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近现代比较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潘宸宏发布于:2017-11-13 10:19:56

1740101刘赛男

1740102潘宸宏

1740103秦扬霖

点赞 (1) 回复
3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刘赛男发布于:2017-11-13 11:03:03

一、社会类型

在社会类型方面,日本是非亲族协作型,它的团队是企业和单位,或者有的是养子,没有血缘关系,主要表现为武士道精神的忠,这就有利于现代企业发展;中国是亲族协作型,主要通过亲族、家族组成有血缘关系的团体,主要表现为儒家思想的孝。因此中国的家族企业表现为亲族谋利,日本企业表现为派阀谋利。

在日本,他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集体本位主义”,“集体本位主义”乃是日本民族立国之本之魂,也是日本近代崛起、现代迅速复兴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日本人看来每个人都是在恩情债务这张巨网系统中的适当位置上生存奋斗的,因此日本人非常讲究“恩情难报”与忠诚之道;在中国,百善孝为先,中国人自古最注重孝道,家族和自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潘宸宏发布于:2017-11-13 11:03:31

就日本来说,按照文明的生态史观,日本西欧都属于第一地区序列,远离暴力之源但是又靠近原生文明的中心,便于学习。经过了一定时期的发展和积累后,日本较为容易接受西方思想(日本长期学习中原的习惯使得日本学习西方毫无阻滞)而强大起来,成了新的暴力之源。
中国则是天朝上国当的太久了。仅有的好处,就是作为亚洲仅有的三个没有被完全殖民的国家之一,泰国是太巧日本太强而清朝太大。尤其是最开始的清政府没能足够的重视,认为当时的西方入侵仅仅是新一波的蛮族入侵(一如满族的入关),是落后文明的进犯,结果最后才发现这次落后的是自己。最后经过了民国时代才艰难的迈入了现代化的历程。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刘赛男发布于:2017-11-13 11:04:17

二、文化类型

文化类型方面,日本的文化是并存型和全面摄取型,不同文化可以并存,而且对外来的文化加以全面的摄取;中国则是非并存型和部分摄取型,对外来文化不能全部吸收,只能一部分吸收,表现出来就是中体西用的顽固。

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人骨子里“赶英超美”的意识与愿望非常强烈。明治维新所倡导的“殖产兴业”、“富国强兵”和“赶超欧美”等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当日本看到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坚船利炮后,马上激发了学习的欲望,他们不仅学习科学技术,学的更是当时相对比较先进的思想。战后日本国内的超强投资需求吸引了大规模的投资。日本充分发挥了地理环境和地理位置的优势。日本新建大型工业基地,挖筑深水港,广建商业码头,为输出工业制品提供了方便条件。因此日本属于文化摄取型,在日本并没有很多属于自己的本土文化,日本擅长摄取各国家的文化长处,因此各种学术思想在日本都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这有利于日本学习西方先进政治、技术,使日本加快近代化进程。但是,中国有属于自己的各种文化底蕴,属于文化发生型。在我们都为我们是历史悠久的古国而感到骄傲时,恰好就是这悠久的历史阻碍了国人思想的进步。儒家文化在中国人心里是早已根深蒂固了的,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都没有打破儒家思想,过于繁重的文化拖累了中国人的脚步。所以在接受外来不同文化时,中国人不敢大胆的接受,因此外来先进文化在中国很难生根发芽,因此中国在近代化进程上要远远落后于日本。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刘赛男发布于:2017-11-13 11:04:50

三、教育类型

在教育类型方面,两国的教育形态存在差异。日本是普及提高能力型,比较注重普及和提高能力,所以日本很讲究教育普及和国民文化的普及。中国是选拔达到目的型,过去的科举制度、考试制度有一个很明确的目的就是做官,选拔精英,而不是注重能力。

进一步分析中日两国教育理念差异的历史根源:书中提到中国冯桂芬写于1860年《采西学议》。冯桂芬称“习于夷者曰通事”,中国的懂得西洋事物者与日本的同类人地位差别非常之大。这也正是魏源的《海国图制》在日本比在中国产生更大的轰动和影响的原因,《海国图制》在具有兰学基础的日本找到了它的大批读者,而在中国,魏源只能慨叹自己过于超前。为何会有如此差距?根源是中国有科举制,而日本没有。中国封建社会以选拔为前提采取科举制教育,形成了为达到一定的目的——中举而学习的类型,所以整个国家的教育理念功利性很强,就是“选拔优秀者进行教育”——对非优秀者没有必要进行教育。这种思路一直演变到现在的“重点学校”的形式。而同期的日本采取的是义务制教育,日本明治5年开始实施义务教育制,在此之前,日本的初等教育早已获得普及,甚至比同期的欧美各国都先进。首先让全民识字率大幅度上升,虽然人才的选拔还是世袭制,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潘宸宏发布于:2017-11-13 11:06:27

从内部条件和社会背景上.第一,日本实现近代化的条件优于中国.由于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两国封建社会内部都已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但在19世纪中叶,这两个国家都还不具备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充分的社会经济前提.只是由于遭到西方国家的殖民侵略,日中两国才被迫将“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由于日本经济发展的普遍水平略高于中国,因此它实现近代化的条件也比中国更有利一些.第二,虽然同样面临严重的危机,但情况有所不同.在明治维新前,幕府统治已成为众矢之的.其危机主要体现在:一是日本存在着猛烈而持续的农民起义和市民暴动,它有力地冲击着幕府的统治和腐朽的封建制度.二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和分化也日益激烈.旧的统治阶级——武士等级,不仅在其上层存在着尖锐复杂的矛盾,日益贫困化的广大下级武士对上层的不满情绪也发展到“恨主如仇”的严重程度,一部分武士甚至向资产阶级转化,这就使幕府陷入极端孤立的地位.此外,强藩的离心倾向也越来越大.本身也陷于瓦解.而中国戊戌维新时却没有出现这样的形势.自从1864年欺骗利用.在统治阶级内部,掌握清政府大权的满族贵族,对外向外国侵略势力投降妥协,勾结起来共同绞杀中国人民革命;对内则向汉族地主实行让步,军阀官僚镇压农民起义,办理国防外交,使清朝封建政权暂时得以维持.统治阶级内部虽然有洋务派、顽固派以及帝党、后党之争,但总的说来守旧势力还很强大.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 2
GO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