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组 吴永兴 话题: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吴永兴发布于:2018-05-17 18:18:27

你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吗?

每位同学发布自己的想法不得少于10条,每条不得少于10个字。

大家认真完成讨论。

点赞 (0) 回复
30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胡伽怡发布于:2018-05-17 20:31:09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种全球价值观,其包含着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义利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0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周伟巍发布于:2018-05-17 20:31:42

因而,建构主义理论的主旨或要义就在于,某种核心性理念的持续性建构终将转换成为一种强劲的物质性力量,而这一点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来说尤其重要。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0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黄志兵发布于:2018-05-17 20:32:26
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 习*再次呼吁世界各国人民应该秉持“天下一家”理念, 张开怀抱, 彼此理解, 求同存异, 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0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郭智强发布于:2018-05-17 20:32:29

尊重各民族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强调各民族一律平等,是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内容。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0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黄志兵发布于:2018-05-17 20:32:56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我们“应该风雨同舟, 荣辱与共, 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 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0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胡伽怡发布于:2018-05-17 20:33:15

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将马克思恩格斯共同体性质的国际主义思想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中的大同思想、和合思想相结合,在新的时代主题下生长起來的具有中国特色、彰显中国气派的世界发展方案。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0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周伟巍发布于:2018-05-17 20:33:42

也就是说,“人类命运共同体”既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全球政治理想,也不是一个软弱无力的概念性存在,而是可以通过不断地阐发、制度化以及与实践互动而体现为一种现实(变革)性力量。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0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黄志兵发布于:2018-05-17 20:33:54
我们应该努力建设一个远离封闭、开放包容的世界。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0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建桥学院-秦元海发布于:2018-05-17 20:34:21

中华民族历来追求和睦、爱好和平、倡导和谐,数千年文明史造就了独树一帜的“和”文化。孔子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老子的“道法自然”;孟子的“民贵君轻”;墨子的“兼爱、非攻“……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皆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渊源。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1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郭智强发布于:2018-05-17 20:34:26

在长期的革命活动中,马克思、恩格斯始终十分关注欧洲、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1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吴永兴发布于:2018-05-17 20:34:32
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单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全人类的根本利益出发,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让世界各国人民共赢共享。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1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黄志兵发布于:2018-05-17 20:35:25
我们应该倡导求同存异、开放包容、文明交流、互学互鉴。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1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黄志兵发布于:2018-05-17 20:36:02
努力做到各种文明和谐共生、相得益彰, 共同为人类发展提供精神力量, 让不同文明和谐共存, 让世界充满文化滋养。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1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胡伽怡发布于:2018-05-17 20:36:03

当今社会的国家都属于“抽象共同体、虚幻共同体”,而“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人类发展角度出发,将国家之间的合作注入了新的内涵,并使之提升到了一种新的境界,这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共同体的异化,为人类走向“真正的共同体”铺垫了道路。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1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黄志兵发布于:2018-05-17 20:37:56
只要各方一起来规划, 一起来实践, 一点一滴坚持努力, 日积月累不懈奋斗,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世界各国应携起手来, 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而奋斗。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1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黄志兵发布于:2018-05-17 20:38:35
习*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立足当今中国所处的时代方位, 放眼当代世界发展大势, 是一种全球治理新理念, 是为人类文明发展提出的新方案。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1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郭智强发布于:2018-05-17 20:39:23

正确义利观秉持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基本原则,强调各国要尊重其他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1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黄志兵发布于:2018-05-17 20:41:25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1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吴永兴发布于:2018-05-17 20:41:25
正如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罗思义所指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合作倡议”,是基于“国家平等”和“和而不同”两个基本理念提出的,从而避免了在某些合作框架下国家地位层级化和发展模式单一化的问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2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黄志兵发布于:2018-05-17 20:42:15
国际秩序问题的核心是国与国之间应该以什么原则为基准的问题。世界各国, 无论是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 大国或中小国家, 以及不同大国之间, 虽然有着不同的主张和追求, 但都应该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宗旨和原则。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2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黄志兵发布于:2018-05-17 20:43:00
要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国际和区域层面建设全球伙伴关系, 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 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2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吴永兴发布于:2018-05-17 20:43:25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中国是思想引领者,更是“全球行动者”。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2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黄志兵发布于:2018-05-17 20:44:00
“世界繁荣稳定是中国的机遇, 中国发展也是世界的机遇。和平发展道路能不能走得通, 很大程度上要看我们能不能把世界的机遇转变为中国的机遇, 把中国的机遇转变为世界的机遇, 在中国与世界各国良性互动、互利共赢中开拓前进。”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2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吴永兴发布于:2018-05-17 20:44:14
焦点专栏 新时代的中国引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2018-03-09 从开罗塔到纽约帝国大厦,从中南半岛到欧洲大陆,“欢乐、和谐、对话、共享”的美好愿景跨越了民族、语言的差异,戊戌新春的“中国红”点亮了整个世界。 作者:余晓葵 两会时间,春回大地;潮涌中国,声动世界。 从开罗塔到纽约帝国大厦,从中南半岛到欧洲大陆,“欢乐、和谐、对话、共享”的美好愿景跨越了民族、语言的差异,戊戌新春的“中国红”点亮了整个世界。 在日益走向纵深的东西方文明互鉴中,一个全方位开放和全面深化改革、充满自信的中国,一个与国际社会交融互动空前紧密、胸襟宽广的中国,正稳步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人们愈发清晰地意识到,中国的新时代与世界的新机遇相生相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全人类的共同福祉息息相关。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重要内容,又被写入*修正案草案。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我们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继续为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中国愿与各国一道,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懈努力。” 民胞物与,天下大同。“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人类命运寄予高度关切,凝聚了新时代中国领袖的天下情怀,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新时代心声,引发全球强烈共鸣。 面对开放还是封闭,前行还是后退的抉择,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升华于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由习*主席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世界提供了新视野、新方向,为人类塑造了新理想、新精神。 ■ 砥砺奋进,新时代的中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乍寒乍暖,半阴半晴。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世界潮流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中涌动,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全球经济复苏步履蹒跚,保护主义、民粹主义抬头,全球化在逆风中艰难前行。地区冲突与战乱尚未停息,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等共同威胁更加紧迫,网络安全、气候变化等诸多问题更加严峻。西方世界的裂变继续深化,一些西方大国仍未摆脱地缘政治争夺的惯性,继续偏执地输出自身价值观和制度模式,甚至抱守大国恶性竞争和排他性安全的老路。 纵观全球,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依然刺眼。追根溯源,世界对和平发展的向往,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仍严重受制于不完善不平衡的国际治理体系。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这些应为全人类所珍视的共同价值,仍未在现今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得到充分保障和体现。 风云激荡,砥柱中流。在这个复杂多变而充满挑战的世界,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举世瞩目;在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大势、推动国际秩序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的历史性关口,中国展现的历史性担当弥足珍贵。新时代,砥砺奋进的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时代的中国为全球经济注入强大的物质性力量。五年来,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低迷的全球经济形势中以改革激发发展动力活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在世界大国中名列前茅,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实现2011年以来的首次年度增速回升。在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之际,这一数据更加令世人振奋。 新时代的中国为世界发展作出卓越的制度性贡献。伴随着国家发展的历史性成就,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显著增强,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不断提升。中国开创的新型现代化之路、主张的新型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复苏方案、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为革新全球发展观念、加快世界经济复苏发挥了引领作用。中国倡导建设的亚投行、金砖银行、丝路基金等多边金融架构,有效地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 新时代的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稳定之锚和发展之源。今年1月,瑞士小镇达沃斯风云际会,全球政要与精英聚首世界经济论坛。“在分化的世界中打造共同命运”,本届论坛的主题正延续了习*主席去年访问瑞士期间详细阐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今天,分化的世界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多边主义,唯有全球方案才能解决全球问题。“中国已成为多边主义的重要支柱,而我们践行多边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如此评价中国的国际贡献。 ■ 引领未来,新时代的中国为人类前途倡导新理念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也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跨越横亘在人类理想与世界现实之间的鸿沟,不仅需要强有力的物质贡献和制度支撑,还需要走在时代前沿的价值倡导和思想引领。 “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2013年3月,习*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首次在国际场合向世界提出“命运共同体”概念。 “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2015年9月,习*主席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发表重要讲话,倡导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只要我们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携手努力、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就一定能够让世界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2017年1月,习*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重要演讲,明确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的中国方案。 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总干事穆勒指出,习*主席一年前在日内瓦阐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在世界上落地生根”,因为这一理念符合世界发展的自然规律,反映联合国大多数会员国的意愿。 在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施瓦布等诸多有识之士看来,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与世界关系的“重要转折点”,“中国向世界领导者的角色更近了一步”。 五年来,习*主席在一系列场合发表重要演讲,提出包括“一带一路”倡议、全球治理观、综合安全观、正确义利观在内的一系列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新理念新主张,为世界经济指点迷津,为全球治理贡献智慧与力量,在国际社会凝聚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广泛共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习*主席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牢牢抓住了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精辟阐释了破解与治理之道。面对人类社会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层出不穷的挑战、日益增多的风险,习*主席坚定主张: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齐心协力应对挑战,开展全球性协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有利条件。我们要努力建设一个远离恐惧、普遍安全的世界,一个远离贫困、共同繁荣的世界,一个远离封闭、开放包容的世界,一个山清水秀、清洁美丽的世界。 论天下者,必循天下之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要旨为“公”。天下为公、民胞物与、万国咸宁、天下和合……中华文明对理想中的“天下”作出系统、合理、正义、公平的期许。 新时代中国方案、中国主张的要义在“公”。把握和平发展的全球大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超越了冷战思维、霸权思维、封闭思维、保守思维,推崇平等合作、互利共赢;超越集团党派、民族国家、意识形态的差异和私利,追求人类共同利益、共同价值,凝聚人类共同意愿、共同理想,引领人类迈向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 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单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全人类的根本利益出发,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让世界各国人民共赢共享。 正如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罗思义所指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合作倡议”,是基于“国家平等”和“和而不同”两个基本理念提出的,从而避免了在某些合作框架下国家地位层级化和发展模式单一化的问题。 ■ 知行合一,新时代的中国为人类发展提供强劲行动力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中国是思想引领者,更是“全球行动者”。 “中国现在就是一面旗帜。”老挝人革党中央政治局委员、老挝国会主席巴妮认为,如果每个国家都像中国这样致力于解决各国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推动世界各国实现共同发展,世界就将变得更加和谐。 将理念变为行动,从蓝图走进现实,“一带一路”倡议在短短数年间,就成为国际社会最受欢迎的公共产品,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逐渐落实,构建起各自优势互补、彼此互联互通、包容开放发展的国际合作平台,各国共同发展的多赢局面正在形成。截至2017年年底,中国已经同80个国家和组织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同30多个国家开展了机制化产能合作,在沿线24个国家推进建设75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创造了近20万个就业岗位。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2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郭智强发布于:2018-05-17 20:45:05

国际关系和国际秩序深刻变革之中提出的我国国家利益观,继承和弘扬了中国外交的优良传统,体现了国际主义精神,是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一面重要旗帜。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2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黄志兵发布于:2018-05-17 20:45:40
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博大精深, 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今时代发展特点有机结合的智慧结晶, 是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2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黄志兵发布于:2018-05-17 20:46:11
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 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 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2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黄志兵发布于:2018-05-17 20:46:44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博大精深, 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今时代发展特点有机结合的智慧结晶, 是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2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吴永兴发布于:2018-05-17 20:47:03
焦点专栏 新时代的中国引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2018-03-09 从开罗塔到纽约帝国大厦,从中南半岛到欧洲大陆,“欢乐、和谐、对话、共享”的美好愿景跨越了民族、语言的差异,戊戌新春的“中国红”点亮了整个世界。 作者:余晓葵 两会时间,春回大地;潮涌中国,声动世界。 从开罗塔到纽约帝国大厦,从中南半岛到欧洲大陆,“欢乐、和谐、对话、共享”的美好愿景跨越了民族、语言的差异,戊戌新春的“中国红”点亮了整个世界。 在日益走向纵深的东西方文明互鉴中,一个全方位开放和全面深化改革、充满自信的中国,一个与国际社会交融互动空前紧密、胸襟宽广的中国,正稳步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人们愈发清晰地意识到,中国的新时代与世界的新机遇相生相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全人类的共同福祉息息相关。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重要内容,又被写入*修正案草案。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我们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继续为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中国愿与各国一道,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懈努力。” 民胞物与,天下大同。“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人类命运寄予高度关切,凝聚了新时代中国领袖的天下情怀,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新时代心声,引发全球强烈共鸣。 面对开放还是封闭,前行还是后退的抉择,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升华于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由习*主席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世界提供了新视野、新方向,为人类塑造了新理想、新精神。 ■ 砥砺奋进,新时代的中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乍寒乍暖,半阴半晴。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世界潮流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中涌动,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全球经济复苏步履蹒跚,保护主义、民粹主义抬头,全球化在逆风中艰难前行。地区冲突与战乱尚未停息,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等共同威胁更加紧迫,网络安全、气候变化等诸多问题更加严峻。西方世界的裂变继续深化,一些西方大国仍未摆脱地缘政治争夺的惯性,继续偏执地输出自身价值观和制度模式,甚至抱守大国恶性竞争和排他性安全的老路。 纵观全球,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依然刺眼。追根溯源,世界对和平发展的向往,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仍严重受制于不完善不平衡的国际治理体系。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这些应为全人类所珍视的共同价值,仍未在现今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得到充分保障和体现。 风云激荡,砥柱中流。在这个复杂多变而充满挑战的世界,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举世瞩目;在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大势、推动国际秩序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的历史性关口,中国展现的历史性担当弥足珍贵。新时代,砥砺奋进的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时代的中国为全球经济注入强大的物质性力量。五年来,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低迷的全球经济形势中以改革激发发展动力活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在世界大国中名列前茅,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实现2011年以来的首次年度增速回升。在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之际,这一数据更加令世人振奋。 新时代的中国为世界发展作出卓越的制度性贡献。伴随着国家发展的历史性成就,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显著增强,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不断提升。中国开创的新型现代化之路、主张的新型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复苏方案、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为革新全球发展观念、加快世界经济复苏发挥了引领作用。中国倡导建设的亚投行、金砖银行、丝路基金等多边金融架构,有效地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 新时代的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稳定之锚和发展之源。今年1月,瑞士小镇达沃斯风云际会,全球政要与精英聚首世界经济论坛。“在分化的世界中打造共同命运”,本届论坛的主题正延续了习*主席去年访问瑞士期间详细阐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今天,分化的世界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多边主义,唯有全球方案才能解决全球问题。“中国已成为多边主义的重要支柱,而我们践行多边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如此评价中国的国际贡献。 ■ 引领未来,新时代的中国为人类前途倡导新理念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也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跨越横亘在人类理想与世界现实之间的鸿沟,不仅需要强有力的物质贡献和制度支撑,还需要走在时代前沿的价值倡导和思想引领。 “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2013年3月,习*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首次在国际场合向世界提出“命运共同体”概念。 “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2015年9月,习*主席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发表重要讲话,倡导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只要我们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携手努力、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就一定能够让世界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2017年1月,习*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重要演讲,明确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的中国方案。 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总干事穆勒指出,习*主席一年前在日内瓦阐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在世界上落地生根”,因为这一理念符合世界发展的自然规律,反映联合国大多数会员国的意愿。 在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施瓦布等诸多有识之士看来,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与世界关系的“重要转折点”,“中国向世界领导者的角色更近了一步”。 五年来,习*主席在一系列场合发表重要演讲,提出包括“一带一路”倡议、全球治理观、综合安全观、正确义利观在内的一系列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新理念新主张,为世界经济指点迷津,为全球治理贡献智慧与力量,在国际社会凝聚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广泛共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习*主席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牢牢抓住了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精辟阐释了破解与治理之道。面对人类社会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层出不穷的挑战、日益增多的风险,习*主席坚定主张: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齐心协力应对挑战,开展全球性协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有利条件。我们要努力建设一个远离恐惧、普遍安全的世界,一个远离贫困、共同繁荣的世界,一个远离封闭、开放包容的世界,一个山清水秀、清洁美丽的世界。 论天下者,必循天下之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要旨为“公”。天下为公、民胞物与、万国咸宁、天下和合……中华文明对理想中的“天下”作出系统、合理、正义、公平的期许。 新时代中国方案、中国主张的要义在“公”。把握和平发展的全球大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超越了冷战思维、霸权思维、封闭思维、保守思维,推崇平等合作、互利共赢;超越集团党派、民族国家、意识形态的差异和私利,追求人类共同利益、共同价值,凝聚人类共同意愿、共同理想,引领人类迈向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 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单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全人类的根本利益出发,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让世界各国人民共赢共享。 正如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罗思义所指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合作倡议”,是基于“国家平等”和“和而不同”两个基本理念提出的,从而避免了在某些合作框架下国家地位层级化和发展模式单一化的问题。 ■ 知行合一,新时代的中国为人类发展提供强劲行动力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中国是思想引领者,更是“全球行动者”。 “中国现在就是一面旗帜。”老挝人革党中央政治局委员、老挝国会主席巴妮认为,如果每个国家都像中国这样致力于解决各国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推动世界各国实现共同发展,世界就将变得更加和谐。 将理念变为行动,从蓝图走进现实,“一带一路”倡议在短短数年间,就成为国际社会最受欢迎的公共产品,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逐渐落实,构建起各自优势互补、彼此互联互通、包容开放发展的国际合作平台,各国共同发展的多赢局面正在形成。截至2017年年底,中国已经同80个国家和组织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同30多个国家开展了机制化产能合作,在沿线24个国家推进建设75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创造了近20万个就业岗位。 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建设实践是新时代中国发展观和正确义利观的集中体现。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要抓手,以人类共同命运为根本依归,中国为改善全球治理提出的新思想新理念新主张,正改变长期以来充斥着强权与意识形态色彩的国际格局。拓展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新实践。100多个国家同中国建立起伙伴关系,昭示“非友即敌、结盟对抗”的冷战思维已经过时,“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才是人间正道。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3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吴永兴发布于:2018-05-17 20:47:33
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平台”,由中国倡导建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开业两年来,成员总数从57个扩大至84个,成员从亚洲扩大到全球;参与投资了12个亚非成员的24个基建项目,贷款总额超过42亿美元。直到2017年12月,首个对华贷款项目才落户北京,用于天然气输送管网建设等工程,助力“北京蓝”。秉持“简洁、廉洁、清洁”的价值观,为亚投行赢得全球声誉。而其背后体现的合作共赢精神,更为新时代的中国赢得国际社会广泛信任。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