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长:1622131 冯海川
组员:1622121 徐杰
1622122 张裕卿
1622123 陈佳峰
1622124 王俊祥
1622125 申喜成
1622126 黄子枫
1622127 汤建峰
1622128 李磊焯
1622130 陈智威
1632114 杨宇擎
相关讨论:
1.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特点
2. 为什么要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3.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组长:1622131 冯海川
组员:1622121 徐杰
1622122 张裕卿
1622123 陈佳峰
1622124 王俊祥
1622125 申喜成
1622126 黄子枫
1622127 汤建峰
1622128 李磊焯
1622130 陈智威
1632114 杨宇擎
相关讨论:
1.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特点
2. 为什么要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3.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对于文化建设的任务,报告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唯一可能而且实际对中国文化建设起指导作用的只有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问题实质上是整个国家和全体人民的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问题。
文化繁荣发展的源泉、动力和检验标准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实践活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文化创造和文化受用的主体。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先进文化的发展在通常情况下,离不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先进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物质决定精神,存在决定意识。
(二 )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特征任何先进文化都是科学的文化,都有其严格的科学精神、科学内涵、科学方法,都能经得起历史的沉淀和实践的检验。
马克思主义能否成为指导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思想是一个老问题,即马克思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刚传入中国时争论过这个问题,近一个世纪过去了还有争论。在有些人看来,马克思主义不是本土的东西,而是舶来品,它的传播导致民族文化传统的失落和断裂。中国现代文化的核心只能是本土的东西,即儒家思想和其他本土的思想。
(三)具有鲜明时代性和前瞻性的特征先进文化不应当受固有的文化糟粕和外来消极因素的影响,它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修正自己,不断更新和完善自身,以宏大的气魄,把人们引向光辉灿烂的未来。
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不仅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而且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主要内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同经济、政治的改革和发展相适应,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为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否定了源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任何共同之处或相通之处,然而近一个世纪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总体上是对于东西方有普遍意义的东西,只要能找到它们在中国的具体作用形式,它们就是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就是这种形式,即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们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来自中国实践又成功地指导了中国实践。这就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是适应中国国情的,是唯一科学的中国社会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唯一科学的中国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强调实行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应当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封闭只能导致落后。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集中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既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又是思想道德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条件。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精髓和灵魂,是激发城市活力的源泉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强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了刻苦耐劳、勤俭持家、不畏强暴等民族性格和爱国主义精神,在历史上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稳定和统一起了重要的作用。今天,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同样离不开先进文化的凝聚和激励作用。
要建设先进文化,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无论推进文化建设,还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无论发展文化事业,还是发展文化产业,都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制定和实施符合发展先进文化要求的方针政策。