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律(朝二)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班林冰发布于:2018-01-05 09:51:00
美国文化人类学者克利福德·吉尔兹曾提出著名论断:“法律是一种地方性知识。”法国启蒙思想家、法学理论奠基人孟德斯鸠在其名著《论法的精神》中试图从地理、宗教、民情、风俗中追寻法的精神。虽然他们都没有洞悉法最终根源于特定社会的经济物质条件,但是,从德与法的关系来说,一个民族的德性惯习的确极大地影响到法的内容与形式。在这个意义上,德与法相互交融,德乃人们心中之法。因而,要建构具有高度主体性意识的法治中国,也就必须培育和践行当代中国人的德性生活。
点赞 (1) 回复
3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常学鑫发布于:2018-01-05 10:08:11
朝二 1760227 政治(或管理)是对于人与人之间分工与合作所需要的各种价值资源进行有序化管理,并确定其基本的配置规则,从而使人们的经济活动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人的行为是一种特殊的价值资源,它付出劳动价值,并可以创造出更多的使用价值。在一定的社会区域内,为了使人的行为能够创造更多的使用价值,就应该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这种约束和规范就是法律和道德。对于人的行为约束规范可以分为两种基本形式:具体条文式行为约束规范和抽象非条文式行为约束规范,其中,具体条文式行为约束规范称为法律,抽象非条文式行为约束规范称为道德。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任宇昕发布于:2018-01-05 10:09:04
朝语二班 任宇昕 1760204 它们都属于上层建筑,都是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它们是两种重要的社会调控手段,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任何社会在建立与维持秩序时,都不能不同时借助于这两种手段,只不过有所偏重罢了。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常学鑫发布于:2018-01-05 10:09:46
朝二 1760227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自己价值观的引导和控制下完成的,法律与道德的行为规范只有完全融入人的价值观之中,并成为人的思维定势,才能转化成为人的自觉行为,显然,只有人的自觉行为才具有最低的运行成本和最高的行为价值率。那些依靠外力的约束和控制所形成的行为,由于受到人的内在阻力和心理屏蔽作用,而大大提高其运行成本,大大降低其行为价值率。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常学鑫发布于:2018-01-05 10:10:34
朝二 1760227 然,并不是法律与道德所规定的所有权利和义务都会成为良心所观照的范围。良心往往是那些最基本和最起码的权利和义务的主观反映。正是因为是最基本和最起码的权利与义务的主观反映,所以当人违背这一基本权利与义务时,人才会受到严重的自责。超出最基本的要求的权利与义务虽然也是道德的要求内容,不过这往往表现为一种英雄或崇高的行为,而大多数人并不认为这是良心要求的必须范围。由此可知,良心是有层次或境界上的不同的。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罗子悦发布于:2018-01-05 10:11:11
朝二 罗子悦 1760208 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道德可分为两类:第1类是社会有序化要求的道德,即社会要维系下去所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的道德”,如不得暴力伤害他人、不得用欺诈手段谋取利益、不得危害公共安全等;第2类包括那些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增进人与人之间紧密关系的原则,如博爱、无私等。其中,第1类道德通常上升为法律,通过制裁或奖励的方法得以推行。而第2类道德是较高要求的道德,1般不宜转化为法律,否则就会混淆法律与道德,结果是“法将不法,德将不德”。法律的实施,本身就是1个惩恶扬善的过程,不但有助于人们法律意识的形成,还有助于人们道德的培养。因为法律作为1种国家评价,对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有1个统1的标准;而法律所包含的评价标准与大多数公民最基本的道德信念是1致或接近的,故法的实施对社会道德的形成和普及起了重大作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刘雪瑶发布于:2018-01-05 10:11:25
朝语二班 刘雪瑶 1760222  道德是人们心中的法律,法律是成文的道德。法律与道德相互促进与融合的成熟形态,即表现为法律信仰与法治观念,亦即形成法律至上的规则意识,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法治成功的内在标志,是法律被民众所普遍尊重和信仰,而不是畏惧、忌惮法的强制力,即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于日常社会生活之中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引导并赢得“人心”。具体地说,一是通过教育和教化,将法治观念和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并加强多层次的普法宣传教育;二是提高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增加面向基层的法律服务供给,让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中真实地感受到法的存在;三是引导广大民众善于利用法律化解矛盾和维护正当权益,享受懂法、守法成果,感受法治阳光,从而认同法律蕴涵的道德标准和价值判断。如此,法律将不只是纸上的条文,而成为每一个公民内心的信仰。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芷炫发布于:2018-01-05 10:11:32
1760221 朝鲜语二班 张芷炫 道德与法律的辩证关系道德与法律是社会规范最主要的两种存在形式,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范畴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任宇昕发布于:2018-01-05 10:12:02
朝语二班 任宇昕 1760204 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补充。第一,法律应包含最低限度的道德。没有道德基础的法律,是一种“恶法”,是无法获得人们的尊重和自觉遵守的。第二,道德对法的实施有保障作用。“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执法者的职业道德的提高,守法者的法律意识、道德观念的加强,都对法的实施起着积极的作用。第三,道德对法有补充作用。有些不宜由法律调整的,或本应由法律调整但因立法的滞后而尚“无法可依”的,道德调整就起了补充作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芷炫发布于:2018-01-05 10:12:18
朝语二班 张芷炫 1760221道德与法律的辩证关系道德与法律是社会规范最主要的两种存在形式,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范畴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刘雪瑶发布于:2018-01-05 10:12:30
朝语二班 刘雪瑶 1760222 法律与道德并非浑然一体。一般而言,国人擅长整体性和综合性思维方式,因而常常容易将道德与法律做一体性认识和处理,然后如太极八卦一般,讲究两者的相互转化,循环无穷。这也是中国古代法律道德化与道德法律化的根本原因之一。然而,现代社会,道德与法律的相对分离,有其独特的内在价值和重要意义。法律获得相对独立性和自足性,有助于形成适应现代工商业社会生活的法律体系、树立法律权威、构建现代法治国家。当然,也应当看到,在当下中国,社会转型加快,经济转轨加速,社会矛盾加剧,道德失范、人心浮躁、物欲盛行,社会治理任务艰巨。在此情势下,在分析法律的相对独立性、看到法律与道德相对分离的同时,充分认识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一致性,对法治国家建设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刘雪瑶发布于:2018-01-05 10:13:15
朝语二班 刘雪瑶 1760222法律与道德相对分离的命题,既解释了在社会稳定时期,法律可以作为相对独立的系统看待;又肯认了道德与法律的作用其实难以决然剥离。但是,当命题转向治国方略,亦即究竟是“依法治国”为主,抑或是“以德治国”为要,答案当然毫无疑问地指向前者。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主次有序,依法治国是主体,以德治国为辅助,这是由法律与道德自身属性所决定的。现代法律是高度建制化的制度性事实,具有确定性、可预测性和程序性特征,体现出适应现代社会的形式理性化和科层化的实践要求。相较而言,道德治理则可能陷入混沌的非技术化、非建制化和非程序化状态。总体来说,在当代复杂社会形态下,道德治理难以独自构成一种“治式”,无法提升至治国方略的层次。此外,法律的“自创生”和“自我复制”特性,使得法律移植比道德移植难度小,因而也更有利于不同国家间互相借鉴。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罗子悦发布于:2018-01-05 10:13:16
朝二 罗子悦 1760208 法律与道德适用的范围不同,法律是划分罪与非罪,合法与违法的标准,道德则主要是划分善与恶的界限,这两种界限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互相重叠,也可以互相独立.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刘雪瑶发布于:2018-01-05 10:13:50
朝语二班 刘雪瑶 1760222 法治中国是具有高度主体性意识的法治形式,而非跟随西方的亦步亦趋。法治中国必将展现中国智慧、中国风格、中国气象。正如林毓生所言,我们应当试图寻找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把一些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符号与价值系统加以改造,使经过改造的符号与价值系统变成有利于变迁的种子,同时在变迁的过程中继续保持文化的认同。”自然,法律与道德的辩证统一,必须在社会主义法治中国的伟大实践中获得,也同样必须经历实践的验证。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芷炫发布于:2018-01-05 10:13:56
朝语二班 张芷炫 1760221 道德与法律是相互联系的.它们都属于上层建筑,都是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它们是两种重要的社会调控手段,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任何社会在建立与维持秩序时,都不能不同时借助于这两种手段,只不过有所偏重罢了.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益、相互推动的.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罗子悦发布于:2018-01-05 10:15:19
朝二 罗子悦 1760208 道德与法律的本质差异。道德与法律属于上层建筑的不同范畴:法律属于制度的范畴而道德则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就像分析法学派说的那样,道德可以约束人们的内在世界;而法律控制的是人的外部表现。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芷炫发布于:2018-01-05 10:15:29
朝语二班 张芷炫 1760221法律与道德两者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在当今的社会,法律与道德逐渐出现融合的趋势,法律道德化与道德法律化正是这种融合趋势最为明显的特征。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崔贝贝发布于:2018-01-05 10:15:34
1760210崔贝贝朝语二班,当法和道德发生冲突时,我感到应当遵循法律的规定,因为,法律是道德的底线,如果突破这个“道德”的底线,社会秩序将荡然无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蔺彪发布于:2018-01-05 10:15:35

朝语二班  蔺彪 1760225   产生的条件不同。原始社会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法律,只有道德规范或宗教禁忌,或者说氏族习惯。法律是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氏族制度的解体以及私有制、阶级的出现,与国家同时产生的而道德的产生则与人类社会的形成同步,道德是维系一个社会的最基本的规范体系,没有道德规范,整个社会就会分崩离析。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蔺彪发布于:2018-01-05 10:16:05

朝语二班   蔺彪  1760225  表现形式不同。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一种行为规范,它具有明确的内容,通常要以各种法律渊源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国家制定法、习惯法、判例法等。而道德规范的内容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并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它一般不诉诸文字,内容比较原则、抽象、模糊。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蔺彪发布于:2018-01-05 10:16:35

朝语二班  蔺彪  1760225  调整范围不尽相同。从深度上看,道德不仅调整人们的外部行为,还调整人们的动机和内心活动,它要求人们根据高尚的意图而行为,要求人们为了善而去追求善。法律尽管也考虑人们的主观过错,但如果没有违法行为存在,法律并不惩罚主观过错本身,即不存在“思想犯”;从广度上看,由法律调整的,一般也由道德调整。当然,也有些由法律调整的领域几乎不包括任何道德判断,如专门的程序规则、票据的流通规则、政府的组织规则等。在这些领域,法律的指导观念是便利与效率,而非道德。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进娥发布于:2018-01-05 10:17:03
朝二 张进娥 1760223 心中有他人,是有道德的人的最本质特征。 只有把别人放在自己的心上,你才能装在别人的心中。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蔺彪发布于:2018-01-05 10:17:30

朝语二班  蔺彪  1760225  作用机制不同。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而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和传统的力量以及人们的自律来维持。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崔贝贝发布于:2018-01-05 10:17:32
1760210-崔贝贝-朝语二班。可诉性是法区别于一切行为规则的显著特征,这意味着对与法相关的行为的个别处理是可能和可操作的,且是有预设的实体标准和程序规则作为依据的,故可实现对相类行为和情形的非差别对待,保证处理和决定的一致性和平等性。此外,法的可诉性还意味着争端和 纠纷解决 的终局性和最高权威性。道德不具有可诉性,主要表现为无形的舆论压力和良心谴责,且舆论的评价或谴责往往是多元的。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进娥发布于:2018-01-05 10:17:52
朝二 张进娥 1760223 要自我反省。 躬身自省是修身养德最重要的途径。 忏悔改过,是一切宗教修行的最重要的法门。 对自己说过的错话,做过的错事,起过的坏心念,存在的坏习气,对他人对社会带去的伤害,要有羞耻心,要诚心忏悔,改过自新。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丹丹发布于:2018-01-05 10:18:02

朝语2班李丹丹1760202  没有亘古不变的永恒道德,也没有亘古不变的永恒法律。今天的社会,代表不同利益的统治集团仍然还存在,但是他们代表的阶级利益是根本不同或者是对立的。不同的统治集团各有各自的阶级利益,以及与其阶级利益相适应的道德。法律在本质上是统治集团的整体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既然法律是意志的具体化,而道德当然属于意志范畴,那么法律当然反映统治阶级的道德观。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蔺彪发布于:2018-01-05 10:18:09

朝语二班  蔺彪  1760225  内容不同。法律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一般要求权利义务对等,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而道德一般只规定了义务,并不要求对等的权利。比如说,面对一个落水者,道德要求你有救人的义务,却未赋予你向其索要报酬的权利。向被救起的落水者索要报酬往往被视为不道德。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崔贝贝发布于:2018-01-05 10:18:58
1760210-崔贝贝 -朝语二班。法与有组织的国家强制相关,通过程序进行,针对外在行为,表现为一定的物质结果。道德在本质上是良心和信念的自由,因而强制是内在的。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进娥发布于:2018-01-05 10:19:15
朝二 张进娥 1760223 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崇尚道德。无论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还是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无不都以高尚的道德作为他们的至高境界。宋代文人苏辙就曾写道:“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至。”这就说明,道德是做人的基本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丹丹发布于:2018-01-05 10:20:10

朝语2班 李丹丹1760202道德不仅调整人们的外部行为,还调整人们的动机和内心活动,它要求人们根据高尚的意图而行为,要求人们为了善而去追求善。法律尽管也考虑人们的主观过错,但如果没有违法行为存在,法律并不惩罚主观过错本身,即不存在“思想犯”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丹丹发布于:2018-01-05 10:22:12

朝语2班李丹丹1760202法律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一般要求权利义务对等,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而道德一般只规定了义务,并不要求对等的权利。比如说,面对一个落水者,道德要求你有救人的义务,却未赋予你向其索要报酬的权利。向被救起的落水者索要报酬往往被视为不道德。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 2 3
GO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