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袁隆平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叶子奇发布于:2021-05-25 12:06:02
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社会各界纷纷发文悼念,“国士无双,袁老一路走好。” 请结合实际,谈一谈袁隆平对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影响,同时表达对于袁老先生的纪念与缅怀。字数不少于40字,截止日期5月25日晚上十点。
点赞 (0) 回复
91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蔡龙欢发布于:2021-05-25 17:24:01
袁老的功绩仅仅只是解决当下中国人吃饭的问题吗? 不是的,袁老的功绩会一直福泽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即便是有新一代的杂交水稻出现,除非哪天不再吃水稻。(技术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2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刘宇晨发布于:2021-05-25 17:48:11
我们这一代人一出生就是衣食无忧,不用考虑吃不饱饭的问题,这都是袁隆平老先生给我们的黄金时代,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节约粮食,从我做起。(外联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3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余红炜发布于:2021-05-25 17:51:01
袁隆平爷爷带着中国人从饥荒带入温饱,中国人民从1930年的“今晚吃什么”走向了2021年的“今晚吃什么”,同一个句子中包含着不同的含义。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饱食者当常忆袁公!(外联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4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王亮发布于:2021-05-25 18:26:37
袁隆平先生的逝世,令全国人民哀痛,在1964年袁老开始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到1965年才开始大规模种植,用时12年的岁月,是他造福的我们的子孙后代,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致力于造福人类的项目的研究,他的贡献是不可替代的,在今日,值得我们亿万民众缅怀。(技术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5F 用户头像
来自大理大学-黄文发布于:2021-05-25 18:37:27
袁隆平在国内率先开展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在他撰写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中,提出了:“要想利用水稻杂种优势宣传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6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凤彦霖发布于:2021-05-25 18:45:23
【禾下乘凉梦 送别袁隆平】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因病逝世,享年91岁。根据袁隆平院士生前表示,丧事从简。今天,我们遥寄哀思、缅怀院士!(秘书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7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姚若岩发布于:2021-05-25 18:45:56
袁隆平老爷爷为了能让中国人吃饱饭,让世界各国人民不愁吃,一生都致力于科学研究,他的贡献,丰功伟绩,值得我们所有人纪念。(外联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8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崔旭颖发布于:2021-05-25 18:47:34
袁老的贡献不亚于给国家造出了原子弹。当然,祖国的事业不能只靠袁老一人,他身后还有千千万万为国为民的战士,冰心一片,不求富贵,许身报国。世间哪有小确幸,只不过他们跟随着国家的指引,替我们负重前行。 缅怀袁老,一路走好。(策划部 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9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王瑶发布于:2021-05-25 18:49:39
敬爱的袁隆平爷爷,在解决了我国温饱问题的同时,也一直梦想着让全世界人民都能吃饱饭,不断为自己定下更高的目标,不仅在科研领域有惊人的成就 ,涉猎于各个领域,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和蔼 温和 爽朗的笑声 ,我们会永远记得 ,会不懈努力, 传承袁隆平老先生的思想精神。(宣传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0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徐昕昀发布于:2021-05-25 18:53:13
袁隆平解决了两系法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难题。如1989年在两系法研究遇到重大挫折的时候,他提出了选育实用光温敏核不育系导致不育的起点温度指标和选育的技术策略,使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走出了低谷。袁隆平院士,感谢有您,您一路走好(技术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1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李雪儿发布于:2021-05-25 18:53:17
生在饥馑年,见过饿死人的惨剧,袁老说自己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都能远离饥饿,有饭吃。我们虽然没有出生在这样的年代,但是可以从历史文字和图片中看到,饥荒的恐怖。袁老的杂交水稻能在需要的时候,将产量翻上一番,让我们不会再有闹饥荒的可能。(秘书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2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杨馨迪发布于:2021-05-25 18:53:44
(宣传部)在22日早晨,当在微博看到袁老逝世的消息,一时间无法接受,在我的印象里,袁老总是和蔼可亲,爱笑,尽管不曾谋面,但是我明白袁老为国家做的贡献,知道袁老一生都想着他的实验田。后来发现是一场闹剧,心里倒是轻松了不少。但是下午又得知这次真的不是闹剧,那位为了让国家人民吃饱饭的老先生真的走了,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能为袁老做的就是不浪费粮食,不浪费任何米饭。愿那个世界没有病痛,一切安详。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3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陈钰发布于:2021-05-25 18:54:51
袁隆平爷爷对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为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我们也应该传承他的优良传统 (策划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4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郭娅琴发布于:2021-05-25 18:55:29
传承追求实践出真知的科学精神。袁隆平院士生前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袁隆平院士是亲力亲为的,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是到田里检查,他对所带的研究生说"培养研究生,因为是搞水稻的,我第一个要求你要下田,不下田,我就不培养”。正是有着异于常人的科学精神,吃苦奋斗精神,打赢种业攻坚战、端好中国人自己的饭碗,才有保障。袁隆平未竟的事业,将由中国水稻科学家们奋斗实现,他所弘扬和代表的杂交水稻精神,将永远成为中国人追求美好生活的不竭动力。(策划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5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王渡雯发布于:2021-05-25 18:57:46
袁隆平老先生前段时间突然去世。湘雅大地、举国同伤。那天的长沙全是菊花。袁隆平老先生让我们有了信仰有了吃饱饭的机会。我想那些菊花就是我们爱戴他的证明。(秘书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6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兰纯贵发布于:2021-05-25 18:59:15
在今天每个人不用为饿着发愁,而是追求美食,我们很多人不能想象在以前那个饿死人的时代有多可怕,但是我们知道现在我们能全国不饿肚子,袁爷爷有多伟大,我门一定要好好吃饭,不浪费粮食,他在我的心里是一位了不起的伟人,袁老一路走好,祖国会越夸越好(秘书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7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程诗祺发布于:2021-05-25 19:04:29
袁隆平爷爷实现了让全中国人吃上饱饭的梦想,他让贫苦的农民不再为饭食而担忧,不再惧怕自己的孩子因为没有粮食而被迫送人或饿死在路边。我虽未与袁隆平爷爷见过,但是他是永远活在我心中的人。他们那一代的人的时代精神,希望我们这一辈人来弘扬和传承。袁隆平爷爷是个好喜欢笑的人,他慈祥的笑容将会刻在了我的脑海里。他的两个梦想,禾下乘凉梦,仓满无饥恐,中国人民不会在挨饿了。他带着家人的歌声离去了,为天堂带去了稻香,戴着一顶草帽,静静的坐在稻穗下乘凉。此后每一缕升起的炊烟,都是飘自人间的怀念,此后人间的每一次风吹稻浪,都是您的灵魂回响,这繁华盛世,定当如您所愿。一粒希望的种子,在我们的心中,生根发芽。谨以此文,缅怀袁隆平先生。(策划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8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李好发布于:2021-05-25 19:04:55
袁隆平爷爷用一生的岁月研究水稻,他希望全国人民都能吃饱饭,能够在稻子下面乘凉,他让我们知道胜利的花是开在汗水之上的(策划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9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胡家志发布于:2021-05-25 19:05:04
袁隆平爷爷让中国人吃饱饭,解决了人民食的问题,一生俭朴,为杂交水稻奉献一生,为中华人民乃至世界付出一生,跟袁老生活在同一时代我感到自豪,愿袁老一路走好(策划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0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陈勇超发布于:2021-05-25 19:05:57
袁隆平先生在基层看到了许多百姓吃不起饭,研究水稻培育出杂交水稻技术,让水稻亩产越来越高,大米价格越来越便宜,人们也从吃不起饭到能吃得饱饭。袁老先生的功绩不仅是粮食方面,更让中国能有更好的基础可以发展其他行业。我们虽然感受不到以前的吃不饱穿不暖,但也要铭记袁老先生一生的贡献。(策划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1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马婧文发布于:2021-05-25 19:06:07
5月22日13点07分,“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他所研究出的杂交水稻,成为解决全球粮食短缺问题的“中国方案”。让全世界吃饱饭,是中国农业科学家科学精神的诠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注解。(策划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2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林暄发布于:2021-05-25 19:15:48
袁隆平为杂交水稻事业奋斗了将近半个世纪。他经历过吃不饱饭的困顿,用一次次试验、一株株稻苗、一步步脚印,彻底改变了中国的水稻技术和农业发展现状。没有袁隆平的奋斗,就没有我们现在的丰衣足食。(秘书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3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刘莹发布于:2021-05-25 19:25:26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老先生为了中国人民可以吃饱饭兢兢业业了一辈子,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担心麦田里的稻子,我们应该懂得珍惜,更要明白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他对中国人民的贡献是不可替代的,时至今日,依然值得千千万万民众去缅怀——宣传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4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杨雅琪发布于:2021-05-25 19:36:36
众所周知袁隆平解决了杂交稻的产量问题,而国外这种研究也比较多,但是最终都放弃了,只有袁隆平成功了。这一点让我受益颇深,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我要学习袁隆平的精神,坚持不懈,永不放弃,争做新时代好青年。[策划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5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房晓宇发布于:2021-05-25 19:45:44
我们这一代人,生于千禧年后,可以说是衣食无忧,这一切的一切,离不开袁爷爷的一点一滴的努力!91岁高龄仍坚守在岗位上,只为将技术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袁爷爷您辛苦了!(策划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6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瞿一铭发布于:2021-05-25 20:14:56
袁隆平院士的伟大,无需多言,他让中国人民都能吃得饱,他有两个梦想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他的伟大精神另我们深深感动,国士无双,先生千古,我们会一直记得你的教诲,谨记“知识 汗水 灵感 机遇” 为祖国的伟大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技术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7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杨紫萱发布于:2021-05-25 20:34:14
袁隆平爷爷为我们解决温饱问题,让我们不会挨饿。他的一生都在研究水稻,都在想让我们好好吃饭。袁隆平爷爷永远在我们心中。(技术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8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翟帅发布于:2021-05-25 21:30:03
在袁老身上,集中体现了我国知识分子体现了为人师表、平易近人、淡泊名利的崇高精神。他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研究,“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他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外联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 2 3 4
GO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