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组 黄永聪 关于“新时代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话题讨论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黄永聪发布于:2018-04-26 17:46:57

党的十九大对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出明确要求,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到保障改善民生等各方面都突出了科技创新的全面支撑引领作用。作为当代大学生,准备步入社会,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洪流的我们,又怎能不为创新行国家建设贡献出我们的力量呢?

下面就让我们积极参与讨论吧~~~发言次数不能少于10条哦!

点赞 (0) 回复
15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漪凝发布于:2018-04-26 20:13:47

一是围绕构筑国家先发优势,加强兼顾当前和长远的重大战略布局。以新5类科技计划为载体全面部署实施国家重大研发任务,启动“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推进颠覆性技术创新;健全支撑民生改善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建立保障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的技术体系,发展深海、深地、深空、深蓝等领域的战略高技术。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5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刘雪飞发布于:2018-04-26 20:14:49

科技角度: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2.国际竞争角度: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科技和民族素质,焦点集中在科技和教育.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在国际竞争上立于不败之地.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5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刘雪飞发布于:2018-04-26 20:15:29

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代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5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漪凝发布于:2018-04-26 20:15:35

二是围绕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培育重要战略创新力量。加强面向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础研究,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培育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科学家,壮大创新型企业家队伍等。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5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乐晗舟发布于:2018-04-26 20:15:55

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上要有新作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技术创新体系和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5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漪凝发布于:2018-04-26 20:16:20

三是围绕推进大众创新创业,构建良好创新创业生态。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5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刘雪飞发布于:2018-04-26 20:16:38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支撑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使命。“进入新时代,高质量的发展是未来我们的重点。”万钢表示,科技创新要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厚植根基。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5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漪凝发布于:2018-04-26 20:16:50

四是围绕拓展创新发展空间,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5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刘雪飞发布于:2018-04-26 20:17:32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万钢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我们要发挥科学家精神,要鼓励企业家精神,要鼓励青年人创新创业,还要为科研人员创造一个宽松的创新环境,使他们既能够心无旁骛,同时又不怕失败,勇往直前地去实现自身的目标,也实现国家发展的目标。”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6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刘雪飞发布于:2018-04-26 20:18:24

推动科技创新再上新台阶,面临哪些重大挑战?万钢坦言,“当前科技创新最硬的‘硬骨头’还是在于原始创新和成果转化这两个环节。”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6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乐晗舟发布于:2018-04-26 20:18:34

统筹“引稳培”策略,从“人才大国”到“人才强国”,迸发新活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要坚持在引进、稳定、培养人才和强化人才队伍源头活水上下功夫,加快推动人才强国建设,努力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6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漪凝发布于:2018-04-26 20:18:41

五是围绕破除束缚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制度障碍,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国家重大研发任务,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6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刘雪飞发布于:2018-04-26 20:19:04

以科技创新防范安全风险。发挥人工智能、数字化等技术优势,推动社会更加安全、百姓更加便利。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6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刘雪飞发布于:2018-04-26 20:19:53

用科技推动精准扶贫脱贫。把最先进适用的技术教给贫困地区的农民,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领着农民富,用智力扶贫的办法,使长效脱贫机制发挥作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6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漪凝发布于:2018-04-26 20:19:55

六是围绕夯实创新发展的社会基础,加强科普和创新文化建设。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6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乐晗舟发布于:2018-04-26 20:20:14

一是在引进人才上下功夫。要努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引才用才机制,树立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加大力度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千人计划”。实行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建立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和柔性工作体系。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6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刘雪飞发布于:2018-04-26 20:20:27

科技推动环境污染治理。一方面要做好污染的检测、防控、处置等工作,另一方面要用新技术新产业改造替代传统“三高”产业。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6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嘉鑫发布于:2018-04-26 20:20:45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走入新时代,科技领域有责任、有目标、有信心、有条件,要担当起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的历史重任。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6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刘雪飞发布于:2018-04-26 20:21:01

健康和卫生的科技创新。做好传染病防治,针对癌症、心血管病、肝炎等疑难杂症,做好预防性检测,研发现代化诊疗设备。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7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刘雪飞发布于:2018-04-26 20:21:35

研究提高全民体育素质。推动全民健身,人们需要什么样的装备、什么样的环境,需要怎样去指导,这些都需要科技工作者率先去研究。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7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漪凝发布于:2018-04-26 20:21:36

我们要着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在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上要有新作为。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7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乐晗舟发布于:2018-04-26 20:22:09

二是在稳定人才上下功夫。要营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完善人才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配套政策,切实做到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要始终将人才工作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不断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强化人才激励保障。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7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嘉鑫发布于:2018-04-26 20:22:20
一是有责任。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在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等一系列重大举措的过程中,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更加凸显。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7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漪凝发布于:2018-04-26 20:23:16

更加注重聚焦实战,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体系建设,更加注重集约高效,更加注重军民融合,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世界一流军队,就要求有世界一流的装备,就要求有世界一流的科技力量支撑和保障。作为我国重要的国防科研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使命在肩,责无旁贷。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7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超发布于:2018-04-26 20:23:24

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在由发展中大国向现代化强国迈进。如果我们不能在创新领域取胜,就不能掌握全球竞争先机和优势,迈向现代化强国就会失去支撑。必须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以科技强国支撑现代化强国。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7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徐婕发布于:2018-04-26 20:23:39

必须精心设计和大力推进改革,清除各种有形无形的栅栏,打破各种院内院外的围墙,让机构、人才、装置、资金、项目都充分活跃起来,形成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要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提升劳动、信息、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效率和效益,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7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漪凝发布于:2018-04-26 20:23:53

从“两弹”突破的辉煌历史中传承创新基因,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需求中把握创新方向,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中激发创新活力,从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中凝聚创新力量。以更大的魄力、更大的勇气和只争朝夕的精神,紧紧抓住创新这个引擎,实现核科技事业高质量、高水平发展,为实现强军梦强国梦作出无愧于时代的新贡献。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7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漪凝发布于:2018-04-26 20:24:31

用科技推动精准扶贫脱贫。把最先进适用的技术教给贫困地区的农民,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领着农民富,用智力扶贫的办法,使长效脱贫机制发挥作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7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陈晨发布于:2018-04-26 20:24:50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走入新时代,科技领域有责任、有目标、有信心、有条件,要担当起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的历史重任。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8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陈晨发布于:2018-04-26 20:25:36

一是有责任。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在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等一系列重大举措的过程中,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更加凸显。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中国科技工作者有责任在新时代主动担当、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事业中。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 ··· 5 6 7 8 9
GO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