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组成员有童竹雯,吴本维,郭薇煊,时峥,陈莹,谢沚娟,韦秋彤,钱嘉宁,马嘉怡,李森。
围绕话题进行讨论
面对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抓住机遇。我国不仅有广袤 土地资源和充足的人力,只要肯在城乡规划建设上多考虑,也就能缩小我国的贫富差距。对于经济发展和人民幸福指数提高有重大意义。
从消费需求看,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2014年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
一、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依然可观。
二、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
三、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
四、新常态下,中国政府大力简政放权,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
上图为2009年-2014年上半年消费/投资比较图可以看出09年到14年消费落后于投资的差距正在逐年缩小甚至赶超投资的柱状条。只要我们根据新常态的经济现状来制定经济发展政策,经济一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我们要从昔日的GDP崇拜和速度型情结中挣脱出来,以平常心态对待一个并不算快速的、自然而然但确实有效的增长速度。要重塑经济增长的心理底线,认清经济发展的规律。
新动力的新机制是成功的条件,让市场主体勇敢前行。简政放权,精简的是束缚着市场主体的“无形枷锁”,放活的则是企业的活力、发展的动力和全社会的创造力。
我们要激发大众的创新,对于中国经济而言,一个产业空间很大,跟到人家后边模仿着做的时代已经过去,中国经济已经到了不创新就不能发展、就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程度。
从出口和国际收支看,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国际市场空间扩张很快,出口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能,全球总需求不振,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也发生了转化,同时我国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必须加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使出口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支撑作用。
从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看,过去供给不足是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个主要矛盾,2014年传统产业供给能力大幅超出需求,产业结构必须优化升级,企业兼并重组、生产相对集中不可避免,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加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
2007年-2012年中国出口增速经济新常态,需要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改革,要让基层创业者真正有自己的想法和作法,加大人民的经济创造潜力。激发企业和社会活力,培育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结构优化,更好地改善民生。
上图为2007年-2012年中国出口增速折线图,说明了服务业的净出口实际上是负数,而贸易出口是逐年下跌。说明我国需要对我国的第三产业进行转型,要发展服务业的进步,就需要制定新的政策。这就是我国产业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经济新常态。
从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看,过去劳动力成本低是最大优势,引进技术和管理就能迅速变成生产力,2014年以后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
我们也应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很多县城第三产业一直不太景气,主要原因是投入不足,消费不足,消费主要在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真正用于购物、娱乐和高档消费的并不多,所以繁荣商业和服务业应该优先考虑。促进本地人口的消费,丰富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
从市场竞争特点看,过去主要是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2014以后正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统一全国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经济发展的内生性要求,必须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形成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
面对新常态,无论是各级政府还是企业,都需要调整心态,适应新的环境,正如所说的要有“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新常态预示着长期以来唯GDP为指挥,这将改变过去以经济增长速度为目标的偏好与思维定式。
政府也应该将更多资源和精力用于广义的发展如社会保障、文化建设、医疗教育等方面,强化中央所提到的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
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 挑战与压力不容忽视
具体体现在:
一是消费总额增速小幅回落,消费结构将持续调整。
二是促进投资增长的政策红利显现,投资有望实现稳定。
三是净出口增速下滑压力缓解,对外经贸发展迎来新机遇。
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和老龄社会的逼近意味着中国传统的人口红利开始消退;以大学生和人力资源为核心的第二次人口红利开始替代以农民工和低端劳动力为核心的传统人口红利。
我们都知道民心很重要,工作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只有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更好地提升工作水平,只有向群众学习,才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所以很多干部在平时的工作中,要竭尽全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做群众的贴心人,群众好才是真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