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袁隆平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叶子奇发布于:2021-05-25 12:06:02
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社会各界纷纷发文悼念,“国士无双,袁老一路走好。” 请结合实际,谈一谈袁隆平对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影响,同时表达对于袁老先生的纪念与缅怀。字数不少于40字,截止日期5月25日晚上十点。
点赞 (0) 回复
31F 用户头像
来自五邑大学-郑文蓉发布于:2021-05-25 12:21:25
饱食者当常忆袁公。袁隆平爷爷的贡献不仅仅是对当年受苦与饥荒的中国百姓,更是对当今,对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五分之一人口免受饥荒之苦的伟大贡献。我很荣幸可以与这样伟大的人物同生于一个时代,如今星辰回归星海,他的光芒将永照神州大地。(秘书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2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张艺慧发布于:2021-05-25 12:23:43
袁隆平爷爷生前忙于工作,以实验田为家,解救人民的饮食问题,用一生造福世界人民,在生命的最后还关心着稻子的长势,他把自己的一生都报投入到杂交水稻之中。所谓江山思国士,人去稻田丰,禾下乘凉,吾辈不敢忘。(策划部学习)梦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3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李澍玥发布于:2021-05-25 12:25:05
袁隆平爷爷是杂交水稻之父,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稻田和人民,九十高龄奋斗在稻田之中,病危之际仍心系稻田,用这个时代的努力造福着现在和未来。袁老一路走好。(技术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4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陆锦涛发布于:2021-05-25 12:26:19
袁爷爷是我们的偶像,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英雄,正是因为袁爷爷的杂交水稻,所以我们才不用忍受饥饿。如今袁爷爷已经离开我们,我们要永远铭记袁爷爷,好好吃饭,不浪费粮食。(秘书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5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张旭发布于:2021-05-25 12:28:31
感觉只要他们活着,甚至都不需要做什么,我们就永远有底气和支撑,毕竟还有他们在。在但现在他们累了,我们要把薪火递下去,把担子挑起来。到去见他们的时候,我们也能仰着头说,我们没有辜负,我们继承了光。 之前总觉得始终有人在那里顶着一片天,我们都活在庇护下,似乎总有退路。 长辈们会老的,年轻的我们要做祖国的栋梁,为下一代的花骨朵们更好地遮阴,就像当年他们为我们遮风挡雨那样。
用户头像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张旭 2021-05-25 12:29:11

策划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6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陈硕发布于:2021-05-25 12:29:49
对袁爷爷的认识,从小时候便在书本上,是他让中国人民都吃饱了肚子。他的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高尚的品格都令人民非常的敬佩。他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国士无双,袁老一路走好。(外联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7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昌钰欣发布于:2021-05-25 12:31:32
袁隆平爷爷曾经说过,他想让世界上所有人都吃饱饭,他所造福的,不仅仅是中国,更是全世界,他用他的一生,致力于他的愿望,他是无私伟大的袁爷爷,也是我们心目中永远可爱可亲的袁爷爷(策划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8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陈琴发布于:2021-05-25 12:32:13
袁隆平爷爷是中国杂交水稻第一人,为中国十几亿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他勇于创新,敢于实验,在不断的坚持中终取得了圆满的成果,虽然物质条件很好,但在日常生活中仍然很简朴。他热爱生活并用一生来追求,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技术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9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王辰玉发布于:2021-05-25 12:32:44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 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研究,淡泊名利,-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策划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0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屠鑫博发布于:2021-05-25 12:33:10
时代的一部分离去了,袁隆平院士和吴孟达院士去世,一个一百年有多长,下一个一百年又有多远。一个时代的结束,一个个光芒耀眼的人物离去,一代人终将老去,而总有一天正年轻。(宣传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1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王鑫发布于:2021-05-25 12:35:44
首先是学术层面,率先把杂交水稻育种技术从理论可能变成了产业可行,这是开创性的贡献; 然后是产业层面,成名之后袁爷爷持续影响中国水稻的育种方向,这是引领性的贡献; 再到是社会层面,袁爷爷的存在持续强化着国民对粮食安全与国家稳定的信心,这是旗帜性贡献。最后是精神层面袁爷爷一生清贫,一生都在致力于科研,全心全意为了祖国和人民幸福,袁爷爷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在科研路上的人们。袁爷爷您的精神永存(宣传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2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吴承锦发布于:2021-05-25 12:35:46
袁老的突然逝世,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沉浸在悲痛之中。袁老把自己的一生都贡献在稻田农地之间,把自己的所有都付诸于解决人民们的温饱问题,就算是离开前最后牵挂的还是田间的稻谷。他对青年一代的寄语中,永远都饱含着无限的希望与憧憬。我们应当永远铭记袁老的精神与功绩,并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秘书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3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刘哲勉发布于:2021-05-25 12:44:18
国士无双!袁隆平爷爷解决了世界人民饥饿问题,让饭碗牢牢的掌握在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手中。中国人应当永远铭记,"一粥一饭,来之不易"永远铭记袁隆平爷爷(秘书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4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张聪发布于:2021-05-25 12:46:05
袁隆平爷爷一生都用来做杂交水稻,为的就是让全世界的人民都能吃饱饭,这是多么伟大的梦想啊,如今他成功了,91岁高龄,仍然撑着身子去看看他的那块稻田,去看看超市的米价有没有上涨,这才能让他安心,他是我们值得爱戴值得尊敬的伟人!最后,我只能哀叹:袁老,请一路走好!!!
用户头像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张聪 2021-05-25 12:46:44

宣传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5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苗晨阳发布于:2021-05-25 12:48:04
国士无双,袁老用一生研究水稻,解决了中国人民乃至全球人民的温饱问题,让世界人民都能吃饱,袁隆平爷爷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会永远记住袁老先生,珍惜每一粒粮食不浪费粮食(秘书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6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王益佳发布于:2021-05-25 12:48:38
现在全球仍有近10亿人在挨饿,每天还有上万人因为饥饿而死去。而我们很幸运出生在中国,又很幸运地遇到了袁隆平才免于饥饿。站在台上的他,瘦瘦小小,却让人觉着很伟大。他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却喂饱了全世界21%的人。我们的祖国能够走到今天,靠的就是像袁隆平这样默默研究,默默奉献的前辈们。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是中国人的骄傲。(策划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7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修妍发布于:2021-05-25 12:50:17
袁老不仅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更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袁老他一心为民、造福人类的崇高品德,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同心同德的思想风范,与时俱进、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坚强意志,严以律己、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更是当代中国人,当代大学生学习的楷模。(秘书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8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赵薇发布于:2021-05-25 12:51:48
袁隆平爷爷让我们这一代人避免了饥荒,享受着丰衣足食的生活,是袁爷爷的杂交水稻让我国的水稻产量大大提升,他用他的一生造福了我们整个社会,袁爷爷的丰功伟绩值得我们赞赏,我们定会更加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用实际行动来赞赏您的这一生,我们会永远记住您的,请您一路走好!(策划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9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向梦婕发布于:2021-05-25 12:54:16
我们的父母小时候吃不饱饭的时候,是因为有了袁隆平爷爷,后来人们都能吃饱饭了。未曾谋面,深受其恩。我们这一代经历了太多日新月异,却从未体会过“路有饿死骨”。我们一定要教导我们的后代,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不浪费粮食是对袁老最好的缅怀。(秘书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0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刘海龙发布于:2021-05-25 12:56:40
袁隆平老先生是国家的脊梁,正是有你我们国家十四亿人们才能吃上饭,而且袁隆平老先生的功绩不仅在当代,还会一直福泽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永远记住袁隆平老先生的贡献。(宣传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1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王雨晴发布于:2021-05-25 13:01:05
从历史课本上,我们学到袁隆平院士的卓越成就,他如同一位与我们相识许久的老爷爷,他尽心尽力的付出,关心着我们的一粥一饭,毕其一生投入稻田,让我们不再挨饿,袁隆平爷爷离世,举国哀痛,我们要传承他艰苦奋斗的精神,投身学习,不忘初心!(宣传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2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章娅妮发布于:2021-05-25 13:04:35
袁隆平爷爷的逝世是举国同悲的,袁隆平爷爷用一生来研究杂交水稻,成功的解决了当代十四亿多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袁隆平老先生虽然逝世了,但他的精神永存,他必将永记史册。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努力去完成袁隆平老先生的遗愿,是每个人吃上饭,不会因为饥荒而死去。(策划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3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于晴发布于:2021-05-25 13:05:18
感谢您给予我们美好的生活 没有您 我们怎能吃到这么美味的白米饭 想起以前背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当时虽然背了,却没有深刻体会 那一粒粒米饭是您的汗水和艰辛换来的 我想您并没有为了荣誉 只是想让大家不再饥饿 如今您的愿望实现了 可是我以前却没有好好珍惜您的劳动成果 现在我才明白 您无私奉献的精神令我敬佩(技术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4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黄贺发布于:2021-05-25 13:06:36
在昨天,我参加了袁隆平爷爷的追悼活动,为袁老先生默哀三分钟。为袁老献上一束菊花并深深鞠了一躬,表达自己对袁老的追念,国士无双,千古流芳,禾下乘凉梦,后辈不敢忘,传承的决心如麦穗般饱满,我们要不断勉励自己,努力学习,将自己培养成全能创新型人才。(宣传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5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赵丽莎发布于:2021-05-25 13:07:08
从我们学生时代的课本书籍到现实生活中,袁隆平老先生的伟大事迹都深刻影响着我们这几代人的成长。虽然袁老先生已经离开了我们,但袁老的精神我们一定会传承下去。我们永远怀念袁老先生。(外联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6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阚义焕发布于:2021-05-25 13:09:20
(策划部学习)袁隆平爷爷在田里劳作的身影,我们不会忘记。还有在稻田里,拉小提琴的袁隆平爷爷,真的是最浪漫的风景。 袁隆平爷爷真的太伟大了。即便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在坚守在自己热爱的事业奋斗。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7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艾立婵发布于:2021-05-25 13:12:11
提及袁爷爷,其实我们这一代人,是没有真真正正忍受过饥饿的一代人。未识其人,先承其恩,只是在听闻战乱时,会了解到袁爷爷真的是一个很伟大的人,大爱无疆,袁爷爷真的想让大家端牢饭碗。很遗憾,此后经年,袁爷爷就真的是教科书上的人物了。我将永远缅怀袁爷爷,端好我的饭碗,一粒米也不能浪费。(策划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8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廖子越发布于:2021-05-25 13:21:19
金黄沉甸的稻谷让无数人享受到了吃饱的幸福,看到了生活的希望。袁隆平爷爷,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他毕生奋斗的梦想,就是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让所有人不挨饿。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袁隆平爷爷的梦想一定会成为现实,饥饿和贫困终将从地球上消失。(外联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9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赵婷发布于:2021-05-25 13:21:27
回顾袁隆平老先生的一生,袁隆平老先生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到了晚年,袁隆平老先生表示,他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是杂交稻覆盖全世界梦,并希望种出的超级稻比高粱还高,籽粒比花生还大。到了晚年,袁隆平老先生还是心系老百姓,还是为了我们的粮食、我们的温饱做出巨大的努力。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的巨大损失。虽然袁老先生已经离开了我们,但袁隆平老先生的精神永在,我们永远怀念袁隆平院士、向您致敬!(策划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0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黄婷发布于:2021-05-25 13:33:28
我脑海中的袁隆平爷爷是一个为了让我们十四亿中国人吃饱饭不懈奋斗的人,90高龄都还在进行对水稻的研究。不仅如此,他还去国外对其他还不能吃饱饭的国家进行支持和指导。这份心中挂念国人还不忘帮助其他国家的爷爷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秘书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 2 3 4
GO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