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战略安排―张月芳小组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月芳发布于:2018-04-12 18:24:45
组员:王璐琰,左华颖,汪敏,夏晴阳,袁逸婷,张誉凡,李沈妍,殷海童,李颖 讨论主题: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中国发展的战略安排的具体内容及其意义。
点赞 (1) 回复
6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汪敏发布于:2018-04-12 20:27:10
这是亿万人民阔步迈向新时代的“大国方略”—— 新站位,展宏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关键期,做出“两个阶段”“两步走”的战略安排。本世纪中叶的中国,将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昂扬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一个有着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东方大国,正焕发出蓬勃生机、绽放璀璨光彩!13亿多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袁逸婷发布于:2018-04-12 20:27:22
第二个“奋斗十五年”历程,目标指向更为远大,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王璐琰发布于:2018-04-12 20:28:38

我们要利用“六·五”环境日,世界地球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纪念活动,运用各种宣传工具和宣传手段,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要通过宣传使全镇人民真正确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保护生态环境变成每个群众的自觉行动。使青山常在,河水更清,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支撑永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袁逸婷发布于:2018-04-12 20:31:00
令人瞩目的是,报告提出的“到2035年目标”,实际上是根据我国发展情况,将过去提出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到本世纪中叶要达到的发展水平,提前到2035年来实现,进程缩短了15年。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袁逸婷发布于:2018-04-12 20:31:46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展现更强大生命力——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也必将为世界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月芳发布于:2018-04-12 20:32:41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丰富和拓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战略安排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容和要求。一方面,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这些对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提出了新要求;另一方面,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远景规划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注入了新的内涵,具有许多新特点。一是时间更早。把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提前到2035年,比原来早了15年。这是由目前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势头所决定的,经过测算是可以实现的。二是要求更高。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致力于国家富强的雄心壮志。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制造强国、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贸易强国、文化强国、教育强国等,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支撑。三是内容更全。站在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的高度,首次将“美丽”列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目标,使现代化目标内容不仅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还包括生态上的美丽,对应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体现了总体布局与发展目标之间的联系,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内容更加全面了。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左华颖发布于:2018-04-12 20:33:16

党的建设新的总要求: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进入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起着统领和决定性作用。十九大报告指出,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

  翻阅报告,在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14条坚持”中,“一头一尾”的第一条和第十四条分别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在报告最后部分又重点强调“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明确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建立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的监督网”“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等新措施已写入报告,勾画了一个完整、严密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夏晴阳发布于:2018-04-12 20:34:02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 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2、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体型转变,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3、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4、从注重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的发展转向长期利益、整体利益的发展,从物质资源推动型的发展转向非物质资源或信息资源(科技与知识)推动型的发展.5、我国人口多、自然资源短缺、经济基础和科技水平落后,只有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才能实现社会和经济的良性循环,使各方面的发展能够持续有后劲。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袁逸婷发布于:2018-04-12 20:34:03
实现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最重要一点,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落脚于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汪敏发布于:2018-04-12 20:34:21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党的十九大报告亮点很多,最突出的可以概括为“七个新”:新成就、新时代、新思想、新矛盾、新使命、新目标、新要求。其中,新思想、新时代、新矛盾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三大历史性贡献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殷海童发布于:2018-04-12 20:40:07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全面取消以药养医,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支持社会办医,发展健康产业。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颖发布于:2018-04-12 20:40:54

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强化统一领导、顶层设计、改革创新和重大项目落实,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这指明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关键重点,有利于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军民融合,促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平衡、兼容发展,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同步跃升。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袁逸婷发布于:2018-04-12 20:42:26
中国过去五年取得历史性成就,为世界带来诸多“红利”;面向未来中国展开的现代化之路,“中国因素”也将为全球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汪敏发布于:2018-04-12 20:44:08
第一,新思想是灵魂。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启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开创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月芳发布于:2018-04-12 20:47:26
“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继承和创新 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部署,提出“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们先后实现了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现在正处于第三步走战略目标的重要时期。党的十九大作出的战略安排丰富和发展了第三步走战略目标。从目标内容看,党的十九大报告从三个时间节点,把第三步走的目标细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三个具体目标,呈现循序递升的三个层次。这三个目标方向明确,由近及远,构成新时代民族复兴的清晰“时间表”和具体“设计图”。从发展步骤看,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分“两个阶段”设计,顺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体现了我们党的历史担当和使命追求,使第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内容更加具体更有操作性,有利于凝聚社会共识,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是实现路径的重要创新,对促进民族复兴具有前瞻性、全局性和战略性意义。从历史过程看,新部署既衔接了“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发展历程,又在“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基础上细分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的清晰路径。据测算,到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90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1万美元。到2035年,我国现价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290万亿元、约合43.6万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20.6万元、约合3万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05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跻身世界发达国家行列。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汪敏发布于:2018-04-12 20:48:08
第二,新时代是统领。一定意义上说,党的十九大报告通篇体现新时代、洞察新时代、立足新时代、谋划新时代。5年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为新时代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为新时代提供了重要依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两个15年”奋斗目标,为新时代描绘了宏伟蓝图;作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工作部署,为新时代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新时代提供了思想指导和行动指南。我们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主动适应新时代、积极引领新时代、加快建设新时代。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夏晴阳发布于:2018-04-12 20:54:33
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意义:一方面,通过军民深度融合,盘活存量产,及引各种资源进入安全领域,促进创新,加快武器装备升级换代;另一方解决了原有军工资产的效率问题,构建国家主导、需求牵引、市场运作、军民深度融度的运行体系,就能由原来的“输血”转为“造血”,促进我国军工产业升级。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开展军民协同创新,推动军民科技基础要素融合,加快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下更大气力推动科技兴军,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为我军建设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殷海童发布于:2018-04-12 20:58:31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新时代的指导思想,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作出了新时代的战略安排,提出新时代的战略举措,明确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汪敏发布于:2018-04-12 21:02:30
第三,新矛盾是依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是我们今后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重要依据。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凝心聚力、攻坚克难,高度重视改善民生,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根本利益,着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问题,为妥善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懈奋斗。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月芳发布于:2018-04-12 21:06:38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完善和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治国理政作出一系列战略谋划,提出并逐步形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战略高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我国发展新特征确定的治国理政新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保障。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月芳发布于:2018-04-12 21:07:22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也要保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随着实践的深入而不断发展。党的十九大明确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及其“两步走”战略安排。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主题将转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顺应新的实践主题,不失时机地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新的战略目标,用以接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可以保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连续性,又能推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向目标更高、跨度更长的阶段发展。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月芳发布于:2018-04-12 21:08:15
“五大发展理念”的贯彻和体现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遵循,指明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党的十九大在作出“两个阶段”目标的战略安排时,只作原则性展望,不提GDP“翻番”类要求,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提供了空间,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成为新发展理念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过程。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目标,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的科学运用和有力体现,有利于我国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殷海童发布于:2018-04-12 21:10:50
实现宏伟愿景,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加快形成先进的生产力,构建雄厚的经济基础;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显著提高发展质量,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袁逸婷发布于:2018-04-12 21:10:51
 “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袁逸婷发布于:2018-04-12 21:11:24
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再经过“两个15年”的奋斗,到本世纪中叶,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 2 3
GO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