水产教育学家,创造了数以百计的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成果,为我国水产业的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现如今的海大已从单科性院校向多科性大学转变,从教学型高校向教学科研型大学转变;”聚焦重点、错位发展、合作提高“;以海洋、水产、食品为三大主干学科,理、法、农、工、管、经、文协同发展,海大正在从双一流学科高校的基础上向更高层次的水平迈进。这其中的转变,凝聚多少了学校先辈们的努力与汗水!
这些改变无不让在海大读书的我们倍感自豪。作为海大的一份子,我们应该向先辈学习,学习那坚持不懈的毅力,学习那吃苦耐劳的精神,将这些优秀品质融入到自身。经过“品读海大”活动,我相信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也埋下了一颗种子。海大学子应铭记校史校训,在海大的浇灌下,我们一定能砥砺前行,完成 “从海洋走向世界,从海洋走向未来”的使命。
初心。瞻仰清状元张謇的“渔界所在,海权所在的石碑,我可以想象到张謇等前辈心系国家,渴望国家富强的迫切愿望。为了保护渔权,维护人民利益,提高渔业水平。张謇前辈创建了江苏省水产学院,这就是海大人梦开始的地方,以朱元鼎,张闻天,张謇等为代表的海大人心怀梦想,砥砺前行,为国家培养了无数的人才。上海海洋大学的校训勤朴忠实四个字被刻在石碑上,勤:勤奋敬业,即学习勤奋,工作勉励,反对消极怠惰。朴:质朴大方,即做人求真,多做少说,反对奢华浪费。忠:爱国荣校,即忠于祖国,热爱母校反对薄情寡义。实:即重视实践,讲求实效,反对弄虚作假。实话说我身上仍有诸多缺点,还不能作为一个合格的海大人,但我愿意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在品读海大过程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渔船的模型。模型精美让我感受到海大人对大海的热爱和对探索大海的渴望。我了解海大,为自己是个海大人而自豪,我热爱海大,我将用自己的行为为海大争光。
品读海大有感 1969204郭泽英 在学姐的带领下,我们步入了海大校史馆。 校史馆以海大历史为线,以校训“勤朴忠实”为魂,图文并茂地展现了学校的历史沿革与主要成就;主要创办人张謇、黄炎培,首任校长张镠“教育救国”的拳拳之心;著名水产教育家侯朝海等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成果;著名鱼类学家、一级教授朱元鼎等专家学者的科研成就;中共早期重要领导人张闻天等著名校友的求学足迹……校史馆中的一页页文字,一幅幅图片,一具具模型,生动而形象的为我们展示了海大诞生的全过程。是它们见证了海大的历史与过去,也是它们造就了今天海大的辉煌与不凡。那些泛黄的照片仿佛在告诉我们:这里,人才辈出;这里,教学成果丰硕;这里,走出过名仕大家……当照片的色彩愈发鲜活起来欣欣向荣的海大迈着与时俱进的步伐向我们走来。 回首海大百年校史,1912年成立的江苏省立水产学校,历经风雨,直到2008年更名为上海海洋大学。“勤朴忠实”的校训规诫我们要自省自律。学校将一如既往地努力把握时代脉搏、发扬校训精神、深化综合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增强科研创新能力,努力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而我们作为新时代海大人,肩负着时代的使命,历史的召唤。我们也同样会牢记使命,不忘初心,从海洋走向世界,从海洋走向未来。
历史的选择,传承的伟大
——参观校史馆有感
历史可以让人知兴替。历史就是一面镜子,可以练就看破成就的眼光,养成敏锐的世情嗅觉,让我们跳出人性的盲点,不再跌入历史的覆辙。这是所谓大门类历史的作用。而对于一个百年名校来说,历史便是百年来文化的积淀。一个学校的建成史,是学校文化的灵魂,是支柱的存在,对于学校经久不衰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身于这所学校的学生我们理应对这所学校知根知底。所以,出于责任与热爱,我走进了学校的校史馆。
当我进去后,我被那些泛着古色的书籍资料所吸引,对陈列的展柜所心动,更是被里面文化的气息所诱惑而无法自已。可能这就是所谓的文化的力量,一种不强大却能让人缠身于中,使人眩晕难离的魔力。
不仅是这种力量,还有每张图片、每一个文字所蕴含的历史的气息,岁月的沉积,才是的百年海大得以冠名,“百年”二字绝不仅仅限于岁月,更是百年内无数业界精英,学校优质的校友,比如:侯朝海、朱元鼎等等,这些前辈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身上的奋斗精神是祖国发展的源泉,是我们新青年缺乏的。这次校史馆参观,让我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他们值得学习的地方绝不是他们卓越的成就,更多的在于他们对于职业、行业、专业的热爱与追求,在于他们脚踏实地的品质,这些优良的品质远远比那些成就更有价值。正因为有了这些品质,才会不断地引领我们走向成功。
所以,成就固然重要,但品质远比成就重要千杯、亿倍,而在世俗中沉浮的我们断不可因为眼前的利益,背弃前辈们优良的品质,舍弃自身高贵的精神。
参校史馆一行,意义深远,学到了我们大学生理应学习优良品质,抦从内心,还要对这所学校加以喜欢、热爱,是的我们的海大历久弥新,永不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