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民生与社会保障——易春利小组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易春利发布于:2018-05-10 18:31:40
组员:易春利,张貌貌,吕易宣,黄曦,陶茹旖,赵祎玮,冯雨薇,徐燕,李香
点赞 (0) 回复
3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吕易宣发布于:2018-05-10 20:12:05
社会保障是保障与改善民生的根本性制度安排,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一直在不断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现行制度还存在着不平稳不充分发展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努力,也需要包括企业与老百姓在内的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吕易宣发布于:2018-05-10 20:12:53
新时代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当前首先需要厘清社会保障的发展理念,真正把握社会保险互助共济、共建共享的本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冯雨薇发布于:2018-05-10 20:13:29
二是确保工作实效。老百姓最重“实打实”,最烦“客里空”。一些地方老百姓对民生工作有意见,主要就是在搞民生建设时虎头蛇尾,承诺的事情兑现不了。必须一诺千金,说到做到,推出的每件事都要一抓到底,决不能失信于民。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吕易宣发布于:2018-05-10 20:13:56
我国经济增长与社会保障改革发展呈现出相得益彰的局面,主要得益于三个经验:一是坚持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二是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结合,追求全覆盖、保基本;三是坚持循序渐进,逐步发展。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5F 用户头像
来自厦门大学-李香发布于:2018-05-10 20:16:00

民生内涵十分丰富,既可以从“摇篮”到“坟墓”,也可以只关注某个阶层及其某个方面的项目,既可以是物质生活的也可以包含精神生活的项目,既可以解决基本生活需要也可以提供高福利项目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吕易宣发布于:2018-05-10 20:18:06
新时*启社会保障改革发展的新篇章,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与城乡居民的诉求,加快改革步伐,加大改革力度,优化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二要坚持共建共享,切实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确保可持续性;三要高度重视社会保障法制建设,让社会保障体系在法制化轨道上平稳运行。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赵祎玮发布于:2018-05-10 20:18:28
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解决了许多社会保障的“老、硬、难”问题。从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到中央脱贫攻坚部署,再到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最后到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等等,社会保障制度一步步走向成熟,不仅体现在国家的政策内容中,也具体落实到了民生福祉中。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8F 用户头像
来自厦门大学-李香发布于:2018-05-10 20:19:06

一段时期以来,人们没有很好地理解中国民生建设的领域、范围及边界究竟在哪,各主体在民生建设中的责任范围、责任边界及责任大小不够清晰,各主体的民生权利大小、民生待遇多寡明确不够,民生事业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比较突出。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吕易宣发布于:2018-05-10 20:19:09
相对于社会保险的筹资问题而言,社会保障服务的短缺问题更为严重,如何才能够跟得上人民对养老等服务的需求是社会保障发展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因此,政府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需要有科学的顶层设计,全民的社会保障观念也要有适应制度客观规律和时代发展的变化。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吕易宣发布于:2018-05-10 20:20:21
民生关乎民心,社会保障更是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保障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总要求,改制度、扩范围、提待遇、强服务,建立起世界上覆盖人群最多的社会保障安全网,夯实民生基础。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吕易宣发布于:2018-05-10 20:21:36
保障好则民心稳、百业兴,一步步深化改革的扎实推进、一份份老百姓心中沉甸甸的“获得感”,成为这五年最暖心的民生成就之一。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黄曦发布于:2018-05-10 20:22:35
新时代社会保障改革再出发必须首先厘清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公平、落实共建共享和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的发展理念,从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角度出发来统筹规划整个社保体系建设,合理构建多层次保障体系并明确不同层次的功能定位,抓住主要保障项目的制度结构与责任分担机制等关键环节发力。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吕易宣发布于:2018-05-10 20:22:43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有重大突破。遵循顶层设计改革逻辑,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打通了职工和居民两大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通道;同时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维护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权益。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黄曦发布于:2018-05-10 20:23:08
应当根据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在要求重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坚决打破同一类保障业务由不同部门分割管理的局面,实现同类业务、同质业务归集同一部门统一管理并集中问责,同时创新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机制,坚持分类、分层施策,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吕易宣发布于:2018-05-10 20:25:47
全面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现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养老保险制度并轨。为维护流动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权益,完善了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制度。推进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进一步增强医保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基础性作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6F 用户头像
来自厦门大学-李香发布于:2018-05-10 20:26: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坚守底线”,尤其要守住政府的责任底线,明确政府在社会保障项目及其待遇与水平等方面承担的责任,合理区分哪些是具有底线性质的民生项目,何种水平的待遇民众必须能够享有,民生待遇差距究竟控制在多大范围内比较合理。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陶茹旖发布于:2018-05-10 20:29:43
十九大报告通篇闪烁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光辉,这也是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全部工作对象涉及到人,大部分工作内容涉及民生,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紧密相连。新时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朝什么方向发展、发展什么、如何发展,都必须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此基础上尤其要深入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赵祎玮发布于:2018-05-10 20:31:12
随着我国主要矛盾的转变,人民对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福利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面临更大的挑战。从杭州来看,一是随着主城区的不断扩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保障服务水平和效能也有较高要求,此外,人民群众对拥有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也是有着迫切需求;二是需重点破解应对老龄化问题以及建立老年保障支撑体系问题;三是需要解决萧山、余杭、富阳和临安等区域民生服务保障与主城区之间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尤其是对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社会成员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公平性的诉求问题。因此,如何满足人民对社会保障工作的新诉求成为新时代社会保障工作的重点关注问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9F 用户头像
来自厦门大学-李香发布于:2018-05-10 20:32:19

坚守底线就是要“兜底线”,确保民生项目能够覆盖到民众基本生活的各个方面,民生待遇能够解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切实增强民众的获得感;坚守底线就是要建机制、“织密网”,在民生项目全覆盖、地区全覆盖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人员全覆盖及服务全覆盖;坚守底线就是要保障适度,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持续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吕易宣发布于:2018-05-10 20:33:55
社会保障是以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为目标的长期性制度安排,必须保证能够持续健康运行。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1F 用户头像
来自厦门大学-李香发布于:2018-05-10 20:34:25

 全面建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是基本要求。兜底线,就是要发挥社会政策的托底功能,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兜住民生保障底线,坚守社会稳定底线。织密网,就是要实现制度最广泛的覆盖,让人人都能享受基本社会保障。建机制,就是要持续深化改革,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法治化、制度化水平。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吕易宣发布于:2018-05-10 20:38:05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的社会保障工作仍然面临着艰巨繁重的任务,还需要深入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水平,这些都是在未来全面深化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黄曦发布于:2018-05-10 20:38:16
一是社会救助的法规制度不断健全完善,但社会救助制度功能定位、救助理念、城乡统筹发展和区域统筹发展等方面与新时代的要求不相适应;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赵祎玮发布于:2018-05-10 20:39:51
要认真学习和领会习*新时代民生思想,“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做好新时代社会保障工作:一是要以“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方针全面建成社会保障体。从杭州来看,首先要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开展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等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5F 用户头像
来自厦门大学-李香发布于:2018-05-10 20:40:27

“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是奋斗目标。覆盖全民,就是要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城乡统筹,就是要统筹推进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合理缩小社会保障领域的城乡差异。权责清晰,就是要明确各级政府和用人单位、个人、社会的社会保障权利、义务和责任。保障适度,就是要根据经济发展确定保障待遇水平,合理引导群众的保障预期。可持续,就是要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制度长期稳定运行。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黄曦发布于:2018-05-10 20:43:09
二是社会救助部门协调机制普遍建立,但救助资源仍然比较分散,统筹衔接仍显不够;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7F 用户头像
来自厦门大学-李香发布于:2018-05-10 20:46:44

权责清晰,就是要明确各级政府和用人单位、个人、社会的社会保障权利、义务和责任。保障适度,就是要根据经济发展确定保障待遇水平,合理引导群众的保障预期。可持续,就是要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制度长期稳定运行。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吕易宣发布于:2018-05-10 20:47:35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心所盼就是努力的方向。今后更应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不断筑牢社会保障底线,奋力铸就大国民生新篇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吕易宣发布于:2018-05-10 20:48:54
新时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朝什么方向发展、发展什么、如何发展,都必须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此基础上尤其要深入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黄曦发布于:2018-05-10 20:48:55
三是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查方法不断改进,但仍存在收入财产难以准确核定,对象认定不精准问题;四是社会救助效果不断显现,但救助水平仍然不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 2 3 4
GO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