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晒“年味”

用户头像
来自莆田学院-曾海发布于:2019-02-03 11:13:4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儿女共有的精神家园 。每逢春节,中国人都要上演一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短期迁徙。春节的活动更是丰富多彩多姿,且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

让我们在民俗文化中感受浓浓的年味儿!

点赞 (11) 回复
91F 用户头像
来自莆田学院-郑小婷发布于:2019-03-12 13:14:34
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求愿望的特有方式。饺子的谐音“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过春节吃饺子意味着大吉大利。另外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在北方,饺子是过年不可缺少的一道美食,每逢过年,全家人都会围在一起包饺子。包饺子、吃饺子,已经成为大多数家庭欢度除夕的一个重要活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2F 用户头像
来自莆田学院-陈玉卿发布于:2019-03-12 13:19:25
弘扬中华文化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3F 用户头像
来自莆田学院-陈少晶发布于:2019-03-12 13:19:59
弘扬中国文化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4F 用户头像
来自莆田学院-毛燕芳发布于:2019-03-12 13:20:37
弘扬中华文化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5F 用户头像
来自莆田学院-杨晓珊发布于:2019-03-12 13:26:41
春节到了,大街小巷人流如潮,辛勤劳动一年的人们,纷纷走出家门,享受节日的闲暇,男女老少个个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 大街上的颜色也比平时鲜艳多了。只见彩旗飘扬,各色商家标语、条幅迎风招展。商场门口挂着一只只大红灯笼,看一眼就让人心里暖和。湛蓝的天空中,一只只彩色气球在阳光的照射下艳丽夺目。微风拂过,大小气球迎风起舞,又仿佛在向路人点头致意。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6F 用户头像
来自莆田学院-王庆珍发布于:2019-03-12 13:30:54
记忆中的春节,一家人*闹闹地贴春联、包饺子、吃年夜饭、看春晚……以各种形式表达对未来的热切期盼,对新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7F 用户头像
来自莆田学院-钟鹏茹发布于:2019-03-12 13:32:29
守岁 围炉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8F 用户头像
来自莆田学院-范思越发布于:2019-03-12 13:41:11
02-03 年夜饭,是年节习俗之一,又称为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阖家聚餐。年夜饭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仪,拜祭神灵与祖先后团圆聚餐。团年饭是年前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吃团年饭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仪式完毕后才开饭。年尾除夕,无论相隔多远,工作有多忙,人们总希望回到自己家中,吃一顿团团圆圆的年夜饭。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9F 用户头像
来自莆田学院-陈珊楠发布于:2019-03-12 13:44:35
年货是在过年前买的 一些好的物品,而采购过程则称为办年货。有些地方的人会买糖果瓜子的年货放在全盒里,亲戚朋友来拜年时,就请他们吃糖果和瓜子等。另外办的年货就是拜年时送的礼物,城市地区流行送巧克力、曲奇饼等,这是因为到亲戚朋友家拜年时,传统习俗是要带一些礼物。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0F 用户头像
来自莆田学院-李雯发布于:2019-03-12 13:44:41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红火喜庆的春联和大大小小的"福"字。当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贴上春联和福的时候,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的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1F 用户头像
来自莆田学院-王璐凌发布于:2019-03-12 14:23:14
压岁钱,春节习俗之一,年夜饭后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1] 压岁钱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 在新年倒计时时由长辈分给晚辈,表示压祟。包含着长辈对晚辈的关切之情和真切祝福。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2F 用户头像
来自莆田学院-余镁娟发布于:2019-03-12 14:23:15
百节年为首,过年一直是汉族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崇尚传统的客家,围龙屋里的春节更有着一番浓郁的亲情。客家人过春节,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十二月二十四日入年界至除夕为准备阶段;正月初一至初五为过年阶段;年初六至元宵节为余兴阶段。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3F 用户头像
来自莆田学院-王明慧发布于:2019-03-12 14:25:50
中国不同地域的传统不同,而春节活动更是多种多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4F 用户头像
来自莆田学院-王明慧发布于:2019-03-12 14:30:44
我觉得我们当地春节后的逛天香,庙会都是挺好的传统活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5F 用户头像
来自莆田学院-李艳如发布于:2019-03-12 14:49:01
穿新衣,串亲戚,撸火锅,吃饺子,放鞭炮,看春晚。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6F 用户头像
来自莆田学院-李艳如发布于:2019-03-12 14:50:49
“新桃”和“旧符”是什么意思?用现代话说就是春联。春联是对联的一种,我国的春联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 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7F 用户头像
来自莆田学院-黄诗静发布于:2019-03-12 14:52:51
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最早的压岁钱也叫厌胜钱,是为了佩带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压岁钱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是这样记载压岁钱的:“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压岁钱的寓意为压祟、避邪,祝愿孩子在新的一年健康*、平平安安。压岁钱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 在新年倒计时时由长辈分给晚辈,表示压祟。包含着长辈对晚辈的关切之情和真切祝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8F 用户头像
来自莆田学院-徐春发布于:2019-03-12 14:56:02
一家人在一起,准备年货,包饺子,贴对联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9F 用户头像
来自莆田学院-邱妹妹发布于:2019-03-12 15:12:42
买年货,贴春联,放爆竹,团圆饭,穿新衣等都是春节期间的习俗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0F 用户头像
来自莆田学院-林洁发布于:2019-03-12 15:14:09
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求愿望的特有方式。饺子的谐音“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过春节吃饺子意味着大吉大利。另外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在北方,饺子是过年不可缺少的一道美食,每逢过年,全家人都会围在一起包饺子。包饺子、吃饺子,已经成为大多数家庭欢度除夕的一个重要活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1F 用户头像
来自莆田学院-金巧灵发布于:2019-03-12 15:18:57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其起源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2F 用户头像
来自莆田学院-金巧灵发布于:2019-03-12 15:20:13
扫尘 新年前夕“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亦称扫屋)的习俗 ,据《吕氏春秋》记载,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3F 用户头像
来自莆田学院-李雅云发布于:2019-03-12 15:22:40
  迎新年的活动,远在腊八后就筹备了,如买年货、写对联、做年糕等。无论过节还是喜庆,都祈求富贵平安、亲人团聚。春节更不例外,外出者纷纷归来,家家户户要吃团圆饭,饮屠苏酒,以示家庭团结,和睦相亲。   春节时必须祭祖,缅怀自己的祖先,激励后人。正月初一要把祖先牌位供在正厅,或者挂有象征祖先的“*”剪纸,摆上供品、蜡烛、香等物。除在中堂、祠堂祭祖外,也有上坟祭祖的,俗称墓祭,主要是在坟地烧香、上供、叩拜。近代一般是到亲人的墓地祭拜。祭祖以后,根据历书所示*方向,点燃灯笼,奉香鸣爆竹,开门出行,摆上供品,迎接喜神。接着人们向喜神方向走去,遇庙烧香叩拜,祈求一年的*。为喜神设的供品多为甜料——红枣、冬瓜、花生、糖果等。由于春节是大吉大利的日子,古代地方官又多向皇帝献媚,所谓“灵草嘉禾”就是一例。民间还有春节插芝麻秆。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4F 用户头像
来自莆田学院-张琪发布于:2019-03-12 15:38:39
压岁钱,春节习俗之一,年夜饭后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5F 用户头像
来自莆田学院-梁姣发布于:2019-03-12 15:51:58
年味虽然淡了不少,但回家的那颗心没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6F 用户头像
来自莆田学院-李曙薇发布于:2019-03-12 17:40:35
放鞭炮是源于驱除鬼怪的行为的,但是今天人们过年放鞭炮是为了喜庆,因为鬼怪被赶跑了,晦气也被赶跑了。 除夕是春节的前夜,又叫年三十.有一种传说:是古时候有个凶恶的怪兽叫夕,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知道夕最怕红色和声响,于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除夕兽.以求新的一年安宁,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7F 用户头像
来自莆田学院-殷梓恒发布于:2019-03-12 23:02:59
真好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8F 用户头像
来自莆田学院-刘晴发布于:2019-03-12 23:15:08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9F 用户头像
来自莆田学院-缪欣发布于:2019-03-13 13:18:45
拜大年 拜年是自古就传承下来的年节文化传统,春节期间走访拜年是春节传统习俗之一,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拜年的意义所在是亲朋好友之间走访联络感情、互贺新年,表达对亲朋间的情怀以及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0F 用户头像
来自莆田学院-吴秉霖发布于:2019-03-13 13:19:27
哈哈哈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 2 3 4 5
GO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