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海大心得
2019年10月18日,刚刚踏入海大之门的我们走进了校史馆,学姐将海大历史娓娓道来,我仿佛坐上了时空胶囊,回到了那些年的海大,与它共同经历的有心酸泪水也有骄傲得意,这是有血有肉的海大。
五次搬迁,十一次更名,从被战火夷为平地的“江苏省立水产学校”废墟上艰难西行到四川合川偏安一隅求存;从院系调整升格为共和国第一所本科水产高等学府“上海水产学院”,到适应改革开放浪潮更名上海水产大学建设水产大国;再到新世纪服务国家海洋战略更名为“上海海洋大学”坐拥东海弦歌逐梦。每一次搬迁与更名,都成为见证民族复兴与国家发展的重要历史节点,彰显着学校始终与民族复兴、国家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的坚定信念与永恒立场。一路走来,筚路蓝缕,虽历经多重困苦,仍不忘初心,接续奋斗,不仅一次次向国家、向社会、向人民交出了合格的答卷,更铸就了艰苦奋斗再创业的宝贵精神。百年历史实践证明:学校发展的每一步向前,无不源于艰苦奋斗精神的推动。
学校百年沧桑发展历程,既是一部辉煌的“向海图强”发展史,更是一部从创业到不断再创业的奋斗史。秉承“渔界所至,海权所在”的创校使命,“勤朴忠实”的校训精神,学校始终心系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沿循着国家战略变迁、产业发展演变、高等教育特色化发展等历史脉络,坚持把“论文写在世界的大洋大海和祖国的江河湖泊上”的办学传统,学校向海而兴,砥砺前行,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杰出人才,产生了一大批重大创新成果。
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新征程呼唤新作为。时代的考题已经列出,作为答卷人的我们,必须聚精会神,锐意进取,锁定目标,不懈努力,迈向未来。我们坚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在上级和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有力支持下,只要我们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始终发扬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不忘初心,凝心聚力,艰苦奋斗,必定能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做出无愧于新时代的新贡献,谱写学校发展新篇章!
1963224
李丹
2019年10月18日,穿过校道,迎着微风,我来到了仰慕已久的上海海洋大学的校史馆。那一件件有着悠久历史的物品,带我穿梭时光的隧道,走近前辈,走近海大......
进校史馆,一股古素纯朴,端庄厚重的气流向我迎面袭来,那瞬间,我的心灵就被它震住了。因为即将展现在我面前的将是一所知名大学诞生的全程记录。校史馆里,一页页的文字,一幅幅的图片,一个个奖牌,一具具的模型,生动而形象地为我们展示了上海海洋大学诞生的全过程,是它们见证了海大的历史和过去,也是它造就了今天海大的辉煌与不凡。
在学姐的讲解下,我了解到上海海洋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912 年,张謇创立江苏省立水产学校。 1985年,学院更名上海水产大学。 2008 年,上海水产大学更名上海海洋大学。104年间7次变更校名,这背后的艰辛与不易值得每一个海大人骄傲与自豪。馆内既有创始人、清末状元张謇、教育家黄炎培及中共早期重要领导人、著名校友张闻天等的光辉形象,也有纪念科学家朱元鼎的“朱元鼎纪念厅”;既有老校长、著名水产教育家侯朝海的遗著《中国水产事业简史》,也有50年代初的校戒等一批实物,还有*同志赠送海大的牌匾“上海海洋大学”极富文物价值。
在品读海大的过程,让我最印象深刻的莫过于门口的四个大写的“勤朴忠实”的校训。它源于张鏐对学生的五个要求,即勤勉,造成诚朴之校风,戒浮嚣,勿空谈国事,当自食其力。百年来,学校秉承“勤朴忠实”的校训精神,始终与国家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勤朴忠实”对海大人不仅仅是训导,更是实践。
有多少人曾梦想大海,但又有多少人一生执着探究海洋深处?在学姐的讲解中,我了解到:载人深潜英雄、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研究中心主任崔维成教授,断然告别“蛟龙号”7300米水深纪录,转身挑战11000米海底。他说要实现11000米梦想,需要的正是“勤朴忠实”这种精神。
作为一名海大的学子,我将秉承前辈们勤朴忠实的精神,努力学习,有所作为,成为新一代的海洋人。
十月十九日下午,社工二班的全体同学来到校史馆,参加“品读海大”活动。近冬的风寒意侵人,但丝毫阻挡不了同学们对校史光辉历程的憧憬,大家都早早来到图书馆等待进场。从建校之初艰难困苦,到几经搬迁受挫曲折,到如今蒸蒸日上勇立潮头, 同学们安静地听着讲解,随着历史的长廊步步前进,感受岁月在海大留下的痕迹,聆听海大给时代的回音。100多年来,学校历经5次搬迁、11次更名,与国家发展“同呼吸、共命运”。2012年百年校庆时,*同志题词“发扬优良传统不断开拓创新,把上海海洋大学建设成为一流的高水平特色大学”,为我校的今后发展指明了奋斗目标和方向。2019年9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更是明确提出新时代农林高校的总要求和新任务,寄托了对涉农高校的殷切期望。上海海洋大学自1912年创办以来,肩负着“渔界所至,海权所在”的家国情怀,坚持“把论文写在世界的大洋大海和祖国的江河湖泊上”的办学传统。在新生入学之际,让我们重温“渔界所至,海权所在”的创校初心,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海大的变迁,海大的曲折,海大的辉煌,让同学们为之感动,为之震撼,为之骄傲。向海而生,海大学子栉风沐雨,不改初心,爱校荣校,与国家发展同呼吸,共命运。为国家发展贡献出自己独特的力量。“勤朴忠实”四个字,浓缩了我校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奋斗史、发展史、教育史和爱国史,使学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责任: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在同学们了解海大的过程中,激发了勤奋学习、奋发向上、爱国荣校的热情。每一个优秀的学子,都是海大发展历程中的中流砥柱。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离开场馆,同学们豪情满怀,一颗颗小小的种子已在我们心中发芽,在海大这片沃土,必将开出海大人独特的荣光之花。
发明淡水养蚌产珍珠,让珍珠粉普及,造福社会。。。。。。说不清是他们成就了学校,还是学校哺育了他们,但现在,他们的精神与思想与学校融为一体,我们永远铭记。现在的我们,说不清,道不明,海大的百年历史,需要我们用接下来的时光慢慢品读,我们永远牢记“从海洋走向世界,从海洋走向未来”!
2019年10月18日,在学校的安排下,我参加了品读海大活动。在学姐的讲解中,海大的成长历程一一浮现。
七道门构成了海大的校史大道。第一道门是1904年张镠筹创的江苏省水产学校,后面是刻有“勤朴忠实”四个大字的校训照壁、彰显“渔界所至,海权所在也”的海权石;第二道门是1927年更名的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水产学校;第三道门是上海市吴淞水产专科学校;第四道门是上海水产学院;第五道门是厦门水产学院;第六道门是1985年更名为上海水产大学;最后一道门是2008年最后更名为上海海洋大学,为建设双一流的高水平特色大学而不懈奋斗。五次搬迁,十一次更名,上海海洋浴火重生,斗志昂扬。
学校的历史,既是一部辉煌的“向海图强”发展史,也是一部从创业到不断再创业的奋斗史。秉承“渔界所至,海权所在”的创校使命,“勤朴忠实”的校训精神,学校始终心系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遵循国家战略变迁、产业发展演变、高等教育特色化发展等脉络,坚持把“论文写在世界的大洋大海和祖国的江河湖泊上”的办学传统。学校向海而兴,砥砺前行,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杰出人才,产生了一大批重大创新成果。
“品读海大”活动作为海大迎新活动之一,激发了新生对自己身为海大人的自豪之情,正确引导海大新生从海洋走向世界、从海洋走向未来,为中国海洋事业做出贡献。校史馆一路很短,但是每一位海大人却未来可期。愿所有的19级新生通过感悟此次“品读海大”的活动,都能秉承前辈们代代相传的精神,好好学习,在海大的怀抱中收获梦想,成为新时代真正的海大人。
郭桑橦1963314
校史是一个学校在岁月中的痕迹,上海海洋大学由1912年建立的江苏省立水产学校发展而来,至今已走过百余年历史,位于校图书馆对面的校史馆,记录着这百年来的风风雨雨。通过对校史馆的参观,作为海大一份子的我,对自己的学校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与尊敬。
整个校史馆分为了几个板块,逐步展现了海大一步步从艰苦创业、调整提高、充实发展、战略调整的发展进程。进入校史馆,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我校校训——勤朴忠实。短短四个字展现的是学校在培养人才时的认真态度,体现的是学校对学生殷切的希望!在这个快餐化的社会,浮躁气息充斥,当下,学校仍然坚持着最本真的育人愿景,为社会培养着真正静得下来,真正忠于社会的人才!勤朴忠实不仅仅是四个大字,更是学校的一片丹心!
走进校史馆深处,最让我激动的便属名人柱了。百年来,我校培养了多批中国渔业人才,他们牢记着母校的教诲,为祖国的渔权、海权事业发挥着自己的价值与意义,真正的实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我校为有这样的光荣校友们感到骄傲与自豪!
渔权即海权,这是我入校以来听过的最多的一句话。我校的创办者张謇先生当时便是怀着这样一种为国为民的崇高远景在国家危难之际创办了这样一所学校,他仔细考察了各国渔业历史与现状,用世界能够接受的方式表明了中国的渔界河领海主权!
校史馆内陈列的一切联系着过去与现在,联系着学校与国家,作为海大的一份子,我有义务有责任为海大的今后有更好的发展贡献出我自己的力量!
校史馆是海大人无言的史诗,它用无声的力量记录着海大的历史与精神,作为海大新人,我一定会发扬海大精神,努力提升自己,为海大更美好的明天奋斗!
我于10月18日下午有幸参加了“品读海大”活动,在校史馆,我们追寻上海海洋大学的沧桑足迹,品读海大的百年历史。
使馆将海大在风雨中成长的历程一一呈现,每一个成就,每一次获得,都包含着历史的意义。
走近那一张张老照片,仿佛又走进了海大那段辉煌灿烂,令人荡气回肠的历史。一幕幕历史的见证很是振奋人心,看到这些,我的心中是感慨,更是自豪。
首先应、映入我眼帘的是海大大气的四字校训:勤朴忠实。1914年2月8日,首任校长张镠宣布对学生之希望“五事”,即:勤勉、造成诚朴之校风、戒浮嚣、勿空谈国事、当自食其力。1914年9月1日,学校将“五事”提炼为“勤朴忠实”四字,并定为校训。拓展开来, 勤:勤奋敬业,即学习勤奋,工作勤勉,反对消极怠惰。
朴:质朴大方,即做人求真,多做少说,反对奢华浪费。
忠:爱国荣校,即忠于祖国,热爱母校,反对薄情寡义。
实:求真务实,即重视实践,讲求实效,反对弄虚作假。
四字虽少,但是重量不轻。这不仅是教授老师们对学校对自己的责任,更是我们作为海大学子对自己的要求。之后的一张张照片整齐排列在回环的展示台,那些泛黄或模糊的照片和珍贵的笔记、模型、化石无不在向我们展示:这里,人才辈出;这里,教学成果丰硕;这里,走出过名师大家……而发展到今天,海大正在以一个朝气蓬勃而崭新的姿态向我们走来,向未来走去,催人奋进。不论是教学工作还是德育工作,都是硕果累累。在先辈的殷切期望下,海大前进的步伐越发沉着坚定。一个世纪的风雨使海大摆脱了蹒跚学步的稚嫩,走过少不更事的*青春,成熟稳重中,不失锐气;意气风发中,更添几多睿智。一百多年的春去秋来,一百多年的风雨兼程,一百多年的光辉岁月承载着一百多年的春华秋实。
再看到近年来海大获得的奖项,海大的未来不可估量。作为一名海大人,我们要把海大的校训铭记在心,把海大的精神发扬光大,在新时代的今天,和海大一起进步!
1963221 李洋洋
1963318 唐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