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组成员有童竹雯,吴本维,郭薇煊,时峥,陈莹,谢沚娟,韦秋彤,钱嘉宁,马嘉怡,李森。
围绕话题进行讨论
不断上涨的工资水平削弱了中国的竞争力,与此同时,中国进出口的增长也在放缓,并且其组成也在发生显著的转变。中国依然是全世界最大的商品贸易国,但近年来,其加工贸易的重要性有所下降。
大量发展实践已经说明,在当今大数据时代,由于互联网可以大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尤其是可以提高资源共享程度,提供资源整合的路径,大量节约管理成本,所以,互联网经济正在以电子的速度创造财富神话. 过去,联想集团曾经创造制造业15年销售额突破100亿元的神话,而小米公司则以制造加信息化服务创造了3年销售额突破100亿元奇迹,而阿里巴巴则以高端信息化的服务业创造一天销售额突破500亿元的业绩震撼全球 所以,未来服务业发展需要全面信息化、充分信息化、服务智能化
2013年12月10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上习*总书记首次提出“新常态”,此后,*书记在多次讲话中阐述了“新常态”的内涵。
中国经济新常态就是经济结构的对称态,在经济结构对称态基础上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可持续稳增长。经济新常态是强调结构稳增长的经济,而不是总量经济;着眼于经济结构的对称态及在对称态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而不仅仅是GDP、人均GDP增长与经济规模最大化。经济新常态就是用增长促发展,用发展促增长。
中国经济进入调整发展速度、提升发展质量、优化产业结构、创新驱动、更加注重有效就业、可持续能力更强的新常态. 这种新常态是一种历史性跨越,是中国发展的一个新里程碑,是以习*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具体体现,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实际情况已经证明,中国经济内在发展能量充足,内需市场潜力巨大,将持续保持GDP年增长7%左右的较快发展速度,而发展质量将持续提升,我们对此要充满信心
劳动力成本中包括社会保障,通常占工资总额的40%,但发达国家社会保障部分仅占15%、17%、20%。这意味着劳动力成本过高;所以我们要注意制度成本,降低制度成本占比,增加中国经济竞争力。
我们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上下功夫,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把加快发展与升级发展并重,立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工业升级发展、服务业做大做强,通过互联互通,实施“一带一路”战略、长江经济带战略和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发展战略,打造经济发展新优势,建设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经济社会基础,为持续推进中国现代化积淀更多的正能量.
背景:国际经济危机带来的外部风险,使中国经济发展的旧有模式难以为继。中国领导人将这种挑战形容为“三期叠加”: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进入消化期。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需求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消费升级加快,消费需求由一般的数量需求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需求转变,人民群众的需要由一般的物质文化需要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需要以及生态环境需要转变。
提出新常态,以及对宏观政策要稳、要有定力的强调,表明中国领导人对形势有科学而清晰的判断,这有利于“稳”住宏观政策,避免了经济稍有动静就动辄大手刺激的做法。
习*指出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
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当大力加强对后者的研究,着力做好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普惠金融、网购维权等问题的深入研究。其四,对各地应对经济新常态的实践经验总结的研究也有待加强。在目前的研究中,学界有分量的学者大多在全国层面进行经济新常态的研究,而对各地实践经验总结的关注度则不高。在今后的研究中,针对后者的研究应当加强,力争通过对各地实践经验的分析来达到丰富和完善中国经济新常态理论体系的目的。
当下是互联网经济时代,互联网对产业改造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力。我们可以积极联系线上线下,在互联网时代中做到实时接入才能保证我们的竞争力。
还有一点,我国目前有世界上最大的医疗保险体系,医疗保险的覆盖不仅帮助中国人民减轻医疗负担,也有助于实现经济的增长。
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2014以后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
要明确,国企改革不是为改而改,关键是终结行政命令体制,激发企业家精神,让国企和民企都能集中精力于市场、技术和管理,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增强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在经济新常态下,国企改革中最重要的是,国企要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国有资本配置结构要调整,要服务于国家的战略目标,重点是提供公共服务,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保证国家安全。
从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看,伴随着经济增速下调,各类隐性风险逐步显性化,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必须标本兼治、对症下药,建立健全化解各类风险的体制机制。
但是供给结构不能适应消费结构升级变化,所提供产品很多方面满足不了需求变化,出现了国内相关领域产能过剩和居民消费外流并存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