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员:李昊轩、陈君豪、艾鹏飞、杨元涛、杨峰、陆晨涛、黄子欣、李诗媛、曹蒙蔚、黄健庭、夏文婧
当前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化,既是站在改革开放40年的新起点上的开放,也是新时代全球经济发展的客观诉求,因为中国开放发展关系全球经济的稳定增长。1980-1999年的20年间,中国对全球经济名义增量贡献仅为3.7%,而同期美国贡献31.5%,但2000年至金融危机之前的2007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名义增量贡献上升至9.7%,同期美国下降为17.3%,如果考虑到金融危机的影响,那么进一步测算发现,2008至2017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名义增量贡献高达46.9%,而美国仅为29.7%,2017年中国对全球贡献仍然在30%左右,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对全球经济增量贡献最大的国家,中国深化对外开放在全球具有引领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经济年均增长12.4%,居全国第2位;经济总量由改革开放前的第23位跃升到第10位,人均GDP由第25位跃升到第6位,2017年GDP增长8.1%,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这些成绩得益于福建是全国率先实行改革开放的省份之一。
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中国贡献。“一带一路”建设是为促进全球共同繁荣、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的中国主张、中国方案、中国倡议,是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切入点。对内来讲,就是要加强“一带一路”建设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对接,同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沿边开发开放相结合,带动形成全方位开放、东中西部联动发展的局面。对外来讲,就是要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深化“五通”交流合作为重点,积极对接有关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并进,把“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
我国继续推动企业“走出去”等各种努力,化解困难,缓解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针对外资流入下降,可以通过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扩大内地与沿边开放、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以及扩大服务业利用外资等措施,吸引外商投资。我国吸收外商投资的规模与国际直接投资流量并不存在完全的正相关关系。
中美经贸摩擦是否影响中国对外开放的决心,中国如何推动进一步的开放改革。对此,习*主席向世界承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世界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日益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推进互联互通、加快融合发展成为促进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将继续扩大开放、加强合作,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将继续与世界同行、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支持多边主义。实践证明,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
我们要按照习*总书记亲自擘画的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新福建的宏伟蓝图,不断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他以福建的发展为例说
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的中国经济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推动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将推动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并为世界各国提供最好的投资机会,促进全球经济与中国经济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新时代,中国正在努力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按照习*主席在亚洲博鳌论坛上的主旨演讲,中国将会通过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具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扩大进口等重大措施扩大对外开放。新时代,对外开放的新号角已经吹响;新时代,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正在形成。新时代,中国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不仅会对中国经济发展增加新活力和新动力,而且会为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