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创新型国家建设——易春利小组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易春利发布于:2018-04-26 19:44:23
组员:易春利,张貌貌,吕易宣,黄曦,陶茹旖,赵祎玮,冯雨薇,徐燕,李香 讨论主题:新时代创新型国家建设
点赞 (0) 回复
9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黄曦发布于:2018-04-26 20:56:52
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技术进步和创新不仅能提高效率和发展经济,也有助于解决社会发展中的诸多问题。近些年,数字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相结合,更快速、更深入地应用和渗透到教育、医疗等社会服务领域。在形成一个个新增长点的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改变原有的教育、医疗等服务供给格局。让新技术惠及更广泛的人群,让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在促进教育公平、增加医疗有效供给、消除贫困、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应成为一个重要的政策出发点。未来数十年,社会领域的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将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方面有更大作为。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黄曦发布于:2018-04-26 20:57:59
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技术进步和创新不仅能提高效率和发展经济,也有助于解决社会发展中的诸多问题。近些年,数字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相结合,更快速、更深入地应用和渗透到教育、医疗等社会服务领域。在形成一个个新增长点的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改变原有的教育、医疗等服务供给格局。让新技术惠及更广泛的人群,让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在促进教育公平、增加医疗有效供给、消除贫困、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应成为一个重要的政策出发点。未来数十年,社会领域的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将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方面有更大作为。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3F 用户头像
来自厦门大学-李香发布于:2018-04-26 20:59:30

新时代的创新型国家建设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顺利实现迈入前沿的战略转型,彻底破解“李约瑟之谜”,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命题。创新型国家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和基础性工程,正如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4F 用户头像
来自厦门大学-李香发布于:2018-04-26 21:02:51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总结过去5年工作时指出,当前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同时,他要求,今后“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并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当前数字经济成为创新和发展的新动力,成为各国竞争的主战场。我国进入了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面临新矛盾和攻坚任务,开展对数字经济的趋势研究,将助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有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貌貌发布于:2018-04-26 21:03:23
我国既面临赶超跨越的难得历史机遇,也面临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唯有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力争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才能在新一轮全球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6F 用户头像
来自厦门大学-李香发布于:2018-04-26 21:04:41

在创新中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在经济全球化和创新全球化的趋势下,中国在全球创新格局的地位更加凸显。在争抢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激烈竞争中,开放创新与合作创新已成为全球创新的主旋律。创新对促进我国全面开放新格局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是通过创新在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产品的生产上确立新优势,提升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通过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提升知识和技术密集型服务业竞争力,助力贸易强国建设。二是积极促进国际科技合作、创新人才跨境流动、海外技术投资等活动,构建更加开放的国家创新体系。三是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涉及全球共同利益的资源、环境、健康等领域的研究和成果转化中发挥积极作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陶茹旖发布于:2018-04-26 21:04:43
要运用创新解决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技术进步和创新不仅能提高效率和发展经济,也有助于解决社会发展中的诸多问题。近些年,数字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相结合,更快速、更深入地应用和渗透到教育、医疗等社会服务领域。在形成一个个新增长点的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改变原有的教育、医疗等服务供给格局。让新技术惠及更广泛的人群,让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在促进教育公平、增加医疗有效供给、消除贫困、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应成为一个重要的政策出发点。未来数十年,社会领域的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将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方面有更大作为。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陶茹旖发布于:2018-04-26 21:05:20
要构建适应前沿创新的新型治理体系。从追赶迈向前沿的关键在于创新治理体系的转变。一是支持重心转变。政府研发支持重点要从竞争性领域的产品研发转向竞争前的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二是支持方式转变。对企业创新活动的支持,要从定向补贴为主向营造创新环境转变,更加强调政策的公平性和普惠性。三是监管理念和方式转变。对新商业模式、新业态、新产品实行宽容、审慎监管,加强过程监管和社会性监管,更加注重安全、环境和消费者权益保护。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徐燕发布于:2018-04-26 21:05:37
创新型国家是指以技术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核心驱动力的国家。主要表现为:整个社会对创新活动的投入较高,重要产业的国际技术竞争力较强,投入产出的绩效较高,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在产业发展和国家的财富增长中起重要作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陶茹旖发布于:2018-04-26 21:05:54
要利用数字技术和创新推动政府职能转变。近十年来,数字技术通过政务信息化和数字政府建设促进了政府提高效能,基于数字技术的商业模式和业态创新也让城市交通等领域的公共服务具有了商业属性。在原本由政府提供服务的领域,一些政府部门通过业务外包、PPP等方式积极探索与企业开展合作,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效率。在一些公共服务领域,政府开始从公共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向服务的合作者或监管者转变。要利用好这种自下而上的改革创新动力,加速政府职能的转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徐燕发布于:2018-04-26 21:07:06
当前,创新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纵观人类历史,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关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加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全球面临的资源、环境、生态、人口等重大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科技创新也日益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陶茹旖发布于:2018-04-26 21:08:02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在要求,是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的必然选择,也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对于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将发挥关键性作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3F 用户头像
来自厦门大学-李香发布于:2018-04-26 21:10:50

创新是助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动力,也是我国实体经济的最大短板。相当多的企业创新能力低、创新动力不足、管理水平不高,企业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效率、信息化水平和产品质量效益等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建立让创新者获益的激励机制,引导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要素向创新者集聚。以创新推动传统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以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业催生新经济增长点,以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支撑绿色发展。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徐燕发布于:2018-04-26 21:11:50
创新型国家从建成到走向前列,我国拥有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很大挑战。我国有庞大的和升级中的国内需求、低成本大规模的知识型和技能型劳动大军、快速提升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强大的产业配套和集成能力、日益增多的创新创业群体等优势。发挥好中国优势,充分释放创新潜力,让十九大报告精神落到实处,以下七个方面是要重点解决的课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徐燕发布于:2018-04-26 21:13:44
任志武同志以“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主题,紧紧围绕习*总书记关于“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要求,全面回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创新驱动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系统阐述了创新驱动发展进入新时代的突出特征,结合国内外形势深入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提出了在新时代实现新目标、完成新任务需要重点抓好的工作。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赵祎玮发布于:2018-04-26 21:15:16
十九大报告指出,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7F 用户头像
来自厦门大学-李香发布于:2018-04-26 21:15:46

创新是助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动力,也是我国实体经济的最大短板。相当多的企业创新能力低、创新动力不足、管理水平不高,企业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效率、信息化水平和产品质量效益等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建立让创新者获益的激励机制,引导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要素向创新者集聚。以创新推动传统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以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业催生新经济增长点,以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支撑绿色发展。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陶茹旖发布于:2018-04-26 21:19:48
随着近年来“双创”的蓬勃发展,一大批充满活力、具有高成长性的初创企业和中小企业脱颖而出,成为冲锋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前沿的生力军,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9F 用户头像
来自厦门大学-李香发布于:2018-04-26 21:20:17

创新是助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动力,也是我国实体经济的最大短板。相当多的企业创新能力低、创新动力不足、管理水平不高,企业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效率、信息化水平和产品质量效益等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建立让创新者获益的激励机制,引导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要素向创新者集聚。以创新推动传统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以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业催生新经济增长点,以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支撑绿色发展。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徐燕发布于:2018-04-26 21:22:36
基础科研能力是决定科技创新能“走多远”的关键。国家实验室建设主要瞄准的就是重大基础科研问题。有代表表示,国家实验室对重大基础研究、原创性科技突破起带头、示范和推动作用。需要加快国家实验室建设进程,尽快推动国家实验室挂牌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1F 用户头像
来自厦门大学-李香发布于:2018-04-26 21:25:31

创新是助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动力,也是我国实体经济的最大短板。相当多的企业创新能力低、创新动力不足、管理水平不高,企业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效率、信息化水平和产品质量效益等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建立让创新者获益的激励机制,引导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要素向创新者集聚。以创新推动传统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以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业催生新经济增长点,以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支撑绿色发展。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徐燕发布于:2018-04-26 21:34:54
在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方面,迫切需要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培育一批领军企业。目前,我国创新型领军企业凤毛麟角,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总体上比较薄弱。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 2 3 4
GO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