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范静小组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范静发布于:2018-05-17 12:17:04

组员:范静,陈玥婷,张茗嫣,赵弋典,眭晓,夏鑫,朱丹青,王艺敏,洪代娣,刘洛雪

讨论主题: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

点赞 (2) 回复
6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王艺敏发布于:2018-05-17 20:33:54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美丽中国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征程、新时代,必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赵弋典发布于:2018-05-17 20:35:23
通过不懈努力,到二○三五年,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茗嫣发布于:2018-05-17 20:37:43
由于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成为这一阶段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领域。正如报告所指出的,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还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洪代娣发布于:2018-05-17 20:39:25
三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扩大退耕还林还草。严格保护耕地,扩大轮作休耕试点,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夏鑫发布于:2018-05-17 20:39:30

生态法治是全面依法治国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内容,通过对生态法治的探索,使全面依法治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得到彰显,并真正发挥出法律制度对生态环境治理的关键作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洪代娣发布于:2018-05-17 20:40:21
四要不断加大制度保障力度。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茗嫣发布于:2018-05-17 20:41:04
为此,我们要按照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的思路,加快完成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主要任务。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陈玥婷发布于:2018-05-17 20:41:08

我们签报给了中央有关部门,相关内容在十九大报告中有所体现, 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十九大报告对生态文明的理念及其本质做了全新的概括和升华,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开启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征程。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范静发布于:2018-05-17 20:41:20

建设美丽中国,必须重视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过去依赖资源能源消耗、规模粗放扩张的发展模式正在改变。要根本改善生态环境,必须持续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夏鑫发布于:2018-05-17 20:42:08

从根本上而言,法治政府建设的核心原则是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指向决定了加强生态执法的关键是要用科学、高效的依法行政方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生态服务,最终满足人民群众对宜居生态环境的需求。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眭晓发布于:2018-05-17 20:43:10

  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就是要在创新驱动发展中,面向市场需求促进绿色技术的研发、转化、推广,用绿色技术改造形成绿色经济。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就是要使绿色消费成为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从自身做起,从自己的每一个行为做起,自觉为美丽中国建设作贡献。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王艺敏发布于:2018-05-17 20:43:44

党的十九大报告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蓝图,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是其重要内容。环境保护部部长李干杰在十九大新闻中心举办的记者招待会上指出,在充分肯定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新目标和新部署。新蓝图,新使命,美丽中国建设站在了新起点。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夏鑫发布于:2018-05-17 20:43:45

采取监督监管、诫勉式约谈以及行政处罚等形式,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生态问题。通过及时有效的严格执法,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生态执法的效率,增强群众对生态执法的认同和配合,从而依靠严格执法为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积蓄强劲而持久的动力。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赵弋典发布于:2018-05-17 20:45:01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环保部部长李干杰表示:“污染防治攻坚战,只能打好,没有退路,必须背水一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茗嫣发布于:2018-05-17 20:45:25
首先,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要强化国家对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治理,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统一行使国家自然资源开发、环境污染治理与生态环境修复监管职责。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眭晓发布于:2018-05-17 20:46:27

  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这是防治污染、治理环境的基本方针。要继续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三大战役”,努力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就是要针对农业农村污染防治相对薄弱的问题,坚持城乡环境治理并重,加大对农业农村污染防治的工作力度和资金投入,发展绿色农业、建设美丽乡村。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刘洛雪发布于:2018-05-17 20:47:55
“从我的理解,美丽中国的核心就是要提升我们生态环境的整体质量,包括大气,包括水,包括土壤,包括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整体的提升。到2035年要基本实现我们美丽中国目标,实际上是一个加速的过程,意味着我们在未来十几年这个时间里头更大的力度,更多的投入,更多地去关注环境问题,更多地构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这样我们才能够按时,能够实现我们的目标。”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夏鑫发布于:2018-05-17 20:48:06

公民自觉守法是推进生态法治建设的关键。建设新时代的美丽中国是每一位公民的共同愿望,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健全生态立法、推进严格执法,同时也需要全体公民增强生态守法意识,自觉遵守生态环境建设的法律法规。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刘洛雪发布于:2018-05-17 20:49:34
要实现美丽中国,并不容易,怎么样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呢?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专家认为,首先仍然是要解决所有人对于绿色发展的观念转变问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陈玥婷发布于:2018-05-17 20:49:36

这一新征程的显著标志是: 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更加重要, 理念更加深刻,目标更加明确, 部署更加全面。我们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揽,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更好地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深深融入、全面贯穿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推进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范静发布于:2018-05-17 20:50:17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支撑。当前,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与转型升级历史*汇,供给侧宏观调控政策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为经济社会催生了新的发展动力。按照十九大报告要求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从污染治理向清洁生产、生态产业和循环社会转型,依靠创新驱动引领发展,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王艺敏发布于:2018-05-17 20:50:26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上升到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的高度,首次把美丽中国建设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建设的重要目标,既以强烈的问题意识揭示了中国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的形势,又满怀信心地描绘了美丽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提出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其中,“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眭晓发布于:2018-05-17 20:51:11

  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长远大计。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就是要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构筑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就是要通过规划体制改革,建立全国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从国家、省、市县三个层级划定三条控制线,明确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为各类开发建设活动提供依据。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洪代娣发布于:2018-05-17 20:51:21
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统一行使监管城乡各类污染排放和行政执法职责。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茗嫣发布于:2018-05-17 20:52:09
通过划定主体功能区、建立国家公园等举措,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王艺敏发布于:2018-05-17 20:52: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样,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也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各项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全党全国生态环保意识较大提高,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初步形成,顶层设计性质的“四梁八柱”日益完善。在前所未有的生态环保执法监管下,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环境状况得到改善,能源消耗强度大幅度下降,我国逐渐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赵弋典发布于:2018-05-17 20:53:01
全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我国将制定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作战计划,持续淘汰落后产能、治理散煤、提高铁路货运比例;持续实施“水十条”,保障饮用水安全、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歼灭战、加强江河湖库和近岸海域水生态保护;扎实推进“净土”行动,强化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处置、保障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安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眭晓发布于:2018-05-17 20:53:58

  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体制保障。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就是要改革目前资源和生态环境领域“九龙治水”的管理体制,推进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就是要建立健全以法律为依据、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用途管制和市场化机制为重要手段的制度体系。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陈玥婷发布于:2018-05-17 20:54:23

要重点把握好四个方面:一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重点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推动经济发展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探索自然资源资产和生态产品成本核算体系,助力提高生态产品有效供给。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夏鑫发布于:2018-05-17 20:54:32

当前,全面依法治国的稳定推进使我们距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加接近。加强公民对生态法律制度的遵循,将使我国公民秉持法治理念自觉践行生态绿色理念,主动为保护身边的环境、珍惜绿色生态资源而积极努力。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 2 3 4 5
GO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