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英语1班在此进行关于“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的近代化比较”讨论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盛玥发布于:2017-04-07 12:11:23

要求如下:

1.每位同学都必须发言,讨论的越多、越激烈、越深入越好,计入平时成绩;2.

2.发言时请注上姓名、班级、学号;

3.关于中国的近代化,眼界需要开阔些,眼光不能仅仅局限于洋务运动,应该包括整个晚清、民国,直到今天。

点赞 (0) 回复
6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罗丽阳发布于:2017-04-07 13:09:24

1661127  罗丽阳  中国只办了三十多所培养翻译、军事、科技人才的新式学校,选送了几批出国留学生,原有的教育体制、八股取士制度未有丝毫的触动。日本则大力发展近代教育,改革教育内容,使自然科学占教学内容的一半左右,并建立全民义务教育制度,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2F 用户头像
来自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侯泽名发布于:2017-04-07 13:09:36

英1 1661101 步新月

     从外部环境看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都是在本国面临着西方列强的全面侵略、社会面临着殖民地化或半殖民地化严重危机时所发生的政治运动。这种侵略与危机,在中国,是鸦片战争的失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和甲午战争的失败,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订立,主权的逐步丧失,大量的赔款、割地和全国被几个列强瓜分为若干个势力范围,中国面临亡国的危险。
  在日本,则是1853年以后的被迫开关,是《日美亲善条约》、《安政五国条约》、《日美友好通商条约》之类的极端不平等条约的订立,是黄金的大量外流,是经济的日趋恶化,是民族工业受到沉重打击,是被迫让外国在本土建立军事基地,是国内政治危机的加剧,是国家存在着被肢解的危险。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分别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爆发的,它们都背负着救亡的历史任务。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盛玥发布于:2017-04-07 13:09:49
1661106 盛玥 内容相同两者都从西方引进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了一批近代化企业、新式军队,进行了教育改革,这都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潮流的不可阻挡。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曹俊诚发布于:2017-04-07 13:09:55
1661131 曹俊诚 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但是,这次改革并不彻底,保留了不少封建残余。日本强大起来了,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王璐发布于:2017-04-07 13:10:08
还有文化差异也起了重要的作用。日本明治维新改革成功后,依然能保持一千多年的习俗文化,而中国却把以前的文化放弃。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王燚秋发布于:2017-04-07 13:10:46

1661118 王燚秋 英语1班

3.日本的明治维新最后是成功了, 我想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使得倒幕派的力量能够迅速壮大。第二,倒幕派掌握了较大的实权。第三,倒幕派建立政权以后,实行了全面、有效的改革措施。第四,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日本所承受的外部压力。

那么,中国近代化过程中也进行了很多变革,大多都失败了,不仅受国内的封建制度的影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薄弱,民众意识不强,也受外部环境的压力,如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季楚婕发布于:2017-04-07 13:10:47
1661115 季楚婕 明治维新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这次改革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逐渐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开端,是日本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 但戊戌变法因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所以遭到强烈抵制与反对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虽然都是具有反封建性质的运动,但是,它们各自所拥有的力量,和作为其对立面的力量,却有很大的不同。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王雯彬发布于:2017-04-07 13:11:08

15食经一 1521106 王雯彬

 中国洋务运动耐实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最后失败,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中国仍然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日本明治维新不仅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而且更重视西方国家先进的政治制度,最终成功,不仅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还是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近代亚洲唯一的强国。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盛玥发布于:2017-04-07 13:11:13
1661106.盛玥 具体措施不同(1)政治方面:中国洋务运动毫无建树,根本没有触动封建专制制度。日本则改革落后制度、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和武士阶级的特权、并颁布宪法,建立新的近代天皇制政治体制。(2)经济方面:中国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军事、民用企业,军事工业均为官办,民用企业有官办、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三种。官办企业大权操在封建官僚手里,贪污腐败现象十分严重,企业缺乏活力与动力;民用企业则垄断了某些行业,且对民间私人办厂实行严格限制,导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无从发展。日本则进行大力改革,政府投资兴办一些近代工业,作为示范,同时鼓励私人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民间企业的兴起,日本的殖产兴业为日本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陈妍州发布于:2017-04-07 13:11:38
1521101 陈妍州。中国的封建势力比日本的封建势力要强大得多。中国封建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占绝对统治地位,形成一个完整的封建主义体系,中国资本主义虽然获得了初步发展,但仍微弱,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依然是分散的小农业和城乡手工业。正是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成为封建势力赖以生存的基础。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曹俊诚发布于:2017-04-07 13:11:57
1661131 曹俊诚 中国近代化最早的开始是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洋务派继承了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以“求强”、“求富”为目标,发展军事工业,发展若干民用企业,使资本主义经济成份在社会经济中明显增长。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杨文婷发布于:2017-04-07 13:12:26
1661122 杨文婷 戊戌变法是一次进步的改革运动,却获得与日本明治维新相反的结果。两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改革与反改革的力量对比、实现改革的手段和改革所处的国际环境三方面。明治维新有日本政治高层的维护和支持,而百日维新却只有一个无实权的皇帝的支持。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敏发布于:2017-04-07 13:12:44
1661113 李敏 1、近代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倾轧、排斥和武力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 2、近代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的,官僚买办阶级在中国近代化启动时期扮演过微妙的角色,资产阶级则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近代化的领导权。 3、近代化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的准备不足,它的推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因此,它不是以民间自发创办近代企业为先导,通过自由竞争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主要依靠政权的力量,以官办军事工业为起点,从军需到民用,从国营到民营,从重工业到轻工业。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王嘉仪发布于:2017-04-07 13:12:47
1661109 王嘉仪 而日本在之后走上军国主义的扩张道路,其实是和所谓的明治维新的改革不彻底,个人认为没有任何关系。(刚才我和亲爱的王璐同学1661108 讨论了一下这个问题,其实说没有关系是很偏颇的,严格来说是有关系的,因为旧的军事贵族还在,所以改革还而日本在之后走上军国主义的扩张道路,其实是和所谓的明治维新的改革是不彻底的,但是并不影响下文的论述,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所谓的彻底改革也是不存在的。)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吴頔发布于:2017-04-07 13:13:02
1661111 吴頔 日本在幕府时代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天皇并无实权,幕府末期,掌握实权的幕府统治者又不得人心,在对内对外的政策上引起了国内人民的不满,出现了统治危机。这使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得以发动并成功。无实权的天皇和下层资产阶级可以联合以夺取实权,下层的资产者可以利用天皇的名义去反对幕府统治者,这些条件在中国是没有的。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婉熙发布于:2017-04-07 13:13:19
1661102 李婉熙 但两者又具有明显不同 在政治方面:中国洋务运动只是在器物层面零星地学习西方,政治改革上毫无建树,根本没有触动封建专制制度。直到戊戌变法才开始动摇了封建专制制度,实行变法,但最后也以失败告终。而日本明治维新则改革落后制度、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和武士阶级的特权、并颁布宪法,建立新的近代天皇制政治体制。
用户头像
上海海洋大学-李欣然 2017-04-07 14:58:01

1661110 李欣然 支持,这也是一个原因,中国在旧的君主专制陷得太深,无法彻底的进行变革,所以只能一点点来。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王璐发布于:2017-04-07 13:13:29
在教育普及上日本甚至很可能是当时全世界最好的,其识字率之高简直是一个外挂,全国成年男子半数以上识字,这个数字在当时欧洲似乎也只有荷兰等极少数几个中小国家勉强可比。而在科学文化上,即使锁国时期,日本兰学通过长崎这个窗口,仍然相当程度上保持了对欧洲科技的追踪,并非如中国一般,连知识阶层都对现代科学体系基本一无所知。其最明显的证据就是在维新后不久,日本就涌现出了大量能与欧美同行相比的一流(非超一流)科学家和工程师。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王嘉仪发布于:2017-04-07 13:13:29
1661109 王嘉仪 首先,日本是一个岛国,这就意味着,他的人口,资源都是比较少的,国内市场也很小,因此,随着日本工业化的不断开展,势必需要更多的资源和更大的市场,本国没有怎么办?那就只能去开拓殖民地了。但是呢,日本是一个后发工业国,明治维新正式开始的时候都已经是1868年了,那时候整个世界基本上都已经被瓜分完毕了,包括德国在内都分不到阳光下的地盘,只能夺取些太平洋上的小岛。所以为了继续工业化,扩大市场,获得更多的资源,唯一的途径就是和先发工业国争夺殖民地了,因此,日本现实通过甲午战争夺取了朝鲜和台湾,在一战中又夺取了德占青岛与德国的太平洋领地,但是这些还是不够的,那么怎么办?一是入侵中国,二是夺取东南亚,接下来的事大家就都知道了,日本人在二战中把这俩件事都做了。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罗丽阳发布于:2017-04-07 13:13:34

1661127   罗丽阳   日本实现近代化的条件优于中国。由于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两国封建社会内部都已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但在19世纪中叶,这两个国家都还不具备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充分的社会经济前提。只是由于遭到西方国家的殖民侵略,日中两国才被迫将“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的任务提上自己的历史议事日程。由于日本经济发展的普遍水平略高于中国,因此它实现近代化的条件也比中国更有利一些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吴頔发布于:2017-04-07 13:13:42
1661111 吴頔 中国的清末宪政只是一场统治阶层的自救运动,其目标不是改变落后面貌,而是为了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清政府发布的政令都流于书面,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戊戌变法虽然有涉及政体方面,但光绪皇帝没有实权,他颁布的诏书对各地官员没有约束力,得不到实行;维新派没有注意到发动群众,改革仅局限于部分知识分子阶层,没有像明治维新那样强大的基础力量,康梁等人提出的改革措施很少涉及农民阶级的切身利益。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婉熙发布于:2017-04-07 13:13:48
1661102 李婉熙 在经济方面,中国近代化进程前期创办了一批军事、民用企业,军事工业均为官办,民用企业有官办、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三种。官办企业大权操在封建官僚手里,贪污腐败现象十分严重,企业缺乏活力与动力;民用企业则垄断了某些行业,且对民间私人办厂实行严格限制,导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无从发展。而日本则进行大力改革,政府投资兴办一些近代工业,作为示范,同时鼓励私人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民间企业的兴起,日本的殖产兴业为日本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王燚秋发布于:2017-04-07 13:13:49

1661118 王燚秋 英语1班

对于这个命题,我觉得,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在当代社会,中国仍需要向国外学习,从历史中汲取经验。不管是明治维新也好,还是近代化的探索,我们都有很多可以学习。在实践中,我们也应该实事求是,抓住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好。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王嘉仪发布于:2017-04-07 13:13:55
1661109 王嘉仪 而这也是后发工业国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德国也遇到了,美国也遇到了(现代美国的建立其实是1868年北方联邦吞并了南方),意大利也遇到了,但是为什么只有德意日最后走上了战争扩张的道路?虽然美国的那块地的地理条件非常好,本国的人口够多,面积够大,有非常大的本国市场,同时资源也十分丰富,但是即使有这么好的地理条件,美国还是在南北战争后进行了对外扩张,一是美墨战争夺取大量领土,二是美西战争确立了美国在加勒比海地区的地位,同时又获得了菲律宾,使得美国在亚洲获得了立足点,三是吞并夏威夷,最后是通过二战获得了大量的海外基地,肢解了英国的殖民体系。你看,美国就算是有这么好的地理条件,但是作为后发工业国还是要进行对外扩张,与德意日相比并没有什么区别吗。所以日本走上军国主义扩张道路是后发工业国所共同面临的现实情况,严格来说并不是因为明治维新的不彻底。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婉熙发布于:2017-04-07 13:14:09
1661102 李婉熙 在思想方面,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都没有打破儒家思想,过于繁重的文化拖累了中国人的脚步。相对而言,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人骨子里“赶英超美”的意识与愿望非常强烈,明治维新里提倡的“致产兴业”、“富国强兵”、“赶英超美”等思想,已经深入人心,他们不仅学习科学技术,学的更是当时比较先进的思想。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敏发布于:2017-04-07 13:14:25
1661113 李敏 倒幕派建立政权以后,实行了全面、有效的改革措施。明治政府确立后,逐步进行政权建设,把原来以将军为首的幕府领主阶级的封建政权改造为以天皇为首、维新派下级武士为核心、代表资产阶级与地主联合专政的新政权,并通过一系列官制、机构的改革,使这个政权得到巩固和健全。然后,由这个强有力的新政权来发布命令,逐步进行除旧布新的各项重大改革。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吴頔发布于:2017-04-07 13:14:27
1661111 吴頔 日本统一的国内市场形成较早,试图组织商品生产或商品流通的现象,主要只是在江户时代的初期才能见到,到了幕府末年,无论是幕府还是诸藩,都承认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现实。中国传统的经济观主要以刘锡鸿为中心,他提出“农务久安”的观点,反对发展工商业,其主要观点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而强化对农民的封建剥削,为防止封建社会瓦解而极力反对采用新的交通手段去促进商品流通,阻止工商业的发展。 日本建立了统一的国内市场,以次为背景商业资本也获得长足发展,并为求得利润的扩大而重视海外贸易,到了幕府末年出现了贸易振兴论和商品立国论等思想。随着传统的经济观逐步崩溃,中国的传统经济观在经历了林则徐、魏源等人之后也有所动摇,但是始终不能像日本那样彻底,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封建的自然经济观仍然占统治地位。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代咏丹发布于:2017-04-07 13:14:46

1661125代咏丹

19世纪60年代起,中日两国都开始了近代化改革的进程。这不是偶然的,两国都是在内忧外患的状况下而走上改革道路的。然而不同的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逐步强大,中国屡次改革却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反而加剧了列强的瓜分脚步。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蔡云婷发布于:2017-04-07 13:15:02

英1 1661126 蔡云婷  从改革的内容上  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都包括着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等诸方面变革,两个运动所涉及、所要解决的,都不是枝节性的而是社会体制、社会制度问题。戊戌变法诚然是个失败的运动,运动中的主干人物所提出的一系。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吴頔发布于:2017-04-07 13:15:06
1661114 吴頔 中国戊戌变法时期与幕府末年经济水平相当,当时中国已经拥有一些正规的资本主义企业,而幕府时期的“日本资本主义还处于它的前身阶段--商业高利贷资产阶级的阶段”,然而这个阶级却“成了维新的社会基础和经济基础”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王璐发布于:2017-04-07 13:15:06
1661108 王璐 。倒幕运动的意义在于用现代中央集权体制统一了日本,结束了日本国内长期的诸藩对立,市场和资源分割,从而使得日本能够集中全国国力,率先开始了追赶西方先进国家的历程。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 2 3 4 5 ··· 8
GO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